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其他的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Twitter一直以來都在掙扎的完成知足使用者增長指標以及華爾街的預期水平。關於Twitter的使用者增長的問題有 不少可能的解釋,但他們把這些歸結為一個簡單的事情:當內容同享到內容流的時候,為了保證內容的可讀性,這時內容流就必需得為了維持關聯度而更聰慧。

你以為Twitter火到不行?其實他已慢慢輸掉了戰爭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Twitter的今日更新介面是一個很直接的版本,會呈現所有的內容。所以你關注的人越多,你使用twitter的次數越多,你就會發現過多的資訊以及單一的頁面會讓你的使用者體驗愈來愈差。

Facebook卻採納了一個很不同的法子;早在2008年,馬克·扎克伯格就樹立了一個資訊同享機制,他預測每一個人的同享資訊狀況更新以及照 片每年將會增長一倍。在2009年,Facebook以5000萬¥美元¥收購了Friendfeed。之後整合團隊,應用使用者分享的外部網站內容,來分析用 戶喜歡什麼以及不喜歡什麼。在2011年以及2012年,Facebook又挖走了來自矽谷資料科學團隊,樹立了一個叫做EdgeRank的智慧排序引擎,用 來搞清哪篇文章以什麼樣的順序推送給哪一個使用者。

儘管有些使用者埋怨每一次瀏覽的順序都有變化,但Facebook仍然是繼續了此項程式,現在他獲得了回報。在2015年,Facebook的內容流 自動知會你距離上次閱讀有多久了,你對於什麼類型的內容感興致,你喜歡什麼,你點擊什麼,並且搞清楚誰是你的親密的朋友並且顯示他們發佈以及分享的內容。 Facebook的排序算法由愈來愈大機器智慧團隊不斷調整以及改善。在 Facebook上,你關注的人越多,你的使用者體驗就會越好。

谷歌同樣的也預感到愈來愈豐厚的資訊將浸沒使用者,谷歌從2011年就開始致力於鑽研預測人們可能會感興致的內容,隨後關閉了其他個性化谷歌程式 像iGoogle。谷歌於2012年開始,經由三年的迭代提供了一個很先進的程式,這個程式用來推斷你需要曉得的事情,從你停的車到新鮮物品的資訊搜 索。谷歌一直在很積極進取的把Google Now擺在你搜尋結果的前面。

與Facebook以及谷歌相反,Twitter卻卡在了即時時間流內容顯示上了,無論多麼無關緊要他仍然是會泛起在你的頁面中。

最近Twitter的Dick Costolo懊悔過於關注安撫華爾街以及短期的發展。他們一直在不懈的努力讓更多的使用者在Twitter上關注更多的人。初期的產品團隊在Twitter 發現了一種模式,表示若果你關注了至少30人,你可能會繼續的使用Twitter。所以他們從新設計了產品去驅動這種行為,這也就單純的增添了常用使用者 量。是的,這是一個給華爾街展示成果的簡單有效的法子。然而,恰是因為這種只講究數量的行為,使得Twitter的使用者體驗愈來愈糟糕糕。

跟著手機使用者超過電腦使用者,手機螢幕大小的約束使得流化模式更為的主要。最關聯的以及最有動作需要的要擺在最前。儘管許多評論者似乎認為,切換到 Flipboard或是是Nuzzle那樣的效果型態檢視要好一些,然而Facebook、谷歌等證明,卡片形式的資訊流介面效果很好。Twitter需 要解決的真正問題是順序的問題,哪些文章是主要的,以及接管內容的順序。

Twitter已成為咱們這一代的新聞專線,從突發新聞,有趣的內容,以及名人動靜。Twitter現在需要的是制訂出一個好的閱讀以及分享模式。Twitter似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已組建了一些資料分析團隊,然而這些努力現在還來得及嗎?讓咱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VB,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