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幾天前發了一篇報導:《亞馬遜內情:殘暴工作環境中的比拚》。一副要深刻揭示Amazon的吃人文化的架式。

我不曉得有多少跟著指責的群眾,或是急吼吼跳出來維護的員工,是真的把那篇巨長的文章看完的。因為假設拉到底,就會發現,所有的隻言短語,所有的小困擾都匯聚成一個訊息,這裡不友好,不請客吃飯。
也許你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嚴厲,高效,充溢野心,最厭惡請客吃飯的人,然後興沖沖地加入了Amazon,結果吃不消,那隻能說明你過去對自己的判斷失誤,你其實並無那麼強硬,其實你真正喜歡的,恰是每一個人都說著場面話。
在我從Amazon離任快兩年的一個早晨,收到了一封前同事從Amazon內定轉出來的信,信的內容也很簡單概要:
今天是我在Amazon的最後一天,我是昨天才抉擇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的。緣故是,昨天坐我左側的,最近老不來的哥們兒跟我說,他患有白血病。

他還跟我說,離開這裡,去過你的日子吧。然後亞麻人各種回復各種感慨啊,紛繁一副夢裡不知身是客狀,說很受啟迪,祝這位辭職的同事順利找到真正的日子,祝白血病同事過上幸福的瀕死日子因為實在不曉得祝什麼好,種種。
我問這個轉信給我的前同事,你覺得這封信會扭轉什麼?
沒有任何扭轉!次日,依舊工作16小時,依舊往死裡噴不給力的同事。你不要認為他們埋怨,他們自嘲,就覺得是否他們真的不喜歡這個處所,他們喜歡這個處所喜歡得要死,他們喜歡被需要、被分派、被督促、被迫使進步喜歡得要死。
咱們每個人,都或者多或者少有這樣隱秘的需求,只無非Amazon把它們放到了明面上罷了。
職場挨罵何種心態面對?
是,被罵成狗了,被罵成狗之後呢?
國人時常感慨,美國是個寬容到了幾乎偽善的程度,再大的loser都會被這個社會巨大的善意輕輕地托在手心,不讓你摔在現實的水泥上。
總之一句話就是,在美國工作你很少會獲得直接的申斥,會被暗地裡議論,會被穿小鞋,會被孤立,這些都是常態,然而當面罵你很爛,會上直接踢你下馬,歪果臣妾們實在做不到啊。
Well,在Amazon你不用耽心。
假設你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被人申斥,而且你也自知明明沒有很牛的時候,那多半是時候換群組了。
說明你在的這個群組都是比你弱的人,已經沒有什麼好留戀的了。比你強的人,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平庸的你做水平很次的事而忍住不罵你的,微臣實在做不到。
第一次被罵是被新來的頂頭上司
我第一次被罵,是被新來的頂頭上司。
他讓我做一個靈敏性大的工具,好讓他把握怎麼排兵布將。我哼哧做出,得意洋洋地捧著工具欲表功。
剛開始演示,上司說,你憑什麼覺得我會對你這些雞毛蒜皮的細節感興致?我讓你做個工具,是為了說明我快速做決策的,中間這些污七八糟的東西這麼拖慢速度,輸出還這麼醜。
我飛也似地逃竄出辦公室,最後做了一個極簡主義的,相似於傻瓜相機同樣的工具,藏起了我所有的自作聰明以及自以為是。
他也沒有表揚我。後來的某一天,有領導問我,你這小子做出來的東西工整大方,還不用怎麼多費口舌你就曉得我要什麼,哪兒來的經驗?
我曾經在Amazon被罵成狗。
第二次被罵,見魔殺魔的女經理
我第二次被罵,是被見魔殺魔的女經理。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觸b預算以及實際落實,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亂如牛毛的公司總賬目,囫圇吞棗地看了個大概,覺得再揉以及上自己機智的臨場施展,第一次會議勝利混完應該沒有問題。
然而並無勝利。
女經理不停地發難,問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問題……
我在連著說了三個I am not sure 之後,她直接轉向大老闆說:
「我覺得這個人根本做不了預算分析,我很耽心這會讓咱們的支出失控。你應該換更有經驗的人。」
女經理後來約我吃過一次飯,我卻一直心有慼慼,無法跟她成為朋友。但卻並不厭惡她。
在很後來的某一天,有領導說,你是我見過的最得力的做預算分析的人,這麼繁瑣的工作,你卻幹得這麼好。
我曾經在Amazon被罵成狗。
第N次被罵,被平級的同事
我第N次被罵,是被平級的同事……
有一次我被拖進一個跟我做的東西有一點關系的會,被人問到的時候簡短解釋了一句,會議收場時說了句thank you就籌備開溜。
有人就看不下去了。一個跟我八竿子打不著的平級同事跑過來跟我說:那是討論的大家做的東西誒,你一點都不關切嗎?你有無集體聲譽感?
後來你們也猜到了,在被同事罵成狗之後的某一天,一名同事跟我說,我最看得起你的一點,就是you speak up like a bulldog, you work like you own it. (你就像一隻鬥牛犬同樣發聲,就像你擁有這家公司同樣去工作)。
我曾經在Amazon被罵成狗。
沒有衝突,沒有不滿,你只有和順地呆在原地
每一個人都但願被這個世界和順地對待,然而沒有衝突,沒有不滿,沒有人奉告你你其實很一般,不少時候咱們就只會和順滴待在原地,不少年。
有不少公司,做一做目的就變得不明確了,一會兒要政治正確,一會兒要男女平等,一會兒還要免費午飯。這些東西,都是nice to have,然而都不是must have。作為一個公司,作為一群職業人,say harsh things, make tough decision,讓人混身不舒服,卻讓人從更深層次放心。
Amazon嚴苛的文化,是說明彼此面對殘暴的現實: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維,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你並無那麼好,你還可以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