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際網路如同江湖,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江湖傳言,最瞭解你的人,可能不是你最佳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因為只有敵人材會花足夠的時間以及精力去瞭解你;而網際網路也同樣,最「惦念」你及最想併購你的,也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

於是優酷洋芋合併了,58趕聚攏併了,滴滴快的合併了,接下來上台表演的,就是美團以及群眾點評了。

但網際網路也如同江湖同樣殘暴,敵人就是敵人,永遠也成不了真正的朋友,那些幻想合併後共同執政的CEO們,不是幼稚就是太傻太無邪。你看洋芋網CEO王微今安在?快的CEO呂傳偉尚能飯否?趕集網CEO楊浩湧還能睡平穩覺嗎?

美團為什麼聯姻點評?其實看中的是騰訊的社交神器

美團為什麼選取與點評合併?資本寒冬下,美團以及群眾點評的融資都極難題,以前攤子鋪得太大,人力成本、市場費用及使用者補貼居高不下,船大難掉頭,也幾乎無法瘦身,假設旗鼓至關的兩大武林高手決戰,誰先退縮誰先死,都不退縮就抱團一塊兒死。

創始人可能會意氣用事,但風險投資人不會,在數十億美金投入面前,哪怕是今日資本及紅杉資本這樣的投行大佬,都無法也沒有這個資本容忍他們一塊兒死,不排除在資本的撮合下,美團以及群眾點評,這對冤家開始坐下來,切磋抱團取暖的合併專案。

理性來看,美團與點評合併,不是強強聯合,而是處於垂死邊緣的兩家企業僅有的殘喘。從歷史的合併案來看,優酷洋芋合併後市值及市場份額不增反降,58趕集又未嘗不如是,美團以及點評又能如何呢?合併之後最刮骨的損害,必定是兩家企業文化徹底相反的企業,在團隊清洗以及內耗中越陷越深。

美團為什麼聯姻點評?其實看中的是騰訊的社交神器

美團以及點評合併後,那位CEO及他的團隊會被大清洗?毫無疑惑,必定是張濤以及他的團隊。張濤是上海人,王興是福建人,做生意仍然福建人勝一籌。

美團的COO干嘉偉,阿里銷售副總裁,率領美團干趴過曾經牛逼的團購對手,譬如拉手,糯米,24券,窩窩團;點評的COO呂廣渝,阿里銷售副總裁,曾任窩窩團三個月COO,安居客一年的COO,2015年剛加入群眾點評擔任COO。

美團的管理決策團隊一直很穩健,王興、干嘉偉、王慧文,都是一路走過來的骨幹,儘管拿過阿里的投資,但決策團隊中並無阿里指派的人;而群眾點評在接受騰訊的投資後,騰訊指派了原朋友網總經理鄭志昊空降點評擔任總裁,一度架空張濤,並對點評初期管理團隊進行大清洗以及邊緣化。

美團總部在北京,標準的狼性十足,團隊執行力及戰鬥力一流,時常燈火通明的加班搶速;群眾點評總部在上海,十足的小資,三流的執行力及戰鬥力,朝九晚五不思進取自得其樂。

美團為什麼聯姻點評?其實看中的是騰訊的社交神器

美團為什麼最終選取與點評合併,而不是阿里口碑以及百度糯米?不是因為點評夠優良,而是點評暗地裡的乾爹夠優良,騰訊在社交領功能變數的霸主地位,以及坐擁6億高粘性使用者的微信及QQ,才是美團最垂涎的。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BAT儘管都財大氣粗,阿里又何曾不想收美團這個乾兒子,但論其使用者規模、居心粘性及忠厚度,與騰訊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在這個無社交的創業都是耍流氓的時代,在這個VC看項目時都會必問「能社嗎」的時代,既然不得不選取乾爹,為什麼不選取 一個最有未來的乾爹呢?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