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微軟召開發佈會更新了其Surface產品線,其中Surface Pro4(平板電腦)以及Surface Book(筆記本電腦)尤為惹人關注。儘管業內多把Surface Pro4與蘋果以前發佈的iPad Pro進行對照,但微軟卻將該平板的對標鎖定在了蘋果的MacBook Air,加之發佈會上微軟將Surface Book與MacBook Pro的對照,可以看到無論是Surface的平板仍然筆記本,微軟均直指蘋果的MacBook系列。那麼問題來了,對于僅盤踞PC市場不足10%(最新的第三季度統計是7.6%)周圍份額的MacBook來講,微軟為什麼要將兩款定位不同的Surface產品均瞄向MacBook筆記本?

Surface舞劍Macbook:微軟意在間接搗毀iPad?

盡人皆知,儘管蘋果以前發佈iPad Pro被認為是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開始模仿微軟Surface Pro,但從目前平板電腦市場的格局看,iPad依舊盤踞著絕對的優勢,尤為是與微軟的Surface平板相比。據TrendForce的統計,在今年上半年,iPad的出貨量為2360萬部,市佔率仍高達31.4%;Surface的出貨量為150萬部,市佔率僅為2.0%,微軟Surface無論是出貨量仍然市佔率只是iPad的1/15周圍。儘管有業內評論分析認為,蘋果iPad進入企業市場可能會不敵微軟的Surface,但因為微軟此前已經將自己最主要的出產力工具Office等向iPad的iOS平台開放以及蘋果與IBM、思科等40多家主打企業市場企業的合作開發以及推廣iPad,加以前述兩者在平板電腦市場存在的巨大差距,微軟在平板電腦市場,內含未來的企業平板電腦市場對iPad造成實質性威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為主要的是,據BI的最新呈文稱,儘管企業成為平板電腦的最後市場機會,但平板電腦在2018年只會佔企業啟動的計算裝備的4%,可見企業市場對于平板電腦的市場空間這樣有限緩和慢,這象徵著未來平板電腦市場的競爭更多或是較長期仍會集中在消費類市場,而這顯然是蘋果iPad的優勢市場(擁有龐大的iOS生態)。

此外,從競爭的角度,iPad連續6個季度銷量下滑,主要是因為大屏智慧手機(內含去年蘋果自己首發的大屏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的衝擊以及平板電腦更新週期較長所致,與微軟的Surface並無直接關系,或是說受Surface的影響極小。即iPad銷量的下滑並不代表Surface的競爭力就比iPad強。此外,從整個平板電腦市場看,總體增速放緩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Surface儘管在增長(基數過低的緣故)也難以在平板電腦市場衝擊iPad。由此來看,iPad,尤為是iPad Pro對于傳統PC的衝擊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間接加強(針對企業使用者)。

Surface舞劍Macbook:微軟意在間接搗毀iPad?

既然這樣,對于微軟來講間接衝擊iPad或是說誘發蘋果間產品線的互搏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取,那就是蘋果的Mac產品線。曾幾何時,iPad是蘋果僅次於iPhone的第二大營收來源,但跟著iPad銷量的下滑,Mac已經超出iPad成為蘋果第二大營收來源。據蘋果公司第三財季財報顯示,來自於Mac的營收為60.3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5.40億美元¥增長9%;來自於iPad的營收為45.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89億美元¥下滑23%。可見Mac對于蘋果的主要性。而這也引出了微軟的Surface Pro4(平板電腦)以及Surface Book(筆記本)為什麼均瞄向MacBook的主要緣故。那麼這種間接衝擊或是讓蘋果產品線互搏主要體現在哪裡?

從微軟的對標看,Surface Pro4(平板電腦)較之於MacBook Air更為輕薄;Surface Book較之於MacBook Pro效能更強大,這些堪稱直指MacBook的優勢,可以說,微軟用這兩款產品填補以前傳統PC市場中與MacBook的差距,甚至有所超出。但咱們認為,MacBook與微軟Surface相比最大的軟肋在於MacBook不是平板/PC的混合型裝備,即MacBook沒有支撐平板運用的觸控功能。這無疑給蘋果出了道難題,即未來假設想繼續維持Mac的競爭力,是否要增添觸控的功能?而增添觸控功能,則象徵著蘋果目前兩大產品線平板iOS以及PC 的Mac OS X生態系統的合併。而一旦合併,對于忠厚度很高的「果粉」來講,同樣兼具平板/PC合一的混合型iPad以及MacBook該選取誰?「果粉」們可能首次陷入選取的尷尬。但無論選取哪一個,對于蘋果都象徵著在某個產品線損失一個使用者,至少以前兩者必選的情況會所有減少。

對于蘋果而言,假設用iOS生態替代Mac OS X,先不說其在PC市場中能否適應該產業以及所處市場的競爭(與Windows生態相比),至少與Windows搏殺多年的一個生態系統Mac OS X會消失,假設用Mac OS X替代iOS的話,則象徵著在平板電腦市場拋卻iOS的同時,諸多針對Mac OS X生態系統的觸控運用需要從新開發,且有待時間以及市場的檢修。或許恰是因為對于蘋果自身以及使用者尷尬的耽憂,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日前在舊金山的Boxworks大會上再次表示,蘋果不會將iOS以及OS X合併。但顯然,微軟正通過自己的Surface對于Mac的施壓,讓蘋果在未來不得不鄭重思考這個問題。

無非從目前Mac在蘋果的位置以及戰略作用看,假設二選一的話,蘋果極有可能冒著犧牲iPad的風險來保Mac(通過增添觸控功能來晉陞與微軟在PC市場中的競爭力),畢竟Mac目前在PC市場以不到10%周圍的份額牟取了近乎PC市場50%的利潤,且是蘋果第二大收入來源。這樣一來,帶有觸控功能的Mac對于自家iPad的衝擊必將會浮現,且可能遠超平板對手(內含微軟)對于iPad的衝擊,屆時,微軟藉助蘋果Mac之手間接搗毀iPad(至少造成iPad與Mac的互搏)的效果也會得以體現。蘋果會讓微軟的戰略得逞嗎?

日前,微軟召開發佈會更新了其Surface產品線,其中Surface Pro4(平板電腦)以及Surface Book(筆記本電腦)尤為惹人關注。儘管業內多把Surface Pro4與蘋果以前發佈的iPad Pro進行對照,但微軟卻將該平板的對標鎖定在了蘋果的MacBook Air,加之發佈會上微軟將Surface Book與MacBook Pro的對照,可以看到無論是Surface的平板仍然筆記本,微軟均直指蘋果的MacBook系列。那麼問題來了,對于僅盤踞PC市場不足10%(最新的第三季度統計是7.6%)周圍份額的MacBook來講,微軟為什麼要將兩款定位不同的Surface產品均瞄向MacBook筆記本?

Surface舞劍Macbook:微軟意在間接搗毀iPad?

盡人皆知,儘管蘋果以前發佈iPad Pro被認為是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開始模仿微軟Surface Pro,但從目前平板電腦市場的格局看,iPad依舊盤踞著絕對的優勢,尤為是與微軟的Surface平板相比。據TrendForce的統計,在今年上半年,iPad的出貨量為2360萬部,市佔率仍高達31.4%;Surface的出貨量為150萬部,市佔率僅為2.0%,微軟Surface無論是出貨量仍然市佔率只是iPad的1/15周圍。儘管有業內評論分析認為,蘋果iPad進入企業市場可能會不敵微軟的Surface,但因為微軟此前已經將自己最主要的出產力工具Office等向iPad的iOS平台開放以及蘋果與IBM、思科等40多家主打企業市場企業的合作開發以及推廣iPad,加以前述兩者在平板電腦市場存在的巨大差距,微軟在平板電腦市場,內含未來的企業平板電腦市場對iPad造成實質性威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為主要的是,據BI的最新呈文稱,儘管企業成為平板電腦的最後市場機會,但平板電腦在2018年只會佔企業啟動的計算裝備的4%,可見企業市場對于平板電腦的市場空間這樣有限緩和慢,這象徵著未來平板電腦市場的競爭更多或是較長期仍會集中在消費類市場,而這顯然是蘋果iPad的優勢市場(擁有龐大的iOS生態)。

此外,從競爭的角度,iPad連續6個季度銷量下滑,主要是因為大屏智慧手機(內含去年蘋果自己首發的大屏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的衝擊以及平板電腦更新週期較長所致,與微軟的Surface並無直接關系,或是說受Surface的影響極小。即iPad銷量的下滑並不代表Surface的競爭力就比iPad強。此外,從整個平板電腦市場看,總體增速放緩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Surface儘管在增長(基數過低的緣故)也難以在平板電腦市場衝擊iPad。由此來看,iPad,尤為是iPad Pro對于傳統PC的衝擊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間接加強(針對企業使用者)。

Surface舞劍Macbook:微軟意在間接搗毀iPad?

既然這樣,對于微軟來講間接衝擊iPad或是說誘發蘋果間產品線的互搏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取,那就是蘋果的Mac產品線。曾幾何時,iPad是蘋果僅次於iPhone的第二大營收來源,但跟著iPad銷量的下滑,Mac已經超出iPad成為蘋果第二大營收來源。據蘋果公司第三財季財報顯示,來自於Mac的營收為60.3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5.40億美元¥增長9%;來自於iPad的營收為45.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89億美元¥下滑23%。可見Mac對于蘋果的主要性。而這也引出了微軟的Surface Pro4(平板電腦)以及Surface Book(筆記本)為什麼均瞄向MacBook的主要緣故。那麼這種間接衝擊或是讓蘋果產品線互搏主要體現在哪裡?

從微軟的對標看,Surface Pro4(平板電腦)較之於MacBook Air更為輕薄;Surface Book較之於MacBook Pro效能更強大,這些堪稱直指MacBook的優勢,可以說,微軟用這兩款產品填補以前傳統PC市場中與MacBook的差距,甚至有所超出。但咱們認為,MacBook與微軟Surface相比最大的軟肋在於MacBook不是平板/PC的混合型裝備,即MacBook沒有支撐平板運用的觸控功能。這無疑給蘋果出了道難題,即未來假設想繼續維持Mac的競爭力,是否要增添觸控的功能?而增添觸控功能,則象徵著蘋果目前兩大產品線平板iOS以及PC 的Mac OS X生態系統的合併。而一旦合併,對于忠厚度很高的「果粉」來講,同樣兼具平板/PC合一的混合型iPad以及MacBook該選取誰?「果粉」們可能首次陷入選取的尷尬。但無論選取哪一個,對于蘋果都象徵著在某個產品線損失一個使用者,至少以前兩者必選的情況會所有減少。

對于蘋果而言,假設用iOS生態替代Mac OS X,先不說其在PC市場中能否適應該產業以及所處市場的競爭(與Windows生態相比),至少與Windows搏殺多年的一個生態系統Mac OS X會消失,假設用Mac OS X替代iOS的話,則象徵著在平板電腦市場拋卻iOS的同時,諸多針對Mac OS X生態系統的觸控運用需要從新開發,且有待時間以及市場的檢修。或許恰是因為對于蘋果自身以及使用者尷尬的耽憂,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日前在舊金山的Boxworks大會上再次表示,蘋果不會將iOS以及OS X合併。但顯然,微軟正通過自己的Surface對于Mac的施壓,讓蘋果在未來不得不鄭重思考這個問題。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無非從目前Mac在蘋果的位置以及戰略作用看,假設二選一的話,蘋果極有可能冒著犧牲iPad的風險來保Mac(通過增添觸控功能來晉陞與微軟在PC市場中的競爭力),畢竟Mac目前在PC市場以不到10%周圍的份額牟取了近乎PC市場50%的利潤,且是蘋果第二大收入來源。這樣一來,帶有觸控功能的Mac對于自家iPad的衝擊必將會浮現,且可能遠超平板對手(內含微軟)對于iPad的衝擊,屆時,微軟藉助蘋果Mac之手間接搗毀iPad(至少造成iPad與Mac的互搏)的效果也會得以體現。蘋果會讓微軟的戰略得逞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