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時代,小微企業玩產品,中型企業玩聯盟,大型企業玩生態。BAT、小米、樂視都在構建自己的生態圈,而從傳統家電連鎖轉型網際網路+零售的蘇寧,跟著網際網路零售版圖的日益完美,也一躍成為網際網路行業重量級的生態玩家。

遙想「美蘇」爭霸時,大致的競爭狀況是:國美門店數量佔先,但蘇寧單店營收更好。這象徵著,在粗放式發展的階段,蘇寧相對於來講也更注重發展的質量。從這個邏輯來看,蘇寧轉型網際網路+零售及O2O,是有傳承的。只要張近東認準這是一條可持續、更有質量的道路,短暫的轉型陣痛,以及哪怕為此付出不菲的代價,張近東都是可以容忍的。
蘇寧想成為「沃爾瑪+亞馬遜」的合體,單純的線上或者線下都不是目的。但這條路,放眼全世界,也尚無勝利的先例。蘇寧是否敢做,以及能不能做到,不僅對蘇寧,對更多的傳統實體商業來講,都具備樣板以及借鑒意義。也是基於這樣的緣故,在總理李克強邀請企業界人士座談時,張近東赫然在列,並且總理還專門訊問蘇寧近些年來轉型的結果。
在阿里入股以前,蘇寧轉型網際網路+零售在大方向上已經確立,陣痛之後也獲得了階段性成果。譬如,今年6月末,蘇寧雲商收場連續7個季度的虧損,商品SKU數量達到1220萬,開放平台商戶數近15000家,零售體系會員總數已達到1.98億,搬移端定單佔比超過50%。
儘管這樣的成就與過去的蘇寧相比,有了不小的進步,但與天貓、京東相比,仍有必定的差距。從線上業務來看,2015年上半年,蘇寧線上平台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儘管同比增長104.65%,但絕對規模依然不到200億元¥。

很顯然,蘇寧目前最缺的是線上流量的支撐。只要流量上不來,不僅線上業務難以突破,而且也會對蘇寧實現「網際網路+零售」的總體戰略造成拖累。
實際上,張近東力圖拓展「網際網路+零售」的新版圖,也即「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模式。但店商、電商以及零售服務商,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交融、互相促成以及互相依存的。假設電商業務的總體流量不足,O2O戰略就無法落地,大資料、金融以及物流等服務,也就缺乏根基,無用武之地。
形象一點說,蘇寧在營建一條網際網路+零售的高速公路,流量抉擇了高速公司的長度,只有把高速公路修得更長,才有可能開放更多的高速入口,增添更多的服務區。
阿里283億元¥入股,將解決蘇寧在轉型過程最大的流量問題。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蘇寧易購入駐天貓。當然,阿里體系的線上資源十分豐碩,除了天貓以外,還有淘寶、微博、支付寶、UC閱讀器、高德地圖等一大波億級使用者的網際網路、搬移網際網路產品可以應用,為蘇寧易購導流並非件很難的事情。
抱團後的阿里、蘇寧,線下資源也必定會同享。蘇寧1600多家門店,不僅沒有成為轉型的包袱,反而成為O2O落地的優質資產,而蘇寧多年自建的物流體系,內含452萬平方米倉儲面積,4個航空樞紐、12個自動化分揀中心、660個城市配送中心、10000個快遞點,更是大大晉陞使用者在天貓、蘇寧易購的購物體驗,將京東在物流方面的優勢抹平。
接下來,就是蘇寧真正構建生態體系的時候了。目前市場上,以生態配置聞名的企業,除了阿里以外,小米以及樂視做的最佳。小米的生態以智慧手機為依託,提供總體家庭網際網路解決專案;樂視的生態以視訊內容為依託,提供泛家庭娛樂的一整套解決專案。
蘇寧的生態,我認為,核心仍然以「電商+店商」為依託,提供商業零售的總體服務解決專案。這是一盤大棋。這種生態構想,一方面需要做大2C的線上線下銷售規模,另一方面要為提供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內含行銷、大資料、金融、物流、售後等。
使用者體驗是一站式閉環的,而企業服務則是多元¥化開放的。要實現這一輩子態構想,我認為蘇寧至少還需要做到如下三點:
一是拓寬網際網路+零售高速公路的寬度。前面提到了這條高速公路的長度,但寬度實際上也很主要。蘇寧必需在管理雲、消費雲、供應雲三方面加大技術投入,持續進級訊息管理系統,適應流量高速增長的需要。在這方面,阿里應該能夠提供一些經驗以及說明。
二是具備大規模融資能力。蘇寧在眾籌、金融、大資料、物流、網際網路視訊、智慧終端等領功能變數多元¥配置,線下門店仍會繼續擴張,所帶來的問題是需要龐大的資金予以支撐。蘇寧每年的營收儘管過千億,但要支撐這麼多項目的發展以及落地,資金問題必需注重。小米靠不斷融資為繼生態配置,而樂視則在無奈下由賈躍亭套現100億股票以解迫在眉睫,蘇寧必需晉陞自己的融資能力。
三是處理好與阿里的關系。阿里成為蘇寧的第二大股東後,儘管張近東仍然是實際節制人,但無疑之後阿里的戰略方向、戰術動作,都會對蘇寧發生影響,雙方需要做更多的利益協調。補足線下的阿里生態與補足線上的蘇寧生態又有著高度的互補性,未來二者會有更深度的交融也未可知。
蘇寧由一個傳統家電連鎖企業,走上超電器化、擁抱網際網路+的道路,甚至試圖用開放的姿態,配置一個開放的零售服務生態體系,通過平台、行銷、資料、金融、物流、售後等多維度的服務,帶動海量的提供者、尤其是中小企業加入這個生態,共生共長,這一方面彰顯了蘇寧的「野心」,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蘇寧的行業領袖責任。無論未來如何,終局如何,蘇寧的轉型都將載入中國商業變革的史冊。(本文由IT網際網路察看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原創,微信公號:dingkeji2015)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