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里的內容開放計劃到底是多大的一個招?

二十億補貼扔下去,的確可能會刺激到導購媒體們。但補貼需要達到兩個效果:要末是說明某種習氣的養成(相似O2O拚殺時用的模式),要末就是在初期對比艱難的時候扶持一把。一旦撒手,導購媒體們是否仍然可以活得津潤?

阿里終於啟動了「內容開放計劃」,招募各種內容出產者,進駐淘寶頭條等模組,為網購者提供內容。

我用終於這個詞的意思是:我一直很奇怪,阿里為何遲遲不動手。

阿里、騰訊互封這個狀況已持續良久,一眾在微信公家帳號上刨食的「自媒體」們,要將使用者引誘到淘寶上購物,過程搞得極為繁複。

即使這樣,仍然太多人對於做導購媒體這件事樂此不疲。因為使用者會頗有耐心腸去忍耐至關繁瑣的過程,獲取他們想要的物品。

這是一個物資供給極大豐厚的消費時代。面對於滿目琳琅花式繁多的商品,消費者的確需要導購媒體。

只要需求在,再麻煩,路也能被趟出來。

理論上而言,這個計劃的確會對於微信公號體系發生衝擊。

兩個緣故:其一,微信公號裡有大量做導購媒體的。儘管沒有具體的數字比例,但日常日子經驗奉告咱們,這個數字不會小;其二,淘寶/天貓至今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從微信到淘寶之間的過程很麻煩。

還有一個有點放不上檯面的緣故是:微信官方在拚命地打擊所謂「編纂號」,現在動用到強製版式這個大殺器。這讓一些編纂號的內容組織變得很難題。版式都被強迫掉了,還有什麼可玩的?

這個內容發佈計劃的當日,照例,推出了幾個財富表率,有月入十萬的,有一篇文章斬獲數千的,十分誘人。

阿里一直是一家強運營的網際網路公司,導購媒體也是一種強運營的媒體形式,氣質上倒是match。

但你要說這個計劃對於微信公號發生了巨大的挑戰,還不至於。

一個很癥結的問題是:流量哪裡來?而流量,幾乎就是導購媒體到底能獲取多少現金回報的獨一因素。

目前看上去只有一條顯明的路徑:淘寶導流(對于淘寶頭條來講)。

在搬移端,開啟舊檔淘寶App,中間有一個修長條,寫著「淘寶頭條」四個字,點進去,會發現一個內容世界。這個內容世界目前有九個頻道,每一個頻道都圖文混排的內容列。

這是一個分發內容而不是內容源的入口,通過這個入口,把流量導到相應的文章上(而不是內容源上,到內容源還要再來一步)。

有多少文章可以享受淘寶流量的配置呢?

理論上是無限的。但實際上,拉個兩三屏,對於使用者來講也就這點耐心了。九個頻道,也就是20-30屏,每屏算它十篇文章吧,就這點量(儘管站在淘寶頭條立場上,它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換一批文章,但站在使用者立場上,開啟舊檔淘寶App,看到的就是這些)。更何況,單個使用者又看「數位控」又看「辣媽營」的可能性也不會過高。

若果咱們想像一下,有10萬導購媒體進駐淘寶頭條來刨食,區區這點流量配置,哪裡夠它們分的?

所以,流量問題,始終是這種內容平台的一個癥結性問題。

要末就是像百度百家那樣,嚴格節制內容發生源。百度百家絕無十萬內容源之眾,平台導流還算忙活的過來(但今天的廣告分成收入數字比半年前真得少不少),但這樣做,對於微信公號的威逼是很小的。

只有兩種模式能扭轉這種「流量配置難題」。

第一種模式:所謂資料挖掘。這也是阿里這次內容開放計劃裡的統發稿的話語:向不同消費習氣的使用者舉薦不同的文章。這是一個理論上成立但實操層面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完美實現的願景。

我壓根不覺得像我這種四十多歲的大叔開啟舊檔淘寶頭條應該看到「辣媽營」三個字。

時至今日,淘寶本身在瞭解使用者身上下了很大功夫,淘寶App上有大量商品舉薦,我能感覺出來這些商品以及我過去的商品閱讀及購買記錄有關。但內容舉薦比商品舉薦更繁雜。這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第二種模式:讓所有的內容源自找流量——這其實是微信公號體系最核心的一個理念,毫不摻以及流量配置這件事。

自找流量一方面可以說明解決流量不夠分的難題,一方面又可以說明整個淘寶流量再提高一個量級。但棘手的問題是:怎麼自找流量?

掃碼便可在淘寶內關注此內容源?二維碼在哪裡展示呢?兜兜轉轉似乎又回到微信上來了。但微信對於阿里的東西態度,一貫是一封了之。

二十億補貼扔下去,的確可能會刺激到導購媒體們。但補貼需要達到兩個效果:要末是說明某種習氣的養成(相似O2O拚殺時用的模式),要末就是在初期對比艱難的時候扶持一把。一旦撒手,導購媒體們是否仍然可以活得津潤?

仍然是要去幫他們尋找固定的流量來源。這才是漁,而不只是魚。

放眼搬移網際網路世界,恐怕幾個大流量的內容用戶端,是可以斟酌的合作伙伴。譬如今日頭條,譬如阿里入股的微博。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但內容用戶端有內容用戶端自己的使命,變為一個大號「錦繡說」未必見得樂意。在這裡尋找求同存異的利益平衡點,是阿里放出這個計劃後的艱難但卻頗有必要的工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