close

我區與京東攜手打造重慶農村電商「樣板」  巴南農特產品將擺上

繼京東電商產業園動工建設、京東全世界購跨境電商業務開展之後,昨日,我區開啟與京東的第三個項目合作——電子商務進農村,主要解決農產品進城,統籌工業品下鄉。據悉,應用京東電商平台,我區將線上上開設巴南特色館,把巴南農特產品推向全國市場。同時整合應用鎮街基層供銷社以及村級便民服務中心,鋪設網點,招募推廣員,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區委書記李建春,區長陳剛,區委常委、群組織部部長劉永全,副區長范勤,京東西南京大學區總經理胡偉、副總經理楊賀欣等參加簽約流動。

電子商務進農村

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談及電商進農村的主要意義,李建春認為,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一個是以市場為導向群組織農業出產,倒逼農業出產模式轉型。

李建春說,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在巴南沒有獲得徹底解決,也是一個全國性問題。「在『網際網路+'戰略推進下,時下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悍,電子商務正成為農產品銷售的主要拓展渠道。」李建春說,全國電商平台C2C、B2B、B2C等模式並存,已經入駐南彭貿易物流基地的京東電商,其實是一種「亞馬遜」模式,既有B2B又有B2C。

李建春進一步解釋說,巴南目前存在農業農產品規模不大、農業企業實力不強、集約化經營程度低等現實問題,擴散式的農戶能力弱小,電商C2C模式很難讓農戶獲得好的經營效益,「先收購、再擴散」模式則對普通農戶很有利。

「與京東合作推進農村電商建設,全國消費者不僅可以應用京東電商平台,瞭解購買巴南農特產品,巴南農民群眾也可以應用這一平台,取得更多更準確的市場訊息。」李建春說,以市場導向群組織農業出產,甚至可以開啟農業「定單式」種植。「電子商務進農村,既解決農產品進城問題,也倒逼農業出產模式轉型。」李建春說。

巴南攜手京東

打造重慶農村電商「樣板」

全國電商平台之多,為什麼巴南選取京東?陳剛介紹,電子商務進農村是巴南與京東第三個合作項目。繼2013年我區與京東簽訂合作協定後,京東電商產業園已經動工,並開展京東全世界購跨境電商業務。京東電商產業園建成後,京東在重慶的送貨頻率將達到一日三送,甚至內含「限時極速達」業務。京東全世界購跨境電商,讓喜歡豪侈品的人,不用「背包」到國外去,在國內就能實現。

此次我區與京東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合作,將在京東電商平台開設巴南特色館,由朝著實體化方向發展的區供銷社群組建公司作為營運主體。線下樹立巴南農村電商體驗館、京東服務中心、電商企業孵化中心、電商人材培訓中心「一館三中心」。整合應用鎮街基層供銷社以及村級便民服務中心選設網點,招募推廣員,還將為鎮村消費者提供網上代購等多種服務。

樹立重慶農村電商網路體系

泛博農村群眾享受優質低價商品

胡偉說,巴南很支撐電商發展,並且巴南農特產品特色鮮亮,有很廣的發展市場。他介紹,今年1月,京東已經在重慶開啟了農村電商戰略。據瞭解,到8月底,京東已在重慶巴南、涪陵、大足、榮昌、江津等區縣建設了14家「縣級服務中心」,籠蓋2000多個鄉鎮,招募推廣員約2000名;同時,在涪陵、潼南等區縣建設了20多個「京東幫服務店」,而以「縣級服務中心」、「京東幫服務店」為核心,京東已經在重慶建設了最大的農村電商網路體系,並群組織了10多場免費的電子商務培訓,籠蓋農村數萬人。

據悉,通過「縣級服務中心」、「京東幫服務店」來打造農村的電商配送網路,樹立「工業品下鄉渠道」,重慶農村地區的消費者以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同樣可以享受京東優質、低價、正品的網際網路服務,而以及我區簽約,象徵著京東在此服務之上,還將上升一級。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另依據協定,京東在我區選取相符京東標準的農產品,扶持、說明本地電商團隊進行行銷、策動,說明其「走出去」。 此外,京東憑藉關聯資本、人力、技術、品牌影響力等關聯資源,支撐以及說明傳統中小企業運用電子商務樹立線上渠道,擴張電子商務運用,說明巴南關聯涉農企業以及電商平台改善業務結構,提高經營水平,調整產業結構,促成企業轉型進級。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