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網際網路創業,幾乎成為了90後的盛宴,一度被標上「不靠普」、「缺乏責任心」等等標籤的90後逐步活躍在各個領功能變數。尤為是這兩年,90後在網際網路圈裡掀起了一些波瀾,儘管不能說推翻傳統,但每次都稱得上「驚艷之筆」。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然而,隨之而來的罵聲卻遮天蔽日的壓了過來。「雲視鏈」事件被翻出來炒了又炒,馬佳佳的「嘴巴經濟」爭議不斷,「90後」的能力似乎開始被質疑。就是在這樣一個創業時代裡,鄧建波,恰是90後裡正真穩步塌實創業的典型代表之一。
從月入過萬¥到創業再到負債纍纍
不同於不少90後創業者,兩次創業閱歷,鄧建波欠下一身債務。
大學時代讀得是物理專業,加之本身極度內向的性格,鄧建波是一個典型的內向男生,第一次兼職「問卷調查」,啟齒都不知說什麼的他,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恰是這樣的前提下,他抉擇自主創業:
第一個創業項目是校園外賣點餐網站「樂飯365」,8個人一塊兒,業務規模籠蓋了整個小以及山地區,天天有100單左右的外賣。半年後,因為合夥人畢業、項目盈利不佳等緣故,網站倒閉。
第二個項目是做校園周邊餐館的餐牌廣告,鄧建波以及一個合夥人七拼八湊借了2萬¥元¥起家。「學生等餐的空閑時間,餐牌廣告是很好的行銷手腕。當時我把校園邊上90%的餐館都談妥了,湊錢做了一大批餐牌。結果,餐牌上的廣告位一直賣不出去。」
項目的失敗,讓鄧建波身負債務,無奈進入了兼職行業,兼職還款。
從欠債到「兼職」創業
這一年的鄧建波一下子拿下了校園30%的新生客戶,破了行業的銷售記錄這樣的能力晉陞,博得了老闆的賞識,從小小的校園代理一舉成為浙江省總經理。要曉得在一家中大型企業中成為最年青的高層管理者,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而鄧建波卻做到了。
2011這一年,大學生做兼職的標準是60元¥/天,天天大概在6—8個小時左右。中介公司要向每位學生一次性收取150元¥的中介費。
儘管拿著高額薪資,鄧建波並無選取就此停步,工作深刻的同時,鄧建波慢慢的發現中介市場的低效與弊病:
「大學生兼職的願望很強烈,但有很大一部份人不願交150元¥中介費。後來,我向總公司提出,是否可以向學生免費開放。」這樣的觀點並不被老闆接受,緣故很簡單,當時的模式是:中介求企業給崗位,向企業免費開放;而學生求中介給崗位,所以向學生收費。
伴同著同行的爭議,「全國首家對於大學生提供免費兼職服務平台」的概念因而被提出,2013年7月,鄧建波的青團社正式成立。
杭州最先提出免費為大學生提供兼職的青團社,短短數月,在大學生中迅速被捧起,青團社甚至一度被黑中砸門牌,但這並無讓鄧建波拋卻,反而奉告他,堅持這件事情的意義將有多大。
從「抓全」到「抓重」
不同於兼職貓、口袋兼職、兼職庫這一類兼職平台的商家開拓,鄧建波在兩年的苦熬中發現,兼職的靠譜在學生心中,優先級要高於距離與時間。
為了保證平台兼職的質量,線下推廣團隊的壓力自然可想而知,除了了平台本身商家資料上的周全把控,盲目拓寬商家,沒有層次化尋找,只會讓業務端勞累感加劇,加劇後端資料審核的工作量。
實際中發現的問題,鄧建波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抉擇:拿下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的代理權,將商家戰略轉戰大客戶。抉擇之所以用勇敢這個詞,是因為兼職行業普遍認為,要吸引學生,必定需要很多的商家。這個觀點讓他們在商家市場拚命「抓全」,增添線上線下人工壓力的同時還無法保證兼職質量。
這樣的前提下,星巴克這一類的連鎖兼職不僅需求大,而且對於大學生有兼職意向,卻因為耽心兼職不靠譜不夠高大上沒有踏出兼職第一步的人群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這一類大學生的比重,佔到全國大學生基數的80%,無疑,這是兼職市場待開發的空白,潛能無限。
精確了自己的商家市場,鄧建波讓青團社在沒有任何大型推廣流動下,光靠學生們互相舉薦,每日報名量從原先的700左右,晉陞至2500。
從「青團社市場部」到「青團社&雲地推」
然而在2015年,鄧建波遇到了一個極為普遍的事情,「o2o」模式下有一個弊病,就是線下推廣人員與技術運營人員的觀點衝突。這裡可以理解的是,線下人員很難以網際網路思惟去思考,解決辦法需要大量的時間以及經理來培育線下人員的觀點與思惟,造成公司成本預算的增添。
鄧建波再次勇敢抉擇,將整個市場部整個獨立出來,成為可被外包項目,也就是如今在業內小有名氣的「雲地推」項目。
「若果說,市場部的人獨立出來成為單獨的項目,服務於青團社,互相的制約就是平等的,雙方心態反而會不同樣,因為青團社是雲地推的客戶之一。」鄧建波這樣的抉擇,不僅減少了公司的人力成本,而且還為公司在創業屆內,因雲地推項目暴增了不少人氣,更值得一提的是,雲地推這個可外包項目,擁有豐厚的點位資源,從推廣策動到線下兼職人員提供,不僅省下了其他公司的推廣成本,而且不斷完美內定的資源資訊,將青團社也同時推廣了出去。
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較大城市,雲地推均已落地,每個月安定收入已達數百萬¥,真正的成為兼職行業中,首個有大型營收項目的平台。
「青團社將相角其他平台來講,活得更久。」鄧建波自信的說。
從「知足學生需求」到「更多」
內定模式的安定搭建必定是「o2o」的重中之重,正如鄧建波的穩,兩年的累積儘管慢,但卻讓他很好的看清楚了這個市場的方向、需求與問題。在知足學生基本需求之後,鄧建波想做的並且已在做的,將會更多。
可選取的定閱功能。依據學生的需求,按期向學生舉薦兼職崗位,提高符合效力。
人人一份保險。只要在青團社選取兼職,均可以獲得一份保險,這是對於每個選取兼職學生的保證。
當然還有更多。
「未來將支付平台打通後,閉環實現,青團社將會做得更多,或許有一天會成為兼職領功能變數的uber,這是趨勢也是必然。」鄧建波的「穩、敢、拼」,有著80後的沉穩,有著90後的衝勁,有著創業者們該有的拚搏,青團社的突起,是趨勢也是必然。
尾聲
鄧建波從來不是光靠嘴巴說的,這也是為何青團社這樣低調,而青團社的資料也從來不造假,一直在干真正的事兒,一直在做一位學生,在做一位商家。
2014年下半年青團社資金鏈的斷裂,半年沒有發員工薪資,一度鄧建波都想拋卻,終於青團社的堅持,獲得了第一筆100萬¥的天使融資,憑藉著驚人的事跡增長,不到幾個月,獲得老東家跟投,完成1000萬¥A輪融資。
恰是這樣的沉穩與堅持,讓這個「90後」桐廬人,普普通通畢業於浙工大的鄧建波,讓自己的外號「老黑」, 不斷泛起在創業者標桿的名單中,讓青團社不斷泛起在大學生的視線中。
2015下半年,青團社將再也不低調,厚積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