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吧,儘管曉得今天阿里釘釘10億訊息會佔領各大媒體的黃金位置,然而我還要寫阿里釘釘的東西,當然,崔牛會獲得的訊息可能會更勁爆。
就在釘釘發佈會的前一天,有投資人奉告崔牛會,釘釘將發力,將在行銷上投入大手筆4億(崔牛會獲得了三個版本的10億、4億、2億),主要用於全國各大機場、高鐵、樓宇廣告等。不得不說,新一輪的媒體搶錢求跪又要開始了,然而訊息顯示主力還在機場、高鐵以及樓宇,因而傳統媒體以及網路媒體上可能會有,然而額度不大。此外,崔牛會得悉,廣告中會以幾位大碗的傾情出演來向外界宣佈「釘釘來了,釘釘是一種工作模式!」
梁信軍 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CEO
其中,你會看到 梁信軍,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CEO ,為啥梁總會出來為釘釘站台,其中緣故有三,一是馬雲以及復星老大郭廣昌私交甚密,幫站台順理成章;二是據說釘釘的始於阿里同復星的合作;三是這次釘釘生態中的主要戰略合作伙伴以及創科技,復星是投資之一。

江南春 分眾傳媒創始人
你也會看到 江南春 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出來站台很容易理解,釘釘這次投入的廣告費中,一大部份會投入分眾,因而阿里提出老大說明站台,甚至合作協定裡寫明都不應該的。
阿里釘釘創始人 無招
當然,最主要的你會看到 阿里釘釘的創始人 無招 ,自己的事能不上嗎?
不出意外,9月12日你將會在各大機場、高鐵、樓宇等載體上看到釘釘的廣告。據說,阿里但願戰略合作伙伴藍凌以及以及創能夠分擔一部份廣告費用,目前正在協調中。
另,有訊息稱,釘釘在集團的地位再次晉陞,原來由逍遙子過問也就是M9,現在直接由馬雲過問,晉陞至M10。這裡需要稍作知識的普及工作:
阿里的管理路線 (分為 M1 - M10 )
M01 - 主管 與P6至關
M02 - 經理 與P7至關
M03 - 進階經理
M04 - 總監
M05 - 資深總監 ( 有資歷進入阿里巴巴集團群組織部,相似高管團隊 )
M06 - 副總裁
M07 - 資深副總裁
M08 - 執行副總裁
M09 - 副董事長
M10 - 董事長 ( JACK MA )
到M10也就到了阿里的最頂層,由馬雲親自過問。早就曉得釘釘是阿里的戰略級產品出自湖畔,但卻沒想到現在小馬哥親自過問,這說明一是注重,二是這段時間釘釘的資料發展算不錯。
透露完訊息,來談談對昨天釘釘C++發佈會的感受。釘釘 無招 仍然是一系黑衣,只是上次是短打,這次是長衫,發言依舊那麼沉穩智慧。用一個網站目前最流行的主要的事說三遍「好多需求,好多需求,好多需求」來感慨他們天天收到的6000條需求。我記得4月26日釘釘2.0發佈會上,我就問過這個問題,面對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怎麼處理,那時無招說的是使用者要什麼我就做什麼給他,儘管無招勝有招,但面對天天6000條需求,釘釘顯然無法招架。因而提供平台,把使用者吸引上來,進而讓ISV來做垂直深度。因而有了與藍凌軟體的合作OA,與以及創合作CRM,與tower合作項目協同。
昨天同時授牌的有13家ISV伙伴,也就是說除了三家戰略合作伙伴以外,還有10家合作伙伴。當13家合作伙伴上台授牌那一刻驟然發現,崔牛會裡的成員企業佔了不少的比重。
再說說10億的生態基金的事,是為打造釘釘生態圈而設立,說明釘釘生態中的中小企業、創業團隊,規劃首期投入將達 10 億元¥人民幣。個人感覺,這10億是為了吸引更多優良的SaaS創業團隊來加入到釘釘的生態圈裡。用戰略合作來綁定大的戰略合作伙伴,用基金來吸引小的優良的創業團隊,釘釘算是雙管齊下。
藍凌、以及創、tower
藍凌軟體總裁 徐霞
藍凌總裁徐霞作為整場僅有人女佳賓,她的演講相對於感性,講了15年藍凌為什麼會選取不到2歲的小鮮肉釘釘。她認為當面對搬移網際網路時藍凌焦慮過,後來發現自己擁有15年的企業管理的經驗,這幾年轉型的體會以及感悟。當藍凌的團隊以及釘釘團隊合作開發的時候,同樣的團隊因為環境不同卻煥發出了不同的活氣。
以及創科技CEO 劉學臣
以及創的CEO劉學臣,用大樹闡述了與釘釘的合作「根深才能葉茂」。去年崔牛會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聯合舉辦的「奔跑吧!企業級搬移運用」上,劉總第一次提出「藍冰市場」,他認為冰有兩個屬性,一是硬,二是總會化冰為水,所以他認為一個好的市場應該是在斷敲打中形成。
tower CEO 沈學良
tower的老沈 第一次見,以及我印象裡不太同樣。他認為打動他的是無招見他時沒有講假設互換資源,而是專註地同他交流產品實現,使用者需求。他認為這個很難得,tower一直很關注產品體驗,一擊擊中。
縱看全場發佈會,你會發現阿里釘釘在努力地掂量自己以及ISV的關系,一邊試探一邊在打造著擁有阿里特色的生態圈。同樣是做生態,不同於微信企業號的徹底開放的生態,阿里的生態則顯得有些封鎖,戰略合作伙伴會獲得不少維護性的資源。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這與android與IOS的競爭有些相似,一場開源以及封鎖的戰爭!
