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放前夜,二維碼支付捲土重來

自上月開始,支付寶、微信均加大了對於二維碼支付的線下商戶推廣,好德、可的、聯華等多家商戶都開通了支付寶掃碼支付,而本月11日,微信也與自動售貨機運營商友寶合作。由此可見,被央行叫停了半年的二維碼支付,在監管開放前夜,又將捲土重來,從新扭轉咱們的日子。

一、政府大棒叫停二維碼支付

今年3月11日,央行下發《關於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示意見》、《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下列簡稱《辦法》)草案,並徵求意見。

3月13日,央行下發緊迫檔案《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下列簡稱《意見的函》),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於面支付服務。央行請求二維碼支付等面對於面支付服務暫停。但實際上,二維碼支付在市場上從未銷聲匿跡。而二維碼支付被叫停緣故有三點:

第一,央行以安全的名義叫停了二維碼支付。央行知會表示,線下二維碼支付突破了傳統的業務模式,其風險節制水平直接關系到客戶的資訊安全與資金安全。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資訊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鑽研。

第二,二維碼支付實際上就是一種第三方支付平台,這個支付平台的癥結是繞開了銀聯,自成體系,攪亂了整個金融體系,從而成為了被叫停的對象。

第三,二維碼支付有關技術終端的安全標準尚不明確。關聯支付撮合驗證模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存在必定的支付風險隱患。消費者掃碼的過程,是實現二維碼從商戶到個人轉移的過程,若果手機木馬在資訊轉移的同時給消費者手機傳送二維碼,將會阻斷商戶資訊的真實性以及完整性,輕則可讓手機中招誘發系統重啟,重則可讓支付過程中止甚至發生錯付情況。這就更為利便了黑客針對於二維碼進行各種非法動作,使用者一旦掃瞄了內嵌病毒連結的二維碼,其個人資訊、銀行帳號、密碼等就可能徹底暴露在黑客面前。安全性薄弱是二維碼支付模式的短板。

而對於叫停的過程,筆者在年初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就指出:「央行的良苦居心可以理解,但叫停非長久之計。」而且所謂《意見的函》發文主體是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不是央行行長簽發。結算司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的內設機構,是否能夠作為對於其下屬傳送函件的主體存在必定的疑惑。央行其實並未按程式辦事。而這種所謂「叫停」勢必無法阻擋市場的洪流,形成監管的盲點。

二、二維碼反掃行徑

面對於監管,各家都有自己的高招,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反掃」流動。

銀行系潛在蟄行,郵儲銀行近期將在全國規模內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二維碼的生成及掃碼的確認、支付等交易環節均在郵儲銀行手機銀行的防火牆以內閉環運作,只有郵儲手機銀行用戶端才能掃碼。目前多個銀行手機用戶端APP之中已增添了 「掃一掃」功能,中行、民生、平安等多家銀行均支撐二維碼轉賬,交行手機銀行推出了二維碼預約取現功能,中信銀行推出了異度支付。

不僅這樣,監管層也在加緊對於二維碼支付業務的調研。自今年3月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業務後,中國支付清理協會受央行委託,牽頭組織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等機構完成為了針對於二維碼支付的安全性分析講演初稿,並提出二維碼支付存在的安全風險及防範建議。但出於安全方面的斟酌,監管部門暫時還未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因而只能容許銀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小規模試行。

微信「錢包」、支付寶低調推廣。9月15日晚間,微信低調上線了「刷卡」功能,這象徵著今後購物付款時,微信使用者只要向商戶出示微信「錢包」中的條碼或二維碼,商戶掃該條碼或是二維碼後就能收款,以接替刷銀行卡的過程。

據瞭解,微信支付以及手機支付寶自今年6月開始佈局線下二維碼反掃模式的商戶,微信「刷卡」功能兩個月前就已完成,但僅在騰訊內定試用,一直未對於外開放。上月中旬,該功能進入試運營階段,隨後在最新的微信6.0版本中上線;而手機支付寶目前也已上線二維碼支付反掃功能;同時,受央行「暫停令」影響的二維碼支付正掃模式,微信支付以及手機支付寶仍在繼續佈局。

三、倒逼監管

中國目前的機構性監管構架,只適宜簡單的金融市場。當網際網路企業涉足各金融領功能變數積極進取立異時,現有的監管往往跟不上,會泛起監管漏洞。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需進行監管改革。以阿里巴巴為例,在以支付寶為核心的各種業務互相打通後,已很難對於之界定一個統一的監管。在現有監管構架下,阿里巴巴的支付業務歸央行監管,餘額寶的貨泉基金歸證監會監管,其銀行功能則歸銀監會。這種割離的監管及資訊採集,無益於對於一個機構的總體風險進行把握,也無益於進行系統性風險的斷定。

關於二維碼支付監管,其實早在今年的3月19日下晝,央行就招集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金融巨頭公司開會。參會人士透露,就此前叫停的虛擬信用卡以及二維碼支付業務,央行明確表示,待關聯企業做好了風險識別以及排查機制,並向央行報備,央行會再「開閘放行」。而今距離「開閘放行」不遠矣,對於部門「倒逼監管」小成果。網際網路金融正在倒逼監管立異。我國不妨以此為契機,借鑒發達國家基於目的的監管框架,以央行為核心,聯合各金融監管機構,嘗試進行以巨集觀審慎、微觀審慎及商業行為監管為基礎的金融監管立異。這可為更長遠的金融監管改革打下基礎。

四、二維碼支付市場硝煙再起

當下無論是微信、支付寶,仍然是銀行系、銀聯,各家都在積極進取佈局二維碼支付,以防暫停令解開。一旦監管放開明確之後,大戰也許就要打響了。

從網際網路收單交易規模來看,支付寶的優勢顯明。資料顯示,第三季度網際網路收單的交易規模為19946億元¥,環比增長率為1.8%。其中,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分別以42.4%、19.05%以及16.78%%佔領市場前三位。

今年「雙十二購物節」期間,國內搬移支付再一次暴發圈地運動。阿里宣佈,線下近100個品牌,約2萬家門店將介入「雙十二」流動,流動當天使用支付寶錢包付款便可打五折,規模籠蓋餐館、甜品、麵包店、超市、便利店等多個日常場所。阿里宣佈對於使用支付寶錢包掃碼付款的顧客給予5折補貼,上限50元¥,誘發罕見人潮,甚至有商店貨架被搬空。據估算,當天阿里發放補貼達到億元¥層級。

本次「雙十二」使支付寶錢包的安裝量急劇擴展,又為阿里的線下戰略鋪平了道路。掃碼支付的便利程度遠超現金以及刷卡,也將促使各商戶增添對于關聯裝置的投入。

據媒體報導國內八大銀行正在測試Apple Pay,最快可能將於2015 年一季度上線,銀聯則在嘗試與Apple Pay 進行技術對於接。Apple Pay可以吸引使用者的極大關注,但國內NFC 支付生態系統尚不完美,引入新的介入方同樣會涉及利益配置、技術對於接等一系列需要雙方協商的問題,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在這監管行將「開閘放水」的前夜,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銀行系等傳統土豪面對於一片荒蕪的市場,勢必硝煙再起,風雲不定,但願那種種野蠻的開拓手腕,簡單粗暴的行銷伎倆,同室抄戈的習氣動作,不要再昨日重現,中國的網際網路不缺乏大戰,缺乏的是真正的立異,中國的網際網路不缺乏巨頭,缺乏的真正為使用者服務的企業,但願二維碼支付這一新的支付模式,不要成為過眼雲煙,更不要成為圈地的工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