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CEO劉強東近日在京東內定的演講中透露,有的估值兩億美元¥的二手車APP公司,其實交易量少得可憐,「只有兩輛!仍然員工自己買的」。而東哥也認為,當下網際網路泡沫已到了一個頂峰,「在私募市場,估值過10億美金的企業,中國已經超過50家企業」,瘋狂的盡頭同時也象徵著行業到了谷底。

行業一旦瘋狂的時候就會出問題
十二年以來,網際網路閱歷過三次行業谷底,最近一年正在閱歷第三次行業谷底。整個中國網際網路拿到5000萬美金融資的幾十家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金,到今天沒有一家上市的,但在私募市場,估值過10億美金的企業,中國已經超過50家企業。
網際網路沒有違反經濟規律,咱們看到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到今天也就不到10家被記住。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存在三家以上的巨頭,這個行業都不健康,全世界網際網路都是這樣,全世界網際網路第一位佔了80%的利潤。
網際網路企業死於無法降低交易成本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要相符傳統經濟規律,所以咱們對網際網路的看法,總結就是任何一種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假設不能夠降低行業的交易成本,不能夠晉陞行業交易效力的話,那麼最後註定會失敗的。

到今天中國所有的網際網路企業,能夠連續五年市值超過50億美金,大概只有3家。假設能夠連續五年市值過2億美金以上的規模,也就十來家。假設把他們視為勝利者的話,今天所有活下來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是給行業帶來成本的降低以及效力的晉陞。電商就是能帶來便利,這種便利的暗地裡,是交易成本的降低。是消費者對此付出更少的時間。
京東做物流,是因為看到了一個機會
京東的價值是什麼?中高端消費者90%都在京東購物,家裡吃喝拉撒所有東西都在京東買,這就是咱們客戶的習氣。京東的價值是品質保證,京東送貨快,價格廉價,這都是大家從消費者層面看。
電商跟純電商企業思路是不同樣的,此前噹噹、阿里都在做純網際網路模式,所謂輕資產模式,大家都說這種模式最聰明。而京東是重資產的模式,超過166個庫房,全國2043個區縣,連三沙都有京東自營的品牌,有將近10萬員工。
京東這麼做暗地裡真正的商業價值,不僅是斟酌使用者體驗,而是看到了一個機會,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奇高無比。
物流成本高,因商品搬動次數太多
2014年,國家公佈的社會化物流成本佔GDP總值17.8%。整個中國製造業的利潤都沒有17.8%,而咱們整個社會化物流行業成本17.8%,這個數字歐盟是7%到8%,日本是5%到6%,咱們比歐美高出了10%。為何?因為中國的商品搬動次數太多。
2007年設計京東商業模式的時候,發現了這裡有個巨大的機會,去中關村電腦城買電腦,之中要搬運五次。聯想不零售,它會找 神州數位 ,神州數位不接觸終端使用者不零售,會找代理商朝理,代理商不零售,會找櫃檯零售。
電腦從聯想工廠搬出來之後,先搬到神州數位的庫房裡面,從神州數位的庫房再搬到北京市代理商的庫房裡,從北京代理商的庫房裡搬到經銷商庫房去,從經銷商庫房又分到每一個櫃檯的庫房裡,最後再賣給消費者。每一次商品的搬運都是需要成本的,都是有損耗的。
降低成本,晉陞交易效力
京東商城設計商業模式的時候,抉擇自建物流,堅持走自營為主的商業模式,咱們就看到過去整個中國商品平均搬運次數是五到七次,咱們要減少一半以上的搬運次數,所以咱們設計全國物流體系的時候口號就是減少物品的搬運次數,這就是京東物流的願景。
目前京東內定在設計新的模式,咱們的終極目的是只搬運兩次。當工廠尚無出產出來的時候,咱們就把客戶找到了,工廠出大門之後,再也不經由京東的庫房,只經由京東物流直接送到消費者家裡,連庫房都不用去了。
所以京東商城的商業模式能不能勝利要看其能不能繼續降低成本,晉陞交易效力。
科學管理,晉陞供應鏈管理效力
咱們上市了,大家可以看一下京東過去三年的財務報表,有兩群組資料,京東比國美、蘇寧、沃爾瑪好不少。
第一群組數字就是綜合費用率。整個京東集團綜合費用率12%周圍,國美、蘇寧綜合費用率最高能達到18.7%。這象徵著什麼?
2008年以前,京東的庫存很小,整個中國家電行業的平均淨利潤不到2%,今天,整個中國家電行業品牌廠商淨利率超過了5%,提高了兩倍多,消費者獲得了實惠,製造商獲得益處,這就是京東商城的價值,這就是京東的商業模式。
第二個數字,庫存周轉率。整個京東商城的商業模式就是繚繞著產品的效力,庫存周轉率是物流成本很主要的一部份。成本蘊含兩部份,一部份是直接搬運的成本,還有一個貨物存儲的時間,產品在庫房裡停留時間的成本比搬運成還要高。
京東在庫房管理的SKU數量,產品品種數已經超過了200萬種,是他們的七八十倍,甚至上百倍。就是說你的產品品種數量是它的100倍,然而你的庫存周轉率只用它一半的時間。
咱們看這兩群組數字就曉得,京東的供應鏈效力在行業裡面維持很領先的地位。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至此,劉強東的講話可以說是網際網路行業的當頭棒喝,卻為物流行業的訊息化提供了可貴意見,值得深思。他所提出的物流行業所面對的問題,也是第一物流正面臨的問題,而第一物流已經找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