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杭州舉辦的新網商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發表了演講,題目為《阿里零售平台的無線「賦能」》。他從零售商業的歷史啟程,瞻望了中國引領無線時代全渠道交融的新商業圖景。
張建鋒在演講中回顧了零售商業的歷史:「中國最先的百貨業態與全世界第一家百貨相差了48年;從1984年屈臣氏集團旗下的百佳超市進入中國內地算起,中國與超市這一業態久違了54年。也是在1984年,皮爾卡丹在中國開店,此時中國距離世界上第一家連鎖商業、美國的大西洋與太平洋茶葉公司足足晚了100多年……」
歷史的軌跡在電子商務泛起後發生了變化,中國追上了世界的步伐,甚至開始嘗試超出。張建鋒表示:「這一波電子商務的興起之中,中國只比美國晚了幾年,泛起了淘寶網等標誌性的電商平台,而且在不少方面超過美國,譬如咱們有數億搬移購物使用者,有強大的物流體系。阿里零售平台的GMV,今年就會超過沃爾瑪。在日子服務領功能變數,像滴滴快的,起步略晚於優步,但業務發展以及公司估值增速堪稱驚人。」
張建鋒在演講中指出,當下使用者向搬移端轉移的趨勢已十分清晰,大家愈來愈多地通過手機無線端下單,在接下來的搬移購物大趨勢中,中國佔患有先機,「手機淘寶這樣的典型平台維持了日活躍使用者(DAU)每年100%以上的增速」。
基於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阿里在搬移端積極進取發力,收效顯著。張建鋒介紹道:「阿里零售平台2015年第二季度成交額55%來自搬移端,搬移收入佔比也首次過半。在無線這個趨勢上,咱們省悟算對比早的,動作也對比快。搬移購物的發展速度確鑿越過你的想像。」
張建鋒認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零售的本色、商業的本色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應用新的技術以及新的思惟,想方設法晉陞效力、降低成本,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產品以及服務。「在無線時代,阿里將會用自己累積的網際網路、雲計算以及大資料能力,更好地去說明以及支撐商家。」
此次新網商峰會由領先電商行業媒體《天下網商》主辦,阿里巴巴合作支撐,阿里鑽研院、淘寶大學、天貓智囊團、阿里音樂協辦。在兩天的峰會期間,阿里巴巴集團多位高管及商界重量級佳賓出席並分享了前沿觀點。
附行癲演講全文:
阿里零售平台的無線「賦能」
——阿里巴巴集團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以及大家做一次分享。
首先,以及大家一塊兒回顧零售業的歷史。無論你身處什麼樣的大時代,關於零售業未來的謎底,極可能就暗藏在歷史之中。
今天,阿里平台上承載的實際上就是一部很鮮活的新零售商業史。傳統百貨業的代表梅西百貨,連鎖商業的代表皮爾卡丹,超市的代表麥德龍,都已入駐或排定了入駐阿里零售平台的時間表。
百貨業興起以前,零售商業基本上是夫妻老婆店的世界,就像咱們的不少淘寶C店同樣。1852年,全世界第一家百貨樂蓬馬歇(Le Bon Marche)在法國出生。1900年,中國有了第一家百貨,哈爾濱秋林公司。秋林公司由一名名叫秋林的俄羅斯人1867年建立於俄羅斯,哈爾濱秋林是它的分公司,當時叫秋林洋行。今天,哈爾濱秋林集團仍然活著,並且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
百貨業是工業化以及城市化的產物。樂蓬馬歇成立先後,新的工廠以及新的行業不斷發生,巴黎的人口也不斷增添,那時候已有一兩百萬人口。百貨業解決了什麼問題?解決的是使用者體驗問題,尤為是女性使用者的體驗問題。今天咱們說淘寶上女性更易成為剁手黨,而現代百貨的目的使用者首先是女性,所以咱們看到美妝櫃檯基本上都在最佳的樓層,一樓。在百貨商場,商品的豐厚度增添了,加之明碼標價、營業面積大、購物環境好,消費者還可以享受逛商場本身帶來的愉悅感。
1859年,世界上第一家連鎖商業泛起了,美國的大西洋與太平洋茶葉公司。它從茶葉郵購起家,後來管理層抉擇開設連鎖的經濟型店舖。這一點其實很像今天咱們的不少商家,以前只有線上店,現在也開始做線下店。因為採納連鎖經營模式,大西洋與太平洋茶葉公司獲取了個體商戶難以企及的規模效應。它解脫了中間商對於貨源的節制,提高了供應鏈的效力。順便提一下,這家公司以及今天在坐的不少商家同樣,也是做跨境生意的。譬如它從中國以及日本直接進口茶葉,售價可以做到30美分一磅,而其他公司是1美元¥一磅。
再來講說超市。1916年,美國人桑德斯(Clavence Saunders)在田納西州開了一家自助商店,取名滾地小豬(Piggy Wiggy)。1930年,邁克爾‧卡蘭在紐約州開了卡蘭國王(King Kullen)食物店,這是現代意義上的超市。
超市的出生同樣有時代背景。當時汽車以及冰箱開始在美國普及,為主要開設在郊區的大型超市提供了土壤。比起鬧市區的百貨商場,郊區的商業地產成本低得多;比起連鎖商業,超市的商品價格也更低。超市的體量一般對比大,面向的消費者群體也更為廣泛。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銷售的商品不僅有食物雜貨,還內含電器、服飾等等,其實像一個連鎖的折扣式百貨商場,同時交融了連鎖商業以及百貨商場的長處。上世紀70年代,折扣商場發展最快的是Kmart,它甚至從來沒把以及自己同時出生於1962年的沃爾瑪當做主要競爭對於手。然而,沃爾瑪靠著技術後來打敗了Kmart。譬如,沃爾瑪用上了新的庫存管理系統Retail Link,讓千里以外的提供者曉得自己產品的銷售情況。再譬如,沃爾瑪很早就開始使用條形碼掃瞄銷售端資料。
無非,沃爾瑪也有玩砸的時候。10多年前它曾經經強推RFID,也就是無線電射頻識別技術,監控商品從運輸、倉儲到貨架的整個過程。然而,這個技術當時還不成熟,每件商品要增添成本50美分到1美元¥,受到不少商家的抵制。這也證明,任何一項變革,需要商業生態系統的各個伙伴都能受益。這些歷史上的案例,使得咱們在推廣滿天星溯源等新技術時,有了更多的啟迪以及思考。
最終沃爾瑪沒有抓住網路零售的機會,給了亞馬遜巨大空間。我想這是在坐各位熟知的歷史。與沃爾瑪相比,亞馬遜更像科技公司。早在1998年,它成立僅僅三年,就收購了兩家科技公司,佈局搜尋引擎以及線上交流。亞馬遜為業界所稱道的,還有其雲計算業務。依據亞馬遜最新一季度財報,雲計算營業利潤達到3.91億美元¥,這是它扭虧為盈、市值一舉超出沃爾瑪的癥結因素。順便說一下,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是81%,而阿里雲的增速比它高,是106%。
再讓咱們回顧一下,中國最先的百貨業態與全世界第一家百貨相差了48年;從1984年屈臣氏集團旗下的百佳超市進入中國內地算起,中國與超市這一業態久違了54年。也是在1984年,皮爾卡丹在中國開店,此時中國距離世界上第一家連鎖商業,美國的大西洋與太平洋茶葉公司足足晚了100多年。這一波電子商務的興起之中,中國只比美國晚了幾年,泛起了淘寶網等標誌性的電商平台,而且在不少方面超過美國,譬如咱們有數億搬移購物使用者,有強大的物流體系。阿里零售平台的GMV,今年就會超過沃爾瑪。在日子服務領功能變數,像滴滴快的,起步略晚於優步,但業務發展以及公司估值增速堪稱驚人。
在接下來的搬移購物大趨勢中,中國更是佔患有先機。
尼爾森今年4月出了一份講演,叫《雜貨店的未來》。講演一開頭就在講,「未來的風潮是否會讓您想起過去」。20世紀五六十年代,北美以及歐洲不少家庭都使用上門送奶以及其他每日必需品服務。中國不少家庭也使用過這樣的服務。如今,在全世界規模內,上門配送的模式正在回歸,有四分之一的全世界受訪者線上訂購過日用品並享受送貨上門服務。而消費者再也不是按月訂購,或僅僅是通過電話訂購,他們愈來愈多地通過手機無線端下單。咱們也看到,在無線端,不僅僅是購物,日子服務類的旺盛需求,讓手機淘寶這樣的典型平台維持了日活躍使用者(DAU)每年100%以上的增速。
零售的本色、商業的本色,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應用新的技術以及新的思惟,想方設法晉陞效力、降低成本,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產品以及服務。過去,商家也但願瞭解使用者,觸達使用者,「奈何力有所不逮,技術有所不及」。今天,在搬移購物時代,技術不同樣了,你服務使用者的模式也不同樣了。
依據易觀的資料,2015年第二季度,搬移網購在網上零售市場中的佔比增添到47%。而阿里零售平台2015年第二季度成交額55%來自搬移端,搬移收入佔比也首次過半。在無線這個趨勢上,咱們省悟算對比早的,動作也對比快。搬移購物的發展速度確鑿越過你的想像。今年年初,易觀還在預測到2017年搬移網購的佔比將超過50%。顯然,這個預測太過保守。
在搬移端,消費者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網購,消費人群年青化的趨勢更為顯明,而且,像90後消費者,也更樂意在電商平台以及社交媒體分享他們的購物體驗。商家呢,與消費者之間也真正實現了實時互動。
在搬移購物的場景下,消費者更需要便捷的優質商品舉薦,商家更需要精準的內容傳佈。有了LBS地輿位置資訊的支撐,搬移購物也更有助於本地日子服務的發展,有助於線上線下零售的交融無線端給平台以及商家帶來的顯著變化還內含,來自其它渠道的流量逐步上升。實際上,阿里零售平台正在持續挖掘多種社區化產品,為商家與使用者的連線提供更多支撐。
而淘寶天貓搬移端無縫的購物、支付體驗,也讓愈來愈多的消費者形成為了「多屏閱讀、手機成交」的新購物習氣,多屏使用者的單個使用者平均收入(ARPU)遠遠高於PC時代。
所有這些變化都說明,對於今天的商家而言,怎麼強調無線的主要性都無非分。除了了一些對比特殊的、可能更適宜PC端的場景,若果你來自無線的流量還不到一半,你可能會錯失未來消費者的購物時間,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已碎片化,大量的時間花在手機上;你也可能錯失90後消費者,錯失農村市場,因為這些人群更習氣於搬移購物。因而,咱們原先在PC運營的思路、客戶拓展的思路、客戶維護的思路,都面臨新的進級。
透過零售商業的歷史看未來,咱們可以看到,交融將成為零售業的一大趨勢,你不是簡單地遺棄傳統,或是簡單地遺棄某種商業業態,而是將各種商業業態的長處交融在一塊兒。
這樣的交融,首先是線上與線下的交融。所以咱們在今天的新網商峰會上看到了茵曼這樣的淘品牌,他們整合線下能力,開出線下店;咱們也看到美的、寶潔這樣的知名線下企業,以前只是電商總監做電商,現在是CEO帶頭做電商。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上月在阿里與蘇寧戰略互投的發佈會上說過這樣一段話:「人類社會每一次的技術革命,前20年都是技術的累積,未來30年才是偉大套用的開始,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農業革命,仍然是這次所謂的資訊以及資料革命。網際網路現在跨過了20年,未來30年才是真正的但願以及機會所在。網際網路公司的機會未來30年必定線上下,傳統企業或是線下企業的但願必定線上上。未來30年,咱們必需在一塊兒。」
線上與線下要在一塊兒,平台與商家也要在一塊兒。這樣的商業趨勢,也象徵著咱們需要網際網路時代的立異組織模式,讓彼此發生更好的化學反映。
在阿里看來,未來最佳的組織立異就是「賦能」。最近有本書,《從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講未來企業最需要的不是公司管理,而是會萃一群創意精英,營造適合的氛圍,讓他們快速感知客戶需求,愉悅地創造價值。那末,作為阿里這樣的平台,有責任提供最佳的生態環境,說明商家晉陞創造價值的能力。咱們會用自己累積的網際網路、雲計算以及大資料能力,以及客戶服務等各種業務能力,來說明以及支撐商家。
目前,在阿里零售平台上,無線端以及PC端天天都有超過一個億的使用者走訪,有數以百萬計的商家,有10億種類的商品,有物流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等各種協同。咱們還在無線端實現了高度個性化的舉薦。你搜一個癥結詞,每一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同樣。這就激勵商家,你不用去刻意打低價、打爆款,你可以去推出更多個性化的、優質的產品以及服務。
有了這些基礎,阿里的電商平台,堪稱商家做品牌、做行銷、與消費者互動的最佳平台,天天都會發生大量高粘性的內容,也是「網紅」這樣的新興粉絲經濟發酵的高能土壤。可以說,阿里的電商平台不僅僅是購物平台,它仍然是內容平台,是消費者媒體,是連線商家以及使用者的媒體平台。
咱們但願,這個消費者媒體平台為商家不斷賦能,讓商家的能力更強,讓消費者的體驗更爽。咱們相信,只有在這樣的平台上,商家才可以賺到錢,更多更好地賺到錢。
最後,讓咱們一塊兒迎接無線時代的真正到來,一塊兒打通線上線下,一塊兒服務好消費者。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謝謝大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