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圖書原本只是在淘寶天貓上賣英文原版進口繪本,主要以童書為主,年銷售額300萬周圍,然而跟著社交媒體的興起,他們開始嘗試轉型,在開設多個公家帳號,與粉絲進行互動、開設線上課堂等形式把使用者培育了起來,為店舖帶來了更多的精準目的使用者。

西文圖書主打的產品是英文原版進口繪本(童書)。2007年-2013年底,西文圖書的主戰場在阿里平台。2014年年底開始,開始試圖在公家平台打造一個賣書、租書以及分享書的社群部落。
阿里生態最大的特色就是商城模式,這個由阿里的基因抉擇,例如即時會話場景,阿里也有好幾億的使用者,然而阿里上的使用者聊天時,誰也不會開啟舊檔淘寶旺旺去聊天,情願去打電話,或者用QQ 、微信。這就是品牌基因抉擇的。因而轉向做公家號時,就會見臨一個思惟的轉變,就是由純電商思惟向社交化電商思惟轉變。
純電商思惟,就是一個有為到有為的過程,即前期我做的關聯工作量,就必需在必定的前提下立竿見影,帶來多少定單、多少銷量以及多少利潤。社交化的電商思惟,是一個無為到有為的過程,前期就是需要加強粉絲關聯性以及增添粉絲,就是大家所說的養粉。後期通過粉絲的口碑傳佈,瞭解你的服務、你的產品,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然而前期那個過程,微信公家號不太可能從粉絲那邊獲得不少的定單。處理以及粉絲的關系也是無慾無求的關系,所以是無為。
剛開始,公家號現在就是培育口碑。西文圖書的微信團隊現在是四個人,整個2015年沒有效益指標,只對準三件事情:

1.線下流動吸引粉絲;
2.通過線下流動吸引多少精準粉絲;
3.應用西文圖書的銷售平台,籌備出版一本指示小孩學習英文繪本的聖經式瀏覽指南。
粉絲困境
開始轉型時,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在公家號上吸引粉絲,剛開始在公家平台做時,真的不明白什麼是粉絲?後來不斷追問:西文圖書的粉絲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材可以是它的粉絲?
剛開始嘗試過將西文圖書在阿里生態的精準客戶引誘到微信端,西文圖書公家號通過在天貓店舖首頁 加之二維碼以及在產品包裝中加之微信二維碼,掃瞄立減多少錢,甚至將一些售後服務移到微信公家號,以追求客戶導引。然而這個做法帶來了一些副問題。原來阿里平台上的使用者,已習氣於天貓淘寶的搜尋、購物以及支付習氣,這樣通過利益誘導過來的粉絲除了但願在當次交易中取得優惠以外,並無多大的用場。於是微信的粉絲,必需另起爐灶,而不是依靠導引。
於是在西文圖書以外,又另設了一個名為百源的微信公家號,這是一個美劇頻道。主要通過英劇《神探夏洛克》的粉絲做了一次流動。在論壇貼吧、綿薄發佈訊息,招畫手畫該劇的男主角的手繪圖,之後做成3000套明信片免費贈送,通過一個第三方投票流動,結果仍然找了12000多的粉絲,這些粉絲針對性對比強,是美劇的精準粉絲。
一般一個公家號都會配一個個人號作為該公家號的小編,在推送內容的時候,公家號特意會把小編的個人號附上,對公家平台有興致的粉絲會主動加到小編的個人微信號,這模樣這個個人號的微信朋友都是公家平台的鐵桿粉絲。之後隨意在朋友圈轉信一個美劇的內容,她們都極喜歡去分享以及轉信、點贊回復。
阿里平台的使用者,他們的一般思考方向就是購買產品以及服務;而微信上的粉絲,講究的是關聯關系。所以兩者使用者重合度不高,譬如目前新開設的專門分享英文繪本的公家號毛媽carol,目前的粉絲與阿里平台上使用者間的重合度,不到10%。
如何讓粉絲轉化為使用者
公家號本身仍然媒介性質偏重,在公家號營運中,如何將粉絲啟動,以調動起來?此外,從媒介入口到交易,中間如何引誘使用者轉化?這是需要進一步斟酌的問題。
首先對公家號的粉絲做一個定義。有人說未來的社會是粉絲經濟社會,也有人說粉絲經濟是一個偽命題。這個粉絲經濟的正確與否,首先要看粉絲的定義。
粉絲就是擁有某種同樣的服務需求或是產品需求的人。微信公家平台的粉絲,就是將擁有某種服務需求或是產品需求的人會萃在一塊兒,才可以稱之為粉絲。
實際上,假設是精準的粉絲,啟動粉絲是一個不難的事情。 毛媽公家帳號的營運就是一個的粉絲互動對比勝利的案例。毛媽那邊會萃了不少喜歡英語啟蒙的家庭,於是公家號就做了一個【baby reading show】的欄位,之後發現天天發表一個小孩子瀏覽英文繪本的音訊遠遠知足不了家長們炫酷的需求,於是微信公家號就群組織了一個長達一個半月的【baby reading show】的全國選拔賽,模仿《中國好音效》的路子,結果做得風生水起。吸引了不少高素質家庭。
目前西文圖書的各塊業務模組都是繚繞著粉絲進行,粉絲才是推廣的主力。例如西文圖書的線上課堂,主要是繚繞一本書,將書的作者請過來說課。這樣的話,會倒逼不少家長粉絲去找這個書。在此需求倒推下,就能在西文圖書的店舖中上傳這本書,甚至可以以及出版社談好這本書的獨家銷售權。假設最終有一萬人聽這個課,中間確定會不少人買此本書。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而在西文圖書天貓或是淘寶店舖上買此書的人,可以送這本書的獨家課程,以促成銷售,從店舖的銷量來看,2014年店舖的銷售額僅為300萬,預計到2014年,店舖銷量就發展到了3000萬,除了店舖本身的營運以外,通過社群化營運給店舖帶來的新的精準流量,晉陞了店舖的R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