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網購是「倡議」仍然「被自願」?

喬志峰
陝西扶風縣人大被指強迫公務員網購,官方回應稱系「倡議」。近日有網友爆料稱,陝西扶風縣人大下發知會,強迫請求機關單位每人淘寶購物1000元¥,以配合縣裡的農村淘寶項目的啟動營運。扶風縣人大常委會工作人員回應稱,扶風縣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的農村淘寶項目,是縣裡的大流動,作為人大的幹部應該配合縣裡的大事,就發了這個知會號召機關同志配合。只是倡議,並未強迫。(9月26日法制晚報)
原本以為「強迫公務員網購」的爆料無非是個謠言,因為各級人大理應知法、守法,怎麼會做出這樣顯然侵略公民權益的事情來呢?扶風縣人大的回應,等於明確承認「確有此事」,他們的確發了這麼個知會、群組織了一場人為的「刷單」流動。以前,強迫捐款之類的事情大多泛起在教育等領功能變數,沒想到,連人大這「濃眉大眼」的單位,也不能免俗。
當地人大在回應時強調,他們「只是倡議,並未強迫」。這真奇了怪了,鄭重其事地下發了檔案、蓋上了公章,甚至還確定了每人1000元¥的消費額,假設這還不算「強迫」,什麼算「強迫」?這種「被自願」的遊戲,其實早就被玩爛了,就不要再拿出來「獻寶」了。
表面上看,儘管強迫網購打著「農村淘寶項目」這種冠冕堂皇的旗號,究其實,無非仍然政績專案以及面子專案的變種罷了。領導為此掙了面子、添了政績,苦了那些「被自願」的普通公務員。「農村淘寶項目」原本是為了順應訊息化新常態以及網際網路+發展大勢,推進農村轉型進級、打造農村電商生態圈。靠強迫公務員「刷單」來達到事跡目的,即便不說是搞虛作假、欺上瞞下,最起碼也有違開展「農村淘寶項目」的初衷吧?由此折射出的人治思惟以及霸道作風,對依法治國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值得欣慰的是,知會倡議每一個人消費1000元¥,實際上絕大部份人只消費了100多元¥,人大機關共有29人,統計下來消費還不到一萬元¥。並且,還有人憤而上網暴光,曬出了有「扶風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落款及蓋章的知會,有證據有真像。這說明,不少人面對「被自願」以及侵權行為的時候,已經再也不逆來順受,而是開始牴觸甚至抵制。普通公務員的法治觀念以及監督意識增強了,那些「當政者」假設不能及時轉變官念、提高工作水平,顯然很難跟上形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