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已經在測試行將上線的6.5版本,測試版我自己已經使用三天了,相比現在的6.4版本,變動很少,之中有三個關於微信群很主要的變化。
第一個,微信群成員形成一個「群通信錄」,超過40人的群從40人起,之後的人只有在通信錄裡才能看到。
第二,微信群內群主可以@所有人,發公告,很相似QQ 群的群主公告,不同的是,QQ群訊息即便被屏蔽,「群公告」在手機端仍然會泛起在「訊息」介面,而不會被摺疊;而微信有些不同,群成員假設設定了「訊息免打擾」,群主發的群公告以及普通訊息是沒有什麼兩樣,按理來講這個功能會接近於QQ的群公告,有紅色的未讀訊息提醒才對,測試版或許還不是最終的結果,咱們拭目以待。
第三個,群主可以轉讓群給群成員,假如群主退群,離群主最近的群成員成為群主,這個以及以前的遊戲規則同樣。
不曉得大家如何解讀微信「群」這三個變動呢?個人以為:這對微商行業而言,絕對是重大利好訊息。

第一個變化「群通信錄」個人覺得這是微信改善使用者體驗的變動,目前從測試版裡尚無看到顯然的行銷價值。
第二個變化「群公告」,這個對于做行銷的群主而言,絕對是好訊息,目前微信群是一個什麼情況?一開始群不多,幾乎都是熟人圈子或是半熟人圈子的會聚地,大多數群活躍度很高,然而現在群愈來愈多,而且群裡成員之間熟人開始愈來愈少,甚至都是生疏人,成員之間彼此沒有共同語系,故絕大數人要末退群,要末看在別人「面子」上不好意思退群而選取了「訊息免提醒」,從來不冒泡,「潛水」的人一旦多了,群的價值就開始縮水了,而且假如群裡有人開始打廣告,群主再沒有及時管理,剩下的活躍使用者也會變為專業「潛水員」,最後整個群淪為死群或是廣告群。
對于做行銷的人來講,擁有幾十個群甚至幾百個群是普遍現象,如何應用好微信群呢?相信微信6.5版本的「群公告」會給到咱們更多想像的空間。個人猜測:微信的「群公告」估量會相似QQ 的「群公告」,這裡面可以發較為簡短的廣告,案牘,甚至是網址,而且這條訊息會標註為紅色的「未讀訊息」,這對于群主來講,絕對是利好訊息。
第三個變化「群主管理權轉讓」,個人以為,這才是最有行銷價值的一個變化。
目前微信群已經多到氾濫了,然而仍然有不少人在渴想更多的群,最為「飢渴」的偏好微商行業。接下來,有可能會出生這樣一個市場,微信群的買賣市場。微商將會是其中最為熱中的買家,為何呢?
微商朝理目前最需要的是找到儘可能多的真實有效的活躍使用者,而通過群,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以前流行的「換群」有「被忽悠」風險,就算加了群,發一條廣告或許就會被群主移除群聊,通過轉讓群主後,按照"池塘理論「,群主可以慢慢養這個群,慢慢轉化成為自己的消費者,而且不是一個人在同時「養」不少群,可以通過自己的團隊成員,共同來完成轉化,這一點天然的適合微商行業。
那賣方呢?賣方將會來自千千萬萬的微信使用者,轉讓的群可能因為群主管理不善,已經淪為廣告群或是死群,假如一個真實使用者0.1元¥,一個群500人,這個群轉讓價可能就在50元¥周圍,通過轉讓群管理,老群主可以變現自己的群資源,新群主,尤為是從事微商行業的新群主,通過轉讓群,取得一批真實有效的「准消費者」,而且群可以在自己團隊內定重複屢次應用,充沛施展其價值,然而只有把手中的群「養」好了,活躍度晉陞了,才有可能通過「群公告」變現。
通常的變現模式:第一種,通過做流動在群內賣貨、發展代理,簡單粗暴的變現:第二種,假如手中掌握的群足夠多,而且「養」的的確還可以,可以通過「群公告」導流量到「微商城」、「拍拍店」、「京東店」等店舖,通過賣場賣貨變現流量;第三種,走相對於精準的路線,集中一個屬性的人,發展成為有較高認同感的「社群」,假設能做到這一步,變現的通路就不少了。
最後,個人想說一說個人對「群」的觀點,以前曾經發朋友圈說過,無論是微信群、QQ群、陌陌群、微博群.....絕大多數群最終命運都是死群以及廣告群,有的人手中握有不少群,表面上資源量很大,實際上只是幻象,這裡有什麼問題呢?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訊息氾濫的時代對群的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請求,除了因為工作、業務、感情等因素形成強關系鏈的群,活躍度較高以外,現在愈來愈多的群裡成員之間幾乎都是生疏人,彼此關系鏈太弱,要讓一群幾乎沒有任何關系的人時常在群裡活躍,晉陞一群人對群的粘度,想一想就覺得真的很難,個人以為,群表面上每一個人可以直達所有群成員,很高效,其實是沒有達到任何一個人,把群通信錄裡的人加為微信通信錄裡的人,一對一溝通才是最為長久有效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