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勝利佔了中國零售消費總額的9%份額之後,馬雲再一次提到了想要打造一個開放、透明、協同的商業基礎設施平台的構想,只是這一次,會重蹈阿里軟體當年的覆轍嗎?

文/張書樂
節選自《越界:網際網路+時代必先搞懂的大敗局》
去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10月8日晚間,阿里上市後首份年報發佈,宣告阿里以接近3萬億元¥新台幣的交易額,佔了中國零售消費總額的9%。而與此同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一指禪」的電腦輸入模式寫就一篇致股東公開信,聲稱:「狹義的電子商務僅僅是今天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的一部份,咱們追求的是打造一個開放、透明、協同的商業基礎設施平台。」並放出,未來阿里巴巴提供的服務,會是企業繼水、電、土地之外的第四種不可缺失的商業基礎設施資源。
這被馬雲稱之為阿里蘋果樹,而輝煌的電商,只是蘋果,樹自然以及蘋果不能同日而語,你懂的。

這其實並不新鮮,因為這是阿里一直都在想的事,而且做過,可還有幾個人記得,5年前消失的那個阿里軟體,阿里在商業基礎設施平台的那次試錯?套用馬雲的一句話,追求必定要有,哪怕萬一不成。
2010年3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軟體對於外發佈了一條公告:親愛的阿里軟體互聯平台使用者,感謝大家對於阿里軟體的長期支撐。 前期咱們對於阿里軟體業務進行了重大的調整,後續alisoft網站也將進行從新規劃以及設計。經由鄭重斟酌,咱們將於2010年4月30日起關閉阿里軟體互聯平台並終止提供關聯服務……」
阿里軟體的淪亡,對于公家來講,幾乎沒有帶來半點漣漪,彼時,業界的對於阿里的關注都集中在大淘寶戰略之上。
也是這個3月,阿里宣佈成立大淘寶戰略執行委員會,其成員來自淘寶、支付寶、阿里雲計算以及中國雅虎的高管,以確保「大淘寶」戰略的勝利執行。所謂「大淘寶」戰略,行將淘寶網從一個網店平台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平台轉變的過程。其實說的更直白點,就是淘寶要從過去的C2C為主,向B2C為主轉型。
阿里對於此信念十足,並聲稱該戰略執行後,將為中國創造超過100萬就業機會。
沒有幾個人注意到阿里軟體,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夠主要,曾經幾何時,它被看作是阿里巴巴以及馬雲的一把利劍。
2007年1月8日成立阿里軟體是阿里巴巴的第5家子公司,馬雲用「達摩五指」來指稱這5家分公司的: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中國雅虎、阿里軟體。
在成立之初,馬雲一直努力讓外界相信:阿里軟體3年後將成為中國最卓越的軟體公司。一語成讖,3年後的2010年,阿里軟體敗走麥城。
早在一年前,2009年8月,口碑網從中國雅虎剝離出來注入淘寶網,馬雲曾經經聲言要做成「中國本土搜尋第一」以及「電子商務第一」,並要獨立上市的中國雅虎,其主要業務歸於沉靜。曾經經的達摩五指,斷了2指。當然,這一切,仍然被阿里巴巴以及淘寶高歌猛進的電子商務業務所掩飾。
達摩五指,其實是馬雲曾經經設想過的理想電商模型:消費者從搜尋(中國雅虎)開始,完成網上採購(淘寶網),用電子支付平台(支付寶)完成交易,藉助阿里系物流公司(阿里巴巴曾經入股「星晨急便」物流公司)完成整個交易以及交付過程。
這其實是馬雲心中的商業閉環,而阿里軟體這是其中一個極其癥結的連線點,擔任著打通整個鏈條的艱難任務。在宣佈成立的發佈會上,阿里軟體就一口氣發佈了4款軟體,分別針對於企業管理以及即時通信領功能變數。其中企業管理軟體針對於使用者生意規模劃分為外貿版、內貿版,以及單獨為個人網上交易大賣家定製的C2C版本,此外還有針對於面向企業以及電子商務使用者即時通信領功能變數的阿里旺旺。
阿里軟體的目的在於當時最時興的SaaS這一律念。
小知識:SaaS即以及以進銷存以及財務軟體為代表的管理軟體相比,SaaS凸起的是線上軟體理念,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廠商將套用軟體統一部署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客戶可以依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網際網路向廠商定購所需的套用軟體服務,按定購的服務多少以及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並通過網際網路獲取廠商提供的服務。
這是一個藍海,計世資訊的講演顯示,2007年中國SaaS市場的規模為157.5億元¥。但對于阿里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來講,這個藍海其實很小,不值得一挖。可為何還要費勁去挖呢?
馬雲佈局阿里軟體,有一個很癥結的背景。用當時阿里軟體總經理王濤的話來講就是:「以進銷存以及財務軟體為代表的管理軟體在中小企業只有10%的普及率,絕大部份中小企業認為它仍然是豪侈品、技術活,軟體的表面成本只是冰山露出的一角。」
這其實凸顯出了馬雲的目的,即目的淘寶的主要客戶群體——中小企業。而王濤的謀劃則更具淘寶特色——讓中小企業使用者對於軟體做到先嘗試後購買。阿里還附帶拋出了極具誘惑性的橄欖枝:若果一家企業每年傳統管理軟體的使用成本是10萬元¥的話,那末阿里軟體的使用成本將只需數千元¥。
免費試吃、低價任吃,當然有著深摯的目的性,即把企業電子商務以及管理軟體結合起來,從而讓阿里的電商帝中國產業鏈深度植入到企業的管理層面上,讓管理軟體平民化,讓每個阿里的客戶都能夠用上阿里的管理軟體,當然最終也只有在阿里的產業鏈上才能實現完美符合,施展最大效用,形成深度鎖定,一鍵直達,其結果自然不言自明。
據說這個夢,馬雲做了5年,而以前的佈局時間長達3年,而且還試運營了1年。所以為了確保勝利,沒有軟體經驗的阿里巴巴以及馬雲一上場就拉近招。給阿里軟體一個億的投資,牽手微軟,在阿里的SaaS上注入搬移計算、數字家庭終端以及基於Office的豐厚使用者體驗技術。
這些動作很快給阿里軟體帶來了顯著的「事跡」:以群眾最熟識的阿里旺旺為例,阿里軟體成立當月底,即宣佈同時線上數已突破百萬,直逼MSN在華使用者數
依據阿里軟體2007上半年運營中心資料,阿里旺旺已成為最具價值的即時通信工具之一,每位使用者平均天天創造615元¥交易額。iResearch講演顯示,阿里旺旺使用者月均消費為1364.6元¥,而QQ使用者月均消費為1139.3元¥。而到了7月26日,阿里軟體旗下商務IM阿里旺旺群總數突破50萬個,再次重整網際網路上商務性及時交流社區的總規模數,而該群組功能也僅僅只發佈了半年時間。該數字已超額完成阿里旺旺原定的2007年全年計劃數。且此刻的阿里旺旺,已超過許多前輩,成為位列騰訊、MSN之後的第三號即時通信軟體。
馬雲對於此成就十分滿意,並在不同場合高調聲稱阿里軟體在2007年底就能實現盈利。
然而,期盼的這一幕並無發生,儘管表面上,據易觀國際的《2007年第3季度中國SaaS市場資料監測》顯示,剛剛出道還不到一年時間的阿里軟體以佔中國SaaS市場63.7%份額的絕對於優勢穩居行業第一,成為中國SaaS行業的領頭羊。但對于當時大多數企業來講,線上軟體服務,比起豪侈品的傳統管理軟體,還太過時興。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因為時興而失敗,也許是一種譏刺。欲知後事,下期奉上。(張書樂 微信號:zsl13973399819 新著有《越界——網際網路時代必先搞懂的大敗局》)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