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百度拿出的拳頭產品是「度秘」——一個李彥巨集口中提供秘書化搜尋服務的機器人秘書。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從2013年的輕套用,到2014年的直達號,百度在「連線人與服務」的道路上鐵了心越走越遠。若果說輕套用是為了把線下商家數字化,直達號是為了建構一個發現服務的通道,那末新的度秘以及暗地裡的「秘書化搜尋」,則是想要成為一個私人化的、通向各類O2O服務的入口。
度秘很像Siri等智慧助手服務,但又不盡相同。它是一個搜尋以及服務發現引擎,使用者通過自然語言與它互動,暗地裡經由人工篩選、大資料處理以及技術分析,獲得最相符使用者心意的搜尋結果。儘管現用的度秘仍處於服務接入早期,但在百度的設想中,當使用者認可了返回的結果,不需要像Siri們那樣跳轉到其他的平台上,就能直接在度秘的對於話框中線上下單。
而且,依據百度目前透露出的資訊,它並不只是一個單一的產品,除了了手機百度的APP中,它還會泛起期近將發佈的實體「度秘」身上,甚至泛起在其他百度系APP以及合作伙伴的服務中,成為一個跨平台的秘書化搜尋引擎。本色上講,它在整個O2O鏈條中承當的是「篩選器」的職責,用更自然的語言以及文字扭轉了以往搜尋以及舉薦的搜尋模式,用更智慧化以及私人化舉薦的模式扭轉以往的清單展示形式。
很顯然,百度想要讓度秘成為新一代的人機互動以及O2O入口。所以問題來了:度秘會不會成為O2O服務的入口?這對於垂直類O2O象徵著什麼?百度這麼做的斟酌是什麼?
一、智慧助手服務掀起O2O入口之爭
提到度秘,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Siri們。無非,在網際網路向實體經濟滲入的過程中,同屬智慧助手,但更能幫使用者解決問題的Magic異軍崛起。
Magic是一家美國創業公司,最初嶄露頭角是在2015年早些時候的YC Demo Day上。它的產品是一個依託於短信奇互動的「私人秘書」,使用者直接通過手機短信向Magic專屬的號碼傳送需求就能獲得相應的服務。它並不像Siri以及Google Now那樣是一個披著智慧助理外衣的搬移搜尋引擎,而是依靠一個龐大的服務團隊來人工解決那些千奇百怪的使用者需求。
Magic的產品並不多麼智慧,但比起Siri們,它做到了讓「人」來理解「人」的需求,加之暗地裡人工智慧技術的輔助,從而能獲得比Siri等純電腦助手更好的可用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連線服務的能力。當然,比起Siri們這種純正的電腦搜尋引擎,Magic的缺陷也很顯明:服務的可用性以及多樣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暗地裡人工團隊的數量以及素質,而這種非智慧化的服務模式儘管靈便,但限制了它成長為一個大型平台——支撐起一個大型人工智慧服務平台暗地裡的技術力量,必需是海量資料的處理以及分析、高併發的經受能力,以及服務的豐厚性以及多樣性。
好在美國的O2O概念並無國內這麼火熱,Magic泛起的初衷也許只是讓普通群眾也能使用上以往Vertu手機使用者才能享受到的服務而已。但在國內,在大洋彼岸的Magic泛起的幾乎同一個時代裡,出門問問、助理來也、神豬、Project Flow……這些主打智慧助手服務的創業公司,與任何一個呼叫線下資源的線上服務同樣,從出生開始就戴著一頂O2O的帽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色:現階段規模小,模式易複製(除了了出門問問這樣技術驅動的公司稍有競爭壁壘以外),想要長大必需慢慢把服務做重。
百度的秘書化搜尋(度秘)的起點顯然高於國內現有的這些智慧助手服務們——有手百這種月活6億日活1億的超級入口APP,從出生的一開始它就座擁龐大的基礎使用者量。而在暗地裡服務一端,度秘依靠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技術,領先的搜尋技術、自然語言處理以及互動與各類創業公司不可同日而語。用《三體》中經典的話術形容,百度在現有的搜尋引擎技術之上生長出秘書化搜尋,是一種把成熟技術以及資源加以應用進入新領功能變數的「降維打擊」。
總而言之,無論是百度也好,創業公司也罷,都是為了依靠機器人助理這種未來使用者尋找服務的主要途徑以及互動模式來切O2O入口這塊蛋糕。而秘書化搜尋極大地改良了篩選的技術以及互動模式,並在入口以及服務之間樹立起了一個完整的閉環,百度想要做的事情很大。
二、O2O服務發現的「山窮水盡」
O2O市場的巨大潛力是巨頭以及創業公司們瘋狂搶奪入口以及開拓新入口的主要緣故。依據艾瑞《2014年中國綜合類本地日子服務電商市場行業發展鑽研講演》,2014年O2O市場規模達到2350.8億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3091.8億元¥,而預計202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儘管在規模上尚且無法與傳統電商以及實體經濟相比,但可觀的成長速度,已讓O2O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的核心標的領功能變數。
在這種繁榮暗地裡,許多問題也日漸暴光出來。O2O服務依據其屬性以及使用者需求場景的不同,被天然地分成為了高頻以及低頻服務兩種,用車、餐飲等服務需求場景頻次很高,已在各個領功能變數出生了發生規模效應的公司,其品牌也日漸被使用者熟知,譬如團購領功能變數的美團、點評以及糯米,用車領功能變數的Uber以及滴滴,家政服務中的58到家等等。
而像搬家、房產、二手車等行業,則屬於O2O的低頻領功能變數。因為使用頻次過低,直接致使了他們服務的開啟舊檔率低,也不易在消費者眼中形成固定的品牌認知,因而只能被高頻O2O蠶食,或是轉移到高頻綜合類O2O平台上。
但無論是高頻仍然是低頻服務,都同樣面臨著極為依賴補貼擴展規模(燒錢)、同質化嚴重以及融資難題的現狀。燒錢以及同質化嚴重自然無須多說,單是融資難題,就足以致使那些依靠燒錢以及模仿競品存活的公司面臨關門大吉的狀況。依據IT桔子統計,2014年本地日子類O2O獲取融資的有204家,獲取C輪的僅有3家;2015年獲取融資的有235家,拿到C輪的只有4家。這象徵著絕大多數的公司將會在「C輪死」。
為何要燒錢?無非是普通的市場以及鼓吹流動無法達到普通使用者,不能通過標準的模式樹立起品牌效應。這是每個O2O服務如今深陷進入而不能自拔的泥沼,高頻的主流O2O服務都無一能夠逃開,對于低頻類O2O來講更是這樣。
這種無法有效達到普通使用者的狀況至今沒有一個解決專案。換句話說,如今沒有一套使用者端的篩選機制以及服務端的運作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曾經經被點評寄與厚望的微信並無起到多大作用(接入微信後點評資料並無泛起大規模的增長,反而一直後進於美團,點評高管也未在任何一個場合透露過微信帶來了多大效應),更不用說那些與騰訊沒有資本層面合作的公司了;垂直類O2O巨頭們採納的仍是「APP入口-搜尋/舉薦-選取」的套路,但他們自身的模式早已漏洞百出;至於Siri們,它們只無非是一個結構化的搬移搜尋引擎而已。
以上的一切形成了秘書化搜尋,以及百度暗地裡O2O佈局的先決前提以及機會。那末,百度能否依靠秘書化搜尋樹立起推翻O2O的新業態,實現李彥巨集口中的戰略轉型?
三、百度能否樹立起O2O的新業態?
前文中提到的一個概念是「降維打擊」。這個詞最先被用於《三體》之中,近些年來被普遍套用在網際網路行業,最經典的案例是小米從網際網路角度啟程從行銷、上游產業鏈節制以及商業模式等全方面對於傳統手機廠商的整個產業鏈進行的挑戰。
如前文所說,從技術上,百度的累積對于那些傳統以資金驅動的平台型O2O企業而言已然實現了降維打擊。而在商業上,有一些可供察看的角度:
本屆百度世界大會的主題是「索引真實世界」,這象徵著,秘書化搜尋是一種新的索引技術,其索引的並非以往的資訊,而是所有的服務;從它的形態來看,它並非單一的入口,而是一個引擎,可以搭載在APP中、搜尋框中、實體機器人等任何一個平台上;它的暗地裡則是百度累積的技術實力以及大資料處理能力,以及百度的自然語言人機互動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上看,度秘本色上是一個O2O搜尋以及服務引擎,索引O2O服務,並直接在搜尋結果上調取服務,相似秘書的產品形態是互動模式上的變化。在O2O競爭已這樣激烈的現在,百度秘書化搜尋也許可以在下列幾個方面改良或是推翻現有的業態:
1. 產品邏輯上,將擴散的O2O服務索引起來,提供一個統一的篩選器;
2. 互動形式上,扭轉原有的文字搜尋以及舉薦結果、排序清單展示的形式,省去使用者挑揀時間,直接給出最相符使用者需求的結果,同時在結果中直接下單;
3. 前端入口上,提供了手百、地圖以及糯米幾個平台,後端服務上,也有相應的直達號(手百)、外掛程式、商家落地頁(糯米)相配合。
因而,除了了以上提到的大資料以及人工智慧技術方面的壁壘以外,對於真實世界、也就是線下服務們的索引能力,也是百度進行降維打擊的優勢之一。
小米曾經經應用網際網路產品的弄法造手機,致使了手機行業的從新洗牌;而百度正在用搜尋引擎以及人工智慧的模式降維打擊O2O業態,是否能重現小米往日的輝煌?咱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