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客李磊:讓優質法律服務暢行網際網路

李磊以及他的「贏了網」 /晨報記者 肖允

26歲,他拋卻自己的專業轉行做起了律師;31歲,他意識到只有通過網際網路才能解決律師行業的痛點;32歲,他再也不做律師開始全力打造律師行業的網際網路平台。去年10月份,他以及他的團隊樹立的「贏了網」正式上線,如今線上律師已達到6000餘人,勝利獲取由騰訊領投的A輪融資,並與騰訊樹立戰略合作關系。這就是李磊,一名「80後」年青人為了實現夢想,在創業路上的堅持。儘管明知創業這條路風險極大,然而李磊說,這是他的夢想所在,要讓優質法律服務觸手可及。

曾經是一位勝利的律師

李磊做律師是「半路出家」,他大學學的專業是經濟管理,一開始做的也是以及專業關聯的工作。轉變是源於大學期間聽過的一次講座,「那次來做講座的是一名在法律界頗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他講到法學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很有誘惑人,讓我從此對於法律發生了興致。」於是,在工作了三年後,26歲的李磊考出了律師執照,來到北京,做起了實習律師。

以及許多新人同樣,李磊的律師生涯起步也很艱難,在做實習律師的一年多時間裡,他沒有拿到過一分錢薪資。然而幸運的是,他趕上了一個好時候。「當時有一家新開的律所正在招人,我進去沒多久,這家律所就開始了瘋狂擴張。」李磊介入了這家律所在各地的擴張,跟著這家律所成為業內的翹楚,李磊也累積起了豐厚的人脈資源,律師生涯變得順風順水。

法律未來在網際網路

儘管已是一位勝利的律師,然而李磊卻沒有休止過思考。一件工作中的小事更讓他發現,在這個行業裡,客戶以及律師之間始終存在著沒有有效連線的痛點。「那是2008年的時候,我在做勞動仲裁這方面的案子,一次在仲裁委員會門口,我發現自己的一個並不擁有律師資質的當事人也在門口接案子,而且就是靠著幫客戶寫申請書,一個月就能輕鬆賺3、4萬塊錢。」

「為何有需求的客戶那末多,卻沒有渠道去找好律師,不得不去求助這些沒有資質的人?」「莫非咱們的律師就真的這麼搶手?坐著就能獲取案源?事實上並無,不少年青的律師經常一個多月都接不到一個案子。」李磊開始思考,怎麼樣才能把年青的優良律師以及有法律需求的客戶連線起來,讓老百姓可以利便地找到可托賴的好律師,讓優質的法律服務真正觸手可及。

2年前的時候,李磊已樹立起了自己的律師機構,以及此外幾個伙伴一塊兒在全國開了40幾家律所,然而他意識到,線下的律所開得再多始終還存在著空間局限性,要做到便捷、高效,只有通過網際網路。「我想做一個能看到未來的東西,而法律行業發展的未來就在網際網路。」抱著這樣的思考方向,李磊抉擇放下律師的工作,開始創業。

2013年8月,李磊來到上海,以及此外三位背景互補,價值觀一致的青年開始創立「贏了網」,走上了網際網路+法律的漫漫征途。之所以選取上海作為創業地,李磊說,純正是出於個人喜好,「當然這裡市場化程度更高,資源也更集中。」

訴訟服務市場超千億

因為創業團隊在法律專業以及網際網路領功能變數都有著豐厚的經驗,李磊的創業之路還算順利,只花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第一版的「贏了網」就正式上線,李磊也慢慢組建起了自己的團隊。開啟舊檔網站,從跳出的口號中不難看出李磊的「抱負」:「找律師上贏了網,比熟人舉薦更靠譜」、「攜手中國最權威的法律專家打造的法律服務平台」。而作為一位客戶,去體驗一遍找律師的流程,也是簡潔、明確,整個過程很利便。

針對於訴訟以及諮詢,原來客戶找律師費時費勁,然而通過「贏了網」,一切請求均可以線上送出,省時省力,然後由專業律師任職的客服團隊進行預判,發給符合的律師。據李磊介紹,贏了網將各地優良的律師資源整合到平台上後,引入競標模式,每一個客戶平均可獲取6-10名律師的法律意見書及報價,收到不同的解決專案進行挑揀,從而找到最適合的律師。在這個平台上,真正實現了律師可以找案子,客戶也可以找律師的雙向服務。

儘管網際網路創業風險很高,然而李磊很看好這塊市場。關聯資料顯示,截止2014年,全國法院受理訴訟服務市場規模約800億元¥,並以每年30%的高速度增長,預計未來2-3年時間將達到千億以上。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佔領總體市場1/3的份額,訴訟法律服務市場巨大。

就在幾天前,「贏了網」又迎來了新版上線,新版本上線後加入了法律諮詢,企業使用者也將成為重點目的使用者。李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個有法律服務需求的使用者,都能通過贏了網找到所需要的服務,輕鬆解決法律問題。

來源:新聞晨報

歡迎定閱產業網際網路第一自媒體「DT時代舟刊」,微信號:d-times,取得來自DT時代以及創客的第一手資訊!

創客李磊:讓優質法律服務暢行網際網路

李磊以及他的「贏了網」 /晨報記者 肖允

26歲,他拋卻自己的專業轉行做起了律師;31歲,他意識到只有通過網際網路才能解決律師行業的痛點;32歲,他再也不做律師開始全力打造律師行業的網際網路平台。去年10月份,他以及他的團隊樹立的「贏了網」正式上線,如今線上律師已達到6000餘人,勝利獲取由騰訊領投的A輪融資,並與騰訊樹立戰略合作關系。這就是李磊,一名「80後」年青人為了實現夢想,在創業路上的堅持。儘管明知創業這條路風險極大,然而李磊說,這是他的夢想所在,要讓優質法律服務觸手可及。

曾經是一位勝利的律師

李磊做律師是「半路出家」,他大學學的專業是經濟管理,一開始做的也是以及專業關聯的工作。轉變是源於大學期間聽過的一次講座,「那次來做講座的是一名在法律界頗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他講到法學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很有誘惑人,讓我從此對於法律發生了興致。」於是,在工作了三年後,26歲的李磊考出了律師執照,來到北京,做起了實習律師。

以及許多新人同樣,李磊的律師生涯起步也很艱難,在做實習律師的一年多時間裡,他沒有拿到過一分錢薪資。然而幸運的是,他趕上了一個好時候。「當時有一家新開的律所正在招人,我進去沒多久,這家律所就開始了瘋狂擴張。」李磊介入了這家律所在各地的擴張,跟著這家律所成為業內的翹楚,李磊也累積起了豐厚的人脈資源,律師生涯變得順風順水。

法律未來在網際網路

儘管已是一位勝利的律師,然而李磊卻沒有休止過思考。一件工作中的小事更讓他發現,在這個行業裡,客戶以及律師之間始終存在著沒有有效連線的痛點。「那是2008年的時候,我在做勞動仲裁這方面的案子,一次在仲裁委員會門口,我發現自己的一個並不擁有律師資質的當事人也在門口接案子,而且就是靠著幫客戶寫申請書,一個月就能輕鬆賺3、4萬塊錢。」

「為何有需求的客戶那末多,卻沒有渠道去找好律師,不得不去求助這些沒有資質的人?」「莫非咱們的律師就真的這麼搶手?坐著就能獲取案源?事實上並無,不少年青的律師經常一個多月都接不到一個案子。」李磊開始思考,怎麼樣才能把年青的優良律師以及有法律需求的客戶連線起來,讓老百姓可以利便地找到可托賴的好律師,讓優質的法律服務真正觸手可及。

2年前的時候,李磊已樹立起了自己的律師機構,以及此外幾個伙伴一塊兒在全國開了40幾家律所,然而他意識到,線下的律所開得再多始終還存在著空間局限性,要做到便捷、高效,只有通過網際網路。「我想做一個能看到未來的東西,而法律行業發展的未來就在網際網路。」抱著這樣的思考方向,李磊抉擇放下律師的工作,開始創業。

2013年8月,李磊來到上海,以及此外三位背景互補,價值觀一致的青年開始創立「贏了網」,走上了網際網路+法律的漫漫征途。之所以選取上海作為創業地,李磊說,純正是出於個人喜好,「當然這裡市場化程度更高,資源也更集中。」

訴訟服務市場超千億

因為創業團隊在法律專業以及網際網路領功能變數都有著豐厚的經驗,李磊的創業之路還算順利,只花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第一版的「贏了網」就正式上線,李磊也慢慢組建起了自己的團隊。開啟舊檔網站,從跳出的口號中不難看出李磊的「抱負」:「找律師上贏了網,比熟人舉薦更靠譜」、「攜手中國最權威的法律專家打造的法律服務平台」。而作為一位客戶,去體驗一遍找律師的流程,也是簡潔、明確,整個過程很利便。

針對於訴訟以及諮詢,原來客戶找律師費時費勁,然而通過「贏了網」,一切請求均可以線上送出,省時省力,然後由專業律師任職的客服團隊進行預判,發給符合的律師。據李磊介紹,贏了網將各地優良的律師資源整合到平台上後,引入競標模式,每一個客戶平均可獲取6-10名律師的法律意見書及報價,收到不同的解決專案進行挑揀,從而找到最適合的律師。在這個平台上,真正實現了律師可以找案子,客戶也可以找律師的雙向服務。

儘管網際網路創業風險很高,然而李磊很看好這塊市場。關聯資料顯示,截止2014年,全國法院受理訴訟服務市場規模約800億元¥,並以每年30%的高速度增長,預計未來2-3年時間將達到千億以上。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佔領總體市場1/3的份額,訴訟法律服務市場巨大。

就在幾天前,「贏了網」又迎來了新版上線,新版本上線後加入了法律諮詢,企業使用者也將成為重點目的使用者。李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個有法律服務需求的使用者,都能通過贏了網找到所需要的服務,輕鬆解決法律問題。

來源:新聞晨報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歡迎定閱產業網際網路第一自媒體「DT時代舟刊」,微信號:d-times,取得來自DT時代以及創客的第一手資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