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極維客與Facebook以及谷歌所謂的金三角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自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開始,虛擬現實(VR)技術就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技術。國內的VR產業也迅速擴張,據統計目前國內製作VR硬體的廠家以及團隊已過百。無非,VR行業發展目前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VR內容的缺失,無論是Oculus、Valve或是索尼這樣的大公司,仍然是小型VR硬體商,目前都面臨「有硬體無內容」的尷尬境界。
而現在有一家叫做「極維客」的公司,聲稱已研發出一種叫做OSEngine的系統,能夠將所有手機端遊戲在30秒內變為「VR遊戲」。極維客聲稱公司已解決了VR內容缺失的行業老大難問題,一躍成為與谷歌以及Facebook(Oculus)比肩的VR公司。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87870近期採訪了多個VR遊戲開發團隊,業內人士對于極維客的「VR遊戲轉制」表示十分懷疑。從技術上來講,VR遊戲只能以VR為目的原生開發,傳統遊戲轉制VR遊戲存在物理上的不可能。從行業角度來講,傳統遊戲轉製成的VR遊戲不僅效果很難保證,而且頗有可能對於消費者發生不良影響,進而影響整個VR行業的發展。所以,極維客公司不僅不可能是Facebook以及谷歌的「金三角」,更不是VR行業的「黑馬」,它只是VR行業的害群之馬。
極維客創始人熊文龍
極維客:30秒一切遊戲轉製成VR遊戲
在極維客公司的官網上,赫然將自己稱為「虛擬現實手游平台」,因為網站聲稱能將《全民突擊》、《反恐精英》、《極品飛車》等熱點遊戲轉化成VR版本。至於如何實現這樣神奇的功能,該公司創始人熊文龍是這樣解釋的:
「OSEngine系統能夠對於APP用戶端檔案進行自動化分析,解析出APP用戶端的surface以及OpenGL的所有架構。然後OSEngine會依據圖像場景的現用的坐標系計算出兩組新的坐標系,依據新的坐標系生成新的一套轉化矩陣算法。最後,OSEngine會把矩陣算法插入表格到制訂的程式之中。此外,所有經由咱們轉化的APP用戶端都會使用特徵碼紀錄在資料庫,每一次更新到新的用戶端。之後,系統會自動識別並轉化該APP。」
簡言之,通過極維客OSEngine系統,能夠在不需要源程式碼的情況下,將目前市場上的手機遊戲轉化成「VR遊戲」。而且,該公司還強調是在「30秒內」,將普通遊戲轉化成VR遊戲。這個技術聽起來完美到使人難以置信,所有遊戲一鍵轉VR,簡直填補了世界空白,中國產技術再次拯救世界。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極維客官網首頁顯示可將手游在VR版與普通版自由切換
普通遊戲轉VR物理上不可能
普通遊戲無法轉化成VR遊戲,最根本的緣故是,真正的VR遊戲從開始製作時就要斟酌VR環境以及平台的問題。要製作一款VR遊戲,首先要選取平台,例如Gear VR或是Oculus Rift,每一個平台的硬體不同,所以遊戲開發的體驗以及互動的設計也會不同。遊戲團隊需要繚繞該硬體的互動模式進行VR開發嘗試,譬如UI層級,景深,比例,編譯模式等等等等,而這與傳統遊戲的開發是徹底不同的。
傳統遊戲的思路無法拿到VR中做參考,以UI設計為例,手機遊戲中的平面UI其實是用OverLayer模式顯示的,懸浮於一切物體上。但在VR遊戲中,這種模式呈現的UI其實是左右眼徹底一致的,也就是空間位置在無限遠,但實際他又在所有遊戲物件上,這就會造成對於焦過錯。
此外,被「30秒」一鍵轉化成VR的傳統遊戲還會見臨這樣的問題:
1.本身是手游,但現在的動作模式變為了戴著眼鏡盒子,摸著觸摸板,動作很難精確,尤其是點擊動作,對于遊戲本身的弄法也失去了意義;
2.在3D場景中原來是固定視角,現在360度轉向,必然會有穿幫的美術,固定視角變為可旋轉視角對于多數遊戲來講沒有意義;
3.UI是平面的,沒有立體層次感,失去了VR的意義;
4.個別畫面無法分屏。
極維客所謂的「OSEngine」到底是什麼鬼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極維客所謂的30秒普通遊戲轉化VR遊戲的「OSEngine」其實只是一個噱頭,其核心分為三部份:
1.Android遊戲往往基於GLSurfaceView或是TextureView,遊戲的內容編譯到一塊離屏的SurfaceTexture(Surface)上,實現左右分屏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將surfacetexture綁定的OpenGL ES Texture 編譯兩次,就能實現分屏。所以只需要將一個3D遊戲解包,然後對於java層做少量改動便可實現。極維客其實還做了一個工作,在最後編譯時將兩個矩陣稍作修改,左右眼拉開了距離以及一點旋轉角度來詐騙使用者,這是3D的,其實所有的動作都在2D層面(即編譯好的圖像)
2.對于觸屏的動作,他們映射到了他們的一款硬體上,這部份其實也不繁雜,可以反編譯原來的套用程式,將輸入事件分發下去便可。
3.他們會記錄已適配好的遊戲,將反編譯/修改這部份工作自動化完成,這就是所謂的雲適配,沒有什麼創意。
簡言之,對于傳統遊戲,極維客採納了下列三個步驟來進行所謂的轉化:
1.將傳統的手機遊戲左右分屏,加入一些簡單的矩陣運算來摹擬視差
2.將傳統的手機遊戲的動作映射到自有硬體上
3.將上述兩件土掉渣的事情自動化完成
而經由這樣轉化的遊戲,體驗效果極差是顯而易見的,不僅未能獲取任何VR特性,而且喪失了作為2D遊戲的動作快感。這樣的遊戲體驗,對于玩家來講也是一種折磨。
轉化VR遊戲沒有版權問題?
普通遊戲轉化VR遊戲不僅在技術上不可能,同時在版權方面也存在很大問題。極維客公司對於外聲稱經由轉化的傳統手游,不存在任何版權問題。然而幾家大型遊戲公司對於87870表示,一方面遊戲公司已在著手製作VR版本,另一方面第三方團隊如極維客「轉化」後的遊戲很難保證效果,有很大可能會讓消費者發生過錯印象。幾家遊戲公司的工作人員都表示,若果遇到相似情況會毫不猶豫進行法律維權。
3D技術電影《阿凡達》
極維客損害的不僅是自己 還有整個VR行業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用一部《阿凡達》讓3D技術走向世界,他曾經經預測5年內3D技術將會全面普及。但事與願違,《阿凡達》走紅之後,一批公司開始製作所謂的「3D轉制」影片,最終敗壞了觀眾的胃口,3D技術也未能像卡梅隆預測的那樣走紅起來。
VR行業目前面臨的情況與當年的3D十分相似,在技術沒有徹底成熟以前,一些糟糕糕的體驗極可能讓使用者對於VR失去信念,最終危害整個行業。從Oculus到Epic,從國外專家到國內VR從業者,大家的共識都是製作質量高的VR體驗來吸引消費者,即使數量少也只是暫時的,等到市場成熟,更多的VR內容會自然發生。而像極維客這樣的公司,只求數量以及速度,製造質量低下的體驗(根本不能稱之為VR體驗)。最終只給消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僅損害自己公司的利益,同時也毒害了整個VR行業。
文章來自87870官網,但願大家關注官方微信號:VR87870,更多精彩VR內容盡在87870。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