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近日來動作頻繁,前有在演講中大放厥詞,後有大手筆投資N個公家號,一時惹來無數關注。有人說他是在文化之中最像企業家的,在企業家之中又是最有文化的。一塊兒來看看他對於商業邏輯變革的解讀。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來源 電商報 作者 吳曉波

吳曉波回顧了中國商業社會的歷史,他總結稱,一代人主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幹掉,只是幹掉的模式不同樣而已。而今中國的商業世界在開始發生變化。

過去富豪榜上的主力軍,即財富至多的人群,「80%是1962-1975年的那波人」,而他們將逐步被80後、90後取代,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者已逐步成為80後,這些人也正在重塑中國的消費模式、流通模式、創業模式甚至思惟模式。

在80、90後的世界裡,商業邏輯有哪些在發生扭轉?吳曉波總結為四個趨勢:

1、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

2、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

3、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

4、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

除了此以外,吳曉波作為一名60前輩,對于一代新的商業主力會提出哪些指望以及建議呢?

演講全文如下

大家好,你們對於我好一點,我首先要感謝許維,他容許我在這麼一個商業科技的大會上來說那末一個不靠譜的話題。其實我也不太願意講這句話,因為我是60後,覺得這個世界還挺好的,然而也不得不講,因為時間到了,講完了,吃吃飯。

我記得我讀大學的時候,讀過一本書,其中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深,馬克在戰壕裡對於另一個人講,咱們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一代人主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幹掉,只是幹掉的模式不同樣而已。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配置到一家全國最大的一家通信社,裡面有兩位我的前輩,一名是離休幹部,一名是50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領導就給了我一個熱水瓶,上班的時候,你到傳達室,每一個人排隊,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寫稿採訪,下班的時候再把水瓶拎下來......所以我覺得不能這麼過。

記得工作沒幾年就買了一台電腦,電腦這個事在整個大院裡面就變為尤其大的新聞。咱們的單位尤其好,他配置你所有的東西,除了了你老婆之外。然後買台電腦回去,我那兩個前輩跟我講說,單位什麼都發給你,你幹嘛還要用電腦呢?

後來他們曉得了,因為我有了電腦,我寫的更快,賺的錢就多,還可以儲存不少東西。後來我買了商品房,他們又瘋了,單位分你房子了,你還買另一個房子,你要包二奶嗎?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咱們曉得,中國從1978年到今天改革開放36年,咱們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36年咱們國家最幸運的一代人是哪一代人?我細心算了一下是1962-1975年出生的人。

為何說這一代人是最幸運的呢?第一,咱們這一代人沒有遭遇過飢荒。到了7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是容許人口出生的,1976年中國開始計劃生育。中國正式把計劃生育變為一個基本國策,我以前到農村支教過,我眼看過六個月大的主婦,幾個幹部拉她去病院引產。

第二、咱們是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1962年以前出生的,他的小學、國中、大學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咱們享受了所有的轉型福利。中國從1980年代進入轉型社會,咱們享受過國家配置給你的房子,也享受過商品房的福利,也享受過創業的機會,所以咱們享受過所有轉型的閱歷。

有一年我碰到胡潤,我讓他算一下,中國排名1000名的富豪平均春秋是多少?80%是1962-1975年的那波人,裡面屬兔子至多,都是1963年出生的。

這一波人是現今全世界所有國家裡面,擁有財富至多的一群人,而且是最年青的一群人,咱們跟美國比,要年青10歲左右,跟日本比年青12歲左右,就是中國擁有年青富豪至多的一波人。這波人在再造中國過程中,發動了網際網路的奇跡。

各位,你們未來的使命就是把他們幹掉。像馬雲、張旭日是最大年紀的,是1964年出生的。

尤其有意思的是這波人興辦網際網路基本上都是發生在1998年二季度到1999年四季度的18個月時間,這個時間段是中國網際網路的一個奇跡時刻,整個在這個時間視窗,所以他們發動了網際網路。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講了那末多獲利者,接下來我覺得世界開始泛起大的變化,在發生哪些變化呢?

第一,創業的人開始扭轉了。我有一次到淘寶去調研,淘寶鑽研院跟我講,淘寶這些中小企業主(賣家),大概是600-800萬之間,這波人之中85%以上是80後。

中國現在個體工商戶有3600萬,每年創業的企業大概在2500萬下列,就是年營業額在500萬下列的微小企業,那100%是80後,所以80後成為了創業最主要的人群。那末誰在消費?絕大多數都是80後。所以80後不僅成為創業的主力,同時成為了消費的主力。

第二,誰在流動?我有一次碰到華住,其中旗下漢庭酒店,去年漢庭酒店一年客流量72%是80後,那象徵著在全中國一線城市遊覽、遊玩的人大部份是80後。

還有,誰在立異?咱們不少商業模式,日子模式,甚至咱們的語言。

所以整個世界的基本盤在發生大的變化,過去20多年裡,中國的商業世界,老百姓的消費模型,創業模型,消費模型,甚至思惟模式都是由1962-1975年這批人所抉擇的。因為咱們創造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由咱們的價值觀所形成的。然而當消費、流通、創業的人群不同的時候,原來的商業模式都會推翻掉。

50後、60後他們最大的恐懼是什麼?他們跟你們不是一夥的。未來5-10年裡中國整個商業界會被徹底推翻掉,那些老同志可以洗洗睡覺去了。

接著咱們來看,有哪些在80後、90後世界裡,商業邏輯有哪些在發生扭轉?

第一,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這是一個尤其厲害的一件事情,我是做傳統出版業,20多年一直在寫書的人。我發現最麻煩的是什麼,中國60後、50後的80%以上會用電子書,連取得圖書的渠道都不見了。

所謂商業的網際網路化,我認為由兩部份形成。第一,企業將從新構建跟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第二,企業會應用網際網路工具改造企業內定的流程。

像明道所提供的工具,就是企業內定的一個網際網路化。它是一個內外的徹底網際網路改造。若果這兩個改造不完成的話,傳統的製造業以及傳統的服務業都會覆滅掉。我認為在未來五年左右,傳統製造業,50%的製造會破產。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我最近在浙江以及江蘇調研,他們最近在做強迫性的產業淘汰,高勞動力成本,高污染的中小型企業最近大規模的倒閉。

有一個官員跟我講,最近航空衛星拍下來,拍到江蘇省以及浙江省有些縣像被原槍彈炸過同樣,整個的廠房被拔掉,造成不少人失業,然而我認為陣痛是好的。剩下來的是那些有科技含量的,善待員工的,提供未來商品的企業才能應該生存下來。

在這個淘汰過程中,資訊化革命給到咱們很大的福利,不會應用這些工具的企業都將離開這些舞台。

第二個,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這要感謝喬布斯同窗,所謂品牌人格化,將近由消費品時代進入到粉絲時代。

中國1984年的時候,有一批人創業,王石、張瑞敏、柳傳志等等,這批人他們第一次正視了消費者,1984年張瑞敏在工廠裡面把一批不合格的產品砸掉了,是說未來離開這個工廠的產品必需是合格的產品,次品是不能出廠的。

再此以前,中國的不合格商品是可以出廠的,當時是有正品櫃檯以及次品櫃檯的。然而張瑞敏砸冰箱之後,消費者樹立了正品的文化思維。然而在今天已不行了,現在大家要的不是一個標準件。

前兩天我去首都機場,我從過道拎著箱子經由的時候,旁邊經由了一個很大的廣告螢幕,是一個手機廣告屏,裝扮一個像外星人的女人拿著手機,當我又走過一個手機廣告屏的時候,我走過去就在想,若果這兩個品牌的LOGO互換一下,咱們能搞得清楚誰是誰嗎?咱們是不曉得的。

今天咱們能夠容忍產品是出缺陷的,咱們但願你這個企業經營這個產品,能夠愈來愈好,所以「消費者是上帝」這個概念到現在是不存在的。這個消費者是誰呢?應該是咱們的兄弟姐妹,咱們的朋友。所以這些品牌可能未來都會被淘汰。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第三個,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我是一個很早就開始寫專欄的人,最開始給報紙寫,後來給雜誌寫,後來給新聞門戶寫專欄,結果我服務過的這些報紙、雜誌、門戶都差不多死掉了,這是讓我挺悲慟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想了許久,應該怎麼辦呢?這個月我開了一個自媒體,我要用微信來寫。我的作品,我只會寫很嚴肅的財經作品,然後我要做一個視訊,我那個團隊整個是85後,他給咱們提建議說:吳老師,你的視訊確定沒人看?

他們就在咱們財經頻道裡面加了一個很醜惡的東西,我一邊在講很嚴肅的巨集觀經濟的事,他在旁邊吐槽。然後給我一個約束說,所有的吐槽都不能變更的,所以大家之後看到的吐槽都是未經我授權的。

其實中國不少企業家不會講冷笑話,所以我說,不會講冷笑話的企業家必定是沒有未來的企業家。

第四個,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我在不少年裡面鑽研過中國的快速消費品以及耐度消費品。第一個,你先付錢?仍然是我先付錢?因為中國人是沒有信用習氣的。

第二個,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疆功能變數太大,所以傳統的最牛逼的企業是我從上海1塊錢出產的水拉到拉薩去賣,還能賺到錢,就是中國最賺錢的企業,這個人就是宗慶後。

你為了形成這樣的信用模式以及物流模式,首先你要樹立3-6級左右的經銷商的利益共同體,第二個,你要在全國各地樹立你的分銷倉儲,樹立物流體系,配銷體系才能完成。往往一個企業要把產品賣到全中國,首先在北上廣深打廣告,在7-10個大中型城市尋找經銷商,五六年之後進入三級市場,十年之後大概全國鋪完。

美國最牛逼的兩家企業可口可樂以及寶潔用了二十年時間才做到。然而今天有了網際網路之後,哪怕是定西,他可以第一時間以及上海的小朋友一塊兒曉得,耐克在哪一天發佈了限量版的球鞋,然後通過虛擬支付就能獲取這雙鞋。今年寶潔大幅度的裁員,這是寶潔進入中國三十年從未見過的事情。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在網際網路前提下,整個物流以及信用支付狀況發生了徹底變化,所有消費有可能城鄉一體化,各位這是一個巨大的福音。我若果出一本書,通過新華書店,能賣到100萬就了不起了。然而在未來網際網路以及電子化的狀況下,極可能未來有1000萬到5000萬的人願意看我的書,哪怕他支付1塊錢,5毛錢,我也能迅速成為一個大富翁。

最後跟大家談一談,各位跟我有什麼區別?世界很快就要交付到各位手上了,我還有兩句話跟大家講。你跟咱們有什麼不同呢?我覺得有一些仍然是不同的。

第一,我但願各位比咱們這一代人更相信常識。咱們50後、60後這一代人相信奇跡。在過去二十年裡面,中國人曾經經有過三個人,在他31週歲的時候成為了中國的首富:黃光裕、陳天橋、丁磊。

我有一個同齡人,他跟我講:天天晚上六點鐘的時候,我盤腿架在床上,我在想,我已31歲了,為何尚無成為中國首富?所以咱們這一代人對比相信奇跡,對比相信一些很特殊的模式。

所以我但願各位能夠跟咱們不同樣,因為中國到今天,大家不幸的是,中國現在整個經濟成長已進入到7%的環節,而在咱們像各位這個春秋,中國經濟增長是超過10%。所以中國已到了中速成長的層級,中國中產階級大概1.2億人,所以開始相信常識的時代泛起了。

第二點,我但願各位更能相信自己,咱們50後、60後、70後還相信組織,還相信國家,還相信那些民軍。同志們,我現在才曉得了,這些都是不可靠的。沒有一個組織是可靠的,沒有一個政黨是可靠的,沒有一個組織者是可靠的,沒有一個演講者是可靠的,所以咱們要相信自己。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第三,咱們要更相信民主。我女兒是90後,我跟她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在少年時代,我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國中到大學,我的班長都是班主任配置的。

但我女兒那一波目前他從幼兒園、小學到高中,所有的班長、班幹部都是選舉發生的,這是一個尤其大的區別。他會選舉他們的班長,成年之後就會選舉公共組織的領導人。

我女兒有一天要入共青團,她說:爸爸,她讓我寫入團申請書。我說:你曉得什麼是共青團呢?她說:不曉得。你信仰共青團嗎?她說:不信仰。那你為何要入團呢。

因為從小有了這樣一些民族的基因在裡面,所以我想各位這一代人,更要相信民主,相信自由,相信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普世價值。中國特色存在的前提必定不是跟全世界的普世價值進行抵禦,而是交融。怎麼能夠跟全世界一塊兒融洽的進步,是咱們這一代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不是專制能夠解決的,哪只有一條路可以解決,那就是民主。

第四點,你們這一代人比咱們更懂得享受。創業很苦,無論是拍電影、寫作、辦企業都是非人的日子,然而一個人走向勝利,若果犧牲日子作為代價,我跟各位講,是不值得的。

前兩天參加一個論壇,一個60後的朋友跟我在一塊兒,他是全國最大遊覽酒店的董事長,他說:我是一個尤其敬業的人,我的工作,造詣都是通過勤懇努力獲取的。在過去20年裡面,每年大年三十兒都是跟公司員工一塊兒過的。一個女人為你生兒子生女兒,結果二十年的大年三十兒都沒有陪她渡過,那你的勝利是不值得的。

有一年我去美國跟一個企業家朋友過海關,他是1964年生人,那把企業賣掉獲取20多個億。前面有一個美國人,帶著一個三歲的小孩給海關官員看。我那個朋友驟然掉眼淚,他說:我已不記得那末大的時候,我女兒以及兒子長得什麼模樣了。所以各位大年三十兒仍然是要跟自己的親人渡過,若果你有小孩,看著他一塊兒長大,那個快活以及你獲取聲譽以及財富的快活同樣主要,或是說更為主要。

最後分享給大家一句話:各位這一代人是否比咱們這一代人更值得信任。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老曾經說兩句

在我眼裡,吳曉波老師與大多數學院派專家不同,在於他緊跟時代潮流在轉型。儘管他有時候言辭犀利,拋出的有些思考方向不為部份人接受,然而他今天在這篇分享中披露的觀點,我是很認可的。

在80、90後的世界裡,商業邏輯有哪些在發生扭轉?

1、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

2、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

3、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

4、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

不是這樣嗎?我認為恰是。

農耕時代,因出產力不足,產品以及服務的供應、流通都還受到至關的制約;到了工業時代,出產力獲得極大發展,於是產品以及服務都開始講究統一化、標準化;然而現在是搬移網際網路時代,出產力已顯明多餘,且資訊開始極大對於稱以及透明,若果還沿用舊時代的老瓶,是裝不了新酒的。

新時代,要想產品以及服務受到市場追捧,必需要有溫度、有情感。換言之,也就是要注入精神、體驗以及感受,而這恰是網際網路化、人格化、娛樂化所能帶來的。

你覺得呢?

吳曉波老師說現在已從消費品時代進入到粉絲時代,是的,馬雲也說在過去5-10年你做電子商務還有出路,然而從今天到未來5-10年,玩的再不是電子商務,而是社群商務以及資料商務,你瞭解嗎?

28號下晝我將有一場線下流動,若果你感興致,可以報名去參加:

線下流動

一、

主題:《粉絲經濟與社群行銷》

時間:2015年9月28號(禮拜一)下晝14:00-17:30

地點:武漢市珞喻路吳家灣湖北資訊科技大廈四層欣略諮詢 · 悅度空間

主辦:武漢市創業天使導師團 欣略諮詢 · 悅度空間省級立異型孵化器

聯絡人:羅老師 18163550585

二、

主題:《傳統企業擁抱網際網路:領袖與匠人精神》

時間:2015年9月29日(禮拜二)下晝14:00–18:00

地點:武漢市礄口區武勝路人信地產行銷中心

主辦:光谷創業咖啡 湖北省汽車售後服務行業協會

聯絡人:朱老師 15827572462

歡迎關注、轉信、分享、交流~

下篇網際網路時代的合夥創業,股權新規則你得懂後記這段時間死磕網際網路,形成為了自己幾個成果: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已完成2.0版,歡迎以及創業路上的你一塊兒分享……

曾經慶學「網際網路+」公家平台

1、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內含傳統企業轉型創業)精英團隊提供頂層設計與基礎設計服務。

2、分享自己對於「網際網路+」的死磕與「網際網路+」時代轉型與創業之道的心得。

3、歡迎優良的投資公司(天使、VC、PE等)及優良的創業人材與我聯絡,這裡有優良的創業團隊以及項目。

4、以咖啡會友,與大家一塊兒鑽研「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

你可以稱呼我曾經老師,也可以叫我老曾經。歡迎你轉信平台文章以及發表建議、意見,或是你想瞭解哪些資訊,你可加我微信,也可通過助理與我聯絡。

曾經慶學微信:51301196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近日來動作頻繁,前有在演講中大放厥詞,後有大手筆投資N個公家號,一時惹來無數關注。有人說他是在文化之中最像企業家的,在企業家之中又是最有文化的。一塊兒來看看他對於商業邏輯變革的解讀。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來源 電商報 作者 吳曉波

吳曉波回顧了中國商業社會的歷史,他總結稱,一代人主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幹掉,只是幹掉的模式不同樣而已。而今中國的商業世界在開始發生變化。

過去富豪榜上的主力軍,即財富至多的人群,「80%是1962-1975年的那波人」,而他們將逐步被80後、90後取代,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者已逐步成為80後,這些人也正在重塑中國的消費模式、流通模式、創業模式甚至思惟模式。

在80、90後的世界裡,商業邏輯有哪些在發生扭轉?吳曉波總結為四個趨勢:

1、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

2、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

3、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

4、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

除了此以外,吳曉波作為一名60前輩,對于一代新的商業主力會提出哪些指望以及建議呢?

演講全文如下

大家好,你們對於我好一點,我首先要感謝許維,他容許我在這麼一個商業科技的大會上來說那末一個不靠譜的話題。其實我也不太願意講這句話,因為我是60後,覺得這個世界還挺好的,然而也不得不講,因為時間到了,講完了,吃吃飯。

我記得我讀大學的時候,讀過一本書,其中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深,馬克在戰壕裡對於另一個人講,咱們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一代人主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幹掉,只是幹掉的模式不同樣而已。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配置到一家全國最大的一家通信社,裡面有兩位我的前輩,一名是離休幹部,一名是50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領導就給了我一個熱水瓶,上班的時候,你到傳達室,每一個人排隊,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寫稿採訪,下班的時候再把水瓶拎下來......所以我覺得不能這麼過。

記得工作沒幾年就買了一台電腦,電腦這個事在整個大院裡面就變為尤其大的新聞。咱們的單位尤其好,他配置你所有的東西,除了了你老婆之外。然後買台電腦回去,我那兩個前輩跟我講說,單位什麼都發給你,你幹嘛還要用電腦呢?

後來他們曉得了,因為我有了電腦,我寫的更快,賺的錢就多,還可以儲存不少東西。後來我買了商品房,他們又瘋了,單位分你房子了,你還買另一個房子,你要包二奶嗎?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咱們曉得,中國從1978年到今天改革開放36年,咱們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36年咱們國家最幸運的一代人是哪一代人?我細心算了一下是1962-1975年出生的人。

為何說這一代人是最幸運的呢?第一,咱們這一代人沒有遭遇過飢荒。到了7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是容許人口出生的,1976年中國開始計劃生育。中國正式把計劃生育變為一個基本國策,我以前到農村支教過,我眼看過六個月大的主婦,幾個幹部拉她去病院引產。

第二、咱們是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1962年以前出生的,他的小學、國中、大學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咱們享受了所有的轉型福利。中國從1980年代進入轉型社會,咱們享受過國家配置給你的房子,也享受過商品房的福利,也享受過創業的機會,所以咱們享受過所有轉型的閱歷。

有一年我碰到胡潤,我讓他算一下,中國排名1000名的富豪平均春秋是多少?80%是1962-1975年的那波人,裡面屬兔子至多,都是1963年出生的。

這一波人是現今全世界所有國家裡面,擁有財富至多的一群人,而且是最年青的一群人,咱們跟美國比,要年青10歲左右,跟日本比年青12歲左右,就是中國擁有年青富豪至多的一波人。這波人在再造中國過程中,發動了網際網路的奇跡。

各位,你們未來的使命就是把他們幹掉。像馬雲、張旭日是最大年紀的,是1964年出生的。

尤其有意思的是這波人興辦網際網路基本上都是發生在1998年二季度到1999年四季度的18個月時間,這個時間段是中國網際網路的一個奇跡時刻,整個在這個時間視窗,所以他們發動了網際網路。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講了那末多獲利者,接下來我覺得世界開始泛起大的變化,在發生哪些變化呢?

第一,創業的人開始扭轉了。我有一次到淘寶去調研,淘寶鑽研院跟我講,淘寶這些中小企業主(賣家),大概是600-800萬之間,這波人之中85%以上是80後。

中國現在個體工商戶有3600萬,每年創業的企業大概在2500萬下列,就是年營業額在500萬下列的微小企業,那100%是80後,所以80後成為了創業最主要的人群。那末誰在消費?絕大多數都是80後。所以80後不僅成為創業的主力,同時成為了消費的主力。

第二,誰在流動?我有一次碰到華住,其中旗下漢庭酒店,去年漢庭酒店一年客流量72%是80後,那象徵著在全中國一線城市遊覽、遊玩的人大部份是80後。

還有,誰在立異?咱們不少商業模式,日子模式,甚至咱們的語言。

所以整個世界的基本盤在發生大的變化,過去20多年裡,中國的商業世界,老百姓的消費模型,創業模型,消費模型,甚至思惟模式都是由1962-1975年這批人所抉擇的。因為咱們創造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由咱們的價值觀所形成的。然而當消費、流通、創業的人群不同的時候,原來的商業模式都會推翻掉。

50後、60後他們最大的恐懼是什麼?他們跟你們不是一夥的。未來5-10年裡中國整個商業界會被徹底推翻掉,那些老同志可以洗洗睡覺去了。

接著咱們來看,有哪些在80後、90後世界裡,商業邏輯有哪些在發生扭轉?

第一,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這是一個尤其厲害的一件事情,我是做傳統出版業,20多年一直在寫書的人。我發現最麻煩的是什麼,中國60後、50後的80%以上會用電子書,連取得圖書的渠道都不見了。

所謂商業的網際網路化,我認為由兩部份形成。第一,企業將從新構建跟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第二,企業會應用網際網路工具改造企業內定的流程。

像明道所提供的工具,就是企業內定的一個網際網路化。它是一個內外的徹底網際網路改造。若果這兩個改造不完成的話,傳統的製造業以及傳統的服務業都會覆滅掉。我認為在未來五年左右,傳統製造業,50%的製造會破產。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我最近在浙江以及江蘇調研,他們最近在做強迫性的產業淘汰,高勞動力成本,高污染的中小型企業最近大規模的倒閉。

有一個官員跟我講,最近航空衛星拍下來,拍到江蘇省以及浙江省有些縣像被原槍彈炸過同樣,整個的廠房被拔掉,造成不少人失業,然而我認為陣痛是好的。剩下來的是那些有科技含量的,善待員工的,提供未來商品的企業才能應該生存下來。

在這個淘汰過程中,資訊化革命給到咱們很大的福利,不會應用這些工具的企業都將離開這些舞台。

第二個,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這要感謝喬布斯同窗,所謂品牌人格化,將近由消費品時代進入到粉絲時代。

中國1984年的時候,有一批人創業,王石、張瑞敏、柳傳志等等,這批人他們第一次正視了消費者,1984年張瑞敏在工廠裡面把一批不合格的產品砸掉了,是說未來離開這個工廠的產品必需是合格的產品,次品是不能出廠的。

再此以前,中國的不合格商品是可以出廠的,當時是有正品櫃檯以及次品櫃檯的。然而張瑞敏砸冰箱之後,消費者樹立了正品的文化思維。然而在今天已不行了,現在大家要的不是一個標準件。

前兩天我去首都機場,我從過道拎著箱子經由的時候,旁邊經由了一個很大的廣告螢幕,是一個手機廣告屏,裝扮一個像外星人的女人拿著手機,當我又走過一個手機廣告屏的時候,我走過去就在想,若果這兩個品牌的LOGO互換一下,咱們能搞得清楚誰是誰嗎?咱們是不曉得的。

今天咱們能夠容忍產品是出缺陷的,咱們但願你這個企業經營這個產品,能夠愈來愈好,所以「消費者是上帝」這個概念到現在是不存在的。這個消費者是誰呢?應該是咱們的兄弟姐妹,咱們的朋友。所以這些品牌可能未來都會被淘汰。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第三個,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我是一個很早就開始寫專欄的人,最開始給報紙寫,後來給雜誌寫,後來給新聞門戶寫專欄,結果我服務過的這些報紙、雜誌、門戶都差不多死掉了,這是讓我挺悲慟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想了許久,應該怎麼辦呢?這個月我開了一個自媒體,我要用微信來寫。我的作品,我只會寫很嚴肅的財經作品,然後我要做一個視訊,我那個團隊整個是85後,他給咱們提建議說:吳老師,你的視訊確定沒人看?

他們就在咱們財經頻道裡面加了一個很醜惡的東西,我一邊在講很嚴肅的巨集觀經濟的事,他在旁邊吐槽。然後給我一個約束說,所有的吐槽都不能變更的,所以大家之後看到的吐槽都是未經我授權的。

其實中國不少企業家不會講冷笑話,所以我說,不會講冷笑話的企業家必定是沒有未來的企業家。

第四個,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我在不少年裡面鑽研過中國的快速消費品以及耐度消費品。第一個,你先付錢?仍然是我先付錢?因為中國人是沒有信用習氣的。

第二個,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疆功能變數太大,所以傳統的最牛逼的企業是我從上海1塊錢出產的水拉到拉薩去賣,還能賺到錢,就是中國最賺錢的企業,這個人就是宗慶後。

你為了形成這樣的信用模式以及物流模式,首先你要樹立3-6級左右的經銷商的利益共同體,第二個,你要在全國各地樹立你的分銷倉儲,樹立物流體系,配銷體系才能完成。往往一個企業要把產品賣到全中國,首先在北上廣深打廣告,在7-10個大中型城市尋找經銷商,五六年之後進入三級市場,十年之後大概全國鋪完。

美國最牛逼的兩家企業可口可樂以及寶潔用了二十年時間才做到。然而今天有了網際網路之後,哪怕是定西,他可以第一時間以及上海的小朋友一塊兒曉得,耐克在哪一天發佈了限量版的球鞋,然後通過虛擬支付就能獲取這雙鞋。今年寶潔大幅度的裁員,這是寶潔進入中國三十年從未見過的事情。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在網際網路前提下,整個物流以及信用支付狀況發生了徹底變化,所有消費有可能城鄉一體化,各位這是一個巨大的福音。我若果出一本書,通過新華書店,能賣到100萬就了不起了。然而在未來網際網路以及電子化的狀況下,極可能未來有1000萬到5000萬的人願意看我的書,哪怕他支付1塊錢,5毛錢,我也能迅速成為一個大富翁。

最後跟大家談一談,各位跟我有什麼區別?世界很快就要交付到各位手上了,我還有兩句話跟大家講。你跟咱們有什麼不同呢?我覺得有一些仍然是不同的。

第一,我但願各位比咱們這一代人更相信常識。咱們50後、60後這一代人相信奇跡。在過去二十年裡面,中國人曾經經有過三個人,在他31週歲的時候成為了中國的首富:黃光裕、陳天橋、丁磊。

我有一個同齡人,他跟我講:天天晚上六點鐘的時候,我盤腿架在床上,我在想,我已31歲了,為何尚無成為中國首富?所以咱們這一代人對比相信奇跡,對比相信一些很特殊的模式。

所以我但願各位能夠跟咱們不同樣,因為中國到今天,大家不幸的是,中國現在整個經濟成長已進入到7%的環節,而在咱們像各位這個春秋,中國經濟增長是超過10%。所以中國已到了中速成長的層級,中國中產階級大概1.2億人,所以開始相信常識的時代泛起了。

第二點,我但願各位更能相信自己,咱們50後、60後、70後還相信組織,還相信國家,還相信那些民軍。同志們,我現在才曉得了,這些都是不可靠的。沒有一個組織是可靠的,沒有一個政黨是可靠的,沒有一個組織者是可靠的,沒有一個演講者是可靠的,所以咱們要相信自己。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第三,咱們要更相信民主。我女兒是90後,我跟她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在少年時代,我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國中到大學,我的班長都是班主任配置的。

但我女兒那一波目前他從幼兒園、小學到高中,所有的班長、班幹部都是選舉發生的,這是一個尤其大的區別。他會選舉他們的班長,成年之後就會選舉公共組織的領導人。

我女兒有一天要入共青團,她說:爸爸,她讓我寫入團申請書。我說:你曉得什麼是共青團呢?她說:不曉得。你信仰共青團嗎?她說:不信仰。那你為何要入團呢。

因為從小有了這樣一些民族的基因在裡面,所以我想各位這一代人,更要相信民主,相信自由,相信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普世價值。中國特色存在的前提必定不是跟全世界的普世價值進行抵禦,而是交融。怎麼能夠跟全世界一塊兒融洽的進步,是咱們這一代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不是專制能夠解決的,哪只有一條路可以解決,那就是民主。

第四點,你們這一代人比咱們更懂得享受。創業很苦,無論是拍電影、寫作、辦企業都是非人的日子,然而一個人走向勝利,若果犧牲日子作為代價,我跟各位講,是不值得的。

前兩天參加一個論壇,一個60後的朋友跟我在一塊兒,他是全國最大遊覽酒店的董事長,他說:我是一個尤其敬業的人,我的工作,造詣都是通過勤懇努力獲取的。在過去20年裡面,每年大年三十兒都是跟公司員工一塊兒過的。一個女人為你生兒子生女兒,結果二十年的大年三十兒都沒有陪她渡過,那你的勝利是不值得的。

有一年我去美國跟一個企業家朋友過海關,他是1964年生人,那把企業賣掉獲取20多個億。前面有一個美國人,帶著一個三歲的小孩給海關官員看。我那個朋友驟然掉眼淚,他說:我已不記得那末大的時候,我女兒以及兒子長得什麼模樣了。所以各位大年三十兒仍然是要跟自己的親人渡過,若果你有小孩,看著他一塊兒長大,那個快活以及你獲取聲譽以及財富的快活同樣主要,或是說更為主要。

最後分享給大家一句話:各位這一代人是否比咱們這一代人更值得信任。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老曾經說兩句

在我眼裡,吳曉波老師與大多數學院派專家不同,在於他緊跟時代潮流在轉型。儘管他有時候言辭犀利,拋出的有些思考方向不為部份人接受,然而他今天在這篇分享中披露的觀點,我是很認可的。

在80、90後的世界裡,商業邏輯有哪些在發生扭轉?

1、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

2、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

3、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

4、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

不是這樣嗎?我認為恰是。

農耕時代,因出產力不足,產品以及服務的供應、流通都還受到至關的制約;到了工業時代,出產力獲得極大發展,於是產品以及服務都開始講究統一化、標準化;然而現在是搬移網際網路時代,出產力已顯明多餘,且資訊開始極大對於稱以及透明,若果還沿用舊時代的老瓶,是裝不了新酒的。

新時代,要想產品以及服務受到市場追捧,必需要有溫度、有情感。換言之,也就是要注入精神、體驗以及感受,而這恰是網際網路化、人格化、娛樂化所能帶來的。

你覺得呢?

吳曉波老師說現在已從消費品時代進入到粉絲時代,是的,馬雲也說在過去5-10年你做電子商務還有出路,然而從今天到未來5-10年,玩的再不是電子商務,而是社群商務以及資料商務,你瞭解嗎?

28號下晝我將有一場線下流動,若果你感興致,可以報名去參加:

線下流動

一、

主題:《粉絲經濟與社群行銷》

時間:2015年9月28號(禮拜一)下晝14:00-17:30

地點:武漢市珞喻路吳家灣湖北資訊科技大廈四層欣略諮詢 · 悅度空間

主辦:武漢市創業天使導師團 欣略諮詢 · 悅度空間省級立異型孵化器

聯絡人:羅老師 18163550585

二、

主題:《傳統企業擁抱網際網路:領袖與匠人精神》

時間:2015年9月29日(禮拜二)下晝14:00–18:00

地點:武漢市礄口區武勝路人信地產行銷中心

主辦:光谷創業咖啡 湖北省汽車售後服務行業協會

聯絡人:朱老師 15827572462

歡迎關注、轉信、分享、交流~

下篇網際網路時代的合夥創業,股權新規則你得懂後記這段時間死磕網際網路,形成為了自己幾個成果:

吳曉波:未來5-10年,商業邏輯將被你不得不瞭解的這群人推翻

已完成2.0版,歡迎以及創業路上的你一塊兒分享……

曾經慶學「網際網路+」公家平台

1、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內含傳統企業轉型創業)精英團隊提供頂層設計與基礎設計服務。

2、分享自己對於「網際網路+」的死磕與「網際網路+」時代轉型與創業之道的心得。

3、歡迎優良的投資公司(天使、VC、PE等)及優良的創業人材與我聯絡,這裡有優良的創業團隊以及項目。

4、以咖啡會友,與大家一塊兒鑽研「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

你可以稱呼我曾經老師,也可以叫我老曾經。歡迎你轉信平台文章以及發表建議、意見,或是你想瞭解哪些資訊,你可加我微信,也可通過助理與我聯絡。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曾經慶學微信:51301196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