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要】BAT大舉投資線下公司,看似咄咄逼人,實則是防禦而非進攻。它們既無法把握諸多創業公司,更無法統領蟠根錯節的傳統線下企業

封面報導 |BAT線下戰爭

□本刊記者 宋瑋 呂倩/文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三巨頭「BAT」,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挑戰與危機。

過去十個月內,阿里巴巴市值跌掉1407億美元¥。2015年8月24日,阿里巴巴首度跌破發行價,10月7日美股收盤,其股價已從最高峰時的119美元¥跌到66美元¥,跌幅超過44%,目前市值1633億美元¥,低於騰訊1718億美元¥的市值。這與去年9月該股上市時飆升38%、並給初期投資者以及公司高管帶來巨額財富效應形成光鮮比照。

阿里巴巴CFO蔡崇信近日公開表示,阿里不但願日後看事情,而是努力向前看。

但投資者們看到的是阿里巴巴主營業務的顯明放緩。依據阿里10月8日發佈的2015財年年報,其2015財年營收同比增長45.14%,其淨利潤同比僅增長3.92%。同時阿里上季度財報顯示,交易量增速從近些年來的逾50%降至34%。其在電商領功能變數最大的對於手京東,2015年Q1以及Q2的交易總額同比增長了99%以及82%。艾瑞諮詢預測,純電商已進入規模收益降低的時代,從2018年起電商年增長率將降至16%。2015上半年,中國電商增長率約為30%。

阿里巴巴並不是獨一市值上衝又跌落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度曾經在2011年成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接下來向搬移互聯轉型的幾年中,這家公司因為策略保守而備受質疑。百度股價過去一年跌掉了35%,今年二季度其利潤僅同比增長3.3%。百度公司CEO李彥巨集解釋說,公司將其利潤的一半拿來向手機製造商購買軟體預裝權。

BAT中股價表現最佳的是騰訊,如今相對於於一年內的最高點也下跌了20%,且其市值中的500億美元¥屬於微信,但微信商業化過程與外界的高指望之間相差較遠。今年微信全世界月活躍賬戶數達到6億,跟著智慧手機產業的紅利到頭,未來幾年微信使用者增長空間有限。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近20年,近十年被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家公司所主導,但在搬移網際網路突起之際,它們的增速已從過去十年的兩位數水平開始放緩。BAT所遭遇的許高發展問題,有外部環境因素,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它們在產品市場以及網際網路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之後,被投資者高企的預期壓得喘無非氣,就如2006年之後的戴爾以及2008年之後的雅虎。

純線上公司增速放緩,而組合渠道企業的線上銷售態勢見好,零售商沃爾瑪去年電商銷售的增長速度比亞馬遜更快。美國發生的情況顯示,未來最有出路的巨頭將同時擁有線上以及線下兩塊業務。

在追求突破的過程中,先前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將手伸向線下,它們的業務再也不局限於商業中的資訊環節,而是轉向金融、流通以及製造供應鏈。通過開展大量併購交易來進入金融、娛樂、出行、醫療、教育、本地日子等行業,每一塊新領功能變數都象徵著上萬億元¥的機會。

過去五年,三家巨頭共投資了30家已上市公司以及幾百家未上市公司。中國網際網路未上市創業公司估值前30名的公司,80%暗地裡有BAT的身影。在業界看來,這些投資擁有顯明的戰略意義,但也有不少投資讓同行難以理解。有些評論家指出,也許BAT更可能是通過投資來防禦,而非進攻。

「BAT愈來愈強大,也愈來愈弱小,強大是指它們的規模以及體量,但它們對於創業公司的節制力,對於整個生態的影響力,將愈來愈小。」58到家CEO陳小華奉告《財經》記者。58同城是一家紐交所上市公司,騰訊擁有其19.9%的股分。如今它們正跳出騰訊,謀求與阿里巴巴的深度合作。《財經》記者獲悉,58旗下子品牌58到家已獲取新一輪融資,投資方之一為阿里巴巴。

58並不是獨一一家野心勃勃的二線公司。10月8日,本地日子服務領功能變數兩大巨頭美團網以及群眾點評宣佈合併,合併後的新公司將佔領中國團購領功能變數80%的市場份額。據投資界人士預測,新公司估值將超17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五大網際網路公司。阿里以及騰訊分別是上述公司的投資方,但在新公司內的節制力以及話語權將進一步萎縮。

很快,BAT們會發現它們既無法像壟斷線上同樣輕鬆把握線下,亦無法把握它們所投資的公司。投資可以緩解焦慮,但同時也象徵著,它們親手培育了自己最大的對於手。

就如雅虎,它在2005年發現並投資了阿里巴巴,但這並不能阻攔自己走向虛弱。

【佈局】

BAT三家,百度以及騰訊對於線下的佈局更偏重於日子服務領功能變數,它們繚繞著各自的核心優勢佈局,主題都是「連線」,只是心態、階段不同而做法各異

百度曾經努力使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家「黑科技公司」:無人車、智慧眼鏡、模仿人類神經網路的百度大腦、地溝油檢驗智慧硬體「筷搜」(即便這只是一個愚人節玩笑)。而今年,百度的高管們已再也不談論過去,他們更多地在探討如何用網際網路服務連線線下生意來賺錢。

他們堅稱「現在不同於過往」,「咱們要打造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而不是僅僅完成使用者的搜尋請求。」李彥巨集說。「咱們將這個新階段稱之為『索引真實世界』。」百度公關部進階總監徐繼業奉告《財經》記者。

想連線「人與服務」的不止百度一家。「過去騰訊做人與人的連線,現在向人與裝置、人與服務之間的連線邁進。」騰訊董事長馬化騰說,他也是這一輪「網際網路+」概念的倡導者。

長於戰略佈局的馬雲去年尚在強調,阿里要做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提供者,而今天,他表示,「狹義的電子商務僅是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的一部份,阿里巴巴的定位是啟動一場商業的變革,打造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他的野心是整個商業。

說法不同,殊途同歸。曾經經涇渭分明的三家巨頭,在搬移網際網路時代,愈來愈相似。這源於它們的恐懼,也源於它們的貪婪。

今年7月,在風險投資公司DCM於舊金山舉辦的CEO峰會上,李彥巨集對於約150位企業家及投資者坦言,他懊悔自己沒有早一點採用行徑。

百度正面臨相似五年前谷歌的處境——搬移網際網路時代搜尋被弱化。「它有手機百度以及百度地圖,然而並不能形成很大的聯動效應。」 到家美食會CEO孫浩奉告《財經》記者。

谷歌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收購了安卓,通過節制安卓系統來解決危機。而百度則把重心放在了一個已知的未來上。「日子服務是為數不多已被證明可服務億級使用者的場景。」百度糯米總經理曾經良說。

百度最初的思考方向是,以手機百度作為流量入口,推出「輕套用」以及「直達號」,用流量刺激商家把服務搬上來,服務的閉環由第三方來完成。但很快百度發現,只有入口流量,沒有賬戶體系、使用者關系以及持續服務能力,無法形成真正的生態。於是,百度2014年完成為了對於團購網站糯米的控股,借自營來培育上述能力。「只有糯米的戰略勝利,百度連線人與服務的夢想才站得住腳。」曾經良說。

百度搬移搜尋事業部進階總監李東旻奉告《財經》記者,如今百度在O2O上是一個多入口的思路,搜尋框、直達號、百度地圖、手機百度等套用組成搬移端的一個個入口,使用者永遠不同入口進來,底層資料打通,服務的閉環最終由糯米來完成。

百度將大量的垂直行業分為頭部、中部以及尾部,吃喝玩樂等高頻、日定單量超過百萬為頭部行業,洗衣、家政等日定單量在萬級以上為中部,剩下還有大量千單、百單的長尾套用。其中,頭部自營或是由第三方合作者(典型如去哪兒)提供服務;中部以投資為主;尾部以接入為主。從現在來看,百度龐大的O2O夢想才剛剛開始。

O2O模式為百度帶來的是廣告收入的增長,這對於百度來講十分癥結。李彥巨集說:「儘管現在O2O業務是賠本的,但未來必定會盈利。O2O模式下,99%的線下廣告投放人都將是百度的新客戶。」

「咱們可以將吃喝玩樂做成使用者產品,不賺錢,而將教育、醫療做成商業產品賺錢。」百度戰略副總裁金宇稱。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百度的業務思路本色仍然是販賣流量的思路——接入儘可能多的行業;通過人工智慧更有效力地符合使用者需求;再把流量分發出去、獲取分成,最終形成的是一個基於流量以及變現的商業生態。

「百度的高協調激進說明了它的強硬,同時也說明了它現在的絕望。」孫浩說,「你能想像Google在美國雇一群人騎著自行車去送貨嗎?」

與百度相反,騰訊的心態看似是最輕鬆的。騰訊對於自己的定位是管家而非商人,不介入商業的邏輯,他們的癥結詞是克制。

馬化騰說,三年前,騰訊閱歷了一次大的戰略調整,將過去的業務從新梳理,扭轉了原來什麼都做的業務戰略,賣掉搜尋、電商,砍掉不少O2O以及小的業務。騰訊將O2O兩頭的「O」都交給合作伙伴,自己只做最長於的兩件事:連線器以及內容產業。

「微信帶來了極強的使用者關系、支付能力以及服務能力,咱們不需要通過自營來把握線下,也可以實現線下商業的接入。」一名騰訊的高層人士說,相比於變現效力,他們更看重生態的培育以及豐厚度。這樣的思路致使騰訊對於使用者黏性以及場景的正視要優先於商業化,目前來看,騰訊還在做前半部份的佈局。

騰訊的做法是:以微信為核心,延伸到不同的使用場景,樹立生態系統,通過微信支付完成閉環。騰訊是DAU(日活躍使用者數)最大的巨頭,但短板在於實體商業以及搜尋,其通過投資出行以及餐飲,先做場景佈局。

滴滴、京東、58、點評是騰訊布下的四大棋子,58同城CEO姚勁波奉告《財經》記者,「通過對於這四家的投資,微信支付已悄無聲息地完成為了對於中國主要線上O2O的長期籠蓋。」未來金融、醫療、教育都將是場景的一部份,電子商務分析師李成東甚至稱,騰訊有機會到萬億美元¥市值,因為微信是傳統線下線上化的基礎工具。

這些豐厚的場景生長於微信,但不屬於微信,也不受其所控。騰訊的焦慮在於變現需要經受很大考驗。「騰訊的壓力在三年後。」孫浩說。

另一家巨頭阿里巴巴正遭遇IPO以來一年中最難題的時刻,股價的持續下挫及使人絕望的事跡接踵所致。「淘寶已完成為了使命,也就是上市並籌集到大筆資金。阿里巴巴現在也許該為未來尋找新的商業模式。」長江商學院行銷學教授陳歆磊表示。

阿里巴巴過去的閱歷顯示,在舊商業模式落入困境以前,他們會找到並將資源投入到新的商業模式上。阿里巴巴已在為「後淘寶時代」進行佈局——繼2014年9月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成立之後,今年4月-9月,阿里旗下阿里影業、阿里健康、口碑網、阿里音樂集團、阿里體育集團接踵成立。

影業、音樂、體育、健康形成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外的四大核心業務。阿里的佈局路徑已很清晰——收購而非投資關聯領功能變數有價值的資產,標的往往是已上市公司或傳統公司,收購完成之後,在淘系生長出來的關聯業務就被分拆,打包進收購資產,組建控股公司,控股公司獨立運營以及核算、獨立估值,引入新股東。

典型如阿里影業,2014年6月,阿里以62億港元¥投資文化中國獲取其59.32%股分,此後將其更名阿里影業(01060.HK),今年4月,將集團旗下淘寶電影票以及娛樂寶資產注入阿里影業。文化中國為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其上市的五年間,股價低迷,漲跌幅不超過5%。而在阿里入股當日,其股價開盤大漲了290%。

「假如淘寶電影一年能掙10億美元¥,它存在於阿里巴巴集團內定時,無非九牛中的一毛,而若果它獨立出來,就是一家價值1000億美元¥的電影公司。」口碑CEO范馳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稱,這些獨立集團未來有可能是要單獨上市的。但現實是,阿里影業目前股價為1.84港元¥,僅比2014年6月阿里影業集團成立當日的股價上漲10.8%。

阿里巴巴的線下佈局總的分為幾部份:一是以電商為核心,譬如推廣農村淘寶計劃、投資菜鳥物流、283億元¥新台幣入股蘇寧等,通過投資與傳統大企業戰略結盟;二是繚繞金融、影業、音樂、體育、健康、日子服務來佈局,他們傾向於控股而非投資,目的是吃掉整條產業鏈。

阿里的另一部份線下佈局由螞蟻金服來完成。「螞蟻金服的聰慧之處在於,它通過支付寶去進入線下的各種支付場景,不用支付人力,不用做任何實體服務,只需要在店內裝一個刷卡的機器,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它維持了一個很純正的網際網路生意的狀況。」一名O2O領功能變數的投資人表示。目前,支付寶錢包占搬移支付交易額總額的79.55%。

馬雲三年前提出的「平台、金融、資料」十年戰略以及三波上市計劃,若果按今日佈局,未來阿里或許迎來的不是三家上市公司,而是若干家上市公司。龐大的阿里帝國愈來愈依靠投資擴張版圖。

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啟動「杭州+北京」雙中心戰略。阿里表示將以北京為大本營,推進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戰略執行以及業務發展。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浙江以及杭州政府為了挽留阿里巴巴付出諸多努力,阿里當年打敗eBay的癥結之一,就是杭州市政府抉擇對於電子商務不徵稅。而今日阿里此舉,象徵著這家巨頭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它需要的再也不是稅收以及地產的優惠,而是與中央政府、國際市場深度接軌。在過去的一年中,馬雲隨「習李」接踵出訪了韓國、瑞士等國,並屢次代表中國網際網路在全世界發言。

在爭奪線下的過程中,BAT各自擁有支付模式、行銷平台、流量支撐、B端C端運營能力等優勢,因而在短期內它們增速顯明。

阿里口碑成立一個月來共接入線下商戶數20萬,范馳表示,在8月底口碑的日交易筆數突破了100萬單,而50天前其日交易筆數才3萬;騰訊通過公家號以及服務號接入線下商戶,目前其公家號數量超過1000萬;百度在Q2財報公佈時則首次對於外公佈了其電商化交易額(GMV)資料,百度將去哪兒、百度外賣以及百度糯米業務組合為O2O平台,三者共計交易額達405億元¥新台幣,較去年增長109%,成為成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平台。

在網際網路業界看來,這場戰鬥比想像中要艱難許多,BAT都付出了比在PC時代以及搬移網際網路時代更多的資金以及資源投入,譬如百度砸給糯米200億元¥,新口碑網CEO范馳則稱僅今年口碑的投入預計就將在百億元¥。

BAT三家,百度以及騰訊對於線下的佈局更偏重於日子服務領功能變數,它們繚繞著各自的核心優勢佈局,主題都是「連線」,只是心態、階段不同而做法各異。而阿里的癥結詞則從「控局」回歸到做商業社會基礎設施的提供者。

開戰

「因為有BAT的存在,整個市場變得很的怪僻。」到家美食會CEO孫浩說

2015年7月的一個正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李彥巨集在午宴中與一名年青的創業者相識,經由短暫的單獨交談之後,這名以決策謹嚴而著稱的企業家當場提出了入股請求。當晚,百度下了投資意向書,次日,過橋款直接打到了對於方的賬戶上。

e袋洗是這一輪O2O浪潮中的典型公司,他們上門幫使用者取送衣物,然後送到合作的洗衣店進行清洗,在這裡,清洗一件衣服只需要幾塊錢。事實上,這並非百度對於這家公司的第一次出價,在首輪競價中,它輸給了另一名巨頭——騰訊。騰訊在e袋洗出生的初期就投資了這家公司,他們但願在此輪融資中加註,並且聯盟了騰訊系的其他成員——京東以及58同城。

「交易始於騰訊系公司的一次聚首,」來自京東的一名知情人士奉告《財經》記者,「Pony把劉強東以及姚勁波叫到一塊兒,把e袋洗舉薦給了這兩位CEO,並且說服他們介入進來。」

一名騰訊戰略投資部門的人士稱,他們更但願由騰訊系的成員來接盤自己所投資的公司,而不是轉手送給百度以及阿里巴巴。於是,騰訊、京東、58同城三家共同給出了一個報價,它們的出價比第一輪百度的要高,這直接打動了e袋洗。

事情很快發生了轉折。京東到家副總裁鄧天卓奉告《財經》記者,e袋洗但願京東以及58可以允諾不做競爭業務。「咱們無法贊成,咱們需要維持競爭的活氣。」鄧天卓說。

京東以及58同城都是這一輪O2O競爭中的介入者,它們同樣野心勃勃。前者上線了京東到家,後者推出58到家,它們都想成為本地日子服務的大入口。

e袋洗董事長張榮耀奉告《財經》記者,那段時間很煎熬,他先是回絕了阿里巴巴的入股需求,「因為阿里更想控股」。而接受京東以及58投資的益處在於未來風險會變小。「但說到底,他們對於我的定位無非是自己大平台中的一個垂直入口而已。」而今天的e袋洗並不是只是一個垂直服務提供商,他們在試驗同享經濟,同樣想成為入口。

癥結時刻,李彥巨集用一次午飯,比首輪高不少的價格以及極高的誠意直接改變局面。最終,e袋洗拋卻騰訊,轉投百度。8月,這家成立兩年的公司宣佈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百度領投,估值5億美元¥。

這一幕並不罕見——正如巨頭們老是線上上冤家路窄同樣,他們線上下也老是相遇。

「從去年初到今年中資本市場危機以前,巨頭們急不可耐。」一名O2O領功能變數的創業者奉告《財經》記者,去年他去見BAT中的一家,談完臨出門以前,對於方說要斟酌斟酌。「出門走了200米,他們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回來吧,簽約』。」

丁香園是中國最大的醫生社區平台,他們最新的思考方向是在全國開設線下診所。2014年丁香園回絕百度,拿了騰訊7000萬美元¥戰略投資。一名知情人士稱,錯失丁香園後,百度在全國撒網尋找相似公司,「最後百度找到一家不知名的位於福建的醫療服務平台,被投公司看出對於方的急迫,在簽約前夜直接將價碼抬高數倍」。當然,他們如願了。

在過去數年中,BAT囤積了大量的現金,百度有120億美元¥現金,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公開信中說,他們擁有上千億元¥的現金貯備。當每一個巨頭都但願在各自體系內形成全方位的佈局,這直接致使——原先一個垂直行業經由自由競爭只存活一到兩家領頭企業,而BAT的進入,令局面變為了三足鼎力,膠著時間更長,燒錢更多。

出行以及外賣,因最先被資本視為O2O行業的入口,大量資本湧入,戰火直接被BAT點燃。「致使整個市場的扭曲度很高。」孫浩說。

滴滴、快的的例子證明了:其一,在某些領功能變數,巨頭線上上的壟斷優勢可轉移為線下的壟斷優勢,通過入股來完成對於線下的聯手瓜分並不是不可能;其二,這樣被巨頭推進而非自由競爭所樹立的壟斷更易被瓦解。

今年下半年,滴滴快的合併後共融資30億美元¥。「最初融資額比這個數額低得多,但暗地裡的投資者但願可以一次性將uber打跑。」一名接近滴滴快的融資案的投資方奉告《財經》記者。但直到現在,他們也未能如願。

Uber聯合創始人兼CEO Travis Kalanick表示,今年是Uber在華髮展的第二年,在Uber已進入的中國城市,其市場份額已由最初的1%晉陞至目前的35%左右。百度戰略副總裁金宇稱,這說明滴滴快的並無寬深護城河。無非,CNIT講演稱:滴滴專車已佔總體市場份額的82%,優步僅11%。戰事尚處膠著狀況。

即便在完成合併之後,阿里以及騰訊的過招仍未休止。表面看來,騰訊青睞的管理團隊接管了合併後的公司,但使用哪一種支付系統以及各方為打車軟體帶來的流量可獲取多少報酬仍是爭議。「這些問題可能會在未來六個月凸顯出來。」上述投資者稱。

跟著百度今年初對於Uber的入股,滴滴快的暗地裡的巨頭們想儘快收場這場戰鬥的夢想破滅了。一名知情人透露,滴滴目前一個月還要燒1億多美元¥。

若果說在出行領功能變數,巨頭們還情願待在幕後。而到了更高頻、流量更大的外賣領功能變數,它們已坐不住了,它們將自己置身其中。

外賣市場中的幾大主流玩家:餓了麼、美團、百度糯米,再加之起步較晚的口碑網。餓了麼的暗地裡是騰訊,口碑以及美團暗地裡是阿里(儘管王興曾經屢次聲明,阿里對於美團只是財務而非戰略投資)。

「事實上,這場戰爭在去年底的時候幾乎快要收場了。」美團外賣事業部總裁王慧文奉告《財經》記者。在美團與餓了麼的戰爭中,若果讓市場自由競爭,美團有充沛的信念打贏。「餓了麼在去年底的時候資金鏈幾乎快斷了。」他說。

美團沒有料到的是,這場戰鬥也無非是BAT的棋局罷了。「最後騰訊跳出來講要支撐餓了麼把這場側翼戰鬥繼續打下去,對于騰訊而言,它不但願戰爭休止。」一名知情人士表示。2015年1月,餓了麼宣佈獲取E輪3.5億美元¥融資。

騰訊在癥結時刻對於餓了麼的支撐直接扭轉並延長了戰局——今年9月,餓了麼宣佈完成6.3億美元¥F輪融資,估值超30億美元¥。而一路高歌的美團則適逢資本市場寒流,融資至今未落定。「戰爭遠未收場,但對于餓了麼而言,那條路只要走下去,就是階下囚困境。」上述人士稱。

「因為有BAT的存在,整個市場變得很的怪僻。」到家美食會CEO孫浩說。「10億美元¥真的不夠花,在這個圈內,數字已失去意義了。」58同城CEO姚勁波奉告《財經》記者,三年前,他們預估58到家三年虧損3億元¥新台幣,而現在,他們預計後年一年虧損額就將達到5億美元¥。

O2O到店領功能變數,阿里巴巴發力最晚。阿里曾經併購O2O網站口碑網,今年將口碑網與淘點點合併,且劃入螞蟻金服旗下,阿里與螞蟻金服各持50%股分。新口碑網CEO范馳說,他們但願用六個月的時間,在到店業務中做到行業第二,一年內做到第一。明年初,他們會推出到家業務,應該會與京東以及58形成直接競爭。

范馳去年10月接手淘寶電影,一天僅賣出1萬張票,美團貓眼電影所售票數是它的50倍。六個月之後,淘寶電影已位居行業第二,一天可以售出35萬張票。「在價格主導的競爭中,先進入者是沒有先發優勢的。」他說,今年是口碑成立的第一年,他們可用的行銷費用預計在幾十億元¥新台幣左右。

范馳說,口碑也會推出外賣業務,目的之一是為了牽制其他競爭對於手。「美團的錢是有限的,他在外賣多投一塊錢,在到店業務就會少投一塊錢,就這麼簡單。」阿里巴巴在2011年美團最難題的時候給了它5000萬美元¥,而今日,這家公司將美團視為其前進道路上的敵人。

截至目前,戰爭只發生在那些BAT已完成佈局的領功能變數中,而跟著巨頭在醫療、教育、影視等領功能變數接踵佈局完成,曾經經發生在出行、外賣領功能變數的惡性競爭事件將重複泛起。

「這將是中國網際網路有史以來競爭最慘烈的時代。」姚勁波說。

封面報導 |BAT線下戰爭

【多角關系】

內含美團、58、餓了麼在內的公司都在計劃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以及金融產品。當它們羽翼豐滿,再也不藉助巨頭的平台以及工具時,BAT將更為難以把握戰局

巨頭的焦慮以及貪婪、二線公司的野心以及荷爾蒙爆棚的行業新秀,組成為了這一輪競爭中繁雜的多角關系。

騰訊在本地日子服務領功能變數的另一枚棋子群眾點評,曾經謀求與市場第三名百度糯米結盟,它們想聯手襲擊美團的依據地——二三線城市的團購業務。而就在一年前,群眾點評還但願與美團合併,一名美團的高層人士奉告《財經》記者,群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給王興發了一條簡訊,聲明若果王興接受合併他願意把主導權讓給美團。然而他始終沒有收到回復——連一條簡訊也沒有。

依據公開資料,阿里巴巴對於美團持股10%左右,阿里曾經屢次提出控股美團,但受到回絕。在此之後,阿里將目的放在了群眾點評身上。「彭蕾親自出馬約談張濤。」一名群眾點評的前高層人士稱,阿里反覆強調的一點是,「咱們對於美團只是財務投資,對於你們才是戰略投資」,並且允諾,會給予群眾點評最佳的資源投入。

阿里意識到了群眾點評與大股東騰訊之間的裂痕。上述人士稱,騰訊一直允諾群眾點評可獲取微信的一級入口,而如今這個入口給了京東。除了此以外,騰訊副總裁鄭志昊空降至群眾點評任副總裁,據媒體報導,鄭上任之後帶來不少騰訊員工,同時,群眾點評創始團隊成員職權轉移至鄭。

「對于群眾點評而言,最危險的事情不是來自美團,而是騰訊的全面接管。」上述前高層人士稱。

從餓了麼以及群眾點評的故事可看到,儘管現在仍然是第三方在前線比拚,然而巨頭深刻戰局之心已很急迫。創業公司的創始團隊但願保證自己的節制力,但跟著競爭加劇,融資難度增添,他們的股分必然會被大幅稀釋。

巨頭們但願可以加強對於第三方公司的節制。百度糯米總經理曾經良稱,若果阿里以及美團、騰訊以及群眾點評進一步加深合作,譬如成為控股者,那末這場戰鬥將變為BAT的戰鬥。「三年以內,美團與口碑合併,戰爭收場。」 阿里口碑的一名高層人士奉告《財經》記者。

上述高層人士認為,資本市場上的錢並非無限的。而事實證明,美團在2015年7月啟動的新一輪融資中遇到難題,這讓美團以及群眾點評走到了一塊兒。

這些野心勃勃的創業公司並不情願充當炮灰,他們是這場戰鬥中的變數,他們情願與曾經經的競爭對於手合併,也不願意等閒向巨頭低頭。

2015年10月8日,群眾點評網與美團網聯合發佈聲明,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財經》記者獲悉,兩家公司將按照6︰4(美團為6、點評為4)的股權比例合併,但其中管理層所持有的股分比例是按照5︰5來兌換。目前,騰訊對於群眾點評持股20%,為單一最大股東,阿里巴巴對於美團持股約10%,依據新的股權協定,騰訊對於新公司的持股將降至8%甚至更低,阿里巴巴持股也將降至6%下列,二者對於新公司的節制力將進一步削弱。

「群眾點評的上一輪估值要遠低於美團,所以在這次合併中,張濤(群眾點評CEO)是最大的贏家。對于兩家公司而言,它們再也不是巨頭之間互相制衡的工具。」一名投資人奉告《財經》記者。

上述投資人稱,美團以及群眾點評合併後將啟動新一輪融資,估值至少在170億美元¥。這家新巨頭的出生將給現有格局帶來深遠變化:第一,其將佔領全國80%以上的團購市場份額,直接給百度糯米以衝擊;第二,新公司將直接成為餓了麼的股東,目前美團近一半的成原先自外賣業務,新公司以及餓了麼的惡性競爭有望緩解;第三,癥結業務止損之後,美團可以騰出更多資源輸血給酒店以及電影票業務,以抗衡攜程藝龍以及去哪兒、淘寶電影。

「合併之後,百度糯米基本上無翻身可能。」一名群眾點評的高層人士奉告《財經》記者。

「騰訊是58最大的股東,但咱們以及百度、阿里都有關系。哪一個彈藥的性價比好,就去哪裡買彈藥。說到底,戰爭的主體是咱們,不是他們。」58到家CEO陳小華說,「在整件事情中,咱們只對於自己的勝利負責,不會對於任何其別人負責。」

陳小華稱,這兩年突起的公司並不像PC時代那末依賴以及恐懼BAT。他打了個譬如:目前Uber70%的網上支付來源支付寶,若果Uber禁用支付寶改推其他支付工具,使用者是會拋卻支付寶仍然是拋卻Uber?「確定是前者。」他說。

目前,內含美團、58、餓了麼在內的公司都在計劃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以及金融產品。當它們羽翼豐滿,再也不藉助巨頭的平台以及工具時,BAT將更為難以把握戰局。

【節制與反節制】

BAT佈局線下遇到的另一個難題在於——它們既無法把握創業公司,更無法把握蟠根錯節的傳統線下企業

很長期以來,多數網際網路大公司都採納以產品以及業務為導向的事業群管理架構,這讓它們在過去幾年受益匪淺。譬如2013年阿里七大事業群調整為25個事業部細化產品與服務。

以產品為導向的公司架構正在失去效力,因為網際網路對於傳統服務業的徹底改造象徵著使用者需乞降服務才是決策公司架構的繩尺。

百度今年1月進行了一次大的架構調整,將原有業務群組從新整合為三大事業群組——搜尋業務群組、搬移服務事業群組、新興業務事業群組。三者的任務分別是守制、開疆、立異業務的研發。

阿里的管控模式則從公司化運作進級到集團化運作,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健康分別分割並獨立為阿里的控股子公司。

騰訊近幾年公司架構最大的變動是去年5月微信事業群的成立以及騰訊撤消了騰訊電商控股公司,什物電商打包給京東,而其中的O2O業務整個併入微信事業群。

百度組成為了一個目的性以及進攻性明確的架構,但「三分天下」的架構會強化公司內新老力量的勢力劃分,在這種情況下,李彥巨集就成為了獨一的繩尺。「什麼事情都要李彥巨集抉擇,這是百度最大的問題。」一名百度的前高層人士奉告《財經》記者。

阿里將淘系內的關聯業務以及收購來的業務打包成為獨立公司,這是一個明智的選取,它有些相似於新谷歌Alphabet的架構。這可讓有前景的業務獲取更好更快的發展。但弊病在於容易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

騰訊的挑戰在於,其將O2O以及微信支付整個打包進微信事業群,微信承載了太多的使命,這直接影響了微信的節奏。而直到現在,O2O尚無成為微信的核心業務。

微信在O2O時代的引誘能力正被打上問號。在搬移網際網路時代,巨頭不掌握搬移入口,它的開放平台戰略則無法施行。而線上下+線上的時代,即便掌握了入口,它們也無法把握線下。

姚勁波奉告《財經》記者,過去BAT掌握著流量分發,它們負責制訂規則。而在O2O領功能變數,訂單多少取決於線下的供給能力,而並不取決於出口以及入口。所以,掌握線下的人掌握主動權。

「微信對于58同城更有意義,因為作為資訊分類網站,58同城不需要斟酌線下供給,只要有流量就有價值。」而對于58到家,譬如其中的上門洗車服務,陳小華說,「下一場雨都比BAT給咱們的作用大。」

「流量的時代已過去了。」e袋洗董事長張榮耀說,O2O公司管理者們更應該做使用者滿意度的閉環,而非沉浸於做生意的閉環。

今年9月,谷歌重組一家名為Alphabet的企業集團,其更清晰地將旗下盈利豐厚的搜尋廣告業務與其疾病醫治、機器人以及無人駕駛汽車開發等新興業務分離開來。他們並無繚繞核心優勢「搜尋」去佈局,而是繚繞「技術」這一基因去佈局,這值得中國公司學習。而百度正在走向其相反的路徑。

BAT佈局線下遇到的另一個難題在於——它們既無法把握創業公司,更無法把握蟠根錯節的傳統線下企業。

阿里53億港元¥入股銀泰商業一年後,除了了在部份城市的銀泰實現用支付寶付款外,當初所聲稱的願景多數未實現。今年6月銀泰董事長沈國軍卸任,初期O2O團隊也基本整個解散;成立兩年多的菜鳥物流今日仍處在買地、建倉庫、與政府談判的階段,當時合作的「三通一達」貌合神離,各自陸續啟動了「電商倉配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在全國各地租用以及購買倉儲資源。

2014年,阿里溢價100%收購文化中國,這是一筆價值62.4億港元¥的併購案,完成收購近半年後,公司發佈公告稱,新任管理層發現財務上存在未充沛計提的減值籌備,並因而停牌四個月。

在外界看來,這件收購案更多實現的是財務價值而非收購整合所帶來的產業鏈價值——阿里影業完成融資後,剝離出報表,並大幅推高阿里巴巴集團持有阿里影業股權的估值,因而帶來高達247.34億元¥新台幣的處理收益計入。

除了了佈局線下、精打細算財務收益以外,BAT亦試圖尋找技術的未來。

百度計劃在矽谷投資3億美元¥成立新的研發中心,該項目將聘用約200名員工。阿里巴巴則在今年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旗下一家機器人公司注資145億日元¥,在此以前,阿里還宣佈將聯手中科院研發可以扭轉世界的量子計算器計劃。騰訊在人工智慧方面幾乎沒有投入,但他們在2014年投資了一家位於矽谷的專註於用機器摹擬人腦的人工智慧技術公司。

但直到現在,除了了百度今年8月發佈了一款為使用者提供秘書化搜尋服務的機器人助理「度秘」以外,這些投資尚無看到實質的進展以及可被推廣的成果。

一名創業者表示,BAT更應該做的是將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及工具變為各個領功能變數的基礎設施,而不是想著直接去搶垂直領功能變數的份額。「這註定會失敗。」

BAT們不想失去任何機會,無論未來仍然是當下,但現在是它們從新審視現實的時候了。

本文刊發於2015年10月12日出版的《財經》雜誌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看有深度的財經報導 請加入「財經雜誌」微信公家號 i-caijing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