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寒冬之際,90後創業者應該反思什麼?

資本寒冬的來臨,對於新一代 90 後創業者而言,既是災難又是機遇,說災難,是因為這股資本寒流將會捅破哪些在創業熱潮裡曾經經吹牛逼的人,就像 2008 年金融海嘯時的「伯爾尼圈套」同樣;說機遇,是因為當所有吹牛逼、忽悠造假的創業者都出局後,真正有實力、有智慧的創業者將會浮出水面,開始大展身手,就像 2000 年的網際網路泡沫時代,當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會有網際網路企業的倖存機會時,馬雲卻用他的智慧給世人留下了阿里巴巴王國,又像 2010 年拼得魚死網破的百團大戰,王興用他的前瞻性讓美團脫穎而出,締造了他的團購神話。

智者認為,每一個時代都應該有每一個時代的機會以及思考,儘管在二戰這麼艱難的時代,賓士、寶馬也有自己的發展機會以及倖存空間,因為擅長擁抱變化,所以直到今天,汽車行業的領導者仍然屬於他們的;儘管 2008 年全世界都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一大片企業因而而倒下,但這絲毫不影響 Airbnb 在這一時代的出生,抓住人們這一時代的核心需求,讓失業在家的朋友們對於它愛不釋手,所以一舉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線上房屋租賃網站,成為房屋出租行業同享經濟的開山祖師,估值高達 200 億美元¥。

反觀現在的不少 90 後創業者,他們耽憂資本寒冬給自己企業可能帶來的後果以及影響,我覺得大可無須。世界經濟的發展以及波動有它的內在規律,而這又是一個創業者所不能及的,儘管寒冬之際,你的企業一晚上間化為泡影,我覺得也不可氣,或許明天你會締造一個真正的帝國,何不「順其自然、澹然處之」,該來的總會來,該去的總會去,這當然也是我的企業管理理念。

說到寒冬,大家可能仍然是會有所納悶,人人都說資本寒冬,那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依據最近半年至一年來,中國甚至全世界經濟表現以及各企業動作,可以給大家提供三個說明資本寒冬來臨的參考依據:

一是,ChinaVenture 投中集團旗下金融資料產品 CVSource 統計顯示,2015 年二季度網際網路行業 VC/PE 融資事件規模為 37.89 億美元¥,環比降低 50.36%;融資案例數量 222 起,環比降低 10.84%。

二是,經緯創投曹國熊說:「當資本市場就是所謂的二級市場(股市)以及一級市場(融資),大概一級市場會比二級市場滯後半年左右。所以目前這個二級市場的低迷的狀況,大概在半年之後確定會在一級市場反映出來。」

所以,真如他所言,在二級市場上,A 股 6 月份大跌,新三板流動性降低,美股上的中概股股價以及市值下跌。再加之上市結束渠道受阻,從而致使 2015 年下半年一級市場募資難度加大。

三是,2015 年全世界性裁員,從年初 IBM 宣佈將裁員 11.8 萬人,大約佔總員工數的 26%;到 9 月 1 日阿里巴巴校園招聘發佈了一則知會:宣佈阿里巴巴 2016 校招名額將縮減,各崗位將執行更為嚴格的「擇優錄取」標準,從原計劃的 3000 人減為 400 人;再到 9 月 3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 週年閱兵慶典上宣佈,解放軍將裁減戎行員額 30 萬;這些資訊不無奉告咱們,全世界經濟面臨新一輪的萎縮,所以推測出全世界性資本寒冬的來臨,僅供參考。

但無論資本寒冬是否真的已到來,作為 90 後創業者,咱們獨一能做的是時刻反思自己目前公司的現狀,反思自身的能力、反思所擁有的資源價值以及項目發展時機的適合性。

反思自身能力

癥結詞:獨立思考、專業貯備、寫作能力

我覺得一個合格的創業者應該要具備下列三大能力,一是獨立思考的能力;二是專業能力;三是寫作能力。

1.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的培育在於你能依據你的思考判斷事物的是非,而非人云亦云,咱們不得不承認,在國內獨立思考的能力變得近乎豪侈,就像 812 天津爆炸事件時觀眾一窩蜂的請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捐款,咱們稱之為「道德綁架」;又在 9.3 反法西斯勝利 70 週年之際集體辱罵或襲擊范瑋琪,僅在微博曬張可愛的孩子照片、僅發表個人心境而已,就被迫其報歉,這是一種社會性現狀,咱們都感到無奈。然而,這種行為在創業界仍然存在。

就譬如說,當所有人大談群眾創業、萬眾立異,認為目前就是創業的好時代時,不少人不假思索的一窩蜂湧入創業熱潮。而當資本寒冬之際,又一窩蜂的湧出,甚至還沒湧出就一窩蜂掛掉了,盲目的人將無止境的跟隨潮流、跟隨大隊,沒有盡頭。我覺得創業者應該要學會從事物的對於立面去思考、看待問題,當別人認為這件事情這樣做是「正確」的時候,你不妨從它的對於立面「過錯」的角度去分析,或許你會有不同樣的思路以及更深刻的理解。儘管大家都說資本寒冬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但依據你的企業現狀思考一下,你可能會是在資本寒冬中獲益的企業之一。

2.專業能力

新商業文明時代,專業能力必定是 90 後創業者必備的素養之一,沒有人能靠忽悠樹立自己的商業帝國,儘管在 90 年代不懂寫程式的馬雲,也有超強的英語水祥和他更為凸起的西模式思惟模式,否則在那個年代要從美國把帶網際網路理念帶回中國,的確不易。然而,這一兩年來,咱們也沒少拿馬佳佳、余佳文等 90 後當創業案例,然後再破口罵一罵,圖個痛快,但咱們在罵的過程中卻忽略了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創業者品質以及專業素養。

例如在行銷、人道以及對於 90 後的理解上,兩三年前的馬佳佳是寥寥可數的,否則他也不可能當上中歐商學院的講師。而余佳文在電腦、寫程式方面也是無可抉剔的,據知情人說,他大一大二時就與幾個朋友在學校對於面租房幫魅族等公司開發軟體了,他們在大學時代累積了夯實的寫程式基礎後,才可能會有現在號稱中國第一校園套用的超級課程表,或許在你眼里餘佳文只是一個只會開認慫會的創業者,但他的專業能力以及信仰是你無庸置疑。

所以一個 90 後創業者是很難靠忽悠取勝的,任何時刻都應該要深刻反思你的專業能力,當你還只是員工的時候,你的專業職責就是把手頭的每項工作做好,並不斷提高你的專業能力以及素養,而當你是管理人員的時候,你的專業職責就是最大程度激發員工的鬥志,不同時代你的專業能力均可能不同,但它必定是你在你所在企業生存的核心價值。

而不少在校的 90 後大學生在剛開始創業時,可能沒有任何專業背景,或專業能力不夠凸起,但你得為自己設立一個努力的方向以及目的。就像咱們大學時代創業同樣,剛開始,咱們對於網際網路上的關聯運營、產品都很目生,然而各自分工後確定目的,一年後,大家的水平都有了質的提高。

3.寫作能力

在社交媒體這樣發達的今天,除了了豐厚的閱歷以及資本的原始累積外,你覺得 90 後創業者跟 70 後以及 80 後創業者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我覺得 90 後創業者充沛應用了搬移社交媒體帶來的自身行銷能力的進級,可能與咱們所處的環境以及時代背景有關。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草根 90 後創業者開始運營個人自媒體,通過微信或微博來打造個人品牌,寫一些案牘對於自己、對於產品進行推廣,像張天一、馬佳佳、姚加林(泡范兒創始人)等人,這也是新時代創業的一種新思路,通過小規模的行銷自己來聚攏粉絲,然後通過一些事件以及跟著自身的壯大不斷擴展粉絲群體,最後,當自己開始創業或推出某件產品時,你的部份粉絲可能成為了你的合作伙伴,或產品的種子使用者,這時產品的行銷成本大大削減,或根本就不需要行銷成本,你的粉絲直接為你買單、為你推廣行銷。

倘若你有一萬粉絲,當他們都為你產品買單時,即便一人兩塊錢,都有兩萬元¥的收入,然後這一萬粉絲通過社交媒體對於你的產品進行二次傳佈,保守估算,也能給你帶來五倍的增長,但前提是你的產品要足夠好,這就是粉絲的力量。

當然,你的寫作能力不局限於寫案牘,當你成為 CEO 或總裁後,還有眾多的文字性工作需要你著手,譬如公司戰略、公開信以及致員工信等,是否時不時看到馬雲、周鴻禕等人員工的內定信,然後公開給各媒體,像這種似公關文又非公關文的體裁,再忙也都是需要 CEO 們自己親手著筆的,思維的精髓是無法讓秘書代筆的。

對于寫作,當然還有更主要的用場,據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美國國立衛生鑽研院以及斯坦福大學鑽研院的鑽研講演中顯示:

時常寫作以及寫日記,它能提高你的智商、情商、改善注意力、溝通技巧、增強記憶力、激發創造力、提高自信等等,以前你會覺得這些都需要通過專業的培訓才能get到的技巧,時常性寫作也能通通為你解決。然而這些技巧以及能力的晉陞對于創業者來講都是很有說明的,這些能力都是創業的必備素養之一,我但願你能因而而培育寫作的優良習氣,從中獲益。

所以,我老是覺得創業者自身的能力才是創業的核心要素,你的各項能力以及綜合素養都將影響創業項目的成敗,至於資本市場等外部因素不是不主要,而它應該是樹立在內定完美的基礎之上去斟酌的,所以找準自己的定位,時刻反思自己會讓你在創業路上走得更為坦然。

反思社會資源

癥結詞:人脈資源、資本資源、媒體資源

1.人脈資源

社會資源不是抉擇你創業成敗的核心要素,但卻是抉擇創業是否順利的癥結因素,對于 90 後創業者而言,最先走出校園,在社會上摸打滾爬的也就四五年時間,所以社會資源的累積是 90 後創業者相對於薄弱的環節。因而,我認為下列三點從社會資源中提掏出來的資源是值得 90 後創業者在寒冬之際去重點把握的,這些資源分別是校友資源、資本資源、媒體資源。

說到大學,不少人都會說上大學沒用,或是說一本跟三本並無太大區別,而重點在於你認不當真學習。其實咱們都錯了,上大學的意義不僅僅是你學了多少知識,還在於你所在的大學讓你獲取了多少有價值的資源,這種資源不僅是當下,還有畢業後甚至更遠的未來。

形象的比喻是,在就業嚴峻的今天、創業火熱朝天的現在以及資本寒冬之際,若果你的校友不少是老闆、你的同窗都是某領功能變數的頂尖人物、你的師兄都是創投契構的合夥人,我相信只要你能力不會太差,你將很快會獲得工作、很快找到創業伙伴、很快獲取了天使投資,這叫校友資源,也是一所大學的競爭力之一。

瞭解俞敏洪創業史的都曉得,21 年前,老俞興辦新東方幾年後遇到發展瓶頸時,從美國找回了曾經經的北京大學校友王強以及徐小平,試想?若果俞敏洪沒有在中國的最高學府,他還能從美國找回挽救新東方的合作伙伴嗎?不敢想像。

通過這種現象反思咱們自己的創業行為時,你會發現這種校友資源往往是良性迴圈的,不信,我可以從新審視張天一,我覺得他的創業相對於是對比順利以及幸運的,開店三個月後就獲取了險峰華興資本的天使投資、五個月後獲取了徐小平真格基金的融資,解決了創業之初的資本問題,這可是多少創業者頭疼的事兒。然而你看看這些基金暗地裡的創始人就會發現,險峰華興資本的創始合夥人叫陳科屹,是北京大學的校友,徐小平同樣也是北京大學的校友,繼續解剖,你會發現其實「點贊」才更為精彩。

然而,對于不少已畢業的創業者來講,你的教育背景可能已很難扭轉,除了了從新考研深造或讀個MBA啥的,這就是你自個的事兒了,而目前的你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挖掘你現有的校友資源,好好去應用、整合,因為它就像你的親人,癥結時刻仍然是會拉你一把的。

2.資本累積

而資本資源在我眼裡,是創業者在啟動自己的創業項目前,對於自己未來的投資方以及該投資方關聯資源的瞭解以及對於接有必定的認識以及前瞻性。例如頭幾天獲取大潤發超市 A 輪戰略投資的校呵呵校園 O2O 平台,這是一家模式很重的校園 O2O 平台,因為A輪投資前,他們自建供應鏈,設城市大倉庫以及校園小倉庫,而獲取大潤發A輪投資後,城市大倉庫將由大潤發提供,並且協助其樹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提高倉庫間的管理能力,這時校呵呵所有以前自建的大倉庫都將取締,若果有必定前瞻性,這種合作以及投資是可以提前進行的。

當然,咱們也不得不說這種對於未來的前瞻性有必定難度,但這又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為無論是國內仍然是國外,所有的巨頭都在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未來這個生態系統的大部份環節都將由創業者完成、承當,所以群眾點評才投資餓了麼、美團投資宅米等案例,這種通過戰略投資來構建的生態系統是未來的趨勢,我覺得創業者是可以勇敢去預測的。

3.媒體資源

然而,在產品有保證的前提下,我覺得媒體資源對於90後創業者來講,他的主要性也是巨大的,在分析張天一、余佳文時,我覺得他們是第一批從新聞媒體中獲取紅利的 90 後,在分析張天一時,你會詫異的發展,他參加過湖南人氣綜藝節目《天天向上》的錄製、獲取人民日報社會版的報導、登上優酷首頁,獲取將近千萬的點擊以及關注、央視經濟半小時報導、熱誠溝通欄位報導、又介入央視《對於話》欄位錄製、還在《青年中國說》與董明珠交鋒,這種官方且受眾面巨廣的媒體,他給創業者帶來的行銷效益不是幾篇微信案牘能相與比擬的,二次傳佈得好,它能為企業節省上千萬元¥廣告費時沒問題,同為 90 後創業者,儘管內心不服氣,但你也得膜拜膜拜,乞求有一天也有你的機會。

余佳文亦是這樣,他只上過兩次央視,一次是《開講啦》、另一次則是《青年中國說》,這兩擋節目就讓全國各地的大叔、大爺、大媽以及在坐的 90 後創業者暴跳如雷了,讓人暴跳如雷是件容易的事,但讓全國人民暴跳如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因為它象徵著你的品牌暴光率是以億數的,也象徵著在產品健全的情況下,媒體的影響力讓你讓產品下載量分分鐘上 App Store 前10名,當然,上官方媒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但我個人覺得,對于拿到融資的創業者來講,媒體資源是可以去把握的,因為所有拿到投資的創業者暗地裡都有一個共同的老闆,叫投資基金,而投資基金的投資是有組合,有一些資本投資會涉及媒體投資,譬如你的投資人不僅投了你的項目,還投了創業邦、今日頭條、若果再投了一個唯眾傳媒(《青年中國說》的製片單位)就更好了,這種投資組合就是要形成生態,資源同享,所以你想免費上媒體推廣根本不是什麼事兒。當然,我不是建議你上去吹牛逼,推廣也必定是積極進取向上、正能量的,這也只能靠創業者自己去把握以及挖掘。

對於創業者而言,社會資源的確是一個很泛、很大的概念,所以這也是我想奉告 90 創業者的,在寒冬之際如何勤儉成本,最大程度應用以上三大資源。

反思項目發展時機

癥結詞:Bill Gross、8848、阿里巴巴

無論是倒下的,仍然是正站著的,咱們應該已看過足夠多前輩的創業經驗以及案例,分析完這些閱歷後,創業者對于項目發展時機的把握應該更為謹嚴,因為項目的發展時機也是創業項目成敗的癥結因素,他在創業勝利因素中的佔比遠遠高於團隊的執行力。

債券大王 Bill Gross 上次在TED演講時跟大家分享了「哪些因素造就創業公司勝利」的新發現,他在 Idealab 公司以及非 Idealab 公司中將勝利以及失敗公司的懸殊進行對比後的資料顯示:創業勝利最癥結因素是,時機,時機因素佔到 42%;第二是團隊以及執行力;思考方向的可辯性以及獨特性則排在第三。

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初期因為時機不對於而失敗的創業項目來左證。他說,他們開了家叫 Z.com 的線上娛樂公司,當時,他們曾經對於它尤其興奮,也融了足夠多的錢,還有超級棒的商業模式,甚至使人難以置信地簽下了一堆好萊塢天才級人材加入。但 1999 年到 2000 年間,因為寬頻普及率過低,使用者線上觀看視訊很不易,所以得把編解碼器放到閱讀器,並幫使用者做完所有事,最終他們公司在 2003 年倒閉。

然後,僅兩年的時間,Adobe Flash 解決了編解碼器問題,美國寬頻普及率也超過 50%,YouTube 完美抓住了這一時機。事實上,YouTube 最開始時並無商業模式,他們甚至都不確定這家公司能否活下去。但最終結果是,YouTube 真的趕上了很很棒的時機。

所以他總結說:行徑力很主要,思考方向也很主要,但時機更主要。而對于評估時機是否成熟的法子,他是這麼說的:

「看使用者是否真的已籌備好接受你提供的產品以及服務,並且你自己要對於時機這個問題,有百分之百的熱誠,不能去否認你看到的任何事實性結果,也就是:若果你自己很喜歡,也是你很想把它往前推進的事,你就要在關注「時機」這件事上,很很誠實。」

並不僅在國外,在國內也有關於「時機」不成熟而關門倒閉的案例,譬如說到中國的電子商務(8848.com 是 B2C 網站,1999.5)之父,大家首先會想到阿里巴巴(1688.com是 B2B 網站,1999.9成立;淘寶.com 是 B2C 網站,2003.5成立),覺得阿里巴巴就是中國最先運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但很少人曉得在阿里巴巴前還有個叫做 8848 的電子商務公司,他們比阿里巴巴早成立、早運營,而且在當時還自建物流配送,所以第一個在中國做電子商務平台的不是阿里巴巴,第一個在中國自建物流的電子商務平台也不是京東,是 8848 。

當時在 1999 年網際網路普及率這樣之低的中國做 B2C 電子商務平台,跟債券大王 Bill Grill 做線上娛樂網站 Z.com 同樣,時機並不成熟,尤其是 B2C,電腦硬體以及網路接入率這樣之低的情況下,如何讓群眾消費者上網消費成為了發展的硬傷。所以咱們也才信服馬雲的阿里巴巴一開始從 B2B 切入,等到 2013 年 5 月才開始做 B2C,也就是現在的淘寶。這時做 B2C 的時機是再恰當無非了,京東也是在這一時代出生的,過了網際網路泡沫期、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進一步提高,所以鍛造了兩大巨頭。

儘管「時機」很主要,但它會只能抉擇一個創業項目的成敗,並不能抉擇創業者的成敗,Z.com 線上娛樂網站倒閉了,但不影響 Bill Grill 後來成為債券大王。同樣的,8848電子商務公司倒閉了,也不影響其推出 8848 鈦金手機,請王石代言的高端手機,定價:9999.00元¥,。

資本寒冬之時,咱們救不了中國股市、也幫不了華爾街、變更變不了,而咱們獨一能做的就是深刻反思,反思自己還有哪些能力可以晉陞、還有哪些事情還沒做;反思資源,從新整合你擁有的資源,哪些必需馬上啟動,哪些可以延遲使用;反思時機,不少時候這並非最佳的時代,但你要拋卻仍然是轉型仍然是調整戰略,也只有創業者自身清楚,這需要你快速抉擇的。

然而,我仍然是覺得資本寒冬一點都不可怕,即便你的項目在大浪淘沙中成為了煙灰,隨冬風而去,但這絕對於不影響你日後成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只要你在世上,仍然是有機會,實則不行,連續創業者的稱號也是一種另類的聲譽。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作者|鄭劍波 創業邦專欄作者 右耳科技創始人 微信 25347304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