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跨境電商事件頻發,誰之過?

本文為早晨六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

現用的國內跨境電商已經站到了風口,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大爆發。在如今的搬移網際網路時代,微商海外代購風行,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也紛繁進軍全世界購,電商巨頭在跨境電商行業也是佔領了至關大的市場份額的。不僅傳統電商巨頭頻繁配置跨境電商業務,垂直類跨境電商平台也毫不示弱要來分一杯羹。

熱鬧海淘的同時,行業問題也逐步凸顯,跨境電商「售假」風波層出不窮。據中國電子商務鑽研中心發佈的《2015年(上)中國電子商務使用者體驗與投訴監測講演》顯示,2015年上半年電子商務投訴同比增長2.03%,網購投訴佔33.86%,O2O日子服務投訴佔26.90%,海淘關聯投訴佔16.55%,日子服務類電商成投訴重災區,母嬰電商、美妝電商等諸多高端豪侈品牌均在其列。各跨境電商更是掀起一場又一場「撕逼」大戰,被指售賣假貨、抄襲案牘、盜用授權,網路售假也成為了知識產權案件的重災區,行業規範竟成難題。

蜜芽「售假」風波,引起行業信用思考

母嬰電商以及美妝電商作為跨境電商的垂直領功能變數最受追捧,畢竟85、90後一代的消費者對網際網路運用接受程度顯然很好,母嬰市場的廣闊前景更是受到資本竭力追捧。儘管跨境電商進口貨物美價廉,然而假貨現象也頻繁發生。

跨境母嬰電商蜜芽售假風波從七月中旬開始持續發酵,有使用者在蜜芽上買了三個Betta寶石系列玻璃奶瓶,發現型號與日本官網的售貨並不一致,被疑造假。而使用者提出退貨,客服也回絕退貨。就在昨日,日本Betta官方發佈聲明稱,經由調查後明確判斷蜜芽以及公司既沒合同,也沒有任何貿易聯絡。這聲明簡直是在給蜜芽打臉,蜜芽以前在官微曬出的授權書豈不是也是坑騙消費者的?對于消費者而言,做買賣講究的確定是誠信,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才是支撐電商平台的保障。其實蜜芽去年就涉嫌賣假貨與消費者對簿公堂,蜜芽法寶還被曝出進口奶粉渠道不明等問題,如今明知故犯到底是為哪般?消費者不會去追究這些事件的起因,對于母嬰商品這種特殊的商品無論何時都應該給予最大的維護,結果是一個又一個假話來填充,商家並無給出一個令消費者信服的結果,所以信任的缺失是一個巨大的缺口,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裡已經大打折扣了。

然而不僅僅有蜜芽這樣的母嬰電商,無獨有偶,聚美優品、京東、天貓等跨境電商也被揭示售賣豪侈品假貨,於是這並再也不是一個垂直領功能變數的信任危機了,延伸到了整個跨境電商行業。不禁使人開始質疑跨境電商這種平台模式了。

平台模式淪為假貨的溫床,行業面臨監管難題

1、從"代購"到跨境電商正規軍,跨境電商的掘金之旅會一路順風?

一路大紅大紫的微商朝購已經屈服於整治,漸趨於理性發展,「代購」這個過渡期也慢慢離開市場,跨境電商這個正規軍開始高歌猛進。跨境電商一度被電商行業認為是「最後一塊蛋糕」,各路資本「磨刀霍霍」入局爭奪。為了站穩腳根,各路資本各顯神通,火拚海外供貨能力、物流運輸成本、進口通關能力,尤為要搶佔倉儲。海外企業注重品牌建設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況且跨境電商是國內企業與世界品牌接觸的最佳模式之一,咱們要獲得他們的信任以及理解就不該採納一貫的掃貨、囤貨、價格戰這樣的發展戰略,這樣的戰略給海外企業帶來不小壓力。政策開放給跨境電商帶來不少收成,而平台這種掃貨、囤貨引起的價格戰致使的惡性競爭並無益於可持續發展,跨境電商的商業模式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

2、跨境法律監管體系不完美,平台監管不到位是癥結

跨境電商本就存在必定爭議,需要行業自律不觸碰底線,不影響生態。而跨境電商屢屢踩線,卻也是法律監管體系不明確,今年上半年一個維權案例尤為驗證了這一點。一個使用者在一家全世界購實體店購買了無中文標籤說明的荷蘭某品牌奶粉9罐,於是使用者憑藉「我國《食物安全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預包裝食物沒有中文標籤的不得進口」關聯法律條文提起訴訟,請求電商退款1887元¥,並索要十倍賠償——18870元¥。法庭審理的結果是,跨境電商是消費者的個人代理,其出售的是代購這個服務,消費者與電商是委託關系並不是買賣關系,駁回了這項訴訟。儘管並表明是假貨,但也在必定程度上體現了法律監管不完美無法防範風險,就算是假貨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楣了。代理律師也坦言尚未樹立的跨境法律監管體系直接致使消費者的維權困境,有關電子商務的立法亟待完美。

跨境法律監管體系沒有明確責任主體致使消費者維權難,而平台的監管缺失同樣是致使假貨氾濫的主要因素,這還有賴於跨境電商平台進取踴躍主動樹立自律意識、責任意識,顯然仍然更需要明確的法律監管體系來督促。

跨境電商的痛點:利益催生的行業惡疾,服務難保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行業惡疾的由來已久。跨境電商為何這麼火爆呢?究其緣故,首先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政策應用行郵稅與一般貿易稅的稅差,降低了進口商品成本,當然能取得消費者的青睞。跨境電商比一般貿易的綜合關稅低30%,為了30%的利潤,線下企業內含沃爾瑪、天虹紛繁跨境,一般貿易的企業也跟著做跨境,稅收上面的巨大利潤空間滋養了這個行業。跨境電商享受國家稅收的優惠得以快速發展,而在稅收壓縮的情況下,跨境電商進口低稅率的情況恐難以為繼。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其次,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贏利點,跨界電商的巨大利潤空間催生了行業惡疾。全世界購物未來會成為購物趨勢,基於龐大的市場需求,國內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台才會突起。 電商平台對售假監管低,致使電商平台的服務質量也降低,消費者本身的維權意識不夠,買到的廉價貨萬一是假貨也懶得維權,畢竟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只是基於豪侈品牌消費者,利益同享恰是跨境電商的痛點所在。造假售假後無人負責的局面會致使行業無序發展,品牌形象倒塌難以重塑,使得行業未來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