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理財產品興起之後,銀行與「始作俑者」阿里及其下屬的支付寶之間的口水大戰就一直沒有停歇。而在央行暫停二維碼交易以及虛擬信用卡,以及四大行全線限制快捷支付轉入額後,雙方的戰爭愈發白熱化。一邊是對於其安全性、合法性的質疑,一邊是對於所謂「壟斷」以及「權力」的控訴,各自為戰,互不相讓。近期網路上更是有傳言稱互相在籌備檄文討伐對於方。這是一篇來自銀行人士的文章,文風勇敢犀利,直指阿里併購恆生電子將徹底挑戰監管底線,甚至直指馬雲。i黑馬分享本文,但願對於大家有所說明。

支付寶,怎麼扛?

2014年3月13日,央行發文暫停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的二維碼交易以及虛擬信用卡業務,發佈《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示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金額不得超過1000元¥,同一客戶所有支付賬戶轉賬年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3月15日,工行、建行對於餘額寶的額度由原先的單筆5萬下調為5千,每個月限額則從20萬降為5萬。中行、農行則將原來的餘額寶購買額度從原先的單筆5萬降為單筆1萬。

針對于此,阿里巴巴做出激烈反映,馬雲率先發佈以「支付寶,請扛住!」為標題的文章予以反擊,指責銀行對於其「聯手封殺」,呼籲支付寶「扛住」,言辭格外激烈,在行文以及用詞上很相符網際網路傳佈的特色,「雖敗猶榮」、「雖死猶生」、「死得其所」、「舉世未聞」、「匪夷所思」、「你可以的」這種四字短語被大量使用,連續發問「三中全會?」、「群眾路線?」、「兩會決議?」,還搬出「國際友人說:舉世未聞,匪夷所思」。此文誘發了使用者的大量轉信熱心。

不止於言論,3月16日,阿里巴巴公告啟動在美國上市融資的計劃;同一天,與阿里巴巴集團同在杭州城的恆生電子(600570.SH),收到控股股東杭州恆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的書面知會,稱恆生集團公司將規畫重大戰略事宜,恆生電子從3月17日開始停牌,支付寶將收購恆生電子的母公司恆生集團。

馬雲無疑是近十年來中國最卓越的商業巨頭之一,他老是會應用今天的優勢,去提前佈局明天甚至後天。在通過網際網路扭轉了傳統零售業之後,馬雲在大踏步地加速挑戰傳統金融業,就像他在對於彭博商業週刊採訪中明確表示的那樣:「若果銀行業不變革,咱們就來革命它!」

回顧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過程,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產品在立異以及服務群眾小微使用者上,曾經做出過主要貢獻。但跟著網際網路金融進入更高速暴發期,此前的規範不夠以及監管缺失,就成為了必需要補課的環節。但問題是,馬雲到底是誰?他真的是像他自己標榜的那樣在代表泛博使用者嗎?在阿里集團左手分拆電商遠赴美國上市、右手煽動網路使用者「革命」的時候,咱們不妨把望遠鏡拉長一些,看看他的台前幕後。

馬雲,一個深具網際網路沙皇氣質的「企業家」

若果說馬化騰是騰訊最大的產品經理,一切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李彥巨集是百度一號技術狂人,技術引領百度未來;馬雲則是竭力塑造自己「網際網路精神領袖」的形象,應用網際網路所帶來的革生力軍以及工具特性,號召推翻一切傳統,積極進取倡導樹立新的規則,並將這種理念滲入到從最基層農民百姓到各省部級高官。這成為馬雲的核心價值理念!

德國政治學家馬克斯‧韋伯曾經經提出領袖人物的三種類型:傳統型、卡利斯馬型以及法理型,其中卡利斯馬型個人領袖憑藉著其「超常魅力」吸引追隨者以及信徒,他本人被認為是一名內心「受天職召喚」的領袖;人們服從他,不是因為傳統或條律,而是因為對於他懷有信仰。從種種跡象看,馬雲內心最但願成為卡利斯馬型的領袖。無論是急於成長以及致富的中小企業者主、渴想勝利的社會民眾青年,仍然是阿里巴巴的員工們來講,其貌不揚的馬雲都有著某種偶像般的意義。

對於馬雲略有瞭解的人都曉得,馬雲擅長「宗教式」地進行個人價值觀推廣,甚至在企業內定強迫請求員工對於其有宗教般地信仰。一位沒有融入阿里巴巴最終離任的淘寶前高管用「物極必反」來形容對於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在他眼裡,自己不能接受的是某些阿里老員工們對於馬雲那種相似宗教崇拜似的感情。他說:「我可以尊敬他是一個企業家,尊敬他是一個創始人,但我不需要在靈魂深處把靈魂賣給他,沒有必要把他當成一個馬雲教來崇拜。」

這位高管並非一則孤例,而是阿里巴巴文化體制的縮影。馬雲的網際網路沙皇氣質體現在對於管理權力的極度把握以及「唯神命是從」的管理模式。馬雲屢次聲稱在阿里內定組織鑽研英國憲章運動、法國大革命,他還帶著團隊在外埠開了三天會,專門學習討論美國《獨立宣言》。於是,一方面,從2000年引入軟銀到2005年與雅虎換股,馬雲在屢次融資中都表現出對於節制權的正視多過對於股權的在乎;另一方面在馬雲的管理架構搭建以及管理模式上都以「唯神命是從」的「造神」模式來進行:在管理架構上,阿里形成為了一個以馬雲為核心的權力金字塔,針對於高管設有組織部,按期進行高管講座;針對於一線員工樹立「政委體系」,強調「支部建在連隊上」,每季度對於員工的績效考查中,其中50%考查的是價值觀,員工的加薪以及陞遷直接取決於此。

在公司以外,馬雲是一方面積極進取地組織、介入各種能佔領輿論風向標的「圈子」——茅台會、慈善圈、娛樂界等政企富商紳士匯聚之地,另一方面在阿里內定組建龐大的來自各大媒體的公關隊伍,在普通民眾、網民以及他的圈子中如「教父」般不遺餘力推廣以及鼓吹他的個人價值觀,他的內定信件、講話以及語錄四處流傳。

言行不一,馬雲追求的是什麼

2009年6月以及2010年8月,馬雲在阿里巴巴集團兩大股東美國雅虎以及日本軟銀不詳情的情況下,通過兩次暗渡陳倉的轉讓,將核心資產支付寶的全資控股股東從阿里集團變更成為馬雲私人節制下的浙江阿里巴巴商務有限公司,交易對於價僅為3.3億元¥新台幣,而彼時據美國投行估值支付寶約50億美元¥!

從經濟學原理而言,契約與產權一道形成市場經濟的基石,轔轢契約原則就損害了市場之本。若果契約得不到尊敬,勢必平添全社會商業風險,徒增交易成本。中國企業常有「契約軟肋」,由內定人節制的資產騰挪並不鮮見,而事情發生在網際網路教父、中國企業家標桿人物的馬雲身上,發生在中國引以為豪的勝利企業阿里巴巴,其「負示範作用」就更為顯著。

淘寶曾經經是創業者的天堂,但短短幾年,卻變為了多數人的惡夢。淘寶小二,是阿里巴巴內定及淘寶商家對於淘寶系工作人員的統稱。跟著淘寶系交易量的逐年攀升,淘寶小二們手中的權力也被逐漸拉近,這些平均春秋只有27歲左右的年青人,掌握著800多萬商家從開店到提高業務量的生殺大權。而這些棲身在日趨競爭激烈的電商淘寶系之中的各類商家,跟著淘寶系諸如天貓、聚划算等一系列平台化產品的推出,而其中1000多種付費推廣手腕並不能有效地提高商家的自身事跡,原有的業務量急劇降低。多年以來,以淘寶小二為中心的地下黑色產業鏈日趨成熟,攀附淘寶小二已成為了淘寶商家進入淘寶平台、晉陞交易量、參加各類促銷流動等的不二選取。

此後,為維持自身形象,馬雲不得不主動提出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轉而從台前走到幕後。

但不甘寂寞的馬雲旋即宣佈,計劃用8年時間,打造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元¥網路零售額的「中國智慧物流骨幹網路」(CSN)。一個由阿里巴巴集團持股43%、名為「菜鳥網路」的公司應運而生,承當起實現這一計劃的任務。

使用「菜鳥」這個略帶自嘲的公司名稱,馬雲但願向社會表達某種程度的謙虛,但籠蓋全國的物流骨幹網路計劃本身,令其膨脹的商業野心透露無疑。按照馬雲給出的說法,樹立中國智慧物流骨幹網路,一期將耗資1000億,二期還將繼續投入2000億元¥。共計3000億的巨額投資計劃橫空降生,菜鳥網路並無向外界透露千億資金的來源以及用處。

但無論菜鳥網路如何自我描寫,菜鳥網路已或是將要做的,與一般地產開發商所從事的事情並無本色上的區別,那就是:融資、拿地、變性,通過切分結算中心,以稅收落地為「釣餌」,吸引處所政府提供廉價並且優質的工業用地。而這其中,馬雲最看重的無疑是以這種模式瘋狂圈地的土地增值潛力。大量土地儘管開始以物流用地的名義獲取,但在實際執行中,至關部份將被轉為商業以及辦公用地,這部份土地增值的潛力將會很巨大。

「圈地」就涉及各地政府部門。在今年兩會期間,馬雲合縱連橫般地大量拜訪各省各部20多位部級幹部,為他的菜鳥「圈地」謀求更多的政治資本。

大而不倒,支付寶在扛什麼

截至2013年底,支付機構共處理網際網路支付業務193.46億筆,金額共計達10.4萬億元¥,其中僅支付寶一家網路支付業務筆數達120多億,支付金額達3.5萬億元¥。

從儲戶的角度來看,支付寶擁有便捷、收益高、風險低三個優點,確鑿改善了投資者體驗;從銀行成本及社會融資成原先看,因為支付寶給出的收益率高於銀行存款以及理財產品,於是對於銀行儲戶形成為了強大吸引力,而支付寶所募集的資金中,有大概九成又以協定存款的模式存回給了銀行,因而,對於銀行來講,通過支付寶存回來的錢其實是被支付寶高息攬走的存款。只無非經由了支付寶的這一倒手,銀行需要給這些存款支付的利息倍增,成本增添。面對於存款成本的上升,作為逐利的主體,銀行有動力有壓力提高貸款及其他表外融資的利率,從而轉嫁成本。

在現用的扭曲的金融體系中,資金價格愈加依賴於政府對於部份融資主體施加的隱性擔保來支撐。而一旦有信用事件的暴發證偽這種隱性擔保(譬如城投債的違約),實體經濟的流動性將會急劇壓縮,誘發經濟增長硬著陸。但若繼續維持隱性擔保,又會致使享受擔保的融資主體繼續大量融入資金,扭曲金融結構。無論做何選取,都蘊含巨大金融風險。在這樣的局面中,支付寶是體制扭曲的套利者以及推進者——恰是隱性擔保撐起了資金價格,支付寶才能夠給出較高的回報率。同時,支付寶也說明推高了全社會融資成本,令經濟結構更為扭曲。而在高利率環境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這些市場化的資金需求主體反而受到更為嚴重的擠壓,被處所政府融資平台這些相對於剛性的融資主體給擠出了市場。

從金融安定的角度看,在我國,針對於投資風險的各種隱性或顯性擔保大量存在(譬如,隱性的存款保險,銀行對於櫃檯銷售的理財產品的隱性允諾),老百姓也習氣了「剛性兌付」,風險定價機制在必定程度上是失效的。在這種大環境下,支付寶推出高風險、高收益產品,用預期的高收益來吸引眼球、做大規模,但不必定如實揭示風險,這裡面有巨大的道德風險,市場紀律不必定能節制有害的風險承當行為。

支付寶為投資者提供了相似銀行活期存款般的便利性,但為了取得較高收益,其募集的資金只能投向流動性相對於更低的資產。因而,支付寶存在著期限錯配的問題,也象徵著支付寶面臨著擠兌的風險。而支付寶數量龐大的散戶投資者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單個散戶的資金量有限,所以其進出不會像機構投資者那樣帶來大的衝擊,同時,更大數量投資者的存在,也象徵著大數定律更為有效,平均下來的流動性波動更小;然而,與機構投資者相比,散戶也更為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表現出非理性的「羊群」行為,因而,擠兌風潮泛起的可能性也許更大。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若果涉及大量使用者、達到必定資金規模,出問題時很難通過市場出清模式解決。若果該機構涉及支付清理等基礎性金融業務,破產還可能損害金融系統的基礎設施,形成系統性風險。

支付寶服務了大量不被傳統金融籠蓋的人群,使得其擁有很不同於傳統金融的風險特徵:支付寶服務的泛博人群其金融知識、風險識別以及承當能力相對於欠缺,屬於金融系統中的弱勢群體,容易遭遇誤導、欺詐以及不公正待遇;他們的投資小額而擴散,作為個體投入精力監督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的成本遠高於收益,所以「搭便車」問題更凸起,針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市場紀律更易失效;在網際網路交易中,個體非理性以及集體非理性更易泛起,一旦支付寶泛起風險,從涉及人數上衡量(涉及金額可能不大),對於社會的負外部性很大。

支付寶以及餘額寶都已「大而不倒」,擁有至關的系統主要性,上千億元¥沉澱資金,3億多活躍客戶,一旦發生危機,就是災難。誰來收拾?央行?那就要動用再貸款,那是國家資源,全民買單。相似2008年美國貨泉基金市場泛起的大規模贖回的風險,在中國也有存在的可能性。目前支付寶仍在快速增長中,在最近一周,受貨泉市場資金利率回落影響,餘額寶收益率開始跌破6%,開始泛起了上百億元¥的單日贖回,不可不防。

金融行為達到必定規模,監管必定要介入,這是對於全體消費者以及投資者的安全負責,監管應適時介入樹立必要的風險檢查以及防控機制,放任自流是對於金融生態的毀壞。

挾網自重,「野蠻人」出海

馬雲針對於《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示意見》草案的回應是:「有時候,打敗你的不是技術,可能只是一份檔案。」在一個只有網際網路技術、沒有金融風險防範意識的馬雲眼裡,央行的行為就是阻礙立異以及維護銀聯的壟斷利益,商業銀行轉賬額度限制就是對于自留地的「護犢子」。

從專業角度看,馬雲並不懂金融。原來的線下支付業務主要是銀行卡收單,現在的線下業務變為了O2O,支付的確可以用技術手腕完成,但線下商戶的實名制、真實性無法落實;更主要的,打破了線下支付體系的一套內含風險管控、定價體系的成熟規則。某些技術不經由驗證套用於搬移支付,一旦發生風險,是系統性的。環顧全世界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為何沒有二維碼支付大規模套用的案例?謎底是目前金融級套用的二維碼認證通用標準還未完整構建,缺乏第三方安全檢驗以及認證體系。相對於銀行卡收單的POS通用認證體系,目前尚無權威機構可對於各家網際網路企業推出的二維碼認證演算法或線下掃碼機具做安全認證。中國是一個億級客戶基數的市場,若果冒然大規模推廣二維碼支付,會帶來歹意篡改、交易抵賴等諸多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可能性。

從商業角度看,在各大商業銀行限制轉賬額度的事情上,馬雲再次挾網民之意歹意襲擊商業銀行的商業行為。針對於工農中建「四大行」接踵下調對於支付寶快捷支付額度一事,馬雲認為,四大行設定額度就是沒有遵循商業原則而是採納行政手腕想扼殺支付寶,就是阻擋改革以及立異,就是想扼殺人民的但願以及夢想。馬雲說「抉擇市場勝負的不應該是壟斷以及權力,而是使用者!……也不曉得誰給銀行們權力,可以損害儲戶支配自己資金的權力。更不曉得誰來監管四大「國手」聯合封殺的合法性?」,其言辭之激烈、語句之鑿鑿,一干馬雲信徒在網上紛繁發言力撐。

站在商業的角度看,銀行是市場競爭主體之一,有權選取服務以及不服務使用者,全世界都是一致的,從來沒有人規定銀行必需要給客戶提供服務,銀行當然有權對於任何一種銀行業務設定規則,當然也內含快捷支付。銀行對於網上支付設定限額也是一般的做法,快捷支付是網上支付業務的一種。不要說已發生多起支付寶安全事件,就算沒有,從維護儲戶資金安全的角度啟程,當然是可以設定限額的。退一步來講,若果銀行業務規則設定不合理,儲戶可以用腳投票,可以換一家銀行。這徹底是一種商業行為,不存在行政權力的陰謀論。

其次,阿里對於銀行的商業行為以及自身的商業行為有不同的道義標準,打著使用者的旗號站在道義的高度去指責銀行。現在銀行跟支付寶都是正面競爭的情況下,不可能只准支付寶入侵銀行、不準銀行回擊支付寶;而且阿里封殺其他競爭主體的行為只會要多不少,被阿里以封殺模式擊敗的對於手也數不勝數。支付寶以前做出封殺微信的動作時是否也斟酌到損害使用者的利益了呢?這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時他倒想起監管來了,馬雲不愧為充沛應用各種形勢為自己營造輿論優勢的商業精英。

從監管規則上看,馬雲也是一個「野蠻人」。2013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正式施行合夥人管理軌制,而不受管理層或合夥人實際持股比例的制約,從而打破目前香港市場上同股同權的軌制,試圖以「立異」的名義給香港聯交所施加壓力,在關於上市後公司治理結構的談判中,倒逼港交所儘快抉擇是否會在該集團首次公開發行(IPO)時額外破例。馬雲的致員工信中還提到,「咱們不在意在哪裡上市,但咱們在意咱們上市之處,必需支撐這種開放,立異,承當責任以及推崇長期發展的文化。」最終,香港聯交所仍然是頂住壓力,堅守規則,而阿里巴巴被迫選取了去美國上市。

危及金融安全

過去的發展歷程,充沛說明阿里是一家對比講究戰略以及策略的公司,用所謂同心圓戰略來組織業務線,不斷擴展其業務版圖。馬雲深刻地輿解未來時代是資料的競爭,所以他對於資料的採集與挖掘有狂熱的野心、商業最大化的妄圖,絕無中立的獨立性立場。在支付寶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等業務模式被央行叫停後,馬雲又相中金融機構IT系統的「後門」恆生集團及恆生電子。

恆生集團旗下的恆生電子總部設在杭州,在全國28個主要城市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主營業務金融IT產品與服務涵蓋銀行、證券、基金、信託、保險、期貨等金融市場 的各個領功能變數,是國內獨一一家能夠提供全面解決專案的"全牌照"IT服務公司,在基金、證券、保險、信託資管領功能變數核心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93%、75%、85%、42%,在證券賬戶系統、證券櫃檯系統、銀行理財業務平台、信託核心業務平台、期貨核心繫統的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57%、43%、85%、41%、42%,恆生系統還中標了上海清理所綜合業務系統,承建的系統堪稱金融軟體的「航空母艦」。恆生IT金融系統幾乎協助各大金融機構掌握以及管理其主要商業資料,堪稱金融資料服務細分行業產業鏈內的壟斷企業。

恆生電子於2003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恆生集團為其持有20.6%的第一大股東,上市公司股權較為擴散;同時,因為歷史緣故,恆生集團的股東都為個人,持有股權也很擴散,2012年末,恆生電子曾經經停牌,隨後傳出:阿里巴巴集團以及恆生電子集團近日簽署了重大戰略合作協定,兩家公司將在金融支付、國際資料交流、IT後台安全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擴散的股權結構為阿里巴巴收購恆生集團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站在今天的現實情況看,絕大多數金融機構不僅使用恆生的交易系統,還使用資金清理系統、CRM客戶管理系統、客戶交易系統、量化交易系統、組合配置系統、交易清理系統、風險節制系統等等,恆生系統幾乎佔領了金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簡言之,若果恆生電子將這些資料放到一塊兒,可以看到不少金融機構客戶的交易記錄,據此分析客戶的交易行為,這就是最近熱點的「大資料」。

支付寶收購恆生集團後,必然將通過恆生系統獲取金融機構大量資料,在其沒有監管規則以及風險管控文化下,在現用的瘋狂追趕商業利益的網際網路熱潮中,中國金融生態安全風險無疑將被充沛暴露!金融事關國家命脈,在瘋狂的網際網路奔跑中,這樣的風險之大既非馬雲所能預測,或許也非關聯金融監管機構所能把握。一旦遍佈中國金融機構的恆生電子系統被不當應用,災難性的終局將不難預感!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在這個龐大網際網路帝國中,馬雲成為帝國的建設者、管理者、監督者、審訊者、執法者以及大股東,那末,誰來監管他?誰來監管中國網際網路路的安全?咱們不需要馬雲在公開場合的做秀,咱們也不需要馬雲拍胸脯保證些什麼,作為對於國計民生有舉足輕重影響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無需謀求多大程度的立異,無需再擴展版圖去節制金融機構的「命門」,而是要力求安定安全,加強體制層面的監管,盡可能使流程透明化,這樣才能造福於民。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