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動:阿里上市一週年帶來了哪些扭轉?
去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並以250億美元¥融資額創下全世界史上最大規模IPO紀錄。然而,對于尚未使用過阿里產品的大量海外股東以及公家來講,並不清楚阿里以及其他電商平台的區別,更不瞭解阿里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路徑。
昨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佈上市之後的第一份年報,公佈了一系列財務資料——目前阿里平台擁有3.5億名活躍買家,2015財年營收達123億美元¥,營收增長45%,自由現金流達78億美元¥。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一指禪」的電腦輸入模式,親自寫了一篇致股東公開信,詳細闡述了阿里未來戰略、平台優勢、資本市場甚至競爭對於手等外界關切的問題。
戰略:打造「double H」產業
截至2015年6月底,阿里巴巴集團共有34000名員工,其中,專門從事「中國零售市場」與GMV有關的員工數僅不到一萬人,這部份員工支撐了接近3萬億元¥新台幣的交易額,佔了中國零售消費總額的9%,人均支撐3億元¥。
馬雲在信中談到,阿里除了了電子商務,約半數的員工以及關聯公司「螞蟻金服」以及「菜鳥」,從事著具備重大戰略意義的新業務,內含物流、網際網路金融、大資料雲計算、搬移網際網路、廣告平台等業務,以及十年後基於資料技術的健康以及數字娛樂業務,「咱們稱之為『double H』產業,Health and Happiness(健康與幸福)」。
馬雲在信中表示,這些業務已初見成效。阿里投資的菜鳥物流系統每年處理大約100億個快遞包裹;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服務近四億活躍使用者;雲計算業務居於世界前列並且維持年增長率超過100%;搬移網際網路基礎產品,內含搜尋、地圖、閱讀器為中國使用者提供了不可缺乏的基礎服務。
他還預測,十年內中國50%以上的消費將會通過網際網路進行,中國80%以上的企業會使用到網際網路的電商平台、物流體系、金融服務、雲計算以及跨境服務。因而,阿里的業務以及中國經濟緊密聯絡在一塊兒,未來阿里提供的服務會是企業繼水、電、土地之外的第四種不可缺失的商務基礎設施資源。
十年願景:
全世界化、農村經濟、大資料
馬雲同時在公開信中確認,阿里今後十年的願景將繚繞著全世界化、農村經濟以及大資料發展進行。
對于外界關切的阿里可能面臨各種挑戰的問題,馬雲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阿里習氣於談論競爭,也不逃避談論競爭對於手。「咱們不是一家被維護起來的企業,咱們是在殘暴市場的競爭中走過來的公司,16年來,咱們學會了既維持理想主義以及價值觀,又頑強地生存下來,這並不易。」
在他眼裡,外界所理解的「挑戰」以及阿里所理解的可能並不一致。「阿里巴巴的定位是啟動一場商業的變革,咱們打造的是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咱們是為從事買賣的商家賦能,而不是與從事買賣的商家競爭,從這一點說,今天市場上所謂的』競爭對於手』,其實都是未來咱們賦能以及說明的對象。」
關於這一點,馬雲使用了一個比喻:「簡單地把今天市場上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當做阿里巴巴的對於手,是拿蘋果以及蘋果樹相比,是對於雙方都不合適的。」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小編微信:qq21414254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