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博上呈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帳號「今天SONY破產了嗎」,這個帳號天天都重複地推送一條「並無!」的訊息,並配上一張「姨夫」(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的照片。儘管這只是網友的惡搞,但卻反映出了現用的索尼的所面臨的困境。這個往日的日本消費電子巨頭,享譽一時的索尼大法,如今卻只剩下「破產」、「移除分割」、「離開手機市場」等話題為人們所調侃。

無非在這幾天,索尼宣佈了兩項重大的規劃。其一是移除分割半導體業務部門,進一步推進圖像感測器等裝備業務的增長。而另一規劃是,假設手機業務在下一財年依然不能盈利,將有可能另尋他路。
作為日繫手機的代表,索尼手機憑藉其獨特的設計以及精湛的工藝,曾俘獲過大量的忠誠使用者。然而,如同其他沒落的日繫手機同樣,索尼手機也走向了低谷。高端市場蘋果、三星雙雄爭霸,中低端市場中國軍團突起,這樣的市場格局讓索尼手機業務備受壓力。
據其公佈的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季實現營收1.81萬億日元¥,與上年同期的1.8萬億日元¥基本持平;利潤為969億日元¥,較上年同期的698億日元¥增長39%。然而,其挪動通信部門當季營運虧損為229億日元¥,並且虧損仍在擴展。今年7月,索尼還下調了該部門事跡預期,預計本財年營運虧損將達到600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而今年年初時的預期是營運虧損390億日元¥。在市場表現上,據索尼公佈的資料顯示,其手機業務僅佔日本手機市場17.5%的份額,而在北美市場的份額還不到1%。此外,在中國市場索尼手機早已離開前十的行列。
儘管索尼的虧損狀況有所改善,但這主要得益於公司採用了進取踴躍的成本削減措施,此外,其圖像感測器、視訊以及遊戲等業務的表現也十分強悍。但其手機業務卻持續虧損,已經嚴重地拖累了公司的總體營收,更主要的是該業務並無復甦的跡象。為此,平井一夫表示,「只要智慧手機業務在下一財年能夠實現收支平衡,咱們就會繼續堅持。否則,咱們不排除斟酌其他選項的可能」。

「姨夫」的這番話可以這樣理解,為了索尼的總體發展,拋卻手機業務將不是不可能。如何對待這一業務,索尼或者將會採用相似當初出售PC業務VAIO品牌的策略,也有可能是分拆挪動通信部門。總之,索尼再也不願意讓手機業務拖累整個公司的發展。
而就在手機業務持續衰退的時候,索尼把但願放到了感測器等裝備業務上。頭幾天,索尼宣佈分拆其半導體業務部門,分拆後的部門將被命名為「索尼半導體解決專案公司」,將於明年4月份開始營運。
其實,索尼此舉就是為了進一步推進裝備業務的增長。索尼表示,分拆半導體部門是公司重群組規劃的一部份,給予各業務部門更大的自主權,從而加快決策速度,讓各部門對各自的盈虧承當更多責任。
得益於智慧手機廠商的需求增長,索尼圖像感測器業務在這幾年獲得了飛速的發展。2010年,其感測器業務剛剛起步,當時其市場份額僅為7%。2012年,公司研發出了革命性的重疊式圖像感測器,大大減小了感測器的厚度,有助於製造出更薄的手機,因而受到了廠商的追捧。當年其市場份額達到了21.4%,位居第三。而在去年,索尼已經盤踞了近40%的市場份額,盤踞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比主要競爭對手三星以及OmniVision高出10幾個百分點。
可以說,是圖像感測器業務救索尼於危難之中。去年11月索尼曾預計,在截至2018年3月的財年中,感測器業務將為其整個裝備部門貢獻63%的營收。

此外,在今年4月,索尼還表示將投資450億日元¥(約合3.74億美元¥)來晉陞感測器產能,該投資將使其在明年9月前每個月可供應8.7萬片感測器。並且,索尼還規劃以全世界最大圖像感測器提供者為基礎,向汽車、無人機以及可穿戴市場擴張。
無非,索尼假設過度依靠感測器業務也會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在手機圖像感測器業務上,索尼太過依賴蘋果。儘管蘋果每賣出一台iPhone,索尼能夠賺到20美元¥,但若蘋果改換提供者,索尼將面臨較大的風險。要曉得OmniVision當年就是因為受到蘋果的遺棄而走向衰敗。而為了防止過度依賴蘋果,索尼已開始把重心轉向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
在市場競爭上,索尼要持續維持優勢也並不易。高端感測器市場,三星在奮起直追;而低端市場,中國廠商格科微、思比科均有不借的表現,在低像素感測器領功能變數的市佔率至關不錯。
依靠感測器等裝備業務,索尼也許能在短期內改變事跡,但這也使得它逐步失去了當年那個很酷的消費電子帝國的形象,而變為了一個以利潤為導向的元¥器件提供者。對于這個近七十年的消費電子老品牌來講,這顯然是下下策,也是無奈之舉。
前段時間,微博上呈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帳號「今天SONY破產了嗎」,這個帳號天天都重複地推送一條「並無!」的訊息,並配上一張「姨夫」(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的照片。儘管這只是網友的惡搞,但卻反映出了現用的索尼的所面臨的困境。這個往日的日本消費電子巨頭,享譽一時的索尼大法,如今卻只剩下「破產」、「移除分割」、「離開手機市場」等話題為人們所調侃。
無非在這幾天,索尼宣佈了兩項重大的規劃。其一是移除分割半導體業務部門,進一步推進圖像感測器等裝備業務的增長。而另一規劃是,假設手機業務在下一財年依然不能盈利,將有可能另尋他路。
作為日繫手機的代表,索尼手機憑藉其獨特的設計以及精湛的工藝,曾俘獲過大量的忠誠使用者。然而,如同其他沒落的日繫手機同樣,索尼手機也走向了低谷。高端市場蘋果、三星雙雄爭霸,中低端市場中國軍團突起,這樣的市場格局讓索尼手機業務備受壓力。
據其公佈的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季實現營收1.81萬億日元¥,與上年同期的1.8萬億日元¥基本持平;利潤為969億日元¥,較上年同期的698億日元¥增長39%。然而,其挪動通信部門當季營運虧損為229億日元¥,並且虧損仍在擴展。今年7月,索尼還下調了該部門事跡預期,預計本財年營運虧損將達到600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而今年年初時的預期是營運虧損390億日元¥。在市場表現上,據索尼公佈的資料顯示,其手機業務僅佔日本手機市場17.5%的份額,而在北美市場的份額還不到1%。此外,在中國市場索尼手機早已離開前十的行列。
儘管索尼的虧損狀況有所改善,但這主要得益於公司採用了進取踴躍的成本削減措施,此外,其圖像感測器、視訊以及遊戲等業務的表現也十分強悍。但其手機業務卻持續虧損,已經嚴重地拖累了公司的總體營收,更主要的是該業務並無復甦的跡象。為此,平井一夫表示,「只要智慧手機業務在下一財年能夠實現收支平衡,咱們就會繼續堅持。否則,咱們不排除斟酌其他選項的可能」。
「姨夫」的這番話可以這樣理解,為了索尼的總體發展,拋卻手機業務將不是不可能。如何對待這一業務,索尼或者將會採用相似當初出售PC業務VAIO品牌的策略,也有可能是分拆挪動通信部門。總之,索尼再也不願意讓手機業務拖累整個公司的發展。
而就在手機業務持續衰退的時候,索尼把但願放到了感測器等裝備業務上。頭幾天,索尼宣佈分拆其半導體業務部門,分拆後的部門將被命名為「索尼半導體解決專案公司」,將於明年4月份開始營運。
其實,索尼此舉就是為了進一步推進裝備業務的增長。索尼表示,分拆半導體部門是公司重群組規劃的一部份,給予各業務部門更大的自主權,從而加快決策速度,讓各部門對各自的盈虧承當更多責任。
得益於智慧手機廠商的需求增長,索尼圖像感測器業務在這幾年獲得了飛速的發展。2010年,其感測器業務剛剛起步,當時其市場份額僅為7%。2012年,公司研發出了革命性的重疊式圖像感測器,大大減小了感測器的厚度,有助於製造出更薄的手機,因而受到了廠商的追捧。當年其市場份額達到了21.4%,位居第三。而在去年,索尼已經盤踞了近40%的市場份額,盤踞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比主要競爭對手三星以及OmniVision高出10幾個百分點。
可以說,是圖像感測器業務救索尼於危難之中。去年11月索尼曾預計,在截至2018年3月的財年中,感測器業務將為其整個裝備部門貢獻63%的營收。
此外,在今年4月,索尼還表示將投資450億日元¥(約合3.74億美元¥)來晉陞感測器產能,該投資將使其在明年9月前每個月可供應8.7萬片感測器。並且,索尼還規劃以全世界最大圖像感測器提供者為基礎,向汽車、無人機以及可穿戴市場擴張。
無非,索尼假設過度依靠感測器業務也會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在手機圖像感測器業務上,索尼太過依賴蘋果。儘管蘋果每賣出一台iPhone,索尼能夠賺到20美元¥,但若蘋果改換提供者,索尼將面臨較大的風險。要曉得OmniVision當年就是因為受到蘋果的遺棄而走向衰敗。而為了防止過度依賴蘋果,索尼已開始把重心轉向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
在市場競爭上,索尼要持續維持優勢也並不易。高端感測器市場,三星在奮起直追;而低端市場,中國廠商格科微、思比科均有不借的表現,在低像素感測器領功能變數的市佔率至關不錯。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依靠感測器等裝備業務,索尼也許能在短期內改變事跡,但這也使得它逐步失去了當年那個很酷的消費電子帝國的形象,而變為了一個以利潤為導向的元¥器件提供者。對于這個近七十年的消費電子老品牌來講,這顯然是下下策,也是無奈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