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鴻禕說,找個好的創始人就像找了個好「老婆」。無非騰訊說,最終都會被「情人」替代。

騰訊:好的合夥人如同「老婆」 卻最終被「情人」替代

騰訊的五位創始人,坊間人稱騰訊的「五虎上將」,個個身懷絕技,好比三國時代蜀國的五虎上將。可是外界對于騰訊五虎上將通曉的並非不少,也沒有阿里的十八羅漢那麼讓人津津樂道。

馬化騰CEO(首席執行官):畢業深圳大學,在興辦騰訊以前,在中國電信服務以及產品提供者深圳潤迅主管網際網路傳呼系統的鑽研開發工作。一次偶然的機遇,馬化騰接觸了ICQ,一個以色列人開拓的即時聊天東西,馬化騰感覺ICQ這個工具很好,很實用。那個時候ICQ版本也沒有中文版,用起來很不便利,那時候的馬化騰就想搞一個中文的ICQ,1998年11月,與其大學同窗張志東建立騰訊,這也是QQ的最初原型。

張志東CTO(首席技術官):馬化騰的大學同窗,可以說很好的哥們,一塊兒建立了騰訊,張志東一個絕對的技術天才,深證大學技術最拔尖的一名,甚至比馬化騰過猶而不及,QQ的架構設計者,在10年的時間裡,QQ的整個架構依舊合用,張志東締造了QQ,把QQ做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IM工具。2014年,這位騰訊的肱骨之臣以「私人」緣故卸任,而外界對齊卸任的猜錯也不斷,最流傳的則是QQ的沒落,以及微信的突起,張小龍開始走向騰訊的舞台。

曾李青COO(首席營運官):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騰訊以及張志東興辦騰訊之後的一個月,曾李青加入,在外界看來,曾在語系表達以及人際溝通方面更勝一籌。早年時代,曾與馬一塊兒去談商務合作,更多的人會誤以為曾才是老闆,在市場以及營運方面為騰訊開疆拓土,也是騰訊最後能上市的核心幹將,2007年辭去騰訊職務,讓位於更年青的劉熾平。

陳一丹CAO(首席行政官):馬化騰的在深圳的國中同窗,也算是老交情,自1999年起全面扮演負責騰訊的行政、法律、政策發展、人力資源以及公益慈善基金事務,說明騰訊完成最終上市。在騰訊內定,公認做事持重,斟酌事情很清楚、長遠。2013年,陳離開了騰訊,主要工作由郭凱天接任,而騰訊也再無CAO一職,可見陳對騰訊的貢獻可想而知。

徐晨燁CIO(首席訊息官):馬化騰的大學同窗,徐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性格對比隨以及,不等閒表達意見,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主要負責網站財產以及社區、客戶關系及公共關系策略規劃以及發展工作,作為騰訊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最後一個還在陪伴馬化騰的創始人。或是是性格隨以及,為人低調(百度百科都沒有其介紹),負責的業務也傾向內定以及後台,與馬化騰共事至今,無非不曉得能否終身陪伴小馬。

遙想當年,5個人共湊了50萬元¥,馬化騰出了23.75萬,占股47.5%;張志東出了10萬元¥,占股20%;曾李青出了6.25萬元¥,占股12.5%;陳一丹以及徐晨燁各出資5萬元¥,各佔10%。如今騰訊市值超過千億美金在中國已經成為僅此於阿里巴巴的第二大網際網路公司,3位最初的創始人卻已經離開,不少人可能都欷歔不已,然而他們其中每一個人的離開似乎是騰訊在發展過程不可協調的犧牲品。

騰訊:好的合夥人如同「老婆」 卻最終被「情人」替代

曾李青退位,劉熾平上位

劉熾平是繼5位創始人之後騰訊的一匹黑馬,劉熾平又是何許人也,為什麼在進入騰訊一年之後就瞬間成為騰訊總裁,並且擠掉曾李青,放眼整個全世界網際網路業界都很少有這麼快上位的職業經理人。

劉熾平25歲時就已經擁有斯坦福大學以及西北京大學學兩個碩士學位,曾任麥肯錫的管理參謀,之後成為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電信、媒體與科技行業群組的首席營運官,在高盛期間,負責當時在國內投資界名噪一時的廣東粵海集團重群組項目,天天工作到早晨兩三點,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中間涉及到100多家債權銀行,400多家公司才完成為了整個項目,這段閱歷對于劉熾平來講宛若經由了4年,也為進入騰訊埋下了伏筆。

入主騰訊 成為馬化騰暗地裡最主要的男人

經由在高盛的職業閱歷,劉熾平感覺好企業20%是因為策略上的勝利,80%的因素在於企業的執行能力。那時候的他萌發了投身企業,從一個給企業提供戰略意見的第三方身份,成為戰略執行者。

在2004年這個機會來了。在高盛動作騰訊上市項目的時候,因為劉熾平卓越表現,才幹橫溢的他讓馬化騰極其賞識,而劉熾平也在操刀騰訊IPO中感受到騰訊這家中國公司的優良。不久之後,劉熾平受邀出任騰訊首席戰略投資官,負責騰訊戰略、投資、併購以及投資者關系。劉熾平說明馬化騰提前配置海外市場(據業內人士稱,在劉熾平主導下,騰訊把全世界人口超過1億人口的國家排名前列的遊戲公司要末買了要末戰略投資了),戰略投資金山、搜狗、群眾點評、京東等,形成很強的業務配置,為騰訊成為那個時代中國市值最大網際網路公司立下赫赫軍功。

劉熾平PK曾李青

2005年騰訊IPO之後,因為公司發展的需要以及海外市場的拓張,開始陸續引進許多有國際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劉熾平就是其中一名。短短的一年時間,劉熾平升任騰訊公司總裁之後,負責騰訊互娛的COO曾李青改向劉彙報(以前直接彙報馬化騰)。

在劉熾平主導下,騰訊開始了瘋狂配置,為騰訊公司追求業務增長點,支付、電商、搜尋都是彼時的「秘密武器」。

流利的英語口語,深摯的國際投行工作背景,恰是騰訊管理層所需要的,與馬化騰、張志東相對比,劉熾平更適合。騰訊身處大陸,卻是家外資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亟需國際化臉孔,劉熾平的上位顯然只無非是時間的問題。

劉熾平的案例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優良的人材以及優良的人脈來源於優良的圈子,若不是高盛負責騰訊的上市項目,也許劉熾平也進入了騰訊。

騰訊:好的合夥人如同「老婆」 卻最終被「情人」替代

中國綜合排名前20的高等教育背景使用者分佈表

一個商務社交平台,高學歷的註冊會員人數佔總會員人數3%以上,相比一些屌絲社交平台,以及聊顯得尤為高大上。混跡的圈子不同,就會認識不同的層次的人脈,對于企業來講也是同樣,CEO的人脈圈抉擇能否找到優良的人材並為之所用,在不同時代不斷壯大企業。

孤傲的堅持者 兩張之爭

張小龍完成為了騰訊社交IM工具的一次推翻性革命,微信的出生勝利擠掉了QQ在騰訊的社交霸主地位,更主要的是微信在搬移網際網路時代承當著更大的產業配置,張小龍時代出生。

張小龍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相比劉熾平的海外背景,張小龍則顯得清淡不少,1997年,張小龍開發出了優良的中國產電子信件用戶端軟體——Foxmail,是張小龍精心雕刻的藝術品,一年後foxmail就擁有了200萬的使用者,成為國內使用者量最大的同享軟體。面對如日中天的Foxmail,騰訊當時的使用者也只無非10萬周圍。因為沒有很好的商業模式,foxmail難以為繼,無奈之下,Foxmail出售給了一家並不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博大。

張小龍是一名孤傲的堅持者,走得很順,直到這條寬廣的賽道中泛起了障礙物——商業以及盈利。周鴻禕評價他太單純,與勾心鬥角的商界格格不入。在錯過了第一波網際網路衝擊納斯達克的高潮後,博大走向沒落,2005年也許是張小龍人生轉折點,張小龍以及Foxmail被打包出售給了騰訊。張小龍在騰訊接手了QQ信箱,並率領著QQ信箱超出網易信箱成為中國最大的信件服務商,但這只是他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產品能力而已。

微信,打敗了QQ 也打敗了張志東

當張小龍抉擇做一款微信產品,立刻取得了馬化騰的贊成以及資源的歪斜。2010年11月,微信立項,張小龍率領廣州研發中心的幾十個人開始嘗試做中國的Kik(美國一款手機即時通信軟體)。2011年1月24日,iPhone版微信面世。2011年10月周圍,馬化騰通發信件,號召每一個騰訊員工使用微信,QQ彈窗、QQ通信錄等也支撐微信。2012年初,微信使用者過億,張小龍也一舉成名,騰訊也因而被評為拿到了搬移網際網路時代的船票。

馬化騰的知人善用,造詣了張小龍,同時讓騰訊再上一個台階,騰訊市值因微信的巨大想像空間,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張小龍從小圈子熟知的技術牛人變為世人通曉以及媒體追趕的「微信之父」,甚至被「神化」。

如今,微信的風頭早已蓋過QQ,整個騰訊現在瘋狂地以微信為基礎,整合群眾點評、京東等平台來搶奪O2O的機會,試圖推翻阿里。而此刻張志東主管的「基礎即時通信平台QQ」受到的注重程度降低,也為張志東的離開埋下了伏筆。

縱觀騰訊的發展歷程,初期五位創始人立下了汗馬功勳,劉熾平率領騰訊走向國際化,張小龍率領騰訊打下搬移網際網路的一片江上。劉張可以說是馬化騰事業暗地裡最主要的兩個男人,而他們的為人低調的做事作風也許也是馬最想看到的。挖掘人材,做最適合的事情,才有了騰訊的今天地位——中國第二大網際網路公司(最近波動較大,暫居第一了)。

30歲拼能力,40歲拼人脈。無論是企業仍然個人,越是日後,人脈越主要。騰訊給所有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上了一堂課,早期尋找最佳的合夥人,中期發現最優良的人材。後期,留給大家去想像,因為騰訊還很年青,搬移網際網路才剛剛開始...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宣言:咱們都想要初識就能一輩子的朋友,卻活在一個斷了利益就沒有友情的時代。對于一個勝利的商務人士來講,最無能為力的就是在沒有利益可以交流的年紀遇見了一個最想合作的商務伙伴,最遺憾的莫過於當我功成名就之時,卻與你失之交臂。朋友,當一輩子。微信定閱號:renhe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