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現有市場為零」最佳
目的市場究竟有多大?在推出一個品牌以前,企業往往喜歡問這個問題。提出這種問題本身就存在問題。因為,追趕現有市場的過程中沒有打造品牌的機會,打造品牌的機會在於創始新市場。
在15年前,國內罐裝涼茶的市場有多大?或許不到一個億,但今天這個市場有多大?接近200億元¥。越是革命性的、擁有強大潛力的品類,現有的市場就越小,在可口可樂推出以前,消費者並不清楚可樂到底是何物,現有市場為零,今天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已經創造了數百億美元¥的市場。因而,對于新品類來講,「現有市場為零」經常象徵著將擁有一個更為廣闊的未來。
當然,這並不象徵著企業毫無辦法瞭解品類未來的前景,一個主要的參照是新品類對手(可能是徹底替代性品類,也可能是部份替代性品類)的現有市場有多大。例如在預計液態豆奶品類的前景有多大時,理論上講可以參考液態牛奶品類今天市場的大小。
2.新概念並不是都是新品類

創始新品類看似簡單,實際並不簡單,新品類首先應該與顧客心智的認知特色相吻合,因而,你必需充沛瞭解顧客的心智特徵,而且能夠從顧客的角度來思考。不少企業都接受了創始新品類的思維,然而很少有企業真正創始了新品類,緣故就在於,大多數情況下,企業所創始的「新品類」並不是真正的新品類,而僅僅是企業找出來的所謂「大創意」。
曾經有國內白酒企業推出了一個叫「純淨酒」的「新品類」,聲稱這種酒經由高科技處理,不含甲醇,很健康。然而,這個新品類很快就在市場上消失了,緣故何在?因為「純淨酒」違反了人們對白酒的認知,白酒不是一種化工產品,對于白酒而言,單純的高科技概念無法進入消費者心智。
近些年來,跟著品類戰略思維的傳佈,中國捲煙行業也掀起了品類立異的熱潮,問題在於,捲煙行業的品類立異徹底局限於捲煙香型的立異,黃鶴樓創始了「淡雅香型」、金聖創始了「本草香型」……形成獨特的產品作風對于品牌是有利的,但創始新品類理當立足於消費者心智而非技術,捲煙消費者心智中並無一個品類叫作「本草香」,消費者區別品類的工具叫作「價格」,中華代表50~60元¥價位的香煙,芙蓉王則代表20元¥價位的香煙。
當然也有例外,威龍曾推出過一款橡木桶干紅,其初衷只是指望通過一個新概念來吸引消費者,因為這款產品擁有獨特的橡木香味,被消費者廣泛接受,獲得了空前的勝利。隨後,長城、王朝紛繁推出橡木桶干紅,使得威龍創始新品類的機會更為有把握。咱們曾經強烈建議威龍聚焦橡木桶干紅品類,但企業高層並無接受,在他們眼裡橡木桶干紅只是一個概念。
3.防止過度分化
品類必然分化,但不能過度分化。否則,一方面會使新品類面臨漫長的成長期,增添勝利的難度;另一方面也使企業不能佔領最擁有價值的市場。
涼茶的市場上有斑痧涼茶、羅漢果涼茶、夏桑菊涼茶等,假設企業率先推出的是羅漢果涼茶或是其他小品類的涼茶,那麼企業將面臨同時陷入「羅漢果」以及「涼茶」兩個概念的困境,而繁雜的概念往往容易使消費者心生排斥。
康師傅在1996年投入茶飲料的出產,當時推出的是檸檬茶以及菊花茶,1997~1998年,康師傅又接踵推出了冰紅茶、綠茶以及烏龍茶。跟著2000年茶飲料市場的升溫以及旭日昇的敗落,康師傅茶飲料迅速走紅,成為中國包裝茶飲料市場的領導品牌。儘管康師傅最先推出的是檸檬茶以及菊花茶,但獲得勝利並佔領茶飲料市場主要銷量的是冰紅茶以及綠茶,今天,綠茶已經成為康師傅銷量最大的品種。這恰是品類分化的規律:從主流到支流。綠茶無疑是瓶裝茶飲料最主流的品類。
跟著市場的發展,支流品類的市場機會將愈來愈成熟,如烏龍茶、普洱茶、龍井、鐵觀音這些由已有的茶葉品類所轉化而來的瓶裝品類,也內含涼茶、火鍋茶這樣的草本飲料品類。日本品牌三得利就是此方面的例子,它聚焦於一個支流品類烏龍茶,經由十幾年的發展,其在烏龍茶品類已經佔領絕對的份額。
4.警惕新品類殺手
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從分化的規律來看,有的新品類理論上存在機會,但實際上頗有可能已經被新品類殺手扼殺了。新品類殺手指新品類機會的扼殺者,一般為老品類的領導品牌。
在瓶裝茶飲料市場,冰紅茶、茉莉花茶等都有創始新品類的機會,但因為領導品牌康師傅採納品牌延伸的模式推出了相應的產品,統一也採納同樣的策略跟進,這樣,康師傅依舊佔領冰紅茶的第一。今天,消費者已經不認為冰紅茶仍然一個新品類,這個機會已經被新品類殺手康師傅以及統一勝利扼殺了。
鹼性電池的品類創始者金霸王同時又成為了鋰電池的品類殺手。電池在不斷地進化以及分化,鋰電池泛起了。金霸王推出了金霸王鋰電池,勁量也跟進推出了鋰電池產品,同樣採用了品牌延伸策略。跟著時間的推移,鋰電池作為新品類的機會已經被扼殺了,至今沒有出生一個單獨的專家品牌。
當一群老品牌在新品類上開展競爭時,誰會笑到最後?當然是老品類的領導者,因為當大家都是老品牌的時候,優勢又回到了領導者一邊。儘管百威推出淡啤的時機最晚,但百威淡啤現在是淡啤品類的第一品牌,而且是整個啤酒品類裡的第一品牌。新品類殺手努力的結果是,消費者再也不認為淡啤是新品類,他們認為淡啤是另一種啤酒產品,以及普通啤酒相比,假設有區別的話,可能只是多兌了點水。
當然,老品類的領導品牌無法隨心所欲地扼殺所有新品類機會,實際上,主動權掌握在新品牌一方,而時間是最主要的因素。假設新品牌在品類機會泛起的初期就出生,那麼新品類殺手也對其無可奈何。
本文供稿:愛畜牧網友雲中跑步,特此致謝!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微信公家號:ixumu-com(微信搜尋" 愛畜牧 "長按複製)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