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作為京東「鑽石會員」,所謂愛之愈深,責之愈切,對京東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往往會毫不留情指出,期待儘速改善。譬如京東當下力推的金融業務,內含白條,免息分期,小貸、保理、基金銷售支付結算等等多種支付服務,先後爆發多起驚心動魄的技術隱患,不禁要為京東金融帝國大夢捏了把汗。
盡人皆知,京東金融最初從繚繞電商平台開展的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再到參預信用卡發行以及輸出信貸技術,以及白條產品的資產證券化,京東的金融生態圈越鋪越大。京東CEO劉強東甚至揚言,10年後,京東金融要為集團貢獻七成利潤,可見其戰略地位之主要性。
然而京東金融近期不盡如人意表現,可能會讓劉強東有所失落。若以京東金融目前發展態勢來看,現有的綿薄技術貯備,恐難支撐對技術水平請求極高的金融帝國夢想。
日前有不少網友反映,京東支付系統驟然癱瘓,使用者無法付款,商家無法結算,反饋給客服被告訴可能需要1-2個小時才能還原,不少消費者為此吐槽京東金融系統太不靠譜,在臨近「雙11」大促敏感期間泛起這樣初級過錯,折射出京東金融長期以來的技術薄弱之殤。
京東金融系統泛起宕機世故早已不是個案,今年3月,京東除了主站以外其他頁面均無法閱讀,功能變數名解析過錯。後被查出京東功能變數名服務出故障,不排除是京東CDN功能變數名jdcache.com到期忘了續費,使人大跌眼鏡。

此外,京東仍然烏雲平台「常客」。譬如去年6月,烏雲發佈警示稱京東存在新漏洞,類型為設計缺陷/邏輯過錯,具體表現為可隨機進入別人帳號,而且擁有動作許可權,可洩露收貨位址、手機號等,烏雲則將漏洞描寫為奇葩漏洞,意指該漏洞的表現形式為邏輯凌亂。
發生在在2011年底震驚全國的網路洩密事件,京東也未能倖免。烏雲平台爆出京東在某些業務上存在使用者許可權節制不當的漏洞,致使用任意使用者登入系統後,均可以標準走訪到所有使用者的訊息,內含:姓名、位址、電話、Email等。
事實上,因為京東技術薄弱,致使使用者受損案件已屢見不鮮。今年3月,多名消費者在京東購物之時,均發生莫名收到多個貨到付款的包裹現象,隨後有使用者質疑京東洩露使用者定單訊息。但京東公關部門不僅否認,而且也對使用者損失推卸責任。
不僅這樣,微博上同樣泛起大量吐槽關於京東技術的言論。@雲東方站長自稱今年5月19日走訪京東金融頁面驟然無法標準閱讀,只能祈禱京東金融「可別出什麼問題,我那裡有蠻多錢的!」
@默然如星 對此認為,京東後台容易宕機,源於京東伺服器端的代碼執行力是很低,伺服器的數量可能比阿里還多,這就好比安卓以及蘋果,軟體的改善要遠弘遠於硬體的晉陞,代碼的總體效力晉陞十倍至關於硬體的壓力低十倍。
理論來講,幾乎沒有不宕機的網站,谷歌,亞馬遜,百度也泛起過多起癱瘓事故,京東也不例外,不足以大驚小怪。
然而與其他巨頭相比,京東基礎技術先天薄弱,後天若不過重視維護改善,強行進入對技術請求極高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功能變數,更像是拔苗助長。先不談會遇到多少潛在安全及市場隱患,就算戕害自身發展肌體,損害使用者體驗就足以使人毛骨悚然。
「與不少其他電商網站同樣,京東系統也存在弊病。京東現在從單一平台走向綜合,開放平台、建雲平台,系統就很癥結,未來京東業務多元¥化,平台業務進一步發展,支撐線上支付,系統的主要性將進一步晉陞,系統要支撐每一個業務對接,站內支付、站外支付等眾多棘手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很難支撐起京東的眾多金融服務」。
前亞馬遜中國總裁王漢華的上述忠告,也許能為京東敲響警鐘。(完)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本文版權屬自媒體科技邊角料(微信公號:tech-offcuts )所有,未經授權,拒絕轉載。版權合作請聯絡微信:think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