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君君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人人網,曾經經的國內第一社交網站,想必連你自己都曉得,每當你發財報,迎接你的都是譏諷以及訕笑;人人網,你曉得麼,當大家在談論「人人網下一步會怎麼辦時」,都會很輕蔑的說一句「乾脆直接轉型做投資公司算了」;人人網,你可曾經想過,曾經經的風光上市的你以及現在落魄的你之間,究竟差了些什麼?
想必你也想大聲的對於外呼喊,「財報數字虧損加大是因為身處轉型期必要的投入加大」,「投資作為公司標準財務運營的部份並不能因為做的好就受到不公待遇,現金等價物莫非不是越多越好,為何這個也會成為大家的槽點」,「同樣是做校園市場,為何Yik Yark剛開始做尚無任何成就就能受到大家那末多的吹捧,而對于自己只是犯了一些過錯,大家就不給一次從新找回自己的機會」……
但你有想過麼,為何你自己所認為的冤屈得不到大家的原諒?即便你喊破喉嚨,聲淚涕下大呼「冤枉」仍舊被大家比喻為「這是鱷魚的眼淚,不值得同情」,甚至大家都在抱著看笑話的心態,籌備好了一個又一個段子來給大家加一些「調料」。
你也許會有些惱火,並且一度以為「一兩個人不理解你屬於標準,那末多人不理解你,那必定是自己出了問題」,開始從自己身上改良,「重塑品牌、推針對於學生的細分產品——嗶嗶、麼麼噠、社團人、校園廣場」,儘管這些在學生裡獲取了不少認可,但依舊沒能對於大家對於你的「負面評價」有任何改觀。
其實,你犯的最大的過錯在於陷入了悲春傷秋的「我執」,沒能抽身出來真正面對於你的這些評價!
「乾脆直接轉型為投資公司算了」
作為資本運作一直很勝利的公司,搬移網際網路的發展究竟有多火,想必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吧!當你在看到他們一個又一個垂直領功能變數的產品獲得那末多讚揚的同時,你是否想到,大家對於你的批判,可能更多的是來自於過去的包袱,而不是對于你現在的努力。
就拿這次的二季度財報來講吧,你的表現實在讓人絕望: 人人公司2015年第二季度淨營業收入為1510萬¥美元¥,較2014年同期降低34.0%,其中,人人業務淨營業收入為1030萬¥美元¥,較2014年同期降低21.1%;遊戲業務收入為480萬¥美元¥,較2014年同期降低51.1%。在人人業務淨營業收入中,線上廣告業務收入為390萬¥美元¥,較2014年同期降低60.1%;網際網路增值服務收入為640萬¥美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90.8%。
不少人對於此的說法是,「人人公司這季度之所以淨虧損達到7810萬¥美元¥,是因為實在沒有孩子可賣了」。——因為「人人網靠賣孩子盈利」成為了所有行業人士批判人人一致的「尿點」——你以前接連出手,先賣掉了糯米,後面又賣掉了56網,從而使得當季財報處於盈利狀況。
在人人網發展很好的那段時間,你進行了大面積的擴張,遊戲、視訊、團購、辦公……可以說所有網際網路行業你都有所涉獵。曾經經的你打出了「Facebook+Groupon+Linkedin」的超級戰艦模式,為了打造這些超級戰艦,你走了不少的彎路。想必這些你也曉得吧,要不然你也不會在多個場合承認曾經經的一些失誤。
也許恰是因為當時的超級戰艦太過巨集大,所以你現在需要付出比當時更多的代價來拆掉這艘戰艦。咱們都能理解,你現在因為要聚焦校園,將一些其它的零件賣掉,留下一些核心的東西是為了從新打造一搜可以行駛的船;但大家無法確信的是,當你拆掉戰艦之後,留下的東西是否可讓你更易的向前衝刺。
你以前真的玩的太大了,扯到蛋的疼痛我儘管無法理解,但我曉得,在籃球場上,當那些男生們被打到那裡疼得直不起腰的時候,旁邊的人必定是在鬨笑。
就在前段時間,中概股瘋漲的那個階段,你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抉擇,「接受私有化」,不少人的猜測是你想回歸A股上市。CEO陳一舟、COO劉健兩人將以每股4.2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尚未持有的人人公司整個發行股。相較人人上市時的發行價14美元¥,退市回購價縮水2/3,不少人對於此吐槽「人人白菜價退市太不厚道」。
即使拋開這些不談,你回歸A股之後,究竟還有什麼故事好講,是否能夠真的進行鳳凰涅槃,更多的人仍然是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他們曉得,接受私有化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人人網是否能有新的拓展不得而知。與此同時,中概股的快速垮塌,給本身從美國退市的網際網路企業都蒙上了一層暗影。
「以A股目前的火爆程度,至關一部份在海外市場上受到低估的中概股,都有在A股重煥生機的可能。」一名美股投資人士分析稱,「但前提是你確鑿被低估了。」這樣的評論,似乎是對於現在的你最佳的註釋。
「沒跟上搬移網際網路的腳步」
除了了歷史的包袱,你現在的主產品人人網確鑿跟進搬移網際網路的步伐曾經經慢了,你必定不會否認吧!儘管你現在還有4500萬¥的月登入使用者,但在搬移網際網路開始展翅飛翔的時候,你沒能踩住點……但我相信,一貫對於行業發展敏感的你,不會意識不到搬移網際網路是未來的發展機遇,而是有其他的緣故吧。
大家都曉得,搬移網際網路開始讓社交網路進入了細分領功能變數的發展,過去的大而全,甚至是盡可能多的社交關系鏈的籠蓋到了使用者目的很明確的搬移網際網路已行不通了,大家更需要的是能夠有一些功能簡單的產品直接知足需求。然而,你並無能夠敏銳的抓到這種需求,你太過迷信於資本市場,而忽略了對於產品本身的打磨以及發展。
到現在為止,搬移網際網路發展了至少有8年的時間,而現在「陌陌」已上市,無數的垂直搬移社交也如雨後春筍般突起。我猜,你的思考方向可能是,「對于閱歷過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期的陳一舟來講,境況是何其的相似——大家都曉得這是一個金礦,但都還沒能找到這個金礦的入口,所有覬覦這個金礦的人,在找到入口以前能夠存活下來的不到十一。」然而,你所忽略的是,過去就是過去,每個過去都不可能從新來過。同時,在這個崇尚叢林法則的網際網路世界,若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闖,那末註定了你必定會失敗——也許闖闖還能勝利,拋卻象徵著等死。
想必你必定聽過一個故事,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輩子的春秋可達70歲。要活那末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需做出難題卻主要的抉擇。這時,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捉獵物;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翅膀變得十分繁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取:要末等死,要末經由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
也許恰是受到了這個故事的激勵,才使得你在這個行業進行發力。看看這麼長期你都在這個充溢不確定性的領功能變數都做了什麼吧,嗶嗶、麼麼噠、社團人、校園廣場等等多個搬移網際網路產品的嘗試。在別人看來,閱歷過挫折的你,終於意識到在「等死仍然是努力一把再死」中應該選取努力一把,但恐怕你自己心裡也曉得,確鑿發力太晚了吧。
哥倫布儘管第一個發現了美洲,但並無成為真正的富翁,相反跟著哥倫布第二批進入美洲做商業開發的人賺了不少錢。大多數時候,「名」以及「錢」是兩碼事。然而,你忽略的是,你儘管想竭力的逃過第一批,不想成為墊腳石,然而你卻因為在逃避第一批的時候錯過了第二批、第三批,致使等你看到別人已享受到紅利的時候再進入,已太晚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關於你傳出的最大的緋聞是「拋卻實名制」,這在行業引起了軒然大波。你在第一時間就站出來否認,說是「新版用戶端姓名審核流程泛起問題」。謝天謝地,這是個誤會,否則真不曉得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莫非因為看到做目生人社交的陌陌混的風生水起,自己也想在這塊摻以及一把?
仍然是不要了吧,花點心思走自己的路,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為主要。
「救你的人,在騰訊」
從前年開始,你在各大衛視打出了新的品牌廣告,高喊「懂你的人,在人人」,宣告你將聚焦年青,重返校園。一度,這一口號誘發了多少人的校園回憶,並且打動了多少年青人。可是,當你沉浸在品牌廣告大獲勝利的喜悅中時,可曾經意識到,只有當一個產品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在品牌包裝上採納「年青」這個詞——要不然你看以前的李寧,現在的淘寶以及QQ。
以前,我在一篇文章裡提到,「正因為人人網的使用者都是學生,所以人人所做的事情不少為外人所不解」,這種不解會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走出校門的人,也就是所謂行業裡的人,因為不用人人所以對於人人的發展沒有太多感知。這也不難理解,跟著大家的成長,自己所遺棄的那些東西自然而然的會認為「它已過時了」,這也難免行業分析師、媒體人對于人人的理解會從「自我」的角度啟程。而現在正在用人人的那些核心使用者,身處相對於封鎖的校園,對於外界並無太多的感知,也不會站出來幫你說話。
第二,品牌老化並非你一個人的事情,重整品牌難免會有曲解。中國網際網路的黃金時代也就是在最近的20多年,對于網際網路元¥老來講,都無可防止的遇到品牌老化的問題,內含曾經經的三大門戶、不可一世的企鵝QQ,都在努力進行品牌重整。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經驗,一切全靠自己試探,這也就會造成在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阻力。就像現在你正在做的聚焦年青,大家自然會覺得是一個無厘頭的口號。曾經經做過的一個比喻,咱們再看到「快活大本營」覺得吵吵鬧鬧很沒有養分,那是因為咱們成長已不是他們的核心使用者,但咱們無法阻擋現在的90後對於那些明星趨之若鶩。
所以,當你喊出「懂你的人,在人人」,儘管打動了不少人,但那些人已無法回到校園,去感受到你現在的榮光。
然而,我仍然是高估了我的判斷,對于網際網路企業,產品在沒落時,品牌所能發生的作用實在是太有限了——更或是是說,品牌對于網際網路企業,大多數時候都只能錦上添花,並不能濟困扶危。網際網路企業以及快消品不同,產品在本身就會融入品牌的元¥素,所以當使用者開始逃離你時,象徵著他已對於你的品牌絕望,而並非能夠簡單依靠幾句走心的廣告語就能把他們拉回來的,更何況,你所在的行業仍然是社交產品,使用者逃離成本很之高——因為要斟酌到他的好友還在上面。
當然,現在你是否能夠重現曾經經在校園市場的輝煌還不得而知,但咱們可以確定的是,校園市場在後面,已定還會再出生出更偉大的公司。因為,中國的校園市場很龐大,線上學生就有近3000萬¥人,這部份人會萃在一塊兒,年青、時尚,是未來的代言人。任何企業,無論是做行銷,仍然是做其它產品,都無法拋卻這塊市場。
看一下現在的趣分期、分期樂等等,各種公司植根於校園,都有著不錯的發展——儘管他們現在的一些做法讓咱們所不齒,但象徵著這塊市場的巨大紅利仍在,這個市場上足以有更多公司跳舞的空間。
這個公司會是誰,誰能夠接替你成為校園市場的主宰,是否你自己?我不曉得。我獨一可以猜測到的是,未來這個市場的主宰,必定會比現在的你更強大。但它是否能夠成為中國的Facebook,恐怕仍然是對比難。
最後一個不成熟的思考方向,人人網賣給騰訊,怎麼樣?最起碼,騰訊的社交基因以及資源可以幫人人網發展起來,而人人網作為一個校園市場的高度聚焦的產品也可以對於騰訊的社交體系作為補充。最為癥結的是,人人網也不貴。
無非,這又是一個很巨集大的話題,就此打住。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家帳號「楊君君雜潭」或是加入微信yangjunjun420與作者交流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