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是電商界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cenms.com/myimages/ez08-410x.gif)
9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杭州的「新網商峰會」上宣佈2015年「雙11」全世界狂歡節正式啟動。在去年全世界化的基礎上,今年新增了全渠道、全民文化盛典這兩個癥結詞,並且在11月10晚,由馬雲的好友馮小剛執導一場晚會,全世界直播。
雙11已經走到第7個年頭。作為淘寶商城(後更名為「天貓」)2009年發起的一場促銷流動,已經慢慢蛻變成全民狂歡的節日。從天貓到整個電商業,從線上到線下,從國內到國際,從網購到文化娛樂,阿里巴巴試圖在不斷拓寬雙11的邊界,給其賦能。
然而,電商已經走過了高速發展期,開始慢了下來。作為電商大盤的主力軍,阿里巴巴首當其衝。財報顯示,阿里巴巴集團第二季度營收202.45億元¥,同比增長28%。這是阿里上市以來,營收增速最低的一個季度,股價也隨之受挫而大幅下跌。內憂外患下,今年的雙11對阿里來講,將是一場大考。
全世界化能否經受之重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cenms.com/myimages/ez09-410x.gif)
去年以來,跟著聚美、京東、阿里的上市,以及海淘、跨境大熱,全世界化成為了各家電商、資本、創業者熱帖的標籤。不難理解,海外是增量市場,也是藍海市場,無論是巨鱷,亦或者菜鳥,都能找到一片天地。
目前而言,各家在全世界化的道路上發力不均,著重點不同。阿里巴巴做的是「全世界買,全世界賣」,具體體現在三個業務模組上:速賣通是國際B2C(www.aliexpress.com),讓全世界消費者買中國商品;阿里巴巴國際(www.alibaba.com)是國際B2B,走批發市場;天貓國際(https://www.tmall.hk)則是說明國內消費者買到進口商品。速賣通以及阿里巴巴國際配置的早,在海外有必定的聲譽以及口碑。以速賣通為例,在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歐洲25國無線購物市場上,超過amazon以及ebay。但天貓國際起步相對於較晚,且步履盤跚。
在阿里內定,全世界化被賦與了主要使命。張勇曾這麼強調全世界化的主要性,「對于全世界化,阿里將重兵配置,阿里巴巴假設要走102年,必需進行全世界化。」
對這三塊業務的團隊來講,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尤其是天貓國際,面臨的挑戰以及壓力更大。在供應鏈上,不僅要捋順海關、物流、國際支付、招商等各國懸殊,還需應答聚美、京東、洋碼頭、小紅書等盤踞在該市場的各路勢力。
內含馬雲在內的高管團隊對待全世界化的發展是堅定不移的。在BAT這種量級的公司來講,任何一塊新業務想取得公司內外資源的ALL IN,沒有老闆們首肯是很難推進的。咱們看到,馬雲在各國不斷的站台,不斷給天貓國際「輸血」以及「換血」。通俗點說,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這種陣勢下,今年的全世界化是否會比去年運轉的更為順暢,GMV的貢獻是否會單獨擰出來公佈,將會考驗全世界化是否向前邁了一步。
全渠道只是個陣勢
與去年雙11的全平台相比,全渠道變的更為直接以及用意顯然。
援用媒體報導稱,跟著線上線下商業的交融,「全渠道」成為2015年「雙11」的重頭戲。張勇表示,阿里巴巴將與銀泰、蘇寧等近十萬家線下實體店開展深刻合作,流動前即開展聲勢浩瀚的「萬店同慶」,從行銷、使用者管理、售後、物流等一系列方面說明實體商業共慶雙11,讓使用者即便不在電腦或者手機前也能全程參預體驗購物狂歡。
儘管近些年的雙11,阿里都會強協調線下商超、百貨、購物中心等做線上線下聯動,但消費者體驗穿鑿附會,總體規模仍然相對於較小。你能想到的除了銀泰、銀泰,仍然銀泰。今年在規模上,首先讓外界看到了阿里巴巴的聲勢,這得益於如下三個變化。
1)控股銀泰
前不久,阿里巴巴正式成為銀泰商業第一大股東,張勇也成為銀泰商業的董事局主席。銀泰商業CEO陳曉東在「新網商峰會」上坦誠,「線上線下必需充沛交融,那些大家簽一個合作協定就想做出一個O2O產品來,它必需有一個共同的願景,同時還必需有一個共同的利益體。」通過前兩年的磨合,今年以及銀泰的O2O應該是最沒有障礙,也是最容易出成果之處。
2)蘇寧加入
阿里巴巴以及蘇寧互投後,阿里成為了後者的第二大股東。這場投資給雙方帶來的意義顯而易見,但讓阿里巴巴看中蘇寧的一塊資產便是1600多家門店。今年的雙11,阿里以及蘇寧將會在O2O這場戰上打好,檢修阿里流量,蘇寧承接服務的能力時候到了。尤其是在3C產品上,阿里以及蘇寧必將借雙11的東風,去打出一番消費者心智,同時磨刀霍霍向京東。
3)其他盟軍
剔除銀泰商業、蘇寧雲商的門店,阿里巴巴還要線上下至少爭奪9萬8千家的商家,籠蓋百貨商超、食物連鎖、購物中心等不同業態。在內定提出做線上線下同慶的時候,張勇將萬店同慶的目的一拔再拔。對于線下商家來講,當天能夠以及阿里巴巴一同加入到雙11中來,借人氣拉動銷量為最佳,免費的品牌鼓吹次之。無非,O2O以及電商的弄法兩樣,通過一場十萬店同慶,能購為阿里在O2O上沉澱什麼才是最主要的。
文化盛典更像一場購物大趴前的舉薦會
假設說雙11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這是適合的,但包裝成文化盛典則顯得牽強,有掛著羊頭賣狗肉之嫌。
依據媒體報導來看,在阿里巴巴內定,這場晚會已經被稱為「雙11春晚」,不少大牌明星將到場,基於網際網路文化的節目將成為主打。通過這段文字描寫,咱們不難發現,這場文化盛典的承載形式就是一場晚會,並且比照春晚的節奏,時間極可能也是從11月10日晚間8點持續到12點。
9月下旬,阿里巴巴將為這場雙11晚會舉辦商家招標會,同時披露更多的細節。也就是說,阿里巴巴的雙11春晚將會成為商家新的「鑽展」,屆時又將掀起一場競標大戰。
事實上,雙11晚會更像是一道開胃菜,不僅賺足觀眾的眼球,仍然一場高效的雙11推介會。馬雲在提醒剁手族們看完晚會,打起12分的精神,好在11月11日早晨開始後,瘋狂地買買買。
可以理解的是,雙11愈來愈難做,不僅體現在高速增長上,還有消費者對此的意識流。張勇說,雙11辦到今天其實愈來愈難辦,雙11至關於消費者的春節,春節時念安要過的,然而怎麼樣過的精彩,過的與眾不同,需要群組織者有不少的立異。
所以,阿里巴巴需要給消費者營造一種氛圍,一種日子模式,一種文化。這有助於阿里留住老的使用者,同時吸引新的使用者。咱們不用去奢求這場盛典能給咱們一碗雞湯,來淨化靈魂。否則,你會被現實擊倒。
以及......
去年雙11之後,571億美元¥使得阿里的股價高歌猛進,當天收盤價高達119美元¥,市值突破2994億美元¥,站在BAT之巔。
巔峰之後,阿里巴巴的股價開始一路下滑。當第一季度財報披露時,因為增長超過預期,阿里的股價泛起了小幅的回升。但好景不常,因為營收增長不及預期,在第二季度財報公佈後不久,股價跌破68美元¥的發行價。
在財報發出後,阿里巴巴宣佈啟動4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規劃。一周後,馬雲以及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宣佈,將聯手個人回購阿里巴巴集團股分。這些舉措,外界普遍認為是在晉陞投資者的信念。
遺憾的是,受人民幣的貶值以及全世界金融市場的衝擊,阿里的股價並無抗住大盤的抖動,以及其他中概股同樣——下跌。相比股價,更為令阿里不安的是,第二季度財報資料顯示,京東淨收入同比增長61%,唯品會淨收入同比增長也達到了77.6%。這些友商的增速領跑了電商大盤,在垂直市場,給天貓甚至阿里製造了不小的麻煩。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儘管張勇強調,今年雙11不看重數字,然而誰都曉得,雙11交易額能做到多大,股價是否會被拉升,都將考驗阿里自身、內含商家在內的合作伙伴、以及投資者的信念。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cenms.com/myimages/ez10-410x.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