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比起標榜做屌絲網游的偉人史玉柱,阿里系其實才是真正的屌絲經濟,只無非它並不太承認這點,當然,勝利也屌絲,失敗的時候也有屌絲。

阿里成於屌絲經濟,會敗於屌絲嗎?

文/張書樂

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之時,被人們稱為「中國時刻」。那天,馬雲以及他的小伙伴們都衣著同樣的彩繪T恤衫,前面寫著「夢想是必定要有的」,後面寫著「萬一實現了呢」。

時間定格在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250.2億美元¥的融資額造詣了史上最大規模IPO,馬雲一舉以218億美元¥的總淨資產成為中國新首富。15年前出生於一幢民宅的公司,一個自誇樣貌是」外星人「的英語教師以及市面上各種「馬雲說」的讀物,給這一刻加入了許許多多的光環。

然而,真正值得關切的是一句話——「夢想是必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其實這指向了網際網路思惟的一個核心奧義,去掉勵志的色采,用標準術語來解讀就是兩個字——試錯。

有錢而且率性的阿里巴巴,一直在試錯,跨領功能變數跨行業的試錯,百折不回,其實這本身也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常態。

無非比起標榜做屌絲網游的偉人史玉柱,阿里系其實才是真正的屌絲經濟,只無非它並不太承認這點,當然,勝利也屌絲,失敗的時候也有屌絲。

阿里巴巴到底有多大?2013年的一期《財經天下》週刊曾經經有一段很形象的描寫:來玩一個遊戲,在中國上網,但不與阿里巴巴發生關系。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需克制淘寶衝動,不用最大的團購網站美團,不在手機上用UC閱讀器,不刷微博,不用高德地圖(它提供50%的地圖基礎資訊),出門不看墨跡天氣,不聽蝦米音樂,甚至不用陌陌把妹……

OK,這就是阿里,而且在2013年之後,這個描寫又可以進一步延伸,譬如理財不用餘額寶,打的不用快的打車等等。其實到了敲鐘那一刻,阿里已成為了一家橫跨電商、金融、無線通信等領功能變數,旗下有10餘家公司員工數量達到24000人的龐然巨獸,之所以沒有如同樣頻頻跨界的騰訊那樣被看作是門口的野蠻人,只是在於阿里的跨界與騰訊相比,勝利案例差不多,但勝利的程度不太同樣。騰訊的微信、遊戲都做到了行業數一數二,甚至是一家獨大,而阿里的跨界案例們,則即便做到了第一,也以及第二名的差距不大。

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馬雲同窗不是在2014年的網際網路大會上說了嗎:我創業十多年來最大的心得體會就是永遠去思考別人是怎麼失敗的,哪些過錯是這些人必定要犯的?

也讓咱們來思考下馬雲以及他的阿里巴巴有哪些失敗。尤為是曾經經支撐起阿里大廈的第一根網際網路思惟支柱——免費。它也失敗過嗎?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之後幾天,筆者將連載鄙人《越界:網際網路+時代必先搞懂的大敗局》中關於阿里巴巴的章節,敬請關注。 (張書樂 微信號:zsl13973399819 新著有《越界——網際網路時代必先搞懂的大敗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