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據路透社報導,亞馬遜旗下雲計算業務部門Amazon Web Services(如下簡稱「AWS」)推出了一項服務,說明客戶開發通過雲計算技術連線物聯網裝置的運用。亞馬遜方面稱,這項服務按使用量付費。

2006年亞馬遜首先推出雲服務,被視為雲計算行業的先行者。然而剛剛推出的這項說明硬體聯網的服務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至少國內市場已經十分普遍。

例如機智雲、AbleCloud等新興的雲服務商專門為硬體企業提供聯網服務,而且不僅僅是這一項服務這麼簡單。對照下來,亞馬遜推出的這項雲服務就算不是一種追隨,也可以看作是某種亡羊補牢。

亞馬遜方面表示,被稱作「AWS IoT」的這項服務,將使工廠出產車間、車輛、醫療系統、家電等物聯網裝置通過雲計算技術互相連線。

對于硬體公司,單純讓硬體聯網並非企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機智雲CEO黃灼指出,硬體公司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硬體該怎麼改造才能連上雲端,連上雲端之後能做些什麼事情,業務邏輯應該怎麼做。」

由此看來,亞馬遜雲推出這項IoT雲服務似乎並不是那麼接地氣。

另據路透社報導,亞馬遜這項服務按使用量付費。他們將在12個月內每個月向客戶提供25萬條免費訊息,價格為每100萬條訊息5美元¥。

目前尚不知美國市場情況,但就國內而言,無論是新興的硬體創業公司仍然傳統製造商,他們最初很難清楚自己的裝置在運行中所傳送的訊息量。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都無法曉得裝置出廠時的預算。由此發生的預算風險是硬體企業不願意承當的。

在國內,IoT雲服務公司普遍使用按件計價模式。例如AbleCloud按件計價,一件產品從幾毛到一元¥不等。

作為最先推出硬體聯網服務的PaaS雲平台服務商,機智雲黃灼認為,「通過這幾年試探,按件收費,一次性收齊是廠家對比容易接受的模式,因為企業對于產品出廠成本通常都要心裡有底。」

可見,亞馬遜作為雲服務的先行者推出的這項IoT聯網服務不新鮮,付費模式也未必對企業實用。與之對應的是國內新興的雲服務創業公司,它們體量小不斷試探企業需求並且能夠落地,在這方面的優勢顯然優於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

作者: 蕭陽 出處:極地特工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維,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本文首發微信公家帳號:極地特工 微信號:TechAgent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