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以來,在國家層面,推進跨境電商關聯改革以及健康發展的政策陸續出台,在處所層面,廣東、浙江、上海等地紛繁搶灘配置,加速培育跨境電商新優勢。2015年儼然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大年,新的風口已經形成。在新形勢下,如何借力跨境電商提振外貿,培育新的增長點,成為亟待謀篇配置的主要課題。

分析師:周國洪 吳紹山 包詠菲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一、跨境電商「風口」已經形成

(一)我國跨境電商年均增長超30%

依據中國電子商務鑽研中心統計,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約4.2萬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出口佔比約85.4%,B2B交易佔比達93.5%。另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年增長率將超過30%(見圖表1)。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7月28日,在中國跨境消費高層研討會上,商務部鑽研院電子商務鑽研部副主任張莉表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入快速發展期。主要跨境電商平均增長率在40%周圍,其中跨境零售增長率達到40%-50%。從一般貿易來說,B2B跨境電商佔到總體的85%-90%,海淘、跨境消費等佔10%-15%的份額。

今年5月,由商務部外貿發展局、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浙江省商務廳以及金華市共同舉辦的2015全世界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發佈的訊息顯示,中國6.49億網民中有50%的人會網購及海淘,相比價格昂揚的進口商品,海淘降低了網購成本,也帶來了跨境進口電商的發展機遇。此外,跟著自貿區的設立,跨境電商成為中國外貿企業追求海外商機的新選取。

(二)跨境電商成為疲弱外貿形勢的「提振器」

現用的,外貿形勢疲弱。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6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降低7.3%。其中,出口7.75萬億元¥,降低0.9%;進口5.88萬億元¥,降低14.6%。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12萬億元¥,降低8.8%。其中,出口1.19萬億元¥,降低8.9%;進口9302億元¥,降低8.6%。

在全國外貿進出口值泛起雙降的同時,跨境電商業務異軍崛起。2014年跨境電商佔我國外貿的比重約為15%。商務部預測,未來幾年,跨境電商佔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比例將會提高到20%(見圖表1)。

與傳統國際貿易相比,跨境電商優勢顯然。藉助網際網路等電子工具,跨境電商繞過傳統的渠道商以及批發商,經由工廠、線上平台便可把產品直接送達國外消費者。供應鏈的縮短,有助於顯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貿易效力。而且,原來的中間成本一部份變為出產商的利潤,一部份成為電子商務平台的佣金,剩下的則成為消費者取得的價格優惠,外貿淨利潤遠高於傳統貿易。

跨境電商平台的迅速成長有助於改善我國的外貿前提以及環境。傳統貿易模式下,我國中小外貿工廠的產品只能供貨給外貿公司、國外採購商。能夠在國外設辦事處、銷售網點,直接銷售產品的大型外貿工廠,又會受到地功能變數、人材、法律、實力的限制。發展跨境電商,有助於打破我國境外行銷渠道受制於人的瓶頸。

此外,在提振外貿形勢的同時,跨境電商有助於施展我國製造業大國優勢,加快我國經濟轉型進級。現用的,我國製造業大多處於國際產業分工鏈低端,訊息技術服務業、金融保險業等現代出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於遲緩。跟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對企業的產品質量、研發設計、品牌銷售以及快速反映能力的請求更高,將直接推進物流配送、電子支付、電子認證、訊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以及關聯電子訊息製造業的發展,有效推進傳統產業轉型進級,最終促成我國外貿提質增效。

(三)跨境電商成為「群眾創業、萬眾立異」主要推進力

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造詣了小微群體「創業夢」。據商務部估算,目前每年在跨境電商平台上註冊的新經營主體中,中小企業以及個體商戶佔到90%以上。如在敦煌網訊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平台上(為中小企業提供B2B、B2C等網上交易服務)出口提供者有120萬家,大部份是個體工商戶以及小微企業。儘管每張定單金額不大,但能讓小企業、小品牌直接面對全世界近400萬個買家。

跨境電商平台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把握全世界商機、融入全世界市場的機會,中小企業可通過海外行銷,繞開中間環節,直接追求全世界市場交易機會,實現產品國際化推廣。同時,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讓我國中小企業直面全世界大市場的眾多競爭者,有助於加快中小企業立異步伐,塑造更多的國際知名品牌、知名企業,不斷晉陞中中國產品的品質以及形象。

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不僅帶來了大量高知識、高素質、高能力的崗位需求,而且對從事物流快遞的普通勞動力發生大量需求。人社部以及阿里聯合完成的鑽研表明,中國網購行業創造了10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至關一部份就是跨境電商的貢獻。有了市場需乞降崗位需求,至關於為創業立異提供了載體以及平台。

(四)跨境電商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抓手

支撐跨境電商發展,有利於「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深刻推進。「網上絲綢之路」(通過跨境電商網路平台以及跨境電商產業交易鏈的建設,實現各國的跨境自由貿易)已經成為各地建設「一帶一路」的主要抓手。現用的,廣東、陝西、寧夏、哈爾濱、甘肅、杭州等地都紛繁提出打造「網上絲綢之路」。

此前發佈的《關於鼎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也激勵發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子商務合作,擴張跨境電商綜合試點。

業內人士認為,有了跨境電商這一「網際網路+外貿」的新業態,「一帶一路」就再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地輿概念,而是一個由沿線數十億消費者、零售商、製造商、服務商以及投資者群組成的、正在持續生長與「進化」的網路經濟體。

二、跨境電商國家利好政策不斷出台

今年以來,國家關於發展跨境電商的利好政策不斷推出(見圖表2)。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整頓在這些檔案中,最具綜合性以及指示性的是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促成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的指示意見》,主要內容可以提煉為「4個部門、3種平台、2類試(實)驗區」。

(一)海關、商檢、財稅、外管四部門受影響最大

《意見》請求「改善配套的海關監管措施」。過去針對一般貿易的大貨監管模式已不適應跨境電商,因而,海關總署在去年增列了「9610」、「1210」等監管模式代碼,並通過56號文明確了跨境電商進出境貨物、物品的監管流程。然而,在施行過程中還有需要完美之處。例如,在出口方面,跨境電商企業的商品數通常有幾千上萬個,假設按照現有的貨物10位海關商品編碼及物品8位稅號進行備案申報,將極大增添企業負擔,需要探索出口商品簡化歸類的可行性。

《意見》請求「完美檢修檢疫監管政策措施」。2013年11月,質檢總局出台了《關於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的指示意見》,2015年5月,質檢總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施展檢修檢疫職能作用促成跨境電商發展的意見》。至此,針對跨境電商的商檢政策基本確定。各個處所商檢局將在總局的指示意見基礎上,制訂相應之處監管軌制。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意見》請求「明確規範進出口稅收政策」。針對出口,財政部以及質檢總局在2013年12月下發了《關於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稅收政策的知會》,明確了出口跨境電商企業享受出口退稅或者免稅的前提。在該政策下,受制於增值稅發票等因素,大部份電商企業依舊無法享受退稅。至於進口,財稅部門還在探討制訂中。據悉,保稅進口模式下可能改為綜合稅,由增值稅以及關稅群組成,稅率在17%-22%之間(不同產品不同稅率)。

《意見》請求「完美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早在2013年2月,外管局就發文在上海、重慶、北京、浙江、深圳等五省市進行外匯支付業務的試點。今年初,該試點工作延伸到全國,並放寬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申請試點的前提。對于外管局以及央行來講,現用的的重點工作是推進人民幣在跨境支付中的結算,支撐境內銀行卡清理機構拓展境外業務,努力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化。此外,電子支付關聯公司將迎來長期成長機會。

(二)三種平台成為發展重點

《意見》第二條談到,「激勵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這些有實力的企業,主要指三種平台企業:公共平台、外貿綜合服務平台以及自建平台。

公共平台,即第三方電商交易平台,現用的的跨境電商第三方平台中,如亞馬遜、Wish、eBay、速賣通、敦煌網等;外貿綜合服務平台,是為泛博中小企業提供政務服務以及商務服務的企業,如一達通、融易通等,政務服務內含通關、外匯以及退稅,商務服務涉及供應鏈物流以及供應鏈金融等;自建平台,即自采自銷的獨立網站,如蘭亭集勢、環球易購、執御等,這些網站一般在品類方面對比垂直,流量比公共平台少不少。

三種平台中,公共平台以及自建平台其實是電商渠道品牌,有助於中國企業把握全世界市場的流通環節,晉陞中國企業(商品)在全世界資源配置中的話語權;外貿綜合服務平台既能說明中國大額外貿轉向線上電子商務,又能促使中國外貿發展變得更為規模化、集約化。

(三)兩類試(實)驗區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先行軍

兩類試驗區別別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及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試驗區。前者規模更寬廣,後者主要針對大陸與台灣的電子商務合作。

杭州是現用的僅有的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其核心是兩個平台:線上的「單一視窗」平台以及線下的「綜合園區」平台。目前,「單一視窗」平台已經上線,電商企業、支付企業、物流企業、倉儲企業以及綜合服務企業均可以通過該平台進行備案登記、資料申報等動作,一站式對接海關、商檢、外管、國稅等監管部門。在「綜合園區」平台方面,杭州下城園區、下沙園區、空港園區先行試點,未來將有更多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成立,形成「一區多園」格局。按照《意見》,一旦試點成熟,將擴張試點規模。

《意見》還提到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試驗區。該試驗區的構想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台辦等關聯部委在2014年11月提出,目前尚無獲得國務院的正式批文。假設順利,擁有地緣優勢的福州(平潭)以及擁有台資企業集群優勢的崑山有望成為試點試驗區。該試驗區有兩個特色,一是僅針對台灣地區,二是試驗內容不只是跨境電商。

此次《意見》內含的內容不少,除以上談及的4個部門、3種平台、2類試驗區,指示意見中還談到了財政金融支撐、綜合服務體系構建、跨境電商誠信經營、行業群組織樹立、國際多雙邊合作等。當下,國家正在不遺餘力地推進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力圖樹立一套適合企業成長的政策體系以及監管體系。在這樣的一套體系下,合規經營的跨境電商企業只需專註於市場流動,而不需要折返於各個監管部門。

三、國內各地競相搶灘跨境電商藍海

跟著跨境電商的規模不斷壯大,關聯政策體系不斷完美,國內多個省市紛繁搶灘跨境電商藍海,其中,廣東、浙江、上海等地表現尤為搶眼。

(一)廣東跨境電商已成領先全國之勢

廣東是全國第一外貿大省,也是全國跨境電商最大貨源地以及店舖會萃地。在2015中國(廣州)跨境電商高峰論壇上,廣東省跨境電商協會執行會長林保表示,廣東省跨境電商的商家已經有8-10萬家;內含物流、金融、經銷商等在內,從業人員已經過百萬。目前全國的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度在千億美元¥的層級,其中廣東的市場份額佔領了6-7成,當之無愧是中國跨境電商第一大省。

為鼎力推進跨境電商發展,今年7月,廣東省商務廳發佈《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園區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力爭3年內培育20—30個跨境電商示範園區。《意見》激勵應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興辦跨境電商園區,明確請求跨境電商園區需為入駐企業綜合服務。

在今年6月國家商務部公佈的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名單中,前海(全世界)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作為僅有一家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主要業務的產業園,取得了小米、申通等企業的青睞。據悉,該產業園規劃面積18.6萬平方米,將分兩期進行開發。一期項目建設為立異、創意、創業培育服務區,二期項目建設跨境電商產業鏈總部服務區,將打造擁有跨境電商特色的國家級電子商務產業園示範基地。

除了前海(全世界)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也是業界認可的電商集群地,吸引了諸多產業巨頭如天貓、聚美優品、華潤萬家的進駐。華南城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實體性交易市場,其配套設施龐大、完整為電商企業的日常運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

廣州、深圳是廣東跨境電商發展高地。在全國開展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城市中,(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福州、平潭),廣東省獨佔2個。2014年,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3.1億元¥人民幣,居全國試點城市第一,2015年更呈現爆髮式增長,前4個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就達到14.2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全年總額還要多,全年目的是達到40億元¥。2014年,深圳跨境電子商務總體交易額達170.4億美元¥,增長率27.3%。

(二)浙江獨享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優勢

浙江省商務廳的資料顯示,目前浙江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約佔全國的20%,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廣東。據同口徑測算,2014年浙江省跨境電商出口銷售額約63.5億美元¥。

跨境電商成為浙江新的增長點。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進出口總值超1萬億元¥,以及去年同期相比降低2.5%;其中,出口7944.2億元¥,增長2.3%;進口2154.4億元¥,降低16.8%。跨境電商逆勢上升,出口13.2億元¥,同比增長144.4倍。

目前,浙江省從事跨境電商的經營主體約3萬多個,在各大跨境電商平台上開設各類網店已超過30多萬家。如ebay有2萬家周圍的中國大陸賣家,其中30%是浙江的企業,在阿里速賣通平台上的賣家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及廣東,其中活躍的義烏賣家就有1.7萬家。銷售規模的迅速擴張,帶動了一批跨境電商領軍企業競相湧現,全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平台——阿里巴巴速賣通、杭州全麥、杭州子不語就是其中的代表。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今年3月,國務院批准在杭州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是我國首個跨境電商領功能變數的綜合試驗區。杭州有阿里這樣的巨頭,也有對比完備的產業鏈條,綜合配套優勢以及資源優勢顯然。

6月29日,緊跟國家《關於促成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的指示意見》步伐,杭州發佈《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施行專案》,設定的目的是,經由3-5年的改革試驗,力爭把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成全國跨境電商創業立異中心、跨境電商服務中心以及跨境電商大資料中心。目前,首批32條立異舉措已落地試驗,其中絕大多數為全國開創。

杭州跨境電商發展很活躍。擁有47萬家網路經營主體,交易額居全國城市首位。跨境電商綜試區累計進口貨值突電子商務主體培育、平台建設、人材培育、園區破4億元¥。今年,杭州規劃培育運用跨境電商外貿企業2250家,引進跨境電商產業鏈上企業200家,實現服務全國跨境電商出口150億美元¥。

7月22日,杭州海關啟動全國首批跨境電商B2B 出口業務試點,標誌著跨境電商出口模式從此前的B2C模式向B2B大貨模式延伸,有力地促成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發展。在新模式下,從事跨境B2B業務的企業只需在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單一視窗」平台完成企業備案取得備案編號,同時通過「單一視窗」平台送出「電子報文」便可完成出口申報手續,真正實現了「一鍵申報、無紙通關」。從長遠來看,B2B跨境出口模式將會成為跨境電商交易的主旋律。

義烏是浙江跨境電商發展的又一高地。義烏跨境電商的優勢在於其貨源、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政策以及實體市場。今年上半年,義烏賣家在亞馬遜、速賣通等平台所佔份額快速上升,其中在亞馬遜平台的佔比達到6.25%。據義烏海關統計,截至8月6日,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通關總量突破600萬票,義烏海關累計監管出口包裹600.3萬個,通關貨值達2878萬美元¥,摺合人民幣達1.78億元¥,小商品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發展勢頭迅猛。

(三)上海力推跨境電商居全國前列

上海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自貿區優勢是發展跨境電商得天獨厚的前提。7月28日,上海市發佈《關於促成本市跨境電商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內含設立跨境電商示範園區等12條意見,指出到2020年,上海市跨境電商交易額佔全市進出口總量的比重穩步提高,跨境電商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意見提出,上海將會聚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引進以及培育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跨境電商示範企業;完美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發展跨境電商物流體系;設立跨境電商示範園區;激勵跨境電商業態立異;改善配套的海關監管措施;完美檢修檢疫監管政策措施;晉陞跨境支付與收結匯服務;立異支撐跨境電商稅收機制;加大財稅金融支撐力度;加強立異鑽研以及人材建設;改善市場環境以及統計監測等12條措施。

除了「12條意見」外,上海還在今年6月成立上海市跨境電商工作領導小群組,組長是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副組長是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寅,小群組成員內含了上海市發改委、商務委、財政局、地稅、口岸辦、海關、自貿區管委會等13個部門的有關負責人。這樣高配,透露出上海對發展跨境電商的決心。

在質檢總局5月份頒布針對跨境電商的指示意見後,上海出入境檢修檢疫局在6月份也出台了跨境電子商務檢修檢疫管理辦法,引進「負面清單」、「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的質量安全監管」等軌制。上海海關推出了「行郵稅擔保實時驗放」、「貨到及時備案」、「負面清單癥結字商品備案審核」等措施,大幅提高了通關時效。

8月6日,上海啟用跨境電商航空物流綜合服務平台暨跨境電商示範園區,據瞭解,該平台是上海市第一個經海關批准的跨境電商航空物流綜合服務平台,同時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空港跨境電商服務場地。平台的落成以及投入使用,將構建全新的跨境電商公共物流服務,「一站式」解決部份企業對跨境鏈條不熟識、資質以及能力有限等實際問題,開拓跨境業務動作的「陽光通道」,可為上海甚至全國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提供服務保障。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上海還充沛施展自貿區優勢,將跨境電商試點從自貿區延伸到松江、嘉定、普陀等區功能變數。這象徵著自貿區再也不是上海跨境電商試點的僅有區功能變數。其中,松江出口加工區引進了天貓國際這樣的巨型進口跨境電商平台,並成為上海首個跨境電商示範園區。

自貿區還將引進民營電商企業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平台,扭轉現用的國營壟斷的「跨境通+東方支付」格局。實際上,跨境通本身既是上海進口跨境電商的綜合服務平台,又是針對終端消費者的電商平台,有「裁判員當運動員」嫌疑,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上海進口跨境電商的發展。如能實現這一轉變,上海也許能吸引到更多的跨境電商企業入駐。

(四)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不斷擴容

從2012年開始,國家選取在前提成熟的城市開展跨境電商試點。出口方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底,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北京、姑蘇、青島、金華、東莞、西安、南京、葫蘆島、銀川等16個試點城市先後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試點。同期,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先後開展了跨境電商進口業務試點。其中,進出口雙試點城市為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等地(見圖表3)。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整頓

另據悉,福州以及平潭列入跨境電商試點專案已獲國務院批准,分別成為第八個以及第九個試點城市。

除以上試點城市外,國內還有多個城市都在謀劃成為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天津市已宣佈向商務部進取踴躍申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東莞也提出最快今年下半年,將啟動申報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列入試點城市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在官方網站購買進口商品,將使用行郵稅,相比傳統貨物貿易稅率,降低了十多個百分點。在必定限額內,市民購物將免稅。

四、推進跨境電商成為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江蘇是全國外貿大省以及電商大省,製造業基礎以及網購基礎雄厚,是全國較早探索發展跨境電商的省分之一。然而,總體來看,江蘇跨境電商發展比廣東、浙江、上海等地仍顯滯後,領軍企業缺乏、立異活氣不足。未來,江蘇應立足優勢、加快發展,著力推進跨境電商成為新增長點。

(一)江蘇跨境電商穩步發展

一是寧蘇錫三地試點穩步推進。從全國來看,姑蘇是繼上海後全國第6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從省內來看,江蘇已在南京、姑蘇、無錫等地開展跨境試點。南京龍潭跨境電商產業園的跨境業務,於2014年10月正式投入運行。今年上半年,龍潭跨境產業園一般出口模式發出貨物35180票,已有近40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南京龍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姑蘇於2013年12月率先開通跨境試點平台,姑蘇工業園區國際商務區建設了跨境電商園區、倉儲設施以及跨境電商海關監管中心。無錫正在推進軟硬體建設,易單網、潘朵、賽昂、年喜合光等一批優質跨境電商企業公司紛繁落戶無錫。

二是形成一批代表性企業。目前,江蘇湧現出蘇寧易購、中國製造網等跨境電商龍頭企業。2014年7月,蘇寧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群組,2015年初,蘇寧借紅孩子進軍跨境電商,加大海外倉備貨。與此同時,蘇寧也通過在海外的分公司開始進行直接採購的模式。2015年5月,蘇寧易購「全世界閃購」頻道上線。此外,南京龍潭跨境電商產業園已有12家電商企業在海關註冊備案,內含金鷹商貿、南京貝滿多等多家進口電商企業,同時還引進慧貿通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三是網購基礎紮實。目前,江蘇4000多萬網民中有2534萬人是網購族,江蘇各類市場主體開辦的網站已達到23.9萬家,全省主要網路交易平台交易規模達到4415.29億元¥,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江蘇就有12個,與廣東並列第一。從網購交易規模看,2014年,南京、無錫以及姑蘇的電子商務交易額佔到全省的九成以上。憑藉中國製造網、蘇寧易購等大型電商平台,南京的網路交易額穩居全省第一,達到了3538.9億元¥。

(二)江蘇跨境電商實力仍顯薄弱

一是跨境電商發展速度遲緩。目前,無論從跨境電商貿易額仍然業務立異來看,江蘇都處在浙江、廣東之後。以試點城市姑蘇為例,2013年12月,姑蘇工業園區發出江蘇跨境電商第一單。然而,截至目前只做成業務2.4萬單,涉及商品1322種,金額1839萬元¥。同期,其他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業務規模都以數億計。

二是缺乏全世界知名的平台企業。依據2015年寧波跨境電商博覽會上發佈的《返利網跨境電商使用者鑽研講演》資料,目前跨境電商平台滲入率最高的為天貓國際,達到25.70%;京東全世界購以及亞馬遜海外購滲入率分別為14.70%以及11.15%,排名位列第二以及第三(見圖表4)。從滲入率來看,江蘇跨境電商企業的實力還相對於薄弱。

智庫 | 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 培育江蘇經濟新增長點

資料來源:《返利網跨境電商使用者鑽研講演》

三是全國試點城市數量少。目前,廣東(廣州、深圳)、浙江(杭州、寧波)、福建(福州、平潭)都有兩個城市列入國家進出口試點。江蘇只有姑蘇以及南京擁有出口試點資歷,尚未有城市列入進口試點。缺乏試點機會,也就缺乏試錯空間,在通關、結匯等政策立異方面可能會滯後。

四是上海、杭州跨境電商的會聚效應可能削弱江蘇的發展。上海自貿區跨境電商試點平台跨境通啟動後,依託自貿區跨境電商物流中心以及已完成建設的報關報檢、跨境外匯支付系統,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貿易成本。杭州作為目前全國僅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擁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以及阿里等大型平台企業的會聚優勢,可能會吸引江蘇關聯外貿企業轉移,對江蘇跨境電商發展造成衝擊。

(三)打造江蘇跨境電商新優勢

新華社智庫江蘇中心分析認為,江蘇應結合自身特色,借鑒廣東、浙江、上海等地經驗,進軍跨境電商新藍海,培育外貿以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一是推進「網際網路+外貿」乘勢而上。現用的,愈來愈多的外貿開始轉向線上,跨境電商成為外貿調結構、穩增長的主要抓手。江蘇應把握國家推進跨境電商發展的機遇,進取踴躍做好國家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同時,施展製造業大省優勢,促成位造企業牽手跨境電商企業,在維護傳統貿易渠道的基礎之上,擴張海外銷售渠道,推進傳統外貿加快轉型步伐。

二是探索設立省內跨境電商試驗區。跨境電商是新興業態,產業環境以及影響因素變化較快,必需敢於突破傳統,打破成規,確保政策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目前,杭州是全國僅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擁有先行先試的優勢。建議江蘇在有前提、有基礎之處,探索建設跨境電商立異試驗區,開展政策立異,為江蘇跨境電商發展提供試錯空間。同時,推進海關、檢修檢疫、外匯管理、財稅部門等跨境電商核心監管部門開展業務立異,出台促成跨境電商發展的新舉措,為發展跨境電商探明路徑。

三是推進跨境電商B2B快速發展。B2B跨境出口佔領跨境電商的絕對份額。從長遠來看,B2B跨境出口模式也將是跨境電商交易的主體。目前,國內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試點已在杭州開展。建議江蘇關聯職能部門群組織人員赴杭州,調研跨境電商B2B 出口業務試點工作,為江蘇大宗貨物跨境出口尋找新出口、拓展新通道。同時,鑽研制訂B2B跨境電商平台型企業扶持政策,激勵優勢行業垂直電商企業開展跨境電商B2B業務。

四是建設完美公共海外倉配套設施。海外倉是整個跨境電商供應鏈的主要支撐環節,逐步將成為跨境電商的標配。樹立公共海外倉,有利於自有品牌直接面向國外消費群體,扭轉以往中國製造只能取得低廉回報的困境,逐漸走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目前,浙江已提出未來三年,建成籠蓋全世界主要出口國家的60個公共海外倉。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路、蘭亭集勢、敦煌網、京東、大龍網、有棵樹等電商平台也紛繁配置海外建倉。江蘇應支撐有實力的企業,在海外主要出口市場配置海外倉,並加速發力建設本土化服務體系,為江蘇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提供完美的配套服務。

【最江蘇】:第一時間發佈、解讀江蘇最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民生動態,用原創蕩滌紛雜,用思維解讀資訊,用情懷傳遞觀點。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歡迎關注「最江蘇」微信公家號(微信號:zuijiangsu)←長按複製,看更多精彩內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