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市一年後 縮招降薪盤整「隊形」(原標題)

■IT時報 張程 戚夜雲
9月19日,阿里將迎來它上市一週年,但週年慶卻不必定都是好動靜。9月初,大批實習生被驟然告訴,「因為集團戰略調整」,原定的2016年校招名額要縮減,各崗位將「執行更為嚴格的擇優錄取標準」,並但願實習生能夠「擁抱變化」。
「變化」猝不及防,令不少實習生心生埋怨,「已錯過了找工作的最佳時間節點。」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總體業務下滑,市值蒸發過半的阿里將面臨上市後最大的挑戰,並對於自己快速併購後形成的「隊形」進行盤整。
被迫「擁抱變化」的實習生
9月8日,杭州蕭山機場。在阿里巴巴實習不到2個月的蔣圓(化名),拖著自己的行李,籌備回家。9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校園招聘發佈最新知會,因為戰略調整,阿里巴巴2016年校招名額縮減。當時還在B2B部門做Java開發實習生的蔣圓就在被縮減的名單以內。比起通過內推(內定舉薦)、校招(校園招聘)卻未進入阿里的同窗,像蔣圓這批在阿里工作了兩個月甚至六個月的實習生心裡更尷尬過。

縮減人員並不是沒有先兆。今年4月29日,馬雲在內定員工演講中表示,過去的一年發展太快,「今年阿里巴巴集團的員工數不會增添一個人,出一個進一個」,以調整「隊形」。一個多月前,B2B部門的領導也曾經對於蔣圓說,馬雲在芬蘭參觀「憤怒的小鳥」所在的公司Rovio時,發現他們2個人就能開發一個遊戲,便提到,淘寶也應該要精英團隊來做事。但蔣圓不曉得的是,去年底,Rovio剛剛有過一次大裁員,裁員比例達14%。
「師兄師姐奉告過咱們,若果實習期不犯什麼大錯的話,留下的概率還很大的。」不少實習生跟蔣圓同樣,抱著留下的但願,整個暑假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其他公司的內定舉薦。現在9月了,「不少大公司的內推都已收場了」,蔣圓略為傷感。
蔣圓所在的B2B部門有400多個實習生,卻到目前為止,他只曉得有兩名實習生轉正。其他一些沒能給集團帶來直接效益的部門,可能只有極少數面試綜合評級為A或A+的實習生能留下來。
「縮招事件發生在轉正面試之後,不少實習生原先是被告訴已通過面試的。」另一位實習生認為,大幅縮減HC(Hire Count 招聘人數)的抉擇太驟然了,「咱們部門幾乎所有的實習生9月2日都被刷了。但8月28日的轉正面試,5個大佬一直面到了晚上9點,不應該是走過場。」
蔣圓現在開始找工作。「阿里巴巴實習生下家群」的2000人大群已加滿。「阿里實習生下家第二群」也將滿1000人,曾經經的「16阿里精英群」也都改名為「找下家群」。
騰訊、酷派等網際網路公司為這些失意的實習生開拓了綠色通道。蔣圓也參加了騰訊的面試,但結果尚無出來,「現在的感覺是,公司大小沒關系,但但願是一家對於員工負責的公司。」
依據阿里巴巴此前公開的數字,截至2014年12月底公司的員工數為34081名,同比增添63%。依據百度百科顯示的資料,這一數字在過去的半年裡僅增添了352人。
起薪再也不是批發價產 有的崗位被降薪
9月6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就縮減2016年校園招聘規模做出回應,確認減少校招規模,已發出的1407份Offer以及意向書整個予以認可,「進行中的招聘,繼續進行,擇優錄用。」
但另一名實習生王明(化名)奉告《IT時報》記者,「1400多份Offer(錄取意向書)的發放是在政策出來以前,政策是上面驟然下達的,所以來不及收回。」記者就此說法屢次致電阿里巴巴公司關聯負責人,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覆。
與王明一同來的實習生已走了一半,而王明依然在等待正式結果出來,無非他據說,今年阿里的薪酬再也不像往年同樣是「批發價」,以前各崗位起薪基本都是1.4-1.5萬元¥/月,但今年有已拿到Offer的畢業生說,在「談薪」時,HR(人力資源)只給出了1萬元¥的月薪,「若果真這樣,我會主動走,這已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了,周圍有不少機會都是1.5萬元¥以上。」王明說道。
一名去年通過校招進入阿里巴巴的員工奉告記者,自己所在的團隊中有4名實習生,其中一位待了一年多的實習生確定可以留下,一位已離開,還有兩名實習期未滿。據該員工透露,去年安全崗位的月薪為1.4萬元¥左右,演算法崗平均1.5萬元¥,技術開發崗平均1.3萬元¥,「無非具體的人會具體對於待,會依據技術評級以及價值觀評級的不同,確定不同薪酬水平,」今年薪資水平並不確定。
上述阿里員工認為,「能不能留癥結看各個部門的發展情況,」若果部門產品迭代乏力,除了非實習生能帶來新的活氣,否則多數不會被留下,若果部門發展較好,或正處於成長期,留下的機會不少。該員工所在部門去年近百名實習生整個被留下,而今年,「已趨於飽以及了」。
營收增速在放緩
「任何一家公司都是效益好才會多招人,」中國電子商務鑽研中心主任曹磊奉告記者,此次阿里巴巴縮招的主要緣故是其業務的下滑,「這一點從阿里的財報上可以看得出來,營收增速在放緩。」
8月12日,阿里發佈的最新一期財報顯示,其總營收202.45億元¥中157.12億元¥來自中國零售平台的收入,約佔總營收的77.61%,儘管這一比例呈降低趨勢,但仍然顯示阿里巴巴事跡增長過度依賴中國的經濟形勢,而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2014年中國的GDP增速僅為7.4%,為1990年以來最低,9月7日,國家統計局還罕見地將這一數字進一步下調至7.3%。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業務下滑的最直接表現就是使用者數增速放緩,以及活躍使用者被京東、唯品會等競爭對於手搶走。」
阿里業務下滑最直白的反映是在股價上。截至9月8日美股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已從最高峰時的119.15美元¥跌到60.91美元¥,市值跌至1530億美元¥,不敵騰訊。在過去的10個月裡,阿里巴巴的市值離頂峰時已蒸發1407億美元¥,至關於4個京東的市值。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大家對于阿里增長前景的耽憂是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畢竟國內電商市場趨於飽以及,阿里的國際業務又對比單薄,」一名金融分析師分析,「阿里此前佈局太多,投資以及控股了不少公司,這些公司的事跡並不理想,現在對於自己的財報資料也有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