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雲七年前說的這句話,今天終於應驗了

最近幾天,最易被忽略的一條動靜,是螞蟻金服宣佈推出網際網路推進器計劃。儘管這個名字略拗口的計劃目的很宏偉,據說要「在5年內助推1000家金融機構」,但抽像的語言仍然是解釋不了這個推進器是做什麼的。

而實際上,這件事對於螞蟻金服很癥結,其主要程度不亞於當年阿里在c端賣家為主的淘寶基礎上衍生出來的b端賣家為主的天貓。天貓的風頭現在已蓋過了淘寶,網際網路推進器的介入者們,將來有無可能超過現在如日中天的螞蟻金服本體呢?

七年前,阿里抉擇自煉神功

2008年,整整七年前,馬雲說,」銀行不扭轉,咱們就扭轉銀行」。它的背景是,當年阿里小貸想依靠以及銀行的合作為賣家放貸,由阿里提供客戶名單以及客戶資料,由銀行(主要是建行以及工行)向中小企業貸款。

但這種模式並不勝利,銀行堅持自己的流程以及風控原則,也沒有積極進取性去降低或是調整自己的貸款審批前提以及流程,賣家體驗不佳。更癥結的是,阿里集團認為極為主要的大資料,在銀行那裡沒有獲得正視,銀行並不因為有了額外的資料願意降低自己的貸款門坎,也不願意為了阿里帶來的客戶以及多維度大資料給出溢價,表現就是銀行在利潤分成中堅持要大部份利潤。

所以,馬雲說出了那句有名的」銀行不扭轉,咱們就扭轉銀行」。業界大嘩,都覺得這句大話實在是太囂張了,而馬雲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也沒有再重複強調這句話。實際上,在這七年裡,阿里並無急於扭轉內含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而是首先把自己徹頭徹尾的扭轉了,由一個電子商務的王者改頭換面,全方位的踏入了金融領功能變數,孵化出螞蟻金服。

目前,在外界眼中,螞蟻金服坐擁銀行,基金,保險,甚至可能還會有股權眾籌的牌照,似乎什麼業務都能由螞蟻內定的成員公司完成,加之原有的流量優勢,明明白白就是一個投資人最喜歡的」閉環」。一個客戶進入到螞蟻體系,他/她所有的金融服務需求均可以在螞蟻金服完成。

七年後的今天,遍發傳功英雄帖

然而,在金融業以為螞蟻金服要用自己的直屬部隊,把整個金融產業鏈從頭吃到尾時,遺棄所有金融機構時,螞蟻金服卻拋出橄欖枝,推出網際網路推進器的概念,要在5年內說明1000家金融機構,並直接表態不追求生態閉環。

大家都是商業機構,相信誰也不是活雷鋒,螞蟻金服為何要扶持這些金融機構,讓他們同享螞蟻帶來的各種網際網路資源,甚至以及自己的直屬公司來競爭呢?

第一,網際網路公司必需承認技術以及資料並非萬能的。

金融行業的客戶以及產品千差萬別,甚至監管機構也有一行三會,每一種金融產品都有不少不同的專業知識以及風險節制,這些並不能徹底用技術以及資料一律而論,仍然是術業有專攻的。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玩轉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弄法,就是基於強大的下游企業,順著供應鏈找到上游的供貨商,然後依據供貨商與下游企業的供貨合同,進行授信貸款。這種弄法對於上游提供者的資產或利潤率請求都不高,而癥結的供貨合同並非公開資訊,而是要在做盡職調查時取得的。這種根本不存在於網際網路上,也非結構化的資料,並非螞蟻這樣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強項,所以擁有這些資料的銀行,占利潤的大頭是很標準的。螞蟻要想獨佔市場,就必需像這些傳統銀行同樣,樹立龐大的公司業務客戶經理團隊,這其中所需的時間以及金錢成本根本不是一家以輕資產聞名的網際網路公司能做並且願意做的。所以,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若果想有更高的視線,必需承認自己不是萬能的,必需承認這個江湖上每個英雄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而這些絕技抉擇了在市場上他們都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馬雲所需要做的,是把這些英雄收買到自己的身旁,實施有錢一塊兒掙的江湖道義,而網際網路推進器恰是這麼做的。

第二,傳統金融機構必需承認技術以及資料的價值。

若果只是號召武林,英雄沒有任何理由彙集到螞蟻的門前。螞蟻金服提供的錦囊,裡面有傳統金融機構垂涎三尺的法寶。首先就是靈便配置的IT系統,傳統金融機構的IT一般遵循內定立項-需求定義-提供者招標-開發交付的流程,一遍走下來兩三年絕對於不是誇張,往往等到上線,已後進於市場了,而下次立項又要幾年之後了。這就是為何不少銀行以及券商的網站以及App看上去都如同上個世紀做的同樣, X教授(微信公家號 X_Man_Investment)當年在一家國有大銀行主推一個金融電商項目就是這樣被拖死的。而阿里集團強大的開發能力以及阿里雲的可伸縮能力,可以將開發以及進級的成本大幅降低。對于IT 預算不是信手拈來的中小金融機構,螞蟻的開發能力是使人垂涎三尺的。

此外,螞蟻對於場景化的認識,手中擁有的海量使用者行為資料,可以說明金融機構開發更為網際網路化的產品。舉個例子,保險的不少理賠根本不必人工執行,徹底可以通過自動理賠、自助理賠的模式來晉陞效力以及體驗;有些騙保騙賠的人,這些令保險公司頭疼的風險使用者,若果螞蟻願意開放芝麻信用以及一些反欺詐的資料模型,那末阻擋風險使用者也不是難事。這些其實在退運費險上已體現得很顯明。至於海量流量帶來的渠道價值,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道理很明白,只有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傳統金融機構各跨出一步,現有的金融行業競爭模式才會被扭轉。而螞蟻跨出了這一步,現在等的就是傳統金融機構跨出他們的一步了。

接下來的七年,傳統金融機構能跨出這一步嗎?

這個問題,到現在仍然是一個問號。往高層次之處說,這就是一個企業文化的問題。外包系統開發,會不會有安全問題?所有業務在雲端運行,有無隱私問題?產品通過網上銷售,」瞭解你的客戶」程式,客戶面簽程式怎麼搞?不誇張的說,每一家銀行,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當開始網際網路的試水時,必定會見對於一大堆這些問題。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這麼多年來,監管這些行業的一行三會從來沒用網際網路思惟定過監管規則,那末是一把手挑責,主動尋找專案解決問題,仍然是盲目聽信合規部門潔身自好的」NO」,確鑿是一個文化的問題。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新台幣

大的金融機構行徑必定較慢。好在咱們還有不少中小型銀行,保險,券商等,在事跡壓力之下,他們會主動立異,而網際網路公司帶來的渠道、技術、資料、信用等等會被一一接受。過去的幾年,天弘基金、眾安保險、華泰保險、國華人壽等金融機構已充沛展示了立異紅利,誰願意接受網際網路弄法,誰就有機會扭轉行業格局。就在X教授(微信公家號 X_Man_Investment)寫這篇文章時,有個動靜傳來,20家財險加入了這個「網際網路推進器」計劃,「保險+信貸」來為中小企業募資的模式募資破千億,這應該是保險業「國十條」後,信用保證保險的一個不小的突破。接下來螞蟻聚寶推出股票功能的時候,可以想見也是一家證券公司鳳凰涅槃的再生。這是阿里系長於的農村包抄城市策略,當周邊的中小金融機構都藉助網際網路推進器變身為尖利獠牙的草原群狼,大型金融機構的轉型也就不遠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