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學生創業 兩天拿到執照

中央財經大學的學生參觀海澱登記註冊大廳。

大學生創業 兩天拿到執照

海澱工商分局在清華大學設定諮詢台,為大學生解答登記註冊、消保維權、商標廣告等問題。

大學生創業 兩天拿到執照

海澱工商分局登記科副科長楊曉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大學生講解創業指示課。

海澱工商為大學生建「綠色通道」創業指示課在高校遍地開花

深刻瞭解學生需求,精心籌備教案,課後參加創業路演、為有慾望註冊公司的學生團隊開拓綠色通道,提供個性化、全程化指示……這個暑期,海澱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員「客串」了一把創業導師,從7月14日首期課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昌平校區開講,到9月11日三期創業指示課收場,共培訓了大學生近200人,有兩個創業團隊已進入動作落地階段。工商創業課堂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象徵著海澱工商分局針對於大學生的指示課被正式納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業教育體系,而這一立異的政府服務突破,源頭是一名大三女生對於辦營業執照的「犯怵」。

女學生最「怵」辦執照 工商協助

5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三學生王娜娜在該校第二十五屆「馮如杯」競賽頒獎典禮的舞台上,從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副局長劉春梅手中領到了「北京聯科維智科技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從向工商部門提出申請,到領回營業執照,他們只用了兩個工作日。

王娜娜以及此外幾個同窗成立的公司研發的是殘疾人智慧輔助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把聾啞人士的手語,轉化成清晰的語音播放出來,說明聾啞人以及標準人開展順暢交流。技術有了、目的有了,也不怕未來創業的辛勤,讓王娜娜最「怵」的卻是辦營業執照,「一走進工商服務大廳就能看到不少人,咱們那時什麼也不懂,一下子就蒙了。」王娜娜說,若果標準走程式,自己估量怎麼也得跑好幾趟,當時他們甚至想到花錢禮聘專人去代辦手續。

最後通過學校牽線搭橋,王娜娜獲得了海澱工商分局的全力支撐。「走綠色通道,有專人指示,咱們從提出申請到拿到營業執照就兩天時間。」據瞭解,北京聯科維智公司註冊資本1萬元¥,內含王娜娜在內有4名股東。他們都熱心公益事業,想通過自己的技術說明別人,這也是他們堅持去創業的初衷。

「曉得創業這條路不易走,但不少人支撐以及激勵咱們。」王娜娜說,「政府很正視大學生創業,工商部門也願意說明咱們。以前不懂辦照,耽心會尤其麻煩與繁瑣,然而沒想到這麼快就領到了營業執照,心裡尤其高興。」

工商小冊子編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材

大學生思惟活躍、激情澎湃,有許多立異的好點子想通過創業孵化成型,註冊公司是他們築夢之路的第一步,而這一現象在高校雲集的海澱區格外凸起。結合區功能變數特色,今年4月,海澱工商分局從創業指示諮詢、便捷登記服務、提供政策支撐等方面,出台了激勵支撐大學生自主創業的12條工作意見,並積極進取開展了「海澱工商助力大學生創業校園行」流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王娜娜興辦的北京聯科維智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海澱工商支撐大學生創業流動說明的首家企業。在創業過程中,王娜娜團隊通過海澱分局編印的《海澱工商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手冊》全方位瞭解工商登記知識;在創業課堂上與登記、消保、商標的工商幹部面對於面交流,化解了心中納悶;通過分局的平台實現了與創業機構的對於接,解決了註冊位址以及啟動資金的問題;在分局大學生自主創業登記服務室通過「免去預約、專人辦理、全程協助」的「綠色通道」,兩天獲得了營業執照。

據瞭解,王娜娜的公司剛設立,就獲取了種子投資,在研發手語語音翻譯軟體的基礎上已開始研發專為殘疾人設計的「卓普」手機。說明王娜娜順利獲得工商執照並非幫扶的整個,有了這個勝利案例,從7月中旬開始,海澱工商分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昌平校區開展了題為《瞭解工商註冊政策,助力創業夢想起飛》的工商創業課堂。據瞭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海澱分局共同開設的「立異創業認知綜合實踐」課程,已作為該校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的必修課納入教學大綱,《海澱工商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手冊》的內容被編入教材。

大學生創業指示服務中心掛牌清華

清華大學是海澱工商支撐大學生創業流動的主要合作單位,不僅見證了工商校園行流動的啟動典禮,仍然是分局大學生創業指示服務中心所在地。

5月14日,海澱工商分局大學生創業指示服務中心在清華大學掛牌。當天,內含清華大學機電系大四學生康傑的創業團隊在內的3個創業團隊領到了營業執照。康傑興辦的北京拾光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O2O攝影服務公司,註冊資本6萬元¥。「工商部門辦照很快。」康傑說,「僅用了兩天時間。政策好,學校有創業資金支撐,也但願有更多的同窗加入創業隊伍。」

據瞭解,在完成工商登記的30戶大學生創業企業中,清華學生興辦的公司有11家,佔36.67%。其中,由寧博團隊興辦的北京創加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創+」)致力於打造說明高校學生以及青年創業的教育與服務平台。海澱分局將指示中心就設定在「清華創+」,通過現場走訪以及微信群互動及時有效服務大學生創業者,並為入駐該平台的220家創業團隊提供了工商服務。

通過說明「清華創+」創業,再與「清華創+」合作說明更多的大學生創業,工商的立異服務不僅延伸了觸角,更晉陞了服務效果。

創業指示課下一步走進北京大學等更多高校

目前海澱工商分局除了已在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城市學院等高校開設創業指示課堂外,還與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6所高校達成設立大學生創業指示課的意向。

截至8月31日,海澱分局通過上門指示、電話諮詢、微信互動等模式,已提供10次創業諮詢以及工商政策宣講;已與內含清華大學在內的22所高校(其中2所為海澱區外高校)樹立創業指示雙向聯絡機制,同5家創業指示孵化機構完成對於接;向學生免費發放《海澱工商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手冊》2500餘本、「大學生創業服務卡」400餘張;接到工商創業課堂授課需求7起,已實際開展5場,現場培訓大學生500餘人;分局「大學生自主創業登記服務室」以電話諮詢、現場指示等模式招待大學生創業者700餘人次;通過「綠色通道」服務大學生創業者60餘人次,完成登記30戶,平均耗時2天,較一般流程節省13天,直接帶動大學生就業172人。現在,天津大學、重慶大學的大學生也來到海澱分局諮詢大學生創業事宜。

北京晨報記者

陳琳 通信員 楊曉 曹莉

大學生創業 兩天拿到執照

中央財經大學的學生參觀海澱登記註冊大廳。

大學生創業 兩天拿到執照

海澱工商分局在清華大學設定諮詢台,為大學生解答登記註冊、消保維權、商標廣告等問題。

大學生創業 兩天拿到執照

海澱工商分局登記科副科長楊曉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大學生講解創業指示課。

海澱工商為大學生建「綠色通道」創業指示課在高校遍地開花

深刻瞭解學生需求,精心籌備教案,課後參加創業路演、為有慾望註冊公司的學生團隊開拓綠色通道,提供個性化、全程化指示……這個暑期,海澱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員「客串」了一把創業導師,從7月14日首期課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昌平校區開講,到9月11日三期創業指示課收場,共培訓了大學生近200人,有兩個創業團隊已進入動作落地階段。工商創業課堂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象徵著海澱工商分局針對於大學生的指示課被正式納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業教育體系,而這一立異的政府服務突破,源頭是一名大三女生對於辦營業執照的「犯怵」。

女學生最「怵」辦執照 工商協助

5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三學生王娜娜在該校第二十五屆「馮如杯」競賽頒獎典禮的舞台上,從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副局長劉春梅手中領到了「北京聯科維智科技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從向工商部門提出申請,到領回營業執照,他們只用了兩個工作日。

王娜娜以及此外幾個同窗成立的公司研發的是殘疾人智慧輔助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把聾啞人士的手語,轉化成清晰的語音播放出來,說明聾啞人以及標準人開展順暢交流。技術有了、目的有了,也不怕未來創業的辛勤,讓王娜娜最「怵」的卻是辦營業執照,「一走進工商服務大廳就能看到不少人,咱們那時什麼也不懂,一下子就蒙了。」王娜娜說,若果標準走程式,自己估量怎麼也得跑好幾趟,當時他們甚至想到花錢禮聘專人去代辦手續。

最後通過學校牽線搭橋,王娜娜獲得了海澱工商分局的全力支撐。「走綠色通道,有專人指示,咱們從提出申請到拿到營業執照就兩天時間。」據瞭解,北京聯科維智公司註冊資本1萬元¥,內含王娜娜在內有4名股東。他們都熱心公益事業,想通過自己的技術說明別人,這也是他們堅持去創業的初衷。

「曉得創業這條路不易走,但不少人支撐以及激勵咱們。」王娜娜說,「政府很正視大學生創業,工商部門也願意說明咱們。以前不懂辦照,耽心會尤其麻煩與繁瑣,然而沒想到這麼快就領到了營業執照,心裡尤其高興。」

工商小冊子編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材

大學生思惟活躍、激情澎湃,有許多立異的好點子想通過創業孵化成型,註冊公司是他們築夢之路的第一步,而這一現象在高校雲集的海澱區格外凸起。結合區功能變數特色,今年4月,海澱工商分局從創業指示諮詢、便捷登記服務、提供政策支撐等方面,出台了激勵支撐大學生自主創業的12條工作意見,並積極進取開展了「海澱工商助力大學生創業校園行」流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王娜娜興辦的北京聯科維智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海澱工商支撐大學生創業流動說明的首家企業。在創業過程中,王娜娜團隊通過海澱分局編印的《海澱工商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手冊》全方位瞭解工商登記知識;在創業課堂上與登記、消保、商標的工商幹部面對於面交流,化解了心中納悶;通過分局的平台實現了與創業機構的對於接,解決了註冊位址以及啟動資金的問題;在分局大學生自主創業登記服務室通過「免去預約、專人辦理、全程協助」的「綠色通道」,兩天獲得了營業執照。

據瞭解,王娜娜的公司剛設立,就獲取了種子投資,在研發手語語音翻譯軟體的基礎上已開始研發專為殘疾人設計的「卓普」手機。說明王娜娜順利獲得工商執照並非幫扶的整個,有了這個勝利案例,從7月中旬開始,海澱工商分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昌平校區開展了題為《瞭解工商註冊政策,助力創業夢想起飛》的工商創業課堂。據瞭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海澱分局共同開設的「立異創業認知綜合實踐」課程,已作為該校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的必修課納入教學大綱,《海澱工商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手冊》的內容被編入教材。

大學生創業指示服務中心掛牌清華

清華大學是海澱工商支撐大學生創業流動的主要合作單位,不僅見證了工商校園行流動的啟動典禮,仍然是分局大學生創業指示服務中心所在地。

5月14日,海澱工商分局大學生創業指示服務中心在清華大學掛牌。當天,內含清華大學機電系大四學生康傑的創業團隊在內的3個創業團隊領到了營業執照。康傑興辦的北京拾光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O2O攝影服務公司,註冊資本6萬元¥。「工商部門辦照很快。」康傑說,「僅用了兩天時間。政策好,學校有創業資金支撐,也但願有更多的同窗加入創業隊伍。」

據瞭解,在完成工商登記的30戶大學生創業企業中,清華學生興辦的公司有11家,佔36.67%。其中,由寧博團隊興辦的北京創加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創+」)致力於打造說明高校學生以及青年創業的教育與服務平台。海澱分局將指示中心就設定在「清華創+」,通過現場走訪以及微信群互動及時有效服務大學生創業者,並為入駐該平台的220家創業團隊提供了工商服務。

通過說明「清華創+」創業,再與「清華創+」合作說明更多的大學生創業,工商的立異服務不僅延伸了觸角,更晉陞了服務效果。

創業指示課下一步走進北京大學等更多高校

目前海澱工商分局除了已在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城市學院等高校開設創業指示課堂外,還與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6所高校達成設立大學生創業指示課的意向。

截至8月31日,海澱分局通過上門指示、電話諮詢、微信互動等模式,已提供10次創業諮詢以及工商政策宣講;已與內含清華大學在內的22所高校(其中2所為海澱區外高校)樹立創業指示雙向聯絡機制,同5家創業指示孵化機構完成對於接;向學生免費發放《海澱工商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手冊》2500餘本、「大學生創業服務卡」400餘張;接到工商創業課堂授課需求7起,已實際開展5場,現場培訓大學生500餘人;分局「大學生自主創業登記服務室」以電話諮詢、現場指示等模式招待大學生創業者700餘人次;通過「綠色通道」服務大學生創業者60餘人次,完成登記30戶,平均耗時2天,較一般流程節省13天,直接帶動大學生就業172人。現在,天津大學、重慶大學的大學生也來到海澱分局諮詢大學生創業事宜。

北京晨報記者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陳琳 通信員 楊曉 曹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