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1號店閱歷了一波高層離任,同時也完成為了易主,大股東沃爾瑪收購1號店剩餘的全體股權。那時,就盛傳了1號店將會迎來大批員工離任現象泛起。時隔兩個月的時間,在9月28日,北京商報報導,1號店泛起了員工離任潮,大多數是中層管理者。
1號店於2008年3月成立,他的發力晚於淘寶、京東。然而1號店在創立之初,就找到了與淘寶、京東的懸殊化,防止了同質競爭的殘暴。以線上商超為入口,勝利博得電商平台的一線地位,發展前景很不錯。
資料顯示,2011年5月,沃爾瑪正式入股1號店;2012年沃爾瑪對1號店增添投資,持股提高至約51.3%,成為1號店最大的股東;在2015年7月,沃爾瑪又收購1號店剩餘的全體股權。對于沃爾瑪而言,在電商高速發展的時代,沒有發展自己的電商平台,而收購一號店作為自身的線上業務,這一步的目的是清晰的。然而,如何將線上以及線下打通是癥結,也是沃爾瑪遇到的難點,這其實是實體超市實現網際網路+的最大難題。
沃爾瑪全資控股給1號店帶來的是什麼?沃爾瑪方面曾表示,在全資控股1號店後,沃爾瑪規劃投資加速電商業務的發展,線上、搬移端以及實體店幾端連線,為顧客創造更好的購物體驗。其實找對狀況,沃爾瑪能夠快速反映的話,線上線下一打通,對1號點線下渠道的疏浚無非是巨大的說明。
然而,沃爾瑪是一家嚴謹的傳統零售企業,收購1號店之後,不僅沒有很好的適應網際網路電商平台的發展請求,甚至把在傳統行業的考查套到線上業務的發展上。對于1號店來講,這反而成為了線上業務發展的制約。在其他電商燒錢擴張的時候,被這樣一家外資企業控股的1號店的本土網際網路基因在衰退。

1號店易主之後,遲遲沒有見到大動作進取踴躍的市場發聲,一波波離任潮的喧囂給這家曾經有實力與京東抗衡的電商,帶來了巨大的危機。不夠清晰的發展方向以及打法,沒有具體的措施出台,時間一長,員工自然也就會失去信念。大批中層管理者的出走對業務的損害是最大的。
其實實體企業轉型網際網路是有很大的難題,蘇寧就是一個例子。無非好在蘇寧似乎在試探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開始找到了電商的感覺,與京東的幾場撕逼戰後,行銷手腕等開始變得有模有樣。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沃爾瑪表現出的水土不服讓1號店陷入迷茫。可是,市場不會給1號店過長的迷茫期。假設近期尚無清晰的應答措施及發展規劃,員工離任潮只是開始,1號店頹勢難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