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賓靜蓀

當一個按鍵連上全世界,如何教孩子在網上維護隱私?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Photo byJanitors @ flickr)

十歲到十五歲的青春期階段,電腦以及網路再也不只是單純的遊戲,更讓父母耽心的是連上網的海闊天空,以及結交天涯海角網友的自由。

社交網站的普遍,讓孩子習氣隨時更新自己動態、觀看朋友近況,隨手拍攝立刻上傳,出外打卡,甚至用手機揪團打架。社交網站成為人際養分的來源,朋友人數使得原本隱晦的人際關系可量化。文字、影音訊息的迅速傳佈,使得「秘密」幾乎成為不可能。

過去只有「遊戲」陷溺,現在還多了「色情」陷溺、「社交」陷溺。焦慮的父母以及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常為網路使用拔河,不是束手無策,就是兩敗俱傷。

網路管教成為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大的學習課題。《親子天下》採訪的所有專家學者老師,甚至經由這段時代的父母、國高中時曾經經玩得很兇的大學生,都建議,父母一方面必需維持對於新科技的瞭解以及好奇,一方面又須承認並接受自己在資訊科技上後進孩子。父母最佳歷時事以及科學鑽研結果,理性的以及孩子討論網路的各種影響。確認自己並不是用權威把握孩子,但也做好「面對於衝突」的心理籌備。

當一個按鍵連上全世界,如何教孩子在網上維護隱私?

(Photo by the UMF @ flickr)

Q1:買電腦給孩子前應先做哪些事?

  1. 愈晚愈好。許多本身鑽研網路對於兒少影響的專家、學者,甚至工作上必需重度使用網路的父母,都盡可能延緩自己孩子擁有個人電腦的時間。不少孩子到高中都還在使用家中同享的電腦。

  2. 網路最佳讓孩子「使用起來很不便利」。電腦最佳不要放在孩子房間,要放在公共空間或父母房間;有些家庭開機還得經由父母輸入密碼。不申請寬頻、而用慢速網路,讓下載視訊、聯機遊戲變得很慢。當然,父母本身也要忍耐在家使用電腦的不利便。

  3. 此外,用3G手機上網,也可讓父母容易獲得上網主導權。高雄市學生咨商中心主任李佩珊取締家中寬頻服務,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吃到飽的價格,連上電腦上網。「奉告孩子這樣可以省一筆開消,該睡覺時關手機,就不會有夜半起來上網的爭執。」但她提醒,若孩子的網路口味「已開發」,再去限制會對比難題。

  4. 先商定使用原則。父母應該以及孩子討論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商定,例如使用電腦的先決前提(完勝利課、家事後)、天天使用的時段以及時間長短。

  5. 設定需要的監護以及過濾軟體。以及孩子商定會使用家長監護軟體,或應用一般閱讀器中內建的功能,查閱孩子的閱讀紀錄。盡可能陪伴孩子一塊兒上網。

Q2:買手機給孩子前應先做哪些事?

  1. 手機也是愈晚持有愈好

  2. 功能愈陽春愈好。所有專家建議,若果買手機是了與孩子聯絡,掌握行蹤安全,那末機能愈陽春愈好。盡可能使用預付卡,以免孩子大量使用造成的費用高漲。

當一個按鍵連上全世界,如何教孩子在網上維護隱私?

(Photo by Mr Moss @ flickr)

Q3:孩子將個人資料、心境、照片放上網路,如何教孩子在網路上維護隱私?

青春期孩子要獲得同儕認同、要與世界連結,部落格、社交網站讓他們獲取成長過程中的陪伴,感覺不寂寞。因為要有更多連結,孩子公開的真實資訊越來越多。

  1. 家長要時常提醒以及解釋隱私的主要

  2. 明確奉告孩子哪些資訊不能公開。自己及父母姓名、家庭背景、住址電話等基本資料不要公開,也不要張貼清晰易辨的獨照。「網路上沒有移除這件事,」專門鑽研網路素養的交大教育鑽研所講座教授周倩表示,放上網的任何東西,即便移除,仍然是有人會散佈出去。「社交網站最嚴重的是隱私問題,」周倩說,透過按贊,不少資訊一貼再貼,讓她「愈鑽研愈害怕」。周倩也提醒孩子不要隨意按贊、不要隨意將不認識的人加為朋友。

  3. 提醒孩子上傳前多想一下。孩子最常見的心態是「我不會那末倒楣」。許多國高中女生喜歡貼裸露的自拍照,或與男友的親密照片,以示「愛的象徵」。父母老師可以提醒,貼以前要自問:「訊息內容你自己兩年後、甚至三十歲時還可以接受嗎?其別人可以看嗎?」

  4. 教孩子在社交網站上維護自己的法子。微軟服務中心副總洪志鵬建議,社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愈少愈好。儘管他國二的兒子不太玩,但他仍建議設定資訊只跟「朋友」分享,某些訊息不想讓所有朋友收到,還可以將社交網站的朋友分類,指定只有哪些人可以看到或不能看到訊息。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家號(微信號:cn-parent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