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在迷霧中前行,似乎還未到扒開雲霧見月明。
在大勢不好的時候,是高築牆、廣積糧,仍然主動出擊,追求破局?
進擊的偉人,從來都不走尋常路的阿里巴巴選取了後者。
1、天貓攜手蘇寧潛入京東腹地
繼巨額資金投資蘇寧之後,天貓選取了在經濟寒冬給予京東繁重一擊。

首先,9月24日,阿里巴巴啟動「杭州+北京」雙主場戰略,阿里全面開拓北方市場,其中先行軍為天貓電器城,在十一前的中秋前夕發起了進擊的號角。
其次,天貓電器城與蘇寧攜手,開展「國慶大促」,在國慶期間,北京地區將補貼紅包10億元¥,這次大促重點領功能變數就在京東深耕多年的3C領功能變數。
京東突起於北京,總部在北京,從來視北京為其後花園,天貓的大舉進攻,對持續虧損的京東來講,毫不是一個好訊息。
2、北京,北京!
天貓為何選取在這個點進軍北京,又在萬馬齊喑的資本寒冬發動價格戰?
北京是這一波網際網路+的發源地,是總理所提「群眾創業、萬眾立異」的基地,網際網路基因濃厚,受眾基礎好,北京2100萬人口也是全國科技企業的必爭使用者,北京使用者的喜好也是科技界的風向標。
阿里巴巴的不少業務早就紮根北京,譬如阿里搬移網際網路事業群的UC以及高德,總部都在北京。發祥於江浙滬的阿里電商,終於在十年後北伐,將「大包郵」地區擴張到帝都,京津冀包郵與江浙滬包郵一唱一和。
北京的電商潛力,還遠遠沒有施展出來。
阿里天貓的北京總部,是在望京綠地中心,美團等網際網路企業環繞,是北京新的網際網路地標;一個月以前京東總部搬遷,從寸土寸金的奧森搬遷至以地價廉價、成本相對於低廉、較為偏遠亦莊經濟開發區。
地功能變數上的天貓進一大步,京東退一小步。二者的搬遷都會有一些員工的變動,不同的是,天貓是揮師北上去北京招攬大批人材,而京東的搬遷在以前曾一度致使員工的流失。 天貓的到來,無疑將招攬京城核心電商人材。
3、逆風飛翔
阿里巴巴累積了大量資金,必需高效花出來。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阿里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共計人民幣1152.71億元¥。
咱們曉得,在經濟景氣時候,流動性富餘,取得錢的成本低,所以錢並非那麼值錢;在經濟壓縮時代,投資者緊捂口袋,銀行惜貸,即使央行降息,現金的成本依然高企。
在目前的狀況下,阿里巴巴一千多億現金是很值錢的,在這個時候花錢,實際效果要遠遠好於經濟景氣時的效果。
在經濟寒冬擴張業務,不光打擊京東這樣的巨頭,一些小的電商無力抵禦,只能乖乖將領地上繳。 一些靠補貼燒錢起家的小垂直電商也將面臨洗牌。
對照阿里,京東在2015第二季度時,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有252億人民幣,假設算上8月份京東42億入股永輝超市,目前京東持有210億元¥人民幣現金。
現金倒是不少,無非比起天貓的資金後盾,還略顯單薄。更要命的是,京東一直處在虧損狀況,2015年第二季度,京東淨虧損額是5.104億元¥。一個一直不賺錢的企業,花起錢來,總不能太率性。
縱觀阿里以及網際網路歷史,可以看到端倪。
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阿里巴巴與進軍電商的百度有啊開戰,宣佈投資50億元¥打造「大淘寶」;擴張新業務,成立阿里雲,收購萬網,打造成阿里雲計算雛形。
2011~2012年美國面臨第二次經濟下探時候,Google花125億美元¥併購摩托羅拉,Facebook花10億美元¥併購Instagram,事實證明,這兩個收購分別為兩者在手機以及搬移網際網路領功能變數打下基礎。在經濟略微好轉的2013~2014年,Facebook收購WhatsApp花費190億美元¥之巨。
對巨頭來講,手頭有現金,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花錢更有效力。
擁有巨資的阿里巴巴,在經濟寒冬時代的擴張腳步,將會對未來中國電商版圖發生重大影響。
-----------------------
超先聲,王超的微信公家帳號,關注網際網路以及新科技。微信搜尋「chao-xiansheng」,傾聽進步的音效。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超先聲文章全體原創,都是赤裸裸的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