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砍柴早讀,有姿式的早讀。

滴滴打車改名啦?
最近兩天,滴滴打車的啟動頁面分別泛起了為「滴滴打車再見——只為以及你走的更遠」、「滴滴打車全新品牌進級還有1天」的海報。
這麼看來,外界傳言9月9日滴滴打車套用行將更名為「滴滴出行」的說法是真的咯。
這裡的更名可能不僅限於App的名稱,滴滴打車以及快的打車兩家公司合併後,對於外一直叫「滴滴快的」,顯示兩家公司是合併形成的關系。未來意在涉及出行全領功能變數,更能彰顯戰略定位的滴滴出行也許會取代滴滴快的品牌。

除了了更名外,關聯人士稱迫於政策緣故,滴滴專車起步價格將下調至12元¥,每公里價格同樣也會下調;專車會逐漸規範化,如減少私家車的掛靠,取代以滴滴自己購車聘用司機。
看來,改名只是戰略調整的形式而已。
曾經經只是騰訊以及阿里互相博弈的棋子,到兩顆棋子握手言以及,曾經經閱歷風風雨雨,如今成長為一家大的平台公司,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國內的第一個打車軟體,既不叫滴滴,也不叫快的,叫搖搖招車,2012年3月上線。但最先拿到融資的是6個月之後才上線的滴滴打車。
2012年年底,公司賬面上只剩下一萬元¥錢,程維碰壁屢次,終於促成為了金沙江創投的300萬美元¥A輪融資,接受騰訊融資奠定了滴滴打車決勝的基礎,而A輪融資則是在最危難時刻的救命稻草。
2013年,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先後獲取了騰訊1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以及阿里巴巴、經緯創投1000萬美金的A輪融資。這兩筆抱大腿的融資,成為了國內打車軟體行業的分水嶺。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李響曾經經表示,滴滴以及快的能夠拿到兩筆主要投資,是他們在行業裡處在頭兩名,因而吸引了騰訊、阿里的投資。
2014年1月份,跟著騰訊、中信1億美金C輪融資到位,拉開了補貼大戰的序幕。補貼最高峰時段,滴滴打車給乘客提供12至20元¥不等的補貼,不少使用者都將計程車變為了上下班出行工具,因為補貼過後比坐地鐵還廉價。「支付+紅包大戰」一直到5月才告一段落,雙方燒掉近20億元¥。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滴滴(微信支付)處於攻勢,快的(支付寶)為守勢。
這一次補貼大戰,燒掉了市面上的大多數同類產品,最終只剩下兩家獨大。有如甄嬛大戰華妃,所有目光聚焦之處,其它嬪妃紛繁站在了暗影裡。
然而誰也搞不死誰,那就握手言以及。試想,華妃與甄嬛達成戰略聯盟,誰還敢挑戰她們?
但不是誰都能讓甄嬛以及華妃達成聯盟的,這必需得是一個能量極大、戰略野心極大的人。滴滴以及快的掐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個主要的人物泛起了。
2014年8月,滴滴打車泛起了人事上的重大變動,曾經是高盛歷史上最為年青的董事總經理之一的柳青加盟,日後屢次代表滴滴打車出席各類流動,為公司品牌發展以及資本運作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的女兒——柳青
今年的情人節,兩家公司宣佈合併,新公司將施行聯合CEO軌制,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將同時擔任聯合CEO,天下有仇敵終成眷屬。柳青被認為是幕後推手。
在昨天(9月7日)的一個會議上,滴滴快的總裁柳青發表了講話。除了了回應近期有關滴滴快的可能下線部份產品的一些風聞,這位甚少露面的滴滴「女一號」更多的是談了談對于創業、對于滴滴成長中一些舉動的理解與看法,譬如說燒錢這件事。
有不少朋友都在問燒錢問題,我在這裡做一個回答。怎麼看這個問題呢?其實這真的就是一個規模效應的問題。
譬如說,在滴滴剛剛創始的時候,在2012年的那個冬天,那個冬天是一個破局的冬天,若果不是那個冬天(滴滴也是阿里巴巴的線下鐵軍過來的創始團隊),滴滴拉了1萬個司機,若果不是有這1萬個司機就不會有今天的滴滴,為何呢?
因為你必需有足夠的運力基礎才能夠有乘客叫到車,若果在北京一跑只有10輛車或是20輛車,你永遠是叫不到的。所以0—1這個步驟很難,而且叫車成本也很高,因為你的等待時間會很長,所以確鑿感謝咱們的團隊。
有了0—1,每一個乘客等待的時間就更短一些,出行價格相對於更低一些,因為有更多的司機在這個平台上不需要靠補貼,就形成為了一個正迴圈,定單量也會更多,客戶留存率會更高,會知足更多多樣化的需求。對於每一個司機的收入來看,他天天接單量多了,就不需要靠補貼留在這個平台上,就是靠每小時的收入留在這個平台上,他就會形成一個正迴圈。當若果這個平台規模不夠大的話,從公司本身這個業務是不可持續的,但從使用者體驗來說也是很差的。
所以不少朋友說,為何必定要做那末大?為何必定要做那末多?就是為了使用者的體驗。所以做出行業平台,必定要靠高規模,這樣才能拉動整個平台的效力。
「這個女人不尋啊~~~常~~~」
資本運作者永遠會追求利益最大化。上個月,滴滴快的宣佈完成為了20億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完成後,滴滴快的公司將擁有超過35億美元¥的現金貯備。
儘管前路依舊艱難,但從炮灰到巨頭,滴滴的勝利也是有目共睹。
你以為這就是收場嗎?No!因為宮斗劇進級了。
在滴滴宣佈更名的同時,洋妃子——Uber也來參戰了。
「碰巧」,滴滴快的勁敵Uber在昨日(9月7日)正式對於外宣佈,Uber中國的最新一輪12億美元¥融資已到賬,上一輪投資方百度繼續跟投,並且融資還在進行中,未來還將有新的投資方加入。
同一天,傳出滴滴快的行將完成最新一輪融資,融資規模將達到30億美元¥。滴滴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的估值約為165億美元¥。
Uber與滴滴快的在打車領功能變數棋逢對於手,昨日雙方「默契」的巨額動靜無疑是公關戰的註腳。
昨日虎嗅網採訪到柳青,柳青說,合作會是滴滴快的全世界化戰略之一,樹立在能實現產品功能、產品技術合作的基礎之上。
不怕歪果妃子來搶地盤,遲早有一天會殺過去!好大的一場戰鬥啊。砍柴君搬來小板凳,嗑著瓜子看大戲。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砍柴君依據虎嗅網、鈦媒體及其他媒體綜合整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