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閃購成為了絕招?亞馬遜中國將如何用「閃購」大翻身?

亞馬遜這是怎麼了?以前天天悶頭做事,外界都不曉得他們在幹啥,現在,每月都有一個發佈會,連續三個月,每一次都是發佈密謀良久的一個產品。

每次,亞馬遜中國CEO葛道遠都提到一句話,今年是亞馬遜進入中國的第二個十年的開始,也是亞馬遜籌備翻身的一年。

靠什麼翻身?

最近,亞馬遜發佈了海外購的又一個新業務:閃購,並被其視為實現『一站購全世界』戰略願景的里程碑。

這個產品有這麼牛嗎?

不就是閃購嗎?哪一個電商沒玩過?

當我在台下看到葛道遠神秘兮兮的公佈這個保密了挺久的「閃購」時,有點小詫異,徹底不太明白這,這……有什麼神秘的啊?這都能成為亞馬遜中國翻身的利器?

此閃購非彼閃購

三個月前,當調戲電商專訪亞馬遜副總裁牛英華(也是海外購負責人)時,她曾說,現在不少跨境電商靠閃購做為最主要的促銷形式,因為他們沒有足量的貨源,能囤一批貨,用價格戰打上幾天,賣完為止,這不是跨境電商的真正弄法,也充沛反映了現用的跨境電商的供應鏈能力,還不是太強。

如今,亞馬遜自己也在做閃購,但此閃購跟彼閃購,可不是一回事,她解釋道,

亞馬遜的閃購產品會從海外購商店中選取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銷量最佳的商品作為爆款,先行寄放在由自貿區的倉庫裡,一旦消費者下單,商品直接從自貿區進行發貨,這些產品並不是短期的促銷或者秒殺,而是會一直在銷售,沒有時間限制。你可以理解為,亞馬遜的閃購一是收貨速度很快,二是推出爆款價格實惠,三是持續銷售,四是品類不少。

其中,是否能持續銷售,是衡量供應鏈能力的癥結。

跨境電商的送貨週期一般對比長,因為是從國外發貨,少則一周,多則半月,不少企業為了提高送貨速度,或是為了打一次促銷戰鬥,都是先訂購一批貨放在保稅倉,保稅倉發貨將大大提高送貨時間。這就是普通的閃購。

這種閃購一般在品類上,只有幾款,而且可能是群眾類。

但亞馬遜的閃購不同樣,他們天天有七八十個SKU的商品上來閃購,這些閃購商品的價格跟美國亞馬遜價格同樣,只是,發貨地點不是美國倉庫,而是中國的自貿區或是保稅倉。

首批「海外購Ÿ閃購」上線的商品近70款,主要集中海外原裝的個人養分品以及嬰幼兒配方奶粉兩大品類, 涵蓋健安喜(GNC)、 自然之寶(Nature's Bounty)、美贊臣(Mead Johnson)等在內的廣受消費者歡迎品牌以及關聯選品。

跟著閃購的品類的快速擴充,這就象徵著,你海淘的體驗,將跟在國內購物差別不大,購買美國進口商品也可以實現三天收貨,在廣州,甚至可以實現當日達次日達。

一旦廣州試點勝利,國內各個地區的保稅倉均可以先行備貨,閃購模式就能大規模推廣,屆時,亞馬遜的跨境電商將成為國內最快的平台,而假設再加之歐洲以及日韓的品類,亞馬遜將真的把跨境購物變為一件國內購物的體驗。

中國就是一個對購物時間請求很高的市場,你十五天送貨以及三天送貨,那是徹底不同的購物需求,三天以及次日達又是一個層次的區別,中國電商的消費潛力就是一個歷時間刻度衡量的需求表,你做到了三天的送貨時間,就能釋放三天內的消費需求。

閃購是一種促銷仍然一種商業模式?

無非,真的會這麼順利嗎?

亞馬遜現在也是自營+第三方開店模式,現在,只有七十款產品,庫存還好節制,一旦七百個七千個SKU的時候,怎麼辦?亞馬遜全站有兩千萬個SKU啊,貨要怎麼備才能既做到安全的庫存,又做到知足消費者千變萬化的需求?

這一點極其主要,這是抉擇你這個平台能否在消費者心目中是補充平台仍然主要購物平台的癥結。

咱們通常會有一個習氣,要買東西,先去淘寶搜一下,哪怕不在上面下單,也瞭解下改產品的行情,這就是一個基準的心理,他們要樹立一個購物的坐標,只要有了這個習氣,那麼這個平台就是你的主要購物平台,否則,你只會當成補充平台,在別之處買不到,才會去補充平台看一看。

同樣的道理,假設亞馬遜這種閃購模式沒有大規模去做的話,消費者是沒有習氣以及意識到你這裡來的,儘管你很廉價,送貨很及時,但別的平台可以替代你。

如何拿捏這種悖論呢?

牛英華說,他們現在是用大資料的把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產品放到中國保稅倉裡,這些資料從哪裡來呢?

一年前,他們開始把美國亞馬遜網站上的商品直接翻譯成中文,讓中國消費者下單,價格跟美國同樣,按美元¥定價並按美元¥交易,目前,他們已經翻譯了300萬個SKU的商品,中國使用者的閱讀資料,很清晰的反映了購物習氣以及喜愛,到今年年底,亞馬遜中國的使用者ID打通美國亞馬遜之後,這個資料將會更精準,對品類的選取也會更精準。

這種模式還會解決另一個的悖論:不少美國品牌的產品,譬如蘋果手機,出產基地在中國,但按照進口的政策,這些產品在中國完成出產後,只能先漂洋過海到美國,再從美國辦完各種手續通過中國海關再漂洋過海的來到中國,你說這成本是否不太必要?

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消費者拿到的產品卻是成本更高的。

假設採納亞馬遜的閃購模式,不少外國品牌的產品可以直接從中國工廠進入中國保稅倉,在美國海關以及中國海關辦理完各種手續之後,不需要漂洋過海了,依然享有進口的資質,這才真正的是減少無須要的中間環節,品牌商以及渠道商都將取得更高的利益。

無非,現在中國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美國本土出產的商品,假設一看是Made in china,好像會不感冒呢。

所以,亞馬遜是想把別的平台用爛了的閃購促銷模式做成一種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需要重塑所有流程。

今年是亞馬遜入華的第十一年,是第二個十年的開始,在這一年,亞馬遜的動作尤其多,閃購產品一旦勝利,這一模式將可以在全世界複製,那個時候,亞馬遜講真的變為全世界購物第一站。

聯絡請加微信:Modao01,轉載調戲電商附ID:tiaoxiEC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維,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