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併後的美團以及群眾點評,有成為一家過早失去創業精神、被外部資本節制的公司的風險,若果這不幸成為現實,那末內耗以及戰略扭捏可能會成為潛在的威逼,這可能使其葬送目前兩家公司的優良地位,成為又一出1+1<2的慘劇。

美團以及群眾點評的合併案終於塵埃落定,依據官方的公告,兩家公司將成立一家新公司,而原來兩家公司將在這個新公司下,維持雙動力模式,即兩位創始人王興以及張濤將扮演聯席董事長以及CEO角色,兩家公司將維持原有各自的運營體制。

這種支配從表面上看可能會在必定程度上維持原有的創業精神,而且因為兩家公司原來各自文化懸殊較大,維持獨立也有助於防止整合中的文化衝突,但這種支配無法解決原有體制下的重複投資,而關聯的資源整合也可能因為缺乏明確主體而打折扣。因而,最終兩家公司仍然是會走向整合。

無非,合併公告中並無就新公司的股東形成以及關聯後續注資專案進行披露。在合併前,美團一直在追求投資,其資金鏈極可能已承壓,因而若果沒有新資金注入,新公司可能很快就會見臨資金面的挑戰。

在昨天的文章《哪對於會更幸福:美團點評,滴滴快的以及58趕集?》中,我認為最佳的合併專案,是將新公司徹底納入BAT中的某一家旗下,而最糟糕糕的是新公司繼續不站隊,維持獨立,在前一種情況中,前景可能會以及滴滴快的至關,而在後一種情況下,可能會以及58趕集相似。

現在看來,合併專案有接近最糟糕糕的情況的風險。以前已有媒體報導稱,按照合併以前的股分結構,其股東中既有騰訊以及阿里巴巴,也有紅杉這樣的資本大鱷,而在新公司,這些股東依然扮演主要角色,而且紅杉甚至可能已是最大股東。

目前已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一合併案成為阿里巴巴與騰訊這兩大巨頭繼續互相走進的證據,無非在尹生看來,這可能過於樂觀,目前兩家公司在支付領功能變數已正式交鋒,兩家公司都但願樹立或捍衛自己在交易資料領功能變數的絕對於優勢——這涉及到兩家公司未來的行業地位——在兩家公司扭轉這一目的以前,競爭依然是主要關系定位。

而現實的情況是,阿里巴巴已在O2O領功能變數親起爐灶,若果這是堅定不移的,而新公司在董事會層面又不能減少阿里巴巴的影響,那末新公司可能會處處受到牽制,淪為阿里巴巴以及騰訊這兩大巨頭鬥法的受殃及者

若果這一切不幸成為現實,則新公司本色上依然會是一家沒有靠山以及根的公司,那末它將很難同BAT(目前是百度以及阿里巴巴)開展一場平台級戰爭。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參見我以前的文章《現在王興的處境以及幾年前的劉強東相似,但糟糕得多》以及《哪對於會更幸福:美團點評,滴滴快的以及58趕集?》。

因為兩家公司只是解除了彼此的競爭,而更有實力、而且更看重戰略價值的BAT的壓力卻一點也不會降低,因而依賴外部持續輸血的局面在很長一段時間將難有扭轉,這將進一步提高財務資本方的話語權。而兩家公司走向目前的合併,極可能就因為投資方並不看好這種模式,從而施加壓力使然

在過去的歷史中,當一家創業公司徹底被外部資本節制時,往往會陷入嚴重的內耗以及戰略的扭捏不定中,尤為是當這家公司還要大筆大筆地燒錢、造血能力始終匱乏時。京東或許是少有的例外之一,那是因為投資者能從中看到通往盈利的方向以及趨勢。

在所有不幸的終局中,最不幸的或許是,新公司始終無法真正納入BAT中的某家的戰略棋盤中,而資本方再也不願意持續輸血,那時重組可能會再次發生,或是被迫流血上市(在以前王興已說過「誰先上市誰投降」),即使不是這樣,或許請求公司施行戰略收縮,轉向成本節制為主。

而不管是哪種情況,有些結果都是可以預期的,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的:

整合的過程均可能致使份額流失,在目前行業高速發展期,可能會給百度以及阿里巴巴更多的機會,而最終新公司的份額在整合完成時,可能會像以往相似的合併,回到合併前份額更大的一方的水平,而之後的變化趨勢則取決於整合後公司的競爭力。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若想瀏覽更多網際網路價值鑽研與評估方面的文章,請定閱尹生的微信公號價值線(jia-zhi-xian),或前往尹生的福布斯中文網以及百度百家專欄。若需轉載,請署名並註明出自價值線。但申明:尹生的所有文章僅做一般性探討,不作為投資決策之依據,股市有風險,請鄭重決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