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彌堅,QQ空間的十年社交路

自2005年6月6日上線至今,QQ空間不知不覺間已走過了十年,QQ空間的這十年也正好是中國社交網路的十年。社交網路的這十年發展中,熱點產品層出不窮,從部落格、微博、人人網、開心網、陌陌到微信等,市場不斷追捧著一個又一個熱點,卻險少有人去關注以及報道QQ空間,在社交產品火爆的暗地裡,QQ空間似乎被人們給遺忘了。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被光環掩飾的熱點社交產品

據騰訊2015年第一季度的最新財報顯示,手機QQ空間使用者已達5.68億,比微信國內外所有使用者數的總以及還要多出1900萬¥。騰訊空間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5月1日QQ空間使用者單日上傳照片的數量超過了6.5億張。

在市場在不斷追捧陌陌、微信、圖片社交IN等新興產品的時候,老牌社交產品QQ空間卻一直在悄悄的成長著,當咱們回頭再去看它的時候,它已悄悄成長為一個巨無霸,安靜的站在了市場的前端。

QQ空間也用自身的成長奉告咱們,所謂的極致簡單的社交產品根本是個偽命題,所有傳揚自己將一個痛點做到極致的社交產品,最後都死掉了。而活下來的社交產品,無論是微博、陌陌、QQ仍然是QQ空間,都在不斷的增添新的功能,妄圖知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就連一直傳揚極致的微信,都在變得愈來愈繁雜。最終市場需要的仍然是以一個中心為環繞的生態,而不是將關聯的功能分割成各種不同的套用,這無形中會增添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不斷扭轉的社交試驗場

騰訊是一家公認的社交巨頭,而QQ空間就是騰訊最大的一塊試驗場。若果有心的朋友會發現QQ早幾年的用戶端版本號後面,永遠都會跟著代表公測的單詞「BEAT」。騰訊的文化裡一直有這樣的傳統,那就是發現一個新興市場的時候,就會成立項目組去做測試版本,做得好就獨立發展,做的不好就砍掉。QQ空間以及微信都是這樣出生的。

自2005年4月,「空間小窩」內測到6月QQ空間正式上線,一直到今天,QQ空間閱歷了屢次的改版,產品形態也一直在變化,每次變化都緊跟著市場熱點。

QQ空間最先的時候是為了知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作為QQ的虛擬化產品延伸存在,為使用者提供部落格及相冊等服務,通過單純的銷售黃鑽、綠鑽以及一些虛擬道具等來實現盈利。跟著SNS社交遊戲的火爆,QQ空間迅速上線了偷菜以及搶車位等熱點社交遊戲,並逐步以此為基礎樹立了套用中心。

如今QQ空間的套用中心,已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生態,所能提供的套用類別數不勝數,規模已擴展了到吃喝玩樂方方面面。可以說搬移互聯所擁有的APP有多少分類,QQ空間的套用中心就有多少分類。QQ空間悄悄的將套用中心打造成為了入口級的存在,這恰是騰訊一慣的做法。

部落格與微博的結合體

QQ空間最近一次大的變化,是伴同著微博而發生的,如今的QQ空間中心頁,與微博倒是有了幾分相似,都是以使用者動態資訊流為主。

最先的時候提供給使用者寫心境的分類「我的心境」,已正式更名為「說說」,其產品形態具備了微博所有的特徵,並且成為了QQ空間的第一入口,放在了空間個人中心的置頂處。

對于擁有「微博」性質的產品,騰訊一直都是很正視的。從最先QQ空間的「我的心境」,到一個已消失了的產品「滔滔」,一直到後來的微博,騰訊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嘗試。在閱歷了各類嘗試之後,最終仍然是選取了與QQ空間相結合。有人說騰訊的微博失敗了,在艾瑞克看來並不是這樣,騰訊真正的「微博」產品,其實是QQ空間裡的「說說」。

當市場都在追求單品極致的時候,騰訊卻在做兩手籌備,一手是推出相似的單品去以及市場競爭,一方面卻又在將這些功能不斷新增到自己的QQ空間裡面去。咱們如今回頭再去看QQ空間,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四不像的產品;它擁有除了實名認證之外的,所有社交產品的特徵以及功能。

咱們以手機端的APP來講,QQ空間的佈局以及結構,與新浪微博甚至還有那末幾分神似,在它們APP的底部選單欄的中央,都有一個「+」鍵,點開它之後跳出來的內容也都是差不多的內容。

隱約邊界的社交產品

QQ空間儘管最先的時候有模仿MASPACE的痕跡,然而跟著它不斷的發展,卻走出了一條獨屬於QQ空間自己的社交產品形態。當所有的社交產品都在一絲不苟照搬國外的時候,QQ空間卻徹底不按常理出牌,它將所有的社交功能一鍋端,全匯聚到了一塊兒。

QQ空間的這一行為,又打破了業界的另一個鐵律,那就是產品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擁有清晰的產品定位,儘管可以為之後的發展指明一個方向,但同時也給自己劃定了一個框。而QQ空間最初就是一個試驗性的產品,徹底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它只是站在一個給QQ提供延伸的配合角色入手,通過不斷的探索形成為了自己的作風。

可以說QQ空間是國內社交產品中的一個異類,它什麼都不是,它卻又什麼都是。新浪微博說自己是微博市場的第一,然而QQ空間的月躍遠超微博,而說說的使用以及互動也是遠遠超過微博的。

新浪微博的興起必定程度上搶食了新浪部落格的市場空間,而QQ空間的日誌功能卻一直長盛不衰,這一方面得益於它自身產品形態的隱約,帶有微博性質的「說說」不僅沒有搶食掉日誌的成長空間,反而形成為了互相帶動的作用。而新浪微博以及部落格則相反,是自家產品左右互搏的狀況,尤為是長微博的推出,更是進一步壓縮了部落格的生存空間。

寫在最後

從QQ空間身上咱們可以獲得兩個教訓,一個奉告咱們,不少時候使用者的需求是偽需求,使用者們一邊喊著咱們要極致的產品,一邊卻選取了繁雜的微博、QQ、空間、陌陌等;另一個則奉告咱們要適時的本地化,打破產品邊界。

過去市場對于社交產品的形態過於僵化了,部落格、微博、輕博以及SNS等,產品邊界涇渭分明,然而事實上這種劃分最後都死掉了。

作者微信:iseric,同名公家號:艾瑞克自留地(ID:zwlp520),微博:@艾瑞克自留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