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去年的這個時候國內生鮮電商論壇上有人爆料,全國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只有1%的實現了盈利,絕大多數還在虧損或者持平,首先不說爆料者的資料來源於哪裡,是否精確。今天作者徐華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看待國內生鮮電商這件事。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據中國電子商務鑽研中心監測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260億,相較於2013的130億,整整增長100%,今年2015年上半年的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就已經達到320億,2015年有望能夠總體達到500億,這樣的高的增長率,有著30-50%毛利率的萬億市場怎麼100家就有99家還虧錢了呢?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近兩年徐華通過走訪調研眾多國內生鮮電商平台,監測調研眾多國內生鮮電商平台後,發現99%不賺錢的不外乎如下四大緣故:

第一,對市場盲目樂觀、對消費行為盲目自信。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生存需求放到了第一名,的確人人都得吃飯,一日三餐,離不開食糧蔬菜瓜果,按理說這是多麼高頻次的剛需市場啊,的確這樣,但在很大程度上,高頻次只是電商平台的盲目樂觀,要曉得現用的消費者的主要消費渠道仍然線下菜市場、超市、社區店、小區旁地攤等處所,能看獲得摸得著;從網上購買生鮮的消費者多半都是基於嘗個新鮮、撿個廉價、懶人經濟這三種因素。此外線下購買,有時候買的不是「菜」,享的是「情」,可以溜躂、逛街、與人交流,享受那談價還價樂趣。

第二,單戀使用者,流量取得成本過高。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尤為是搬移網際網路時代,微信、微博、SNS的興起,使用者的興致變化的愈來愈快,有的時候連使用者自己都不曉得自己需要什麼,尤為是網購大軍屌絲主力,更多時候眼睛只盯著打折、優惠、秒殺、搶購,哪裡有就去哪裡去,根本沒有任何對平台的留戀,更別說使用者黏性了,此外現用的生鮮電商平台取得一個使用者的成本基本高達60-100元¥之間,而這還不內含有時候線下社區、辦公區的掃碼贈品,可想成本之高。

第三,品類太多,SKU太多,成為了集貿市場。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一方面因為取得使用者的成本過高,一些生鮮平台確定會斟酌怎麼能夠把使用者留住,怎麼能夠讓使用者購買更多的產品,那僅有的辦法就是增添品類,增添SKU,給使用者更多的選取性,譬如想使用者在我這裡買了大閘蟹,買回去確定還得做吧,至少需要料酒調味品吧,那就上吧。基本上平台就是這種經營思路,其實這就好比男女戀愛,沒看到一味的討好女孩子的好男人,最後卻被終日嬉笑玩樂的花花公子們所打敗,緣故就在於「喜歡不在於討好,而在於獨有個性」。

第四,倉儲、物流、分揀、損耗四大塊成本過高。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生鮮商品最注從新鮮以及安全,配送上的高成本以及高損耗,是贏利的最大困境。以及標準化商品不同,瓜果、蔬菜等生鮮非標化商品,不少時候只能依靠人工逐個分揀篩選。此外從倉儲到運輸,大部份生鮮農產品都需要冷鏈配送,不少藉助於第三方,成本過高。假設自建配送冷鏈,基礎投入又太大,模式又變得過重,大專案勞民傷財,最癥結的是時間等不及啊,同行小伙伴們都在脫了鞋光著腳飛馳呢。

曉得了99%的不賺錢的緣故,那賺錢的1%的是怎麼乾的呢?

作者徐華同樣暗裡走訪採訪了一些明著吆喝賺錢的,還有一些悶聲大發財的農人朋友們。總結下來,就3個字「小而美」,不外乎如下幾種類型。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第一,特色小眾、嘗鮮新奇。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這種盈利的基本存在於淘寶、天貓、微商、美食社群中,他們基本只是專註於一個小眾群體,做的是特色的小眾市場,譬如應季地標農產品,國外有機食物代購、美食喜愛圈子等。這種的優勢在於規模小、人員少,所經營生鮮食物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難通過線下渠道購買的到,此外初於嘗鮮品嚐地道等心理,譬如今年2015年中秋前,徐州樂佳電商的陽澄湖大閘蟹中秋預定好禮,短短幾天時間,僅僅通過微商渠道定單就突破5000單;還有就是對于生鮮食物創始人的故事、情懷、個人魅力所打動,願意掏錢支撐他們的發展。這種的消費者一般忠厚度很高,基本都是鐵粉,黏性以及復購率很強,想不盈利都難。

第二,原產地直供、農場CSA。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這一類的生鮮電商,基本都是特色地表農產品的原產地直供,或是是農場CSA的消費者會員制,這種生鮮電商的產品大部份是初級農產品或是淺加工農產品。產地基地直供,首先保證了毛利潤率,一般至少是50%,另一般這種基地農場的經營管理成本也很低,基本也就是10人如下的規模,便於管理以及節制成本,國內CSA的典型案例分享收成CSA。此外通過城市周邊的消費者會員的累積,樹立與消費者的互動,譬如結合鄉村游、週日游、親子游、農耕體驗等模式,與消費者樹立親密的信任的伙伴朋友強關系,只要你的產品有保證,大部份都很容易盈利。

第三,垂直細分市場,專業專註生鮮。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在上述99%的不盈利中,俺有田農業鑽研院與大家共同分析了最主要虧錢的四大緣故,其中之一就是「品類太多,SKU太多,成為了集貿市場」,這也是不少生鮮平台走向虧損的最癥結的一步,做著做著就大了,這個也與生鮮電商暗地裡的資本的功利性貪婪性有關,再次不做討論。那麼要想盈利,應該專註做某細分專業品類,譬如只做瓜果、進口瓜果、海鮮產品、進口海鮮等,譬如立異工場投資的「鮮歌網」只做瓜果的B2B,這樣單獨做一個品類,不僅可以降低管理營運的難度,更是在採購上更專業、更易品控、議價能力也更強,倉儲也更簡單容易樹立,包裝耗材也很容易做到標準化,這樣總體成本都能夠降低節制,因而毛利潤也會高出不少。

生鮮電商難做?難嗎?不難,難在人心,願望太大,凡事都想大、都要多,節制好人道的願望,人生做個減法,做個「小而美」的生鮮電商吧。生鮮電商萬億市場的蛋糕,無須一口吃完,胃口放小一點,嘴張小一點,慢慢吃,慢慢啃,做的更細、更專業些,管理晉陞些,成本節制些,假設做到這些還不盈利不賺錢,徐華只能說:「小樣,你是從火星來的吧」。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國內生鮮電商要想盈利只剩3個字了》(徐華原創)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