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里巴巴以及陸金所的金融生態圈是什麼樣的

跟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立異,傳統金融行業正面臨著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巨大衝擊。在傳統金融的思惟裡,金融無非是為了解決資金的問題,掙的是訊息不對稱的錢。因為絕大多數人對它的不瞭解,金融往往還被加之了「神秘」的標籤。但我認為金融行業其實是一種服務行業,傳統金融行業要轉型就需要在服務上面多做文章,下面就從兩家公司來具體分析一下大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是如何玩轉金融生態的。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金融之路是由外而內開始的。阿里最先接觸金融是從支付寶開始的,跟著支付寶餘額的不斷增長,資金站崗問題愈來愈嚴重,儘管小微貸款解決了一部份支付寶資金站崗的問題,但因為規模過大,更多的閑置資金就得充沛應用起來,這時餘額寶的出生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產物。有了餘額寶之後,網際網路金融的這個名詞才逐步的被大家所熟知。2013年被冠以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元¥年,相信馬雲也沒有預料到的是餘額寶的規模會迅速的達到5000億。因為餘額寶打破了傳統銀行破舊的思維,接地氣的從儲戶的角度啟程去設計產品。咱們都曉得,銀行的存款以及理財產品是有不少限制的,普通的儲戶不能夠像機構客戶那樣享受到協定存款、協定存款、定製理財的服務。而且還存在著按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購買理財五萬起步且不可提前贖回等等限制。在餘額寶出生以前,泛博的普通儲戶只能長期忍耐著這樣的霸王條款以及日漸增高的通貨膨脹壓力。

餘額寶的出生,激發了金融行業立異的活氣,隨之而來的是愈來愈多的類寶寶產品開始泛起,產品的設計愈來愈多樣,必定程度上知足了普通儲戶的需求,同時也倒逼了傳統金融業的轉型進級,因為傳統金融業長期被政府把控,受體制以及內定軌制的約束,想由內而外的搞立異很艱難。

說完了儲蓄,再來講一下借款。傳統金融機構能提供的借款服務有貸款或者是結構化融資等,而且產品設計的同質化很嚴重,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一直拼的是利率。自阿里推出了金融服務之後,這種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阿里一直倡導的是一種金融生態的樹立,你來借款,我有螞蟻金服來為你服務;你的產品要賣出去我有淘寶天貓、蘇寧以及眾籌來助陣;你要搞網站,有阿里雲為你託管;你想創業可以去雲棲小鎮,那裡有孵化器以及投資人……。這就把從單純的提供借款服務,上升為全方位服務的概念。試想一下,假設你是一個借款人,在一個機構就能同時知足你經營上遇到的所有難題,哪怕多付出一些成本,何樂而不為呢。這些事情阿里正在做,有些已經做到了,有些還在不斷地完美,畢竟生態圈不是一下子就能樹立的。過去傳統金融機構從自身角度啟程設計金融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服務模式的轉變是必然。

陸金所

接下來咱們再看一下陸金所。與電商搞金融的思路不同的是,陸金所是由內到外來做的,這點是很難的。說到陸金所就不得不提暗地裡的平安集團了。先是併購了在個貸領功能變數與供應鏈金融領功能變數領頭的深發展銀行,並吸收了原深發展銀行強大的個貸與供應鏈金融系統,為何說強大,是因為現在市場上做個貸以及做供應鏈金融的平台,你都能看到老深發人的身影。再加之集團內的平安保險、平安證券、平安信託、平安好房、平安好車等一些列的渠道,整個下來就完成為了從貸前到貸後的金融生態的建設。並且在理財端客戶的引流方面,有保險、銀行、證券來提供;在項目端有銀行、信託、證券、保險來吸收,滾雪球的效應逐步形成。平台發生的不良借款,有平安好房、好車以及平安銀行來處置,全業務流程的風控可以用近乎完美來形容了。以至於最近陸金所以及平安集團旗下的前海徵信合作搞「人民公社」這個P2P的服務平台其實並非空穴來風,能搞定目前P2P平台發展所遇到的客戶量不足、風險把控能力不高的痛點,把自身的優勢施展出來,把存在的不足外包也無償不是一種好的選取。

分析了兩種永遠不同方向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的模式,不能說誰好誰壞。只能說這兩種模式都能解決目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存在的問題。一個是從兩端的客戶需求啟程,延伸了服務的種類,增強了客戶的體驗。一個是從平檯面臨的問題啟程,補足短板,讓平台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立異發展的工作中去。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圈的樹立是一個遲緩繁雜的過程,需要將金融的理念與網際網路的開放交融在一塊兒才能迸發出更多的火花。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阻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