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XAPI在大資料的趨勢中獲得愈來愈多關注。讓學習資料從學習系統、工具、內容解放出來,可說是一大革命性的觀念,貯存在LRS內的資料稍後可以在不同LRS之間流動,徹底不會被鎖死,而LRS可以存在於任何處所,手機上、工廠機台內、值勤崗位的管理系統內等,學習者的總體圖像將更為完整。當學習者在使用新工具或內容、選修新課程、改變工作時,所有累積記錄。

學習隨時隨處在發生,但要如何才可以採集以及銜接所有關聯的學習經驗呢?咱們來談談為這目的而樹立的一套標準——ExperienceAPI(也稱為的xAPI或TinCanAPI)(API是套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的縮寫)。因為舊標準SCORM顯明不符現代學習環境所需,在過去幾年網路資源與Web2.0工具快速多樣化與去集中化,行徑運算的發展與行徑裝置全面普及,可穿戴科技也開始展露頭角,所以採納全新概念的新標準xAPI相應而生。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學習資料無法整合

現在天天均可以看到有不少新工具被建立,有些是針對於教育用處有些不是,讓教育工作者可以用來建立學習內容以及流動。儘管眾多工具可以創造豐厚性、多樣性以及創造性的教學內容與學習經驗,但同時也發生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資料貯存。線上學習會發生資料,例如修過哪些課程、評價結果等等。這些資料在趨動個性化學習的過程中是這樣珍貴,但它們現在被鎖在許多不同的工具裡面,就像形成一張完整拼圖的成千上萬¥張小圖片無法被拼在一塊兒同樣。若果不同工具或是學習管理系統的學習資料無法整合交流,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經驗也只是散落各處的片段而已。

學習並不是只限於傳統的課程學習

再者,無論是在學校或是職場,學習不可能只局限在各學校或企業學習管理系統(LMS)所提供的課程內。以職場上為例,學習還可能發生在像是SlideShare(幻燈片及檔案分享網站)、SharePoint(企業內定內容檔案管理系統)、Yammer(企業內定社群網路)、WordPress(部落格平台)、企業內定知識庫、專案開發、各型研討會、甚至是Youtube、Facebook等等眾多社群網路與資訊平台,以上都是所謂的非傳統的學習系統。企業或學校要如何採集及分析學習者在這些非傳統學習場所所進行的學習經驗與資料呢?

非傳統學習的學習資料為何主要呢?咱們以企業為例來做個說明:

70/20/10模型

若果你是企業學習與發展(L&D,LearningandDevelopment)專業人員,你應該早已熟識70/20/10模型,一種已被許許多多全世界知名大企業用於制訂員工學習與發展策略的模型。70/20/10模型簡單的來講就如下圖所示:

XAPI:基於學習行為的大資料套用技術

也就是說,企業員工只有10%的學習來自企業所建構好的培訓課程(Courses,內含線上課程在內),其它90%的學習則來自工作經驗(Experience,70%)以及主管以及同事的指示(Coaching,20%)。若果不能記錄及分析這90%的學習經驗與資料,企業就沒有線索來晉陞員工的能力及工作績效。

有了xAPI會怎麼樣?

有了xAPI,學習者所有學習經驗,蘊含制式的課程以及遊戲、行徑裝置套用程式、社群網站等非傳統學習模式,都能被記錄、追蹤與分析。

有了xAPI,學習流動創作者可以設計原生套用程式(NativeApps),當行徑裝置連線時,它可下列載內容與流動到套用程式內,將它們存儲在行徑裝置上。學習者可以在離線狀況下執行這些學習流動,裝置記錄這些學習流動與資料,並在裝置再度連線時將xAPI講演傳輸給LRS。學習者甚至可以在一台電腦上啟動學習流動,然後在行徑裝置上完成它,徹底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讓隨時隨處可學習的理念得以實現。

社群學習、行徑學習、無縫學習、非正式學習都是過去舊標準無法記錄的,若果無法追蹤學習過程,學習設計無疑是空口說白話,現在xAPI將可以知足這些需求。

xAPI可以對於學習經驗做更細膩的追蹤記錄,所以可以對於學習流動與學習者作更深刻的剖析,例如提供課程設計者的反饋,可據此針對於目的學習者調整內容與教學,而對于學習者的習性、作風、行為模式的解析,讓個性化的學習得以實現。

讓學習資料從學習系統、工具、內容解放出來,可說是一大革命性的觀念,貯存在LRS內的資料稍後可以在不同LRS之間流動,徹底不會被鎖死,而LRS可以存在於任何處所,手機上、工廠機台內、值勤崗位的管理系統內等,學習者的總體圖像將更為完整。當學習者在使用新工具或內容、選修新課程、改變工作時,所有累積記錄都帶得走,新環境不會對於他全無所聞。

咱們已有太多學習理論或假說奉告咱們要這樣做、要那樣做,似乎每一個都有道理、都有說明,然而到底每個對於趨近學習目的說明多少?可以量化嗎?咱們訂了幾十項的評量項目,然而除了了考試分數外,其它都是老師的主觀分數,可以更客觀更有系統嗎?企業花費大筆經費做人員培訓,到底對於績效與事業指標有沒有說明?那些專案有說明?那些無益?如何調整可以改良?高效的學習者與員工有怎麼樣的行為模式?如何有效應用社群學習帶來對於每一個學習者正面的說明?

將xAPI比喻為接通資料與資料的水管十分洽當,這個開放的標準但願能夠讓咱們察看到任何需要點測的過程,經由資料的解析,不斷地、即時地、更有效地反饋給學習者、教師、學習設計者及教育單位。事實上,學習分析(LearningAnalytics)並不是新的東西,巨量資料(BigData)的收集與分析在企業管理與商業界也行之有年,你在使用臉書同時,所有動作都被記錄下來,以供反饋與調整使用經驗或開發第三方套用程式,然而若果咱們繼續讓學習記錄鎖在每一個擴散的內容與工具內,教育或培訓就無法善用資料。(本文來自芥末堆,作者不詳,特此鳴謝)

xAPI是什麼

XAPI:基於學習行為的大資料套用技術

xAPI跟SCORM同樣都是由美國國防部以及白宮國家科學以及技術政策辦公室在1997年所成立的」高階擴散式學習「計劃(AdvancedDistributedLearningInitiative,下列簡稱ADL)所樹立的標準。SCORM在2001年推出後,到2009年間陸續推出許多更新版本。在2010年先後,ADL意識到需要定義一個更新的標準,來戰勝許多SCORM所面臨的限制。SCORM被局限只能追蹤特定的」課程導向」的學習資料,例如觀看了那些課程頁面、考試成就以及完成那些課程單元¥等等。新的xAPI標準讓咱們可以設計新型態的學習計劃,它可納入的不僅僅是制式的課程及評量測驗,還有所有可能會發生學習流動的各種學習經驗(蘊含連線或離線學習)。

xAPI是如何運作的?

XAPI:基於學習行為的大資料套用技術

xAPI的運作是依據流動流(ActivityStream)的概念,ActivityStream源自社群網路並且被眾多知名社群網站,如Facebook、Twitter以及Google+所使用。

1、人們藉由與其別人或內容互動過程來學習,這些學習流動可以透過xAPI記錄下來。無論這些學習流動是在哪裡發生的,xAPI均可以把它們記錄貯存下來。

2、當一項流動需要被記錄下來時,xAPI就會送出以」主詞,動詞,受詞」(Noun,Verb,Object)或是"我做了這件事"(Ididthis)格式的講演到學習記錄貯存區(LRS,LearningRecordStore)。

3、LRS記錄所有的流動講演,這些講演資料可以被傳輸給其他LRS、LMS或是講演工具(ReportingTool)。LRS可以單獨存在,或是存在一個學習管理系統(LMS)內。

作者:搬移學習前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