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價值觀以及取向,抉擇了你去做什麼事,企業亦這樣,成長的道路同樣由價值、使命以及願景驅動。菜鳥要做什麼,就是做平台,一個用資料驅動的物流服務協同平台。」甫一落座,菜鳥網路總裁童文紅即開宗明義。

菜鳥到底要做什麼?從菜鳥出生的那天開始,各種猜測就一直縈繞,即便走過了兩年,它的步伐也讓不少人猜不透。9月1日,《快遞》雜誌記者奔赴杭州,專訪童文紅,聽她一點一點地為咱們描摹她心中的菜鳥以及伙伴的未來。
「絕對於的大鍋飯不會帶來任何進步以及變革」
「網際網路驅動下的不少企業都是探索性地走自己的路,若果現在讓我給菜鳥清晰地畫張像,那這個企業就做不大了。如同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菜鳥的目的也這樣,就是用網際網路思惟讓物流更透明、更誠信、更便利。一是做資料驅動,二是做資料驅動的物流服務協同平台。」童文紅說,菜鳥從成立的第一天開始,最弘遠的夢想就是能夠說明商家貨通天下,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物流體驗,這是菜鳥的初心。
「初心」這個詞,成為接下來採訪中的高頻詞彙,「不忘初心,攜手前行」,這也是在5月28日菜鳥兩週年的江湖大會上,童文紅分享的題目。但伴同著這份初心,兩年走過來,各種音效以及異議也如影隨形,尤為是對於圓通速遞進行戰略投資之後,各種音效不絕於耳,對于此,童文紅並不逃避:「我始終相信一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咱們以及快遞公司唇齒相依,若果他們不好咱們就不會好,只要你說的以及做的是一回事,我相信總有快遞公司看到咱們的努力,最終會樂意合作。」
她也同時強調說:「當然,咱們會更多說明那些以及平台理念一致,定位在資料驅動,追求開放協同,追求資源合理應用的合作伙伴。絕對於的大鍋飯不會帶來任何進步以及變革,沒有規則的平台都是耍流氓。咱們的目的是推進快遞服務進級,因為同質化的網路已不能知足消費者的需求。若果說十年前能夠送到就是驚喜,那末現在更多的消費者追求的是體驗,是送得好以及送得准。這也是多樣化的需求,是自由的選取。」

在童文紅的率領下,菜鳥網路這兩年接踵推出了多個大資料產品,既內含電子面單、大資料分單路由,也有瞄準逾時異樣件的「鷹眼」項目、旺季預測的物流預警雷達等。這些產品說明快遞公司逐漸進級了資訊化水平,晉陞了效力以及管理水平。
知足使用者體驗,自然不能只靠快遞,同時也要解決資源問題,所以在「配」以外,菜鳥的另一步棋,是聯合合作伙伴搭建全國同享的倉配網路。
童文紅介紹說,目前在淘系平台,無論是後期成長的淘系賣家,仍然是全世界知名的品牌商家,單點發全國的物流模式已不能知足需求,自己做倉庫管理費時費勁,又容易造成資源鋪張,更難以知足促銷時代的彈性需求,年年搬倉,時時費勁。菜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通過平台進行各方資源會萃,通過規模化晉陞效力,做出效益,在全國的核心城市做出8-10個核心倉,同時打通各地二三級倉,聯通各個品牌倉,跑通資料,更快地影響消費者需求,發生新的商業價值。
童文紅說,在菜鳥倉配業務上,不少合作伙伴已共同成長起來,譬如做倉內服務的心怡,從過去天天處理幾百單到現在天天處理30多萬單。心怡甚至籌備在山東聯合一些學校,培育自己專業人材,來知足業務的快速擴張。
「變革是痛苦的,但誰都要變」
對于菜鳥全國建倉,淘系快遞會不會淪為落地配的說法,童文紅一笑置之,她認為,快遞公司未來應該定位於綜合物流服務商,落地配只是其中的一個形態,還內含倉配、幹線網路以及快運網路,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其他快遞形式。「第一你要看到這個平台的蛋糕是很大的,不是飽以及的市場,一個盤子這麼大,搶了1/3,還剩2/3,並且還在逐年增長,快遞公司首先把快遞的盤子搶下來;第二快遞公司需要變革,既然落地配是大家看到的趨勢,就應該跟著去走,給各地的網路老闆第二個機會以及產品。」
一直以來,通達系快遞的優勢在於加盟,快速地複製以及擴張。童文紅認為,這徹底施展了中國人的智慧以及特色,若果談眾籌以及眾包的概念,中國快遞做的是最大的眾籌以及眾包模式,每一個股東都拿出錢來,每個快遞員都在介入配送,每一個人都在出賣勞動力。但她也在設想,跟著未來五年的發展,當天天的包裹達到2億件的時候,快遞公司能否還繼續沿用這種模式。
「這張網效力很高,通達很廣,在中國大部份地區平均效力相對於較高,平均分高於別人,但拔尖項目不多,這是目前通達系快遞的現狀。如何變為能適應不同地功能變數以及不同需求的消費者的企業,就需要推翻以前靠江湖關系維持的利益關系以及江湖情面維繫的網路關系,變為西方對比科學的、資料化的、結構化的、能夠協同的管理結構,同時又能夠保留加盟特色,在經濟上維持高速增長,思維上維持協調統一,組織形式上維持活潑靈動。」童文紅說,菜鳥不能革誰的命,商業形態的不斷變化,促使著社會不斷變革,真正的革命來源於自己,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但誰都要變。
童文紅說話,直接、爽快,在整個採訪過程中,「初心」這個詞,不僅僅用在菜鳥平台上,也用在她自己身上,談到她自己的傳奇閱歷,她說:「我從來沒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過,我是一個很平凡的女人,可以走到今天,是歷史以及命運抉擇的,是因為選取的目的以及企業的價值觀一致,所以一直堅持自己,堅持自己的初心並且會把它轉化為自己的行徑,對於得起自己,對於得起信任自己的人。」
「當別人把阿里說成神話,我覺得它仍然是我心中的阿里;別人抨擊阿里,我仍然覺得它仍然是我心中的阿里:一群快活的年青人在一塊兒,相信透明開放,但願用網際網路來說明中國經濟進行變革。咱們就是這樣圍著一個目的,相信你相信的事情,一直去努力。」對于各位快遞業同仁來說,這句話也很貼切,不是嗎?
對於話童文紅:
《快遞》雜誌:阿里巴巴在與蘇寧達成的合作中提及菜鳥與蘇寧物流也將達成合作。雙方將在哪些方面開展合作?蘇寧物流將為菜鳥網路帶來哪些變化?
童文紅:蘇寧物流放在平台上合作是確定的,咱們已開始做全國倉儲以及物流方面的接入,將來無論是國內仍然是國際網路,都會開啟合作。但無庸置疑的是,無論任何一家合作伙伴,即便是投資的伙伴,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堅定的發展方向。
《快遞》雜誌:「最後一公里」一直是制約快遞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問題,菜鳥在這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嘗試。其中,菜鳥驛站的推廣以及與速遞易等智慧快遞櫃企業的合作最受關注。您怎麼樣判斷這兩種服務模式的未來發展趨勢?
童文紅:末端的形式一共有四種形態的交融,一是小件員送;二是特定波峰之下的眾包模式;三是驛站,四是快件箱,目前以小件員為主。四種不同形式組成末端網路,互相協調共存,咱們要防止泛起一種現象就是人為的割裂,這樣無法形成最高效的服務。快件箱徹底不收費是做不下去的,但收費模式還需要探討。未來是消費者驅動的,如何讓消費者認可是最大的問題。驛站不只是菜鳥的,而是以物流的剛需為契機搭建的綜合服務平台,要做成一個開放的,把網際網路的長尾需求聚焦起來的平台,才能更好活下去。
《快遞》雜誌:跟著「雙11」的臨近,除了「菜鳥天地」將物流雷達預警日常化外,菜鳥對於今年的業務旺季還做了哪些籌備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童文紅:針對於今年「雙11」,菜鳥已以及快遞公司開過一次會,做了量的預測,內定形成為了「雙11」的行徑小組。今年的「雙11」,除了了快遞,還有倉配體系、跨境、農村,可以說是一個物流的大會戰。今年物流資料也會跑在系統上,所以對於咱們系統的壓力會很大。 咱們但願可以在往年的基礎上,以及郵政管理部門、快遞協會以及快遞企業做出更多的互動以及聯動。
《快遞》雜誌:您在多個場合談到價格戰,如何為價格戰支招?
童文紅:價格戰到了失去理智的境地,這已再也不是市場行為,所以抵制價格戰是社會責任,是為了改善快遞員的生存環境。2004年的時候,淘寶曾經統一說明賣家去談快遞價格,也只從8.5元¥談到8元¥,但十年之後的今天已變為了3.5元¥。菜鳥以及快遞公司唇齒相依,若果他們不好咱們就不會好,所以無論是為了社會責任仍然是咱們的發展,咱們的介入均可以打破他們自己惡性競爭的局面。
咱們一方面會為大家開啟舊檔一條通道,商家的搜尋排序除了了銷量,也讓服務成為評價的一部份,讓商家選取快遞公司的時候,更多地從服務入手;二是關掉一些不健康的閥門。譬如禁止「炒信」,下線違規快遞公司,同時處分商家;三是但願能夠配合郵政管理部門以及行業協會,改良快遞員的末端派費,讓小件員能有職業尊嚴以及信念。這是一個逐漸調整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晉陞,但若束之高閣,壓死驢子的最後半根稻草可能就在不遠處。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刊載於2015年9月《快遞》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