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信刀下多亡魂,這些封殺你都曉得嗎?

微信的火熱,迅速帶動微信公家平台突起,眾多帳號的營運者以及企業行銷決策者都在想著借微信公家平台大展拳腳。假若錯過了微博紅利,更要趕上微信紅利。只是,微信驟然收緊政策,推出各種限制政策,不知多少亡魂慘死微信刀下。

曾經倒下的,還有誰?

要說被微信封殺的各路品牌其實也不會太寂寞,品牌雲集,慘死的大佬也不會太少,不如咱也隨便清點一二。

因為亡魂太多,涉及品牌及類別較多,不能一一清點,筆者在此選取幾個代表出來便好。

1、Uber

3月16日,Uber公司官方帳號開始「被」消失,隨後幾個月中,騰訊宣佈阻止或者凍結微信平台的所有Uber官方帳號。微信官方隨後表示,「uber」癥結詞被禁是由「系統抖動」所致。對此,Uber官方回應稱,親愛的微信,你已經抖了3個多月了。

2、支付寶

支付寶應該算是被封的對比早的一批,並且是多角度無死角封殺,一度上演阿里技術與騰訊技術的鬥智鬥勇。

各位可還記得羊年春節期間支付寶紅包嗎?支付寶紅包推出微信介面,不足一天即被微信封殺,此後支付寶與微信幾度纏綿,這算得上是智慧的化身吧。

針對支付寶被封,騰訊表示,阿里系接入微信支付再談。。。

3、淘寶、天貓

微信表示,對于淘寶、天貓的一切行為,微信將堅持予以一切封殺。。。

情況同上。

4、蝦米音樂

蝦米被封,曾一度鬧的滿城風雨,淺看蝦米以及微信沒有太大關聯,世人表示有點看不懂,同時也有許多使用者為蝦米叫屈,畢竟蝦米做的仍然不錯的。

5、公家帳號

自微信出台關聯政策後,已有數不盡的公家帳號被隨便封殺,並且死不見屍,微信的地盤,封殺是不需要規則的。

6、一切集贊行銷

早前,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家號內泛起各種集贊、分享行銷流動,對此,微信表示通通一刀切,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7、各種H5遊戲

曾幾何時,H5小遊戲一度刷爆朋友圈,神經貓等H5小遊戲曾在朋友圈有過一晚上輝煌。無非,微信很快就著手封殺各路H5小遊戲,並且不需要具體理由。

被封殺的為何是他們?

實質來說,微信封殺其他品牌都算是商業競爭行為。從前面微信封殺的對象來看,此點倒也是可以理解。初期,阿里應該算是重點封殺對象,畢竟體量至關,況且支付寶錢包威懾力太大,必需要想盡辦法搞死它。

無非,跟著微信的封殺政策持續收緊,筆者覺得微信封殺愈來愈率性,最大的隱患仍然微信的封殺政策不透明,類別也是各式各樣。

咱仍然接著上文講,說說這些個傢伙都是怎麼死的吧。

先說說Uber,大家都曉得Uber在全世界規模以內發展的太快了,他們那套系統可真是好用。這就不行了,騰訊旗下有滴滴啊,仍然先乾死你吧,給滴滴讓個路。此外,Uber以前,快的也是被封殺的對象。

再說說阿里系吧,支付寶錢包、淘寶、天貓,還有小弟蝦米,一鍋全端,堪稱是全線封殺。支付寶錢包自是無須說的,絕對是重點打擊對象,淘寶、天貓則是京東重點競爭對手啊,也得封殺。最後小弟蝦米,怎麼說呢,按體量來說,蝦米以及QQ音樂差得遠了,徹底不在一個level,莫非是因為蝦米身上流著阿里的血脈?

要說競爭對手互相封殺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如微信這般規模大面積封殺平台帳號、APP內內容的倒是對比少見。因為巨大商業利益,封殺對手算是可以理解,然而無厘頭封殺平台內關聯使用者,就是有點讓人不好理解。

譬如,任何一個微信公家號營運到現在都頗有可能會被微信隨便封殺的,被封殺的理由可能會有不少,可能壓根就不會有理由。筆者記得,封殺的關聯政策裡好像有一條,叫「被封者,不得申訴。」也就是說,死了就好好躺著,別咋咋呼呼的。

莫非是因為,微信覺得朋友圈「集贊」行銷效果太好,搶了微信風頭?亦或者是微信需要封殺微信內各種行銷流動,讓企業只能參加微信官方體系的行銷流動或者廣點通廣告?

還有誰,你看不到的封殺。

有一些封殺,是咱們能看到的,更可怕的是還有一些封殺是咱們看不到的。近日,高德地圖上線一款H5小遊戲,這款用於抽獎流動的H5,上線不久後就被封殺。雖說是封殺但又不是直接給封死,而只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發生隱形分享。隱形分享是說你以為自己分享到朋友圈,但實際你的好友在朋友圈內看不到你這條分享,只有你自己可見。因為沒有顯然的阻止分享提醒,分享者幾乎在全無感知下,以為自己「勝利」分享了。經由測試,還發現此次朋友圈H5小遊戲是能單對單傳送給微信好友。只封朋友圈分享,點對點分享不受影響,使用者感知極弱,封殺越玩越進階。

以筆者經驗來說,大概是因為H5流動獎勵太率性,16輛smart任意開回家,參預使用者太火爆,大概這也是被封的主要緣故。畢竟,微信可能不太想一個企業單獨開展影響力太大的行銷流動。這不會是個例,筆者也閱歷過相似事件,分享到朋友圈的連結只有自己能看到。而這些,不少其他企業都是不曉得的。

這樣的隱形封殺對企業影響大嗎?筆者認為隱形封殺比直接封殺的殺傷力更大,直接封死,企業無非就是不做,也就及時止損,然而隱形封殺帶來的是,企業吃力巴拉大搞特搞,結果實際卻沒有結果,揮霍人力、財力,痛哉。

儘管企業很悲忿,然而沒有企業會真的丟棄微信,強大的使用者規模,誘惑力太強,這也就造就微信的強勢地位。微信不停封殺,企業莫非就不要做行銷流動了嗎?

儘管微信不太友好,但企業時刻要記住的,企業的最終目的並非追求與微信的抗衡,而是最終完成行銷流動。此前,企業關聯產品或者小遊戲被封後,總會開展關聯公關工作,或者直接產品抗衡,或者煽動使用者情緒,然而筆者想說的是這樣做,對自家企業真的會帶來最佳的結果嗎?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反過來說,微信固守自家商業需求以外,仍然應該給企業留點流動空間,也許微信後續能試探出更好的與企業合作的模式,而達到雙贏的目的。微信雖好,可不要強姦使用者哦。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