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有幸介入微盟在杭州舉辦的「西湖論劍,共話微商」的交流會,現場火爆程度堪稱春運現場,小編找了個角落席地而坐,聽著台上大咖們論道微商,指導迷津。
微盟創始人兼CEO孫濤勇認為「傳統電商的黃金十年行將收場,微商將成為搬移電商最主流的形態,而平台微商將是最終趨勢」,這個觀點小編不敢苟同。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乾貨派的小編認為,只能說傳統的「商品販子」形式的電商黃金十年行將收場,真正的電商黃金十年才剛剛開始,過去,一提起電商,通常指的是在淘寶開個網店賣東西,而在淘寶開店賣貨的人都是一些什麼人呢?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都是一些小年青、大學畢業生,說白了就是一群沒幹過實業或是從來沒有從事過商業流動的人群,他們憑藉著入淘時間早、對於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對於電腦等關聯技巧熟識的優勢,從市場批發商品,在淘寶上搗騰零售,慢慢把中國的電子商務支撐起來,在過去10年時間,絕大多數傳統企業對於電商都不屑一顧,可以說從心底裡就看不上電商,沒把電商當回事,一直認為都是小孩子開個網店玩玩,至多是養家餬口而已。
跟著阿里巴巴的發展以及馬雲暗地裡的幾億女人的敗家,傳統企業已被逼到絕路,大家都能感受的到,所有的商城、專賣店都門口羅雀,一終日都沒幾個人去逛,更別說購買。
另一方面,中國的網購消費者主力是70、80、90後,他們有多年的被騙經驗,同時也有很強的經濟基礎,這些消費者開始追求更高的品質日子。因而,大批傳統企業開始紛繁加入到電商領功能變數,再加之淘寶網對於假冒偽劣產品、低價產品的打擊以及對於高品質商家的扶持,使得最先進入淘寶的那批純正以販賣商品為商業模式的電商愈來愈難生存,他們從資金、貨源、成本、品牌等等多方面都無法與傳統品牌企業抗衡。
而這批「商品販子」形式的電商群體龐大,活躍在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所以總體一眼望去,感覺整個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開始泛起蕭條,到處都是唱衰電商的音效,感覺淘寶一晚上之間就要倒閉似的。
龐大的「商品販子」形式的電商思惟已固化,他們只有一少部份開始轉型,開始花大成本研發產品,花大成本打造品牌,從而形成一個能與傳統企業抗衡的新型「網際網路+實業」的企業,而大部份「商品販子」形式的電商沒有實力、或是說沒有魄力去轉型,而是改變平台,依舊是做著販賣商品的事情。譬如,代理個品牌,然後通過微信發展下線代理,他們一直在強調渠道的主要性,譬如代理的這個品牌不與他合作了,他馬上能代理另一個品牌,應用自己的渠道馬上就能開啟舊檔局面。當然,若果你也能做成這樣,那還有生存機會,但大部份人都是做著代理的代理,然後在自己的朋友圈賣貨。小編認為,這樣的微商基本不會有未來,也行不成主流。
那末,什麼樣的商業形式會成為主流呢?
未來的商業形式應該是:廠家 - 終端消費者,任何中間環節都不需要不(導購除了外)。譬如在淘寶系,廠家直接開個店,直接把貨賣個消費者;在京東系、微店系等等任何平台,都應該是廠家直接把貨賣個終端消費者。
而具體模式會是「中心化+去中心化」並存,而現在正在做微商的那批人,最終都會變為「淘寶客」或是「微商客」,在中間充當導購作用,然後從商家那裡獲取業務提成。
為何這樣說呢?
一個人,譬如他買服裝,會固定一些品牌,關注他們的公家號、APP、店舖、微店等等,之後要買衣服,就會去這些處所買;同樣他要買鞋子、日用品、化妝品、油鹽菜米等等,都會固定關注一些商家,儘管他不會忠誠於某一家,但他喜歡的、常見的哪些基本會關注,這就是商家的去中心化,不需要中心平台,自己圈到了一批使用者,只要不停的推出優質的新品就能。
然而,人們光關注這些微店、APP、公家號、店舖等等,是無法知足一個人的購物需求,人們需要一個中心化的平台,到上面去逛能發現意想不到的新商品、新商家、新折扣等等,而且中心化平台有很好的商業信用體系,使用者只有在這樣的平台上消費過,與廠家樹立起優良的交易信任度,才會慢慢把這個商家轉變到去中心化的平台上來。
無論是去中心化也好,中心化也罷,消費者所接管的資訊都是有限的,判斷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不少相似淘寶客、分享達人這樣的中間導購群體,導購人群憑藉自己的購買以及使用過某個商品,得出的使居心得,在朋友圈的分享以及傳佈,會影響周邊不少朋友的購買。所以未來,微信平台確定會推出相似淘寶客這樣的系統,把所有的做中間倒手生意的微商都變為「微商客」,把廠家都拉去微信開微店。
所以小編認為,微商、電商的黃金十年才剛剛開始,以倒手賣貨的微商、電商黃金期行將收場,未來電商會以搬移為主,但主流是中心化+去中心化並存。而中國的製造業也將會被消費者倒逼,從而真正走上中國質造、中國創造!
在淘寶賣同樣的貨,為何別人賣的比你貴,銷量還甩你上千條街!關注「乾貨派」公家號「ganhuopai」學習淘寶運營推廣秘籍,不刷單照樣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